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学会认识自我 教案湘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微笑面对生活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挑战挫折。2、教材内容特点:呈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直面挫折;采用桑兰等名人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面对挫折的几种态度的对比,让学生去反思、领悟。重点:面对挫折的两种态度及其作用。难

1.2.1 学会认识自我 教案湘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

1、微笑面对生活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挑战挫折。2、教材内容特点:呈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直面挫折;采用桑兰等名人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面对挫折的几种态度的对比,让学生去反思、领悟。重点:面对挫折的两种态度及其作用。难点:如何战胜挫折。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挑战挫折,勇于接受挫折的考验,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面。

2、生活离不开法律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说明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讲述生活中需要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让学生在了解法律的同时,增进对法律的认同感。2、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是根据湘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设计的。本单元第二节“生活离不开法律”,选用“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三个主题,意在说明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讲述生活中需要法律。重点: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难点:。

3、第二课时 设计成长新方案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在了解、正视自我身心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做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中学生。2、教材内容特点:在面对学生生活场景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提高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智慧的挑战性和吸引力,教材选取了具有客观性并有深厚生活底蕴、有很强感染力、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素材作为基本的教材内容,并以美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由“学会学习” 、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 “关注自我心理健康” 、 “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四。

4、情绪需要调节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阅读、讨论、体验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2、教材内容特点:通过名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对人的不同影响,从而得出情绪需要调节的结论。重点:情绪对人的影响。难点:怎样的情绪才是健康的情绪。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同的情绪状态,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恰当地处理好人际。

5、竞争不忘合作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教材内容特点:教材精心设计了“想一想” 、 “议一议” 、 “说一说” 、 “活动建议”等栏目,还有多种形式的补白式的活动设计,力求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性活动获得相应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些小栏目的设计中,我们特别注意话语表达的清晰、明朗,贴近学生实际,清新自然,让学生赏心悦目。重点: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懂得合作。

6、做个快乐少年一、 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让学生具有控制情绪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2、教材内容特点:教材强调了学生的实际参与与亲身体验,主动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重点: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难点:运用调节情绪的方法,做个快乐少年。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适当方法调节情绪,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知识目标: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2、教学方法。

7、合理的竞争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能说明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哪些是合理的竞争、哪些是不合理的竞争;掌握合理竞争的积极作用与不合理竞争的危害。2、教材内容特点:强调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问题的设计和其它相关课程资源的配置能对学生思维、情感、智慧构成适当的挑战,提升思想品德课程的品位和对学生的吸引力。重点:哪些竞争是合理的竞争、哪些竞争是不合理的竞争。难点:合理竞争对个人或团队的积极作用和不合理竞争的危害。3、教学手段常规教学媒体、学案。(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

8、相互支持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学会凡事相互支持,这对个人在集体中生活和团队精神的形成都是十分重要的。2、教材内容:特点:为体现面向生活、引导生活的教材理念,我们在教材基本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同时,通过典型的事例和颇有意味的阅读美文,来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启迪,让学生在人文感悟之中获得精神的深层陶冶。重点:为什么要相互支持。难点:怎样才能做到相互支持。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与他人友好合作,就必须做到相互支持;让学生懂得与。

9、团结的价值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确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2、教材内容特点:对课程标准各条目的处理采用浓淡不一地表现,既能把每个条目都落实到教材中,又注意祥略不一。有的条目通过主题直接体现,有的条目则是通过问题、案例、活动设计等多种方式灵活呈现。重点:“个人与集体”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为只有使学生懂得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集体的进步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难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教学手段常规教学媒体、学案。(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

10、奇妙的“情绪”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使学生主动探索神奇的情绪世界,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2、教材内容特点:本节内容意在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自我,展现自我,充实自我,强调学生的实际参与与亲身体验。重点: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情绪类型和中学生情绪的特点。难点:情绪产生的原因。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正确对待生活中喜怒哀惧,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能用一定方法自觉调节情绪。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情绪的有关知。

11、立志与成功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让学生感受意志的力量,了解自身的意志特点,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并知道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活的意义。2、教材内容特点:采用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激起学生克服意志弱点、进行自我完善的愿望,使学生能自求发展、主动实践。重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锻炼意志。难点:理解意志的神奇力量。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一。

12、友谊长存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2、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是在前面二课时:生活需要友谊、寻找朋友的基础上的提升。从教学内容来看,前两课时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及其危害,促使其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建立融洽的同伴关系。本框题着重是要让学生掌握与友相处的方法。在活动与体验中落实教学重点“怎样才能与朋友友谊长存”,从而培养学生在交往中具备尊重他人、宽容、与人为善等优秀品德。重点:掌握。

13、亲子之间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理解父母的用心,学会与父母沟通。逐渐了解与人相处的艺术,善于与人相处,逐渐走向成熟。2、教材内容特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辛劳和关爱,消除逆反心理,解开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重点:实现亲子和谐,孝敬父母。难点:亲子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怎样实现亲子和谐。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孝敬父母的自觉性,把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积极行动,学会与父母进行沟。

14、换位思考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与人为善。2、教材内容特点:由处理好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切入到团队精神的形成。重点: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学会换位思考。难点:怎样做到换位思考。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积极面对集体生活,培养学生待人宽容的生活品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知识目。

15、师生之间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师生之间的矛盾,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掌握与老师交往的技巧。逐渐了解与人相处的艺术,善于与人相处,逐渐走向成熟。2、教材内容特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学会与老师沟通,消除逆反心理,解开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重点:掌握与老师交往的技巧。难点:表达对老师的关心。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价值和艰辛,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好品质。能力目标:掌握一些具体的。

16、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第一节: 第二起跑线一、迈上成长新台阶 二、设计成长新方案第 2 节:采亮出你自己学会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第 3 节拥有好心情一、奇妙的情绪二、情绪需要调节第二单元:在成长的道路上第一节感受成长1、成长中的乐与苦2、成长中的顺与逆第 2 节直面挫折1、微笑面对生活2、经受挫折的考验第 3 节 立志与成功1、了解意志2、锻炼意志第三单元:相处之道第 1 节亲子之间1、正视亲子矛盾2、实现亲子和谐3、孝敬父母第 2 节师生之间一、师生之间也会有矛盾二、学会与老师沟通第三。

17、课堂目标导航1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2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的能力。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良好的自我认识。 填一填:学会认识自我,首先要学会 自我评价 ,通过反思和自我检查来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还可以通过他人评价 来认识、评价自己。查一查:“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的由来。在希腊帕尔纳索斯山南坡上,有一个驰名整个古希腊的戴尔波伊神托所。这是一组石造建筑物,它的起源可以回溯到三千多年前。就在这个神托所的入口处,人们可以看到刻在石头上的两个词,用今。

18、展现自我风采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在了解、正视自我身心发展问题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做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中学生。2、教材内容特点:“展现自我风采”一节不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点、记忆多少教学内容为目的,强调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亲身体验,选取学生生活和名人生活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体验和领悟道理,促进学生成长。重点:让学生能勇于展现自己,主动进行自我超越。难点: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完善自我、进行自我超越。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情感、。

19、第 1 页 共 33 页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第一节: 第二起跑线教学内容:第二起跑线;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体验中学生活和成长感受,激发学生自我意识,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主动寻求自我发展,从而转变为内在成长的动力。2、能力目标: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基本的社交能力,初步的自我认识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中学阶段这一特殊时期的基本心理现象,心理变化规律并尝试适应该变化。教学重点:感受人生的新体验。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教学过程:课前展示:我最喜爱的一句话:“一。

20、学会认识自我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1、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在了解、正视自我身心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做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中学生。2、教材内容特点:教材“亮出你自己”一节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出发,选取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典型事例作为主要素材,突出生活主题提炼,以话题展开,尽量让学生在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领悟其中的道理。重点:能运用认识自我的方法真正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自我意识。难点:形成自信自尊、乐观。

【1.2.1 学会认识自我 教案湘】相关DOC文档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2.doc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
标签 > 1.2.1 学会认识自我 教案湘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编号:349684]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