1、将进酒说课稿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激扬了几多豪迈与磅礴;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又蕴含着多少力量与气概,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将进酒,现在我将从析学情、研教材、定目标、抓重点难点、探教法学法、剖过程、深反思七个环节来说说这首诗的教学设计和理念。所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弄清学生的需求成为开展教学的先决条件。一、析学情我所执教的是 11 级音乐专业班,这些孩子大多数来自于城市,不少孩子从小就学习音乐,他们表现欲望强,对音乐有着超出一般学生的敏锐感受力,敏锐的乐感可谓吹拉弹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是唯有一样不通,那就是读书。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祖国尚未统一,
2、没有心情学习。语文对于他们而言陷入了一个“越不想学越不懂,越不懂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语文基础有待提高,学习兴趣亟需培养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宝贝,好胜心极强却又不知如何面对挫折,经历过中考的失利后,他们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很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与疏导。心理脆弱,自信不足(针对上述学情,我选取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的第六单元的课文将进酒,从以下角度进行课堂教学与引导。)二、研教材本书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 将进酒是本套教材中为数不多的的唐诗之一,学好这首诗,有助于学生亲近辉煌灿烂的的唐代文化,对本单元后续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由于学生乐感敏锐,本节课拟通过挖掘诗歌朗读
3、和音乐演唱在“重音”上的共通点,并套用新近流行的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的活动形式,将语文学习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本单元要求联系诗歌不同时期、不同背景展开赏析,因此在本诗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诗歌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等等内容,知识量大而杂,对这些语文基础薄弱的孩子将会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我发现由于家庭条件殷实,IPHONE、IPAD 等高科技通讯工具在这些孩子中较为普及,于是我尝试引导他们通过这些工具搜集资料,提高学习效率。本诗围绕主要意象“酒”展开,流露出作者自信豪迈的情怀以及无法排遣的悲愤与无奈,基于学生的心理需要,我对教材进行了取舍,意图通过对诗歌意象意境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
4、李白自信积极的精神气质,提高自信心。而对诗歌悲愤的一面则作为拓展延伸训练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呈现。(基于以上分析,我分三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三、定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本诗通过“千金置酒”与“时空穿梭”的意象所营造的“磅礴大气”“狂放不羁”的意境及透露出的诗人“自信豪迈”“豁达超脱”情感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朗读发现诗歌意象,并通过意象意境的分析对诗歌进行初步鉴赏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提高自信心。(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四、抓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意象意境2、学习诗人的人生态度,提高自信心因为古诗年代较为久远,语言高度
5、凝练,所以如何寻找意象,并通过分析品味意境是本课的难点。(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为了使学生能够突破学习重难点,我将通过以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 五、探教法与学法其中,构筑共情法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共情理论之上的教学法,意在寻找学生与李白的共同点,构筑共鸣。而学生将通过以下学法展开学习:其中,随堂鉴赏交流法是一种借助教师设计的随堂鉴赏表,辅助课文理解,及时写下鉴赏感受的学法;而换词鉴赏法则是要求更换诗中一些关键词,比较阅读,感受差异的学法。接下来,我将通过初读结缘诗人,走近诗歌(5 分钟)再读寻找意象,品味意境(25 分钟)三读知人论世,汲取力量(11 分钟) 四读心灵碰
6、撞,升华共鸣(4 分钟)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六、剖教学过程环节一:初读将进酒结缘诗人,走近诗歌。 (音乐导入)在清雅的水调歌头的音乐声中,我将向学生解释“诗歌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诗人就是古代的音乐工作者”,引领学生伴着悠扬的旋律步入诗歌的殿堂,让音乐专业的学生以“同行”的眼光来品读诗歌。意图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意识到诗歌与音乐是可以完美结合的,建立起语文与专业课的联系,消融了抗拒心理,调动了学习的兴趣。朱熹曾有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而心到又最为关键,这就要求要尊重学生的真实朗读感受,因此我将学生按照性格互补的分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诗歌,并在“随堂鉴赏表”上写下感受,意在让学生整体感
7、知诗歌,为后续的朗读和背诵打下基础。环节二:再读将进酒寻找意象,品味意境此环节中,我将分两个步骤展开,第一个步骤,教师演唱歌曲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引导发现应将重音落于全句最富于感染力的物象之上,接着各小组依样画葫芦,在小组讨论后,自由选取将进酒中的诗句进行朗读展示,此步骤将模仿流行的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的形式展开,台上的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台下各小组背对朗读者,若在认为台上同学的“重音”落得正确,则转过身去面对朗读者以示支持。活动过后,教师对各小组寻找出的“重音”进行归纳和整合。此处,我考虑到传统串讲赏析“旧瓶装旧酒”的方式很难激起学习兴趣,因此设计以学生喜欢的音乐节目中国好声
8、音的形式展开活动,最大限度激发学习兴趣,意图在活动中发现本诗“时空穿梭”与“千金置酒”的意象。突破本课重难点之一:寻找意象。此环节第二个步骤则是并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结合“随堂鉴赏表”中的三个问题:1、黄河之水可否换成如山涧清泉或者流觞曲水之类的其他意象 2、可否将本诗的酒用诸如水、茶其他饮料代替3、五花马,千金裘是否可以用“五块钱,十块钱”等词替换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由意象所营造的“磅礴大气” 、 “狂放不羁”的意境。以此突破本课重难点之一:对意境的赏析。在活动最后,统计得分“转身”次数最多的小组,并进行小组集体的朗读展示,完成此环节的活动评价与分享。进入教学的第三个环节环节三:三读
9、知人论世,汲取力量在赏析的基础上再读诗歌,鼓励学生揣摩意象意境背后隐藏的人物情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李白“自信豪迈、豁达超脱”的精神气质,接着指导学生借助随堂鉴赏表上的三个关于“自信”问题进行简单自我评测,发现这些孩子们因为中考失利等种种原因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进而引导他们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科技电子产品快速搜集资料,了解李白在挫败中崛起的自信力量。在学生们学过的课文篇目中,关于自信的主题有很多,但如何让学生真正能从心理上理解和接受这种“自信”并为己所用,却是一个大难题。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要达到良好的心理交流效果,必须要在二者之间寻找情感的共通点,本环节意图运用“构筑共情”法,通过
10、寻找学生与李白的共通点,建立情感共鸣,拉近学生与李白的心理距离,达到学习诗人精神气质的目的,突破本课的重点汲取力量,提高自信心。同时,鼓励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查阅资料,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电子产品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环节四:四读心灵碰撞,升华共鸣在充分赏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再次朗读,既总结了课堂知识点,又升华了本课的人文性。七、活拓展本课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作业:1、尝试以一段话、一首歌、一支曲或一段舞来表达将进酒的读后感。2、阅读本诗相关材料,了解本诗的多元解读,并选取其中任意一种,写下你的看法。八、说板书课堂需要创新的活动调动气氛,但热烈的小组活动却容易造成“上课凑个热闹
11、,下课一块儿拉到”的尴尬局面,为了防止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思维过分发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板书,意图将将进酒意象、意境、情感三者的关系直观地呈现,美观得体,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逻辑思路,加深学习印象。作业的目的在于将文化课与专业课渗透融合,给学生多元选择机会;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本诗进行拓展阅读,拓宽知识面。(各位评委老师,我对本堂课进行了如下教学反思)九、深反思创新之处1、充分考虑了学情,架起诗歌与音乐的桥梁,体现文化课与专业课结合渗透的理念;2、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节目的活动、评价方式引入课堂,最大程度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3、运用“随堂鉴赏表”辅助教学,既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指引效果,又促进了师生的交流;4、结合了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构筑起学生与诗歌、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共鸣,达到了提升自信心的目的;5、课后作业中体现多元选择、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课堂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困惑之处:预习要求中,让每位学生准备了音乐与插图,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一一展示,恐挫伤个别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日后教学中我将尽力探索的一个问题。 望各位评委老师不吝赐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