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对称图形制作背景:此课件用于初二几何“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能明确地了解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我设计了这个课件。它的优点在于:(1)通过动画演示很容易地让学生看到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旋转不同角度时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置关系;(2)当旋转到 1800时能与另
1. 4 园 教案湘教版九年级下Tag内容描述:
1、中心对称图形制作背景:此课件用于初二几何“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能明确地了解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我设计了这个课件。它的优点在于:(1)通过动画演示很容易地让学生看到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旋转不同角度时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置关系;(2)当旋转到 1800时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3)可以方便地任意改变两个图形的形状,或是定点的位置,从而使学生能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图形;(4)灵活地利用隐藏显示功能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观察得到性质。课件制作:1.在 Geometry 界面的左上角。
2、3.2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321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设O 的半径为 r,点 P到圆心的距离 OP=d,则有:点 P在圆外dr;点 P在圆上 d=r;点 P在圆内 dr点 P在圆上 d=r点 P在圆内 dr 点 P在圆外;如果 d=r 点 P在圆上;如果 dr点 P 在圆上 d=r点 P 在圆内 dr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直线与圆相离(2)从点到直线的距离 d与半径 r的大小关系来判断:d r时,直线与圆相交;d r时,直线与圆相切;d r时,直线与圆相离投影片例 1已知圆 O的半径 r = 3,圆心 O到直线 l的距离 d=2,判断直线 l与圆 O的位置关系。例 2已。
3、回顾与思考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掌握本章的知识结构图2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3掌握并理解垂径定理4认识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的定理5掌握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定理(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2用折叠、旋转的方法探索圆的对称性,以及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的定理,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用推理证明的方法研究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4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所学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章内容,使他们。
4、322 圆的切线的判定、性质和画法(1)教学目标(1) 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d=r 直线和圆相切,讲授切线的 判定定理(2) 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 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并熟练掌握以上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难点 、关键1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及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题目2难点与关键:由上节课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引出切线的判定定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我们前一节课已经学到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 的半径为 r,点 P 到圆心的距离 OP=d,则有:点 P 在。
5、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了解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2了解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 d、半径 R 和 r 的数量关系的联系(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两个圆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2通过平移实验直观地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2经历探究图形的位置关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教学重点探索圆与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了解两圆外切。
6、33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内容1两个圆相离(外离、内含) ,两个圆相切(外切、内切) ,两个圆相交等概念2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r1、r 2,圆心距(两圆圆心的距离)为 d,则有两圆的位置关系,d 与 r1和 r2之间的关系外离 dr1+r2外切 d=r1+r2相交 r 1-r2r二、探索新知请每位同学完成下面一段话的操作几何,四人一组讨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1)在一张透明纸上作一个O 1,再在另一张透明纸上作一个与O 1半径不等的O 2,把两张透明纸叠在一起,固定O 1,平移O 2,O 1与O 2有几种位置关系?(2)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r1和 r2(r 1r1+r2;外切只有。
7、3.1.1 圆的对称性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前面圆的性质的重要体现,是圆的轴对称性的具体化,也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为进行圆的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另外,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猜想合作交流证明”的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联想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利用圆的轴对称性,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二、目的分析:新课程下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新数学课程数理念。
8、确定圆的条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了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以及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2通过探索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1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
9、 3.1.3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教学目标:1.(了解) ()知道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三角形的外心.2 (掌握) ()会用尺规作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三个点的圆;()掌握三角形 的外接圆、圆的内接三角形的概念.重、难点:过不共线的三点圆的圆心的确定.学具:圆规、直尺等.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 怎样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 三角形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 个顶点的距离是否相等?3. 位置和大小确定 一个圆.决定圆的大小的是圆的 ,决定圆的位置的是 .4. 几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既然一条直线可 以由 点来。
10、圆的对称性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 (二)1圆的旋转不变性2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推理、归纳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以及概括问题的能力2利用圆的旋转不变性,研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数学问题的态度及方法教学重点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教学难点“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中的“在同圆或等圆”条件的理解及定理的证明教学方法指导探索法教具准备投影片两张第一张:做一做(记作322A)第二张:举反例图(记作322B)教学过程。
11、第三章 圆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1本 单元数学的主要内容(1)圆有关的概念:垂直于弦的直径,弧、弦 、圆心角、圆周角(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弧长和扇形面积: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通过折叠、对称、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方式认识了许多图形的性质,积累了大量的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本章是在学习了这些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 对学生今后继。
12、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掌握圆周角定理几个推论的内容2会熟练运用推论解决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理解问题的能力2在学生自主探索推论的过程中,经历猜想、推理、验证等环节,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的几个推论的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几个推论的“题设”和“结论”教学方法指导探索法教具准备投影片三张第一张:引例(记作332A)第二张:例题(记作332B)第三张:做一做(记作332C)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1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理解直线与圆有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2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之间的关系(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2通过观察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 和半径 r 的数量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对应与等价,从而实现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相互转化(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14、圆锥的侧面积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2了解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后,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让学生先观察实物,再想象结果,最后经过实践得出结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能力,同时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成功的体验2通过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懂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
15、311 圆的对称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垂径定理并 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及圆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感受圆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到圆形及圆的形成过程,讲授圆的有关概念利用操作几何的方法,理解圆是旋转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及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通过复合图形的折叠 方法得出猜想垂径定理,并辅以逻辑证明加予理解通过对圆的图形的 认识,使学生认识新的几何图形的对称美,体会所体现出的完美性,培养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重难点、关键1重点:垂径定理及其运用2难点与关键:探索并证明垂。
16、 BACDOlAOB322 圆的切线的判定、性质和画法(2)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切 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理解并掌握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重难点、关键1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切线的性质定理及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题目2难点与关键:切线的判定定理与切 线的性质定理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点和圆有这样的位置关系及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和相离2、切线的判定定 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根据上面的判定定理,如果你要证。
17、回顾与思考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了解切线的概念,切线的性质及判定3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认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2通过探索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3通过画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4通过全章内容的归纳总结,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探索有关公式,让学生懂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
18、九年级数学下册 3.1.2 圆周角教案三湘教版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圆周角的有关性质的过程.2 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并能运用相关性质解决有关问题.3 体会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活动一 操作与思考如图,点 A 在O 外,点 B1 、B 2 、B 在O 上,点 C 在O 内,度量A 、B 1 、B 2 、B 、C 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B 1 、 B 2 、B 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归纳得出结论,顶点在_,并且两边_的角叫做圆周角。强调条件:_,_。识别图形:判断下列各图中的角是否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活动二 观察与。
19、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理解圆的概念2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通过实例归纳出圆的定义的过程2会利用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三)情感与价值要求通过对圆的图形的认识,使学生认识新的几何图形的对称美,体会所体现出的完美性,培养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教学难点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圆的概念教学方法指导探索法教具准备自制两个车轮模具(一个圆形,一个方形)教学过程创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两种常见的几何图。
20、圆的对称性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圆的轴对称性2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3运用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圆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相互合作交流的精神(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学习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使学生领会数学的严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指导探索和自主探索相结合投影片两张:第一张:做一做(记作321A)第二张:想一想(记作321B)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