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557393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几点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几点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几点思考表现出对今后养老问题的担忧和对新农保政策更高的期待,一方面,在当前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缴纳养老金基数少,待遇享受标准低,一个 16 周岁参保人员达到 60 周岁时,缴费年限为44年,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累计总额 5720 元(不含滚存利息)除以139 个月,所得个人账户每月领取额为41元,加上60元基础养老金补贴,最后月领取养老金待遇总额为101 元(不含滚存利息),这与物价上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相协调。另一方面,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差距大,如果参保人缴费年限越长或缴费档次越高,月领取养老金额就会越多,如选择 1000 元的缴费档次,到 60 周岁时

2、领取的养老金就会达到每月402 元(不含滚存利息)。(三)基金管理不够规范,资金运行存在风险。由于各乡镇、村社经办人员工作水平的不同,个别乡镇存在养老金不按时上解、资金入账不及时等现象,还有些乡镇对养老金享受人员动态监管不力,个别镇存在享受待遇人员死亡未及时申报,造成多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现象。全县通过认真自查,发现有 121 个享受待遇人员死亡未及时申报,多领养老金 7.42 万元。(四)基金保值增值渠道单一。目前,缺少有效的保值增值途径,只有定期储蓄,由于近年来银行利率远不能跟上物价上涨指数,基金实际上并没有保值更没有增值,而是亏损。承担基金风险责任主要还是靠财政兜底,进一步增加了地

3、方财政的基金支付压力。(五)基层平台建设薄弱,管理服务能力不强。乡镇居保办公场所大多比较简陋,基础建设比较薄弱,难以适应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的需要。一方面特别是村一级的人员配置及工作经费的投入,还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县级经办机构受人员编制限制,机构队伍中编外用工占到了一半左右,由于工作量大、待遇低,这些工作人员特别是从事窗口服务的人员不安心,流动频繁,总体业务素质提高难,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信息化建设滞后,尚未开通乡镇城乡居民经办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直接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提升。面对日益繁重的社会保险工作,(六)政策措施不配套,制度衔

4、接不顺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其他一些社会保障制度如社会优抚、计生奖励扶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衔接还不够畅通,影响了优惠政策的落实。外出务工人员续交保费比较困难,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如何衔接转换,还需深入研究,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探索提出具体办法。三、思路与对策(一)强化宣传力度,使城乡养老保险政策深入人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对象有其特殊性,模式化的政策宣传群众不一定能理解。要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影响城乡居民参保的种种原因,在宣传过程中除利用电视、报刊媒体等外,还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

5、法,深入到农户散发宣传资料,广泛宣传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和好处,讲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讲清缴费高低、缴费年限长短与享受待遇的联系,消除对此项工作的误解,帮助群众树立防老、养老、敬老意识。通过扎实细致的宣传,织牢网底,奠定基础,形成县、乡、村三级互动,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强大合力和舆论氛围,使广大农村居民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变被动为主动,把政府引导变为自觉行动。(二)提高补贴标准,调动城乡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坚持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政府财政资金引导机制,逐步提高对参保人员尤

6、其是特殊群体的补贴标准,每年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或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建立与养老保障待遇调整相匹配的储备基金,保证参保人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针对参保对象待遇水平偏低,不能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现实,建议实行灵活的缴费模式,将缴费水平与当地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挂钩,如按当地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置缴费档次,满足参保居民缴费需求和享受待遇需要。建立正常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将养老金标准与人均gdp、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等指标挂钩,实现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与其生活水平相适应。同时,满足部分具有较高缴费能力群众的需求,在原有缴费档次的基础上增加更高缴

7、费档次(如每年可缴201X元或2500元),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扩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提高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标准,增强居民缴费参保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保障水平。(三)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完整。切实履行城乡居民社保基金的监督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城乡居民社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公布城乡居民社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县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县社保

8、部门应对参保人员实行一人一卡制,自己到银行缴费、查询缴费信息,避免参保详细信息出现错误,保证基金的安全。同时,城乡居民社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要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工作,每年定期对村内参保人员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料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建立工作平台,提高社保管理和服务能力。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制度的逐步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按照“工作场地、制度、人员、机构、经费”五个到位的要求,将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工作重心下移,将社会保险工作平台延伸到乡镇,健全县、乡(镇)、社区城乡居民社保服务网络。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农保经办工作人员

9、,乡镇应确定专职人员,保持人员相对稳定。县、乡(镇)应加大经费投入,扩大办公场所,完善城乡居民社保信息管理系统,增强其实用性和操作性,降低其业务运行成本和风险,实现县乡联网,业务网上运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城乡居民社保业务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系统化。县社保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城乡居民社保队伍的业务培训,每年由乡镇(社区)对经办人员开展1-3 次的集中业务培训,随时传达新政策、新要求,经办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到户到人,使广大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好接受,从而建立起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适应城乡居民社保工作需要的专业队伍,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推进制度衔接,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措施。加快推

10、进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移民搬迁后期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在制度衔接方面,应确保衔接的方便、快捷和注意衔接的公平性,衔接中应避免出现转换保障不公平现象,尽可能地遵重参保人的意愿、满足参保人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信息系统的有效整合,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纳入社会保障整体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系统化管理,使经办更方便快捷、准确率更高,从而有效避免重复参保、重复开户、重复领取待遇等问题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确保相关统计数据准确无误。同时,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要认真研究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措施,完善新农保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转移办法,打通各个接口,畅通各险种之间的衔接转移,认真分析统一缴费标准、统一缴费档次、补助标准、统一发放标准的有关问题,努力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