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一、绪论 (1)二、管理能力与盈余质量理论概述 (1)(一)盈余质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1)(二)管理能力与盈余质量的理论分析 (3)三、盈余质量及管理能力的假设计量 (4)(一)数据选取 (4)(二)盈余质量计量 (4)(三)管理能力计量 (5)(四)控制变量的选择 (5)(五)管理能力与盈余质量的实证检验 (6)四、结论及建议 (8)(一)研究结论 (8)(二)方法建议 (8)参考文献 .(10)管理能力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分析摘 要从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体系我们可以发现,外部投资者获取企业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为企业财务报表。在财务报表信息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是企业会计盈余信息。但是
2、在不同的行业背景以及宏观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企业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盈余质量的研究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对于盈余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属性角度进行研究,如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属性等。国内学者关于盈余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层特征,如高管性质、持股比例、薪资激励等,但是很少有人从管理能力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契约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管理能力与公司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我国沪深两市股市场中房地产公司管理能力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关键词:管理能力;盈余质量;操纵性应计项;盈余持续性;包络分析
3、法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rial Ability and Earning QualityAbstractIn the current external reporting system,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is still the main way for the outside investors to know the enterprises business conditions. In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Cash Flows Statement an
4、d notes of accounting statement,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on enterprises accounting earning information. B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ndustry backgrounds,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national policy, corporate accounting earning quality is uneven. In this case, the study 0n earnings quality
5、 has been concerned widely. Foreign author always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nings quality and enterpris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anagement ownership, board properties. And the majority of domestic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 such as top manager characteristics
6、, shareholding ratio, salary incentive. Few people concern the influence of managerial ability.Based on the contract theor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the paper, by means of empirical study, conducts deep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nings quality and managerial ability and researc
7、hes on the dependence between managerial ability and earnings quality of China listed realty business companies.Key words: Managerial Ability; Earnings Quality; Discretionary Accruals; Earnings Persistenc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0一、绪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在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体系中,财务报表成为外部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整体实
8、力的主要信息来源。相较于其他综合指标和相关信息,投资者、股东等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加关注会计盈余信息,但在不同的宏观环境、经济背景、行业等因素的影响下,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存在质量上的差异。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财务舞弊、应计利润操纵等手段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盈余质量,在美国出现过安然、施乐等顶级财务丑闻,中国市场也曾经曝光过蓝田股份、银广夏等上市公司欺诈案,这些事件都使得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企业财务报表中披露的盈余信息的质量高低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有着密切关系 1,同时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也息息相关,因此学者们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一些学者认为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
9、会属性以及内部控制会影响企业的盈余质量,而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层特征,如高管性质、持股比例、薪资激励等。企业的管理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指的是企业管理者有效运用公司既有资源,提高组织效率,创造更多产出的能力。企业的本质就是通过投入各种资源一一资金成本、人力成本、知识成本去创造产出一一收入。高能力的管理者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式取得更高的投入产出比。那么,管理者是会产生道德风险,为个人利益以权谋私还是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效率来提高利润从而提高盈余质量呢?从现有文献中看出,很少有学者从企业管理能力的角度研究盈余质量的高低,因此本文从管理能力的角度,采用修正后的琼斯模型 2和盈余的持续性来度量盈
10、余质量,研究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管理能力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管理能力与盈余持续性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盈余质量的研究领域,直接关系整个行业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二、管理能力与盈余质量理论概述(一)盈余质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1.盈余质量的概念盈余质量的观点最早是由Hawkins and Pearlman(1978)的案例分析中提出的,他们讨论了盈余质量的概念,并对盈余质量的特点、应用、计量与盈余乘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此后,盈余质量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认为盈余质量是一个内涵抽象而外延宽泛的概念,很大程度上盈余质量取决于主观判断。正因为这个概念中包含的信息太多,研究者往往会根据自己
11、的主观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定义 3。目前盈余质量的概念大致分为四种,分别是:(1)从会计准则角度定义盈余质量研究者认为盈余信息在整个会计信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盈余信息也要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使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盈余质量的特征对盈余质量进行定义,其中包括稳健性、持续性、平滑性、及时性等特征。在实际的研究中,很多文献都侧重考查其中的某一方面。盈余的持续性。盈余的持续性指当期的会计盈余在未来的会计年度中可能重复发生的概率。从盈余持续性角度我们将公司的盈余划分为永久盈余、暂时盈余和价格无关盈余三种,其中暂时盈余、价格无关盈余在未来会计期间中不能为公司带来
12、利益的流入,而永久盈余能够在未来会计期间中为公司带来预期收益。盈余的平滑性。将盈余的平滑性定义为企业的管理者利用他们所了解的和掌握的关于公司未来盈余的未披露信息来降低会计盈余的短暂波动,从而提高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管理者追求盈余的平滑性是因为他们认为波动过大的盈余披露会影响投资者对盈余的预测,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4。盈余的平滑性意味着管理者对未来盈余具有信心,预期的盈余水平会持续到未来期间。盈余的稳健性。在中将稳健性定义为“对不确定性谨慎的反映。”这也就是我们会计准则中要求的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这样,在稳健性原则的要求下,企业对于资产和负债在会计处理上有着非常严重的不对称。我们秉着严谨的态度
13、进行信息的处理,因此对于企业资产的确认会更加的严格,而对于企业负债的确认追求及时性。提出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对于损失的1确认是否及时来判断企业盈余质量的高低。盈余的及时性。盈余的及时性和稳健性是盈余质量的两种不同特征,这两种特征相互补充,因此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盈余及时性的着重点在于盈余信息对于企业收益反映的时间性,而没有对不同性质的消息反映的程度进行区分;而盈佘的稳健性考虑了不同会计信息的反映程度而没有考虑反映的实践性,因此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定义盈余质量,我们将稳健性和及时性相结合,balletal(2000)提出盈余的透明度这一新的概念。(2)从盈余结构角度定义盈余质量会计盈余是体现企业一段时
14、间内经营成果的综合信息,是经过很多项目的匹配计算出来的,而在计算的过程中,每个项目的质量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盈余信息质量。这些项目主要包括现金、各种应计项等。(3)从会计判断角度定义盈余质量在会计处理中,很多项目的确定往往是需要专业判断的,这就是说盈余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 5。不同的人、不同的企业在同一项目上的判断上可能会存在重大差异。一般来说主观判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会计人员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做出的合理的会计估计、会计政策的选择,另外一种是会计人员利用有关规定做出的符合企业利益的选择。这两种情况虽然性质不同,但是都没有评判其选择优劣的客观标准,因此一般我们认为盈余中包含的主观行为越多,
15、盈余的质量越没有保证。(4)从资本市场角度定义盈余质量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是给外部使用者的决策提供参考,决策的有用性成为会计信息的首要目标。以此为前提,盈余信息误差项目的偏差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的有用性。也就是说噪音程度越高意味着盈余信息偏差度越高,因此研究者认为盈余信息中存在“错误信息”的程度反映了盈余质量,“错误信息”越多,盈余质量也就越低。2.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影响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性质进行划分,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部分。由于外部因素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衡量性,我们一般研究内部因素的影响。(1)外部因素影响盈余质量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营环境、国家政策、社会监督等方
16、面。企业的经营环境包括行业因素、市场竞争、物价及利率的波动、汇率的波动等。行业因素。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直接影响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一般来说如果国家政策向某一行业进行倾斜,拥有更多的优惠政策,那么该行业的整体发展和业绩会得到迅速的提高,盈余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市场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除新兴高科技产业以外,绝大部分行业已然完成了从快速发展期到成熟期的转变 6。许多以前具有绝对垄断优势和利润的行业巨头也需要通过各种创新途径来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而行业中的小公司只能通过减低利润等方法来维持生存。很多公司为了能够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资金支持,会对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使得公司的盈余质量严重下降;物价及
17、利率的变动。由于大背景下的市场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的会计盈余产生虚高现象,我们在阅读会计盈余信息时需要剔除这一部分的影响,否则会影响盈余质量;相应的在市场通货紧缩时,由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较强,所以会提高会计盈余质量。利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负债情况,从而影响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汇率的波动。对于从事海外业务的企业来说,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等相关因素,从而影响企业的盈余水平。国家政策。由于我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对于很多影响企业的因素如汇率、利率、外汇政策等都是有国家进行管制,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因此国家的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很大 7。很多企业会利用会计
18、制度中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有利的政策从而达到对企业盈余的控制,这样就使得盈余质量严重下降。2社会监督。由于注册会计师需要秉着独立性、公平性等职业道德准则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因此社会独立审计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的盈余质量。虽然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没有改变公司的盈余信息本身,但是它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盈余质量。(2)内部因素。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公司的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股权结构是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股权集中度过高会导致大股东有足够的能力和动机对企业的盈余信息进行操纵,降低企业的盈余质量。再加之现在很多公司是由国
19、有企业进行改制,国有股东的主体缺失现象非常严重,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者往往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操纵,导致公司盈余质量的严重下降。董事会、监事会特征因素。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层,直接影响公司的业绩和股东权益,从而间接影响公司的盈余质量。监事会作为公司的监督检查部门,监事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外信息的真实性。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为保证公司的合法运营、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率。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流程设计是否合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是否严格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在拥有了严格的审批流程,明确职工
20、的责任、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二)管理能力与盈余质量的理论分析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会导致盈余质量的下降,管理层为了使企业的会计盈余达到股东或管理者所期望的水平,或者为了满足市场监管机构的要求,特别是在增发新股时,为了达到标准,企业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进而误导投资者。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由于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相偏离,管理者会按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而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来配置企业资源。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方式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所谓的过度投资指的是管理者为了追求高利润、高盈
21、利而将资金纷纷投入高回报项目,忽视项目的高风险性,这样就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会导致企业亏损、倒闭。而投资不足指的是管理者在完成委托人的预期收益时,没有额外收益,因而放弃一些本可以投资的项目,将资金闲置,进而加大企业机会成本,浪费企业资源。可见,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引起企业盈余情况的变化。与一般管理者相比,管理能力越强的管理者,对于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宏观环境和相应的国家政策把握的更为精准,能够从中发现公司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也能更加准确地估计公司的未来盈余、未来现金流量和应计费用,从而使公司的经营情况良好,盈余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管理能力越强的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利
22、用企业现有资金进行投资,倾向于通过选择回报率高的项目,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通过丰富多样的管理手段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从而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而不是通过我们提到的盈余管理或会计造假以达到提高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所以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1H: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管理能力越高,企业披露的盈余质量越高。(1)高管理能力能够降低企业的操纵性应计数。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越高,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越差。我们认为越高的管理能力,管理层人为控制利润的动机越小,因为高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等方法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不需要通过操纵企业利润或关联交易等手段进
23、行人为控制,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2H:管理能力与操纵性应计数呈负相关关系。3(2)高管理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盈余。我们认为管理能力越高的企业产生的未来盈余越高,因为管理能力越强,企业在进行经营投资时对未来应计费用、未来现金流等项目的估计就越准确,为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企业会选择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盈余的项目进行投资。所以我们提出如下假设:3H:管理能力越强,企业盈余的持续性越好。三、盈余质量及管理能力的假设计量(一)数据选取本文选取2011一2015年我国深沪两市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数据类型为面板数据,研究所需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由于在计算盈余的持续性时需要进行数据
24、的年度对比,为了保证样本的数量和时间跨度,因此选择2011一2015年的数据进行处理。我国证券市场正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有些信息披露并不完全,我们将样本中数据缺失的进行剔除,共得到418个有效样本。数据的处理主要是使用EXCEL2013和SPSS21.0。(二)盈余质量计量对于盈余质量的度量,国外学者大部分都选择使用会计重述次数、错误的坏账准备、盈余持续性等指标,即从会计准则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度量,国内学者主要使用DD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或盈余反应系数等,即从盈余结构或资本市场角度度量盈余质量,变量选择的不同也导致了国内外学者在同一问题上的研究结论相悖。本文基于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考虑,
25、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会计准则角度和盈余结构角度来定义和计量盈余质量,使用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盈余的持续性作为计量盈余质量的指标。1.操纵性应计利润通过研究我们将企业应计利润区分为操纵性应计利润(DA)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其中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为企业实际取得的利润,而操纵性应计利润是企业通过关联交易、会计估计、会计政策选择等操纵手段得到的利润,这些将影响盈余信息的质量,因此我们选取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质量的衡量指标。对于操纵性应计利润(DA)的计算,采用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首先,按照行业划分将同一行业的公司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到模型中各参数(a 1、a 2、a 3)的估计值,回归方程
26、如下:it=itit-1=0 1it-1+1it-itit-1 +2itit-1+it公式3.1其中, 表示公司第 t年的总应计数; it表示公司第t年总应计利润,以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得到;it表示公司第t-1年的资产总额 ;it-1表示公司第t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数;it表示公司第 t年与t-1年应收款项之差;it表示公司第t年的厂场设备总额;it表示公司第t年的误差项。it根据上面的回归方程式得到的各个参数的估计值,计算各公司在某年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it=itit-1 =0 1it-1+1it-itit-1 +2itit-14公式3.2由于应计利润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
27、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之和,因此操纵性应计利润由如下公式计算:it=it-it公式3.32.盈余的持续性关于盈余持续性的度量本文采用线性一阶自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估计盈余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性,该方法由Freeman(1982)最先提出。Freeman(1982)采用以下模型计算盈余持续性: t+1=+t+t公式3.4其中 为权益回报率 ,回归系数 代表持续性指标(0 1)。该模型可以用来度量超常盈余的持续性。(三)管理能力计量本文对于管理能力的计量方法参考Demerjian使用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公式3.5在这个模型中 代表企业总资产; 代表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sses arkethar
28、e代表了企业拥有的自由现金流,作者把它定义为当企业拥有非负的自eeashowndiator由现金流量时(即折旧和摊销前的收益减去营运资金的变化和资本性支出为正),该变量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指的是业务部门集中度,计算方法为个别业务部门销售量占总销egments售量的比例,如果该上市公司属于某一个集团公司的话,这个指标就是该上市公司的销售量和集团公司总销售量之比,如果该公司不是某总公司的一个业务部门则为1;代表企业如果在报表中披露了外汇调整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oreignurencyndicator; 代表企业上市年限; 为年度虚拟变量。ge ear(四)控制变量的选择为了能够正确的反映
29、公司管理能力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剔除影响盈余质量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 8。具体变量的定义、说明见表1。表1变量统计表变量 定义 说明DA 企业操纵性应计数 通过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得到的操纵性应计数Maanage 企业管理能力 通过包络分析法计算得到的企业管理能力Eaarning 会计盈余 公司年度净利润/公司平均总资产ln(ssets) 总资产对数 公司年末总资产自然对数FreeCash 自由现金流量 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量Lev 资产负债率 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5alerowth 销售增长率的变化 第七年的销售增长率/第粉1年销售增长率ea 会
30、计年度 虚拟变量1.模型的构建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模型(一)研究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管理能力与操纵性应计数的相关关系,实证检验假设2;构建模型(二)进一步研究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管理能力与盈余持续性的相关关系,实证检验假设3。|it =0+1Manageit+2ln(ssets)it+3reeashit+4evit+5alerowthit+6year+模型(一)irmff =0+1Earningit+2arningit+3anageit+4ln(assets)it+5reecashit+6Levit+7alerowthit+8year+模型(二)(五)管理能力与盈余质量的实证检验1.管理能力
31、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实证检验表2列示管理能力与操纵性应计数的回归分析结果,整个模型的回归的F值为19.394(Sig=0.0000.001),意味着经过统计检验本文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比较明显的显著性;模型调整后的R2值为0.232,这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整个样本的回归方程代表性明显。WD值的合理范围为O一4之间,而且在残差和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性时,DW的取值应该在2附近,本模型得到的DW值为1.940,说明本文构建的模型不存在多元线性一阶序列的自相关。从回归结果来看,在显著性1%的条件下,自变量管理能力(Manage)和自由现金流(Feecash)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检验,在显著性为10%的条
32、件下,管理能力、自由现金流和总资产对数通过了检验。资产负债率和销售波动性两个指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1)资产负债率没有通过检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特殊性质所致,在我国房地产公司出售的大部分为期房,这就导致公司可能拥有大额的预收账款不能转为营业收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因此受到较大影响,不能真实的反映公司真正的资产负债水平;(2)销售波动性水平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原因可能为房地产的销售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国家的经济形势、宏观调控手段等,外部因素对该变量的影响比重大于公司内部因素对该变量的影响 9。表2 管理能力与操纵性应计数的回归分析结果非标准化参数 标准化参数 共线性
33、诊断B Std.Error BeatT值 Sig容差 VIF常数项 0.226 0.046 3.536 0.000Manage -0.075 0.024 -0.159 -3.094 0.002 0.995 1.0476ln(assets) -0.006 0.003 -0.114 -2.256 0.025 0.097 1.033Feecash -0.035 0.004 -0.459 -9.091 0.000 0.991 1.009Lev 0.016 0.010 0.086 1.666 0.107 0.979 1.058alerowth 0.005 0.000 0.033 0.665 0.056
34、0.996 1.004调整后的R 2 0.232F值 19.394DW值 1.9402经济意义检验在前面的假设2中,我们假设管理能力与操纵性应计数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公司管理能力越强,操纵性应计数越小,盈余质量越高。为了进一步了解管理能力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我们将管理能力为正的公司分为一组,管理能力为负的公司分为一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表3管理能力正负不同的回归结果1T值 Sig 调整后的R 2 F值Manage0 -0.060 -2.326 0.021 0.243 15.092Manage、0 -0.111 -1.391 0.116 0.201 9.653从表3看出,将全样本按
35、照管理能力进行分组后,当管理能力为正值时(Manage0),回归模型中的系数 的值为-0.060,当管理能力为负值时(Manage、0),回归模型中的系数 的值为-1 10.111,但是自变量管理能力并未通过显著性为10%的检验。通过系数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当公司管理能力强(管理能力为正值)时,公司的盈余质量受到管理能力的影响,会有显著的提高;当公司管理能力弱(管理能力为负)时,公司的盈余质量也会受到管理能力的影响,但此时管理能力不是影响盈余质量的显著因素。也就是说管理能力越强,对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越显著,越能够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 10。3.管理能力与盈余的持续性的实证检验为了进一步验证管理能
36、力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计量,我们选择盈余质量的持续性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管理能力越高,盈余质量越好,盈余的持续性越好。表4列示管理能力与盈余持续性的回归结果。模型(二)整体的R 2为0.397,说明模型整体的拟合优度良好,F值为22.556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Dw值为1.997,说明该模型不存在多元线性一阶序列的自相关。共线性诊断中各个变量的容差和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模型中各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我们通过控制变量来控制企业本身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从系数上我们可以看出基本的盈余持续性为0.
37、661,并且盈余持续性随着管理能力的增加而增加,在盈利的企业,当管理能力从低等级上升到高等级时,盈余持续性从0.061增加到1.816(0.661+1.155)。为了减少在某一年发生的经济冲击的影响,我们将未来盈余的代理变量从Earningl变为T+1到T+3年的平均值,再次利用模型(二)进行回归,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回归模型得到的基本的盈余持续性为0.901,随着管理能力的增加,盈余持续性将增加到3.673。也就是说我们的假设3管理能力越强,企业盈余的持续性越好是成立的 11。表4管理能力与盈余持续性的回归结果 7非标准化参数 标准化参数 共线性诊断B Std.Error BeatT值 Sig
38、容差 VIF常数项 -0.195 0.134 -1.453 0.148Earningit 0.661 0.054 0.068 12.287 0.000 0.849 1.178Earningit*Manage 1.155 0.386 0.213 2.993 0.003 0.518 1.929Manage -0.157 0.055 -0.194 -2.863 0.005 0.574 1.741ln(assets) 0.011 0.006 0.100 1.746 0.082 0.810 1.235Feecash 0.010 0.007 0.069 1.322 0.187 0.958 1.044Lev
39、 -0.08 0.043 -0.010 -0.148 0.854 0.852 1.174alrowth -0.01 0.007 -0.084 -1.603 0.110 0.996 1.036调整后的R 2 0.397F值 22.556DW值 1.997四、结论及建议(一)研究结论通过上述两个角度对管理能力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操纵性应计数与管理能力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盈余的持续性与管理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管理能力越高,公司盈余质量越高 【12】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证实管理能力对于盈余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因
40、此企业所有者应该选择适合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应该重视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二)方法建议1.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大量兼具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管理人员随着工作实践的积累,可能会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是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宏观环境、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都是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学习能力,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把握宏观经济的走向,深入理解国家政策的要求,灵活运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13。2.培养管理人员人际交往能力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组成的一个总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频繁而且密切
41、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仅仅要面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同时还要面对公司的上、下游企业、银行、政府、税务等各个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3.建立健全的薪酬激励制度和聘任机制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对于管理层的薪酬激励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该制度并不能激励管理者为提高公司业绩更加努力,使其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从而减低公司盈余质量。因此建议企业建立合理的岗位聘用机制,选择合适的管理者,同时加强管理者能力评估,完善薪酬激励制度,促进公司管理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加快8建设完善的会计及税收体系,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管理者
42、利用职权为自身谋求利益的可能性;完善市场监督和规范体制,完善的证券市场运行机制,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9参考文献1 Aier, J., J. Comprix, M. Gunlock, and D. Lee. The financial expertise of CFOs and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J. Accounting Horizons, 2005(19):123一1352 Jones, K., G. Krishnan, and K. Melendrez. Do models of discretionary accrua
43、ls detect actual cases of fraudulent and restated earnings An empirical analysisJ.2008(48):565-601.3程仲鸣,李健.会计盈余质量的度量方法综述J.财政研究.2013(12): 84-87.4林东杰,刘梦宁.坏账准备计提与会计盈余质量的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5):67-74.5刘启亮.不完全契约与盈余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2):82-93.6汪洋.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2013(1):101-103.7王亚鹏.论政
44、治关系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J.经济论坛.2013(9):108-111.8夏成才,康红艳.财务管理能力模型评价财务管理能力的新思路J.财会通讯.2000(4):48-50.9赵子璐.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明J.会计之友.2010(9):96-98.10张大德.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浅论J.经济师.2004(8):189.11张鼎祖,郭浪兵.基于DEA的建筑业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能力分析J.建筑经济.2013(7):97-100.12张兰萍.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J.商场现代化.2006(2):72-73.13张听.基于能力理论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