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质资源评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马说2教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04390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资源评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马说2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质资源评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马说2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质资源评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马说2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马 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品读课文,能够说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能说出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感情。 评价任务1. 通过目标一,能够说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2. 通过目标二,能够说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寓意及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感情。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1、通过品读课文,能够说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自学指导一:内容:课文方法:朗读,同桌交流时间:10 分钟要求:完成下列问题自学检测一:1、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 决定 伯乐2、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命运怎样?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造成千里马悲惨遭遇的

2、原因食马者(无知)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根本原因千里马 食量:尽粟一石食饱、力足,才美外见直接原因自学指导二: 内容:说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寓意,明确托物寓意的写法特点。 方法:小组合作讨论。 时间:15 分钟。要求:完成下列问题自学检测二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食马者)各比喻什么?千里马人才伯乐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2.文中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作者对此心中有何感慨?食马者的愚妄能够说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能够说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能说出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感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3、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作者感慨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你能分析一下作者托什么物寓什么意?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千里马 人 才伯乐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 昏庸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表达的感情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 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提出问题马 说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分析问题 托物寓意不是天下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 怀才不遇-点明主旨“食马者” “不知马” 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补救强化练阅读语段,答文后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

4、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 ,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6.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寓意及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感情。7.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 那样的人才?学生能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迁移应用练:辩一辩韩愈认为自己这匹“千里马”是因为没有遇到“伯乐”,所以没有发挥的机会。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而人才本身又如何做到人尽其才?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板书设计:马说韩愈食马者 不识 千里马伯乐 善识 千里马托物寓意 怀才不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