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与PEM含水量软测量研究.doc

上传人:wo7103235 文档编号:6236361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与PEM含水量软测量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与PEM含水量软测量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与PEM含水量软测量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与PEM含水量软测量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与PEM含水量软测量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申请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燃 料 电 池 单 片 内 阻 在 线 测 试 与PEM 含 水 量 软 测 量 研 究培 养 单 位 : 自 动 化 学 院学 科 专 业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 究 生 :指 导 老 师 : 教授年 4 月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与PEM含水量软测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分类号 密 级 UDC 学校代码 学 位 论 文题 目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与 PEM 含水量软测量研究 英 文 Research on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each fuel 题 目 cell resistance and soft-sensing the P

2、EM water content 研究生姓名 姓名 职称 教 授 学位 博士 单位名称 自动化学院 邮编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学科专业名称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论文提交日期 年 月 论文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年 4 月指导教师Comment C1: 目的 内容 方法 结论Comment C2: 用 12 句描述研究意义Comment C3: 该领域存在的问题Comment C4: 针对存在的问题,概括你的研究内容Comment C5: 对每个具体研究内容,阐述你的具体方法,强调特色、创新Comment C6: 结论武汉理工大学硕

3、士学位论文I摘 要燃料电池是一种最具潜力的绿色发电装置,是当前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燃料电池堆通常由多个单片电池串联组成,在运行过程中,单片电池的异常会影响整个电堆的性能与安全,为了评估各单片电池性能并及时发现异常的单片电池,必须实时监测各单片电池内阻与电压。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的欧姆内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PEM含水量决定的,从而影响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燃料电池堆单片电池内阻与电压在线测试系统设计与电堆 PEM平均含水量软测量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阐述了单片燃料电池的实验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 PEM燃料电池内阻的组成部分及特点,比较了目前国内外燃料

4、电池内阻测试法的优缺点,并基于交流阻抗法提出了燃料电池堆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在系统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以高性能的 DSP为核心的系统硬件平台设计,具体设计了高精度的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AD 转换电路、SCI 通信扩展电路、CAN 通信电路等,并详细分析了各电路的设计原理及参数选择依据。在对系统软件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软件功能模块进行了划分,基于DSP软件开发平台 CCS设计了系统初始化程序、 AD转换程序、中断程序等子程序,制定了具体的 SCI和 CAN通信应用层协议。 同时运用 VB设计了功能完善的上位机软件。针对 PEM含水量不易直接测量的问题,分析单片电池 PEM含水

5、量与其欧姆内阻的机理关系,提出了基于 RBF神经网络的电堆 PEM平均含水量软测量方法,研究了软测量模型中辅助变量选取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对 RBF网络软测量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 RBF网络软测量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电堆 PEM平均含水量。整个系统电路简洁、清晰,可靠性高,测量精度高、速度快,较好地实现了对小型燃料电池堆各单片电池内阻与电压实时高精度监测。关键词:单片燃料电池,欧姆内阻,在线测试,PEM 含水量,软测量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AbstractKey words: single fuel cell, ohmic resistance, online m

6、onitoring, PEM water content, soft-sensing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I目 录第 1 章 绪论 11.1 引言 .11.2 课题研究意义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4 主要研究内容 .6第 2 章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方案设计 72.1 燃料电池概述 .72.2 PEM 燃料电池实验模型 72.3 PEM 燃料电池等效电路 92.4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总体方案 .92.5 本章小结 .12第 3 章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133.1 CPU 模块 .133.1.1 TMS320LF2407A 的最小系统设计

7、.143.1.2 外部存储器扩展 .153.2 交直流叠加电压与电流实时采集模块 .163.2.1 单电池端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173.2.2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183.2.3 交直流分离电路设计 .193.3 真有效值测量电路 .223.4 相位差检测电路 .233.5 温度测量单元 .253.6 AD 转换单元设计 .283.6.1 AD 转换芯片的选择 .283.6.2 AD 与 DSP 接口设计 .293.7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303.7.1 SCI 通信接口扩展设计 303.7.2 CAN 接口电路设计 31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V3.8 硬件抗干扰措施 .333.9 本章小

8、结 .34第 4 章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354.1 TMS320LF2407A DSP 软件开发 354.1.1 DSP 集成开发环境 CCS 简介 .354.1.2 TMS320LF2407A 的软件开发流程 .35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374.2.1 系统初始化程序 .394.2.2 AD 转换程序设计 .394.2.3 中断程序设计 .414.2.4 SCI 应用层协议及其程序设计 424.2.5 CAN 总线应用层协议及其程序设计 444.3 上位机系统软件设计 .444.4 本章小结 .45第 5 章 燃料电池堆 PEM 含水量软测量研究 465.1 软测量技

9、术概述 .465.1.1 软测量的基本框架 .475.1.2 软测量建模方法 .475.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 PEM 含水量软测量 .485.2.1 燃料电池 PEM 中含水量分析 .485.2.2 人工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 .495.2.3 径向基函数 RBF 网络简介 505.2.4 PEM 含水量软测量模型辅助变量选择 525.2.5 基于 RBF 网络的 PEM 含水量软测量 525.3 本章小结 .56第 6 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576.1 全文工作总结 .576.2 展望 .58参考文献 5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2致谢 63Comment C7: 章编号用阿拉伯数字Com

10、ment C8: 篇眉从第 1章开始Comment C9: 参考文献按顺序标注Comment C10: 页码从第 1章开始按连续编排;前面部分用罗马字母编排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第 1章 绪论1.1 引言对于当今时代而言,环境保护己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影响当前世界各国的能源决策和科技导向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促进能源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能源是社会和经济的命脉。然而随着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体系正在面临挑战。首先,现在全世界依赖最深的主要传统能源仍集中于第一位的石油,以及分别占第二位及第三位的煤炭和天然气。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量较为有限,可能会在本世纪中

11、叶日趋枯竭。同时,世界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还是要高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因此美国能源信息署在 2004年 4月的国际能源展望中,预测石油和天然气仍是未来 25年增长最快的能源。同时现在引起全球气候恶化的温室效应,一半以上是由于目前的能源体系,即含碳化石燃料燃烧后所释放的 CO2。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绝大部分的能量转化是通过热机过程来实现的。热机过程受卡诺循环的限制,不但转化效率低,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的粉尘、CO 2、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以及噪声。由此造成的大气、水质、土壤等污染,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1。因此,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发展替代能源已成为 21世纪的主要议

12、题之一。从环境保护和常规能源不可再生性的角度来看,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为人们所用,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其中,氢能作为一种有发展前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氢能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将氢燃烧,使氢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二是通过先进的发电装置,如燃料电池(Fuel Cell) ,将氢能转化为电力。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电池。燃料电池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不经过热机过程,因此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化效率较高(4060) ,而且环境友好,几乎不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CO2的排放量也比常规发电厂减少 4

13、0以上 2。正是由于这些突出的优越性,燃阿拉伯数据字连续编排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备受各国政府和大公司的重视,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世界上一些主要工业化国家,正在开发氢燃料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并已取得进展。一旦非化石能源廉价制氢、安全贮氢输氢、高效耐用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得到解决,尤其是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大规模制氢的技术取得突破后,氢能将得到有效利用 3。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是一个涉及电化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电工学等多种学科的复合系统,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调节和控制各种参数使反应物及整个反应过程的工作条件始终保持在理想状态 4,因此一个实用的燃料电

14、池发电系统必须具备精确监测和控制这些物理量的能力, 即燃料电池要在电堆主控系统的实时控制下才能运行。随着当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了各种智能芯片和微处理器的主控系统可使燃料电池较好地正常发电,产生的电能一般经过电源变换后就可使用,当前成熟的功率电子技术使电能变换变得十分容易。然而,燃料电池主控系统对各单片电池的运行参数无法实时监测,于是各单片电池的健康状况没有得到保证,电池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也有待提高,如何监测燃料电池各单片电池的发电状况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发电效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5。1.2 课题研究意义尽管燃料电池研究开发的的最终目标、制造方法和工作方式不同,但都需要对燃料电池进

15、行监控。就研究开发而言,测试可以描述和优化能量输出,延长燃料电池堆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在设计方案的验证过程中,主要目标是优化设计,为批量生产作准备,以及在不降低效率的情况下降低电堆的总成本。在加工制造领域,监测电堆是为了确保它们符合设计规范。在实际应用中,监控系统对电堆的正常工作、使用寿命、故障监测都至关重要。在燃料电池不同的应用阶段都需要设计精良、适用的监控系统,为研究、开发或制造燃料电池的科学家及工程师提供各种测试数据及分析工具来评估和验证燃料电池 6。根据实际应用中对燃料电池功率要求,通常燃料电池堆由多个单片电池串联组成。在电堆运行过程中,单片电池的异常会影响整个电堆的性能与安全,为评估

16、各单片电池性能并及时发现异常的单片电池,必须对各单片电池的相关参数实时监测 7。单片燃料电池可等效为一个实际的可调电压源 29,其内阻是衡量电子和质子在电极内传输难易程度的主要标志,是决定燃料电池发电效率Comment C11: 第 1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应写明全称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的关键参数 8,也是燃料电池是否正常的最直接反映,所以监测单片电池内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燃料电池单片电压是电池发电性能的直接反映,也需要实时监测。因此,为了确保燃料电池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必须对各单片电池内阻与电压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内阻也是为研究如何控制内阻、减小欧姆内阻、最终提高电堆发电效率奠定基

17、础。目前,各国科学家都在全力开发绿色能源,各国政府都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简称PEMFC)作为最具潜力的绿色能源,如何提高其发电效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降低燃料电池欧姆内阻是提高燃料电池发电效率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献 表明电堆在运行过程中,PEM 含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欧姆内阻的大小,PEM 含水量过低或过高都会严重降低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燃料电池主控系统只有通过合理地调节电堆加湿水量改变 PEM含水量,才能达到减小欧姆内阻、提高电堆发电效率的目的 9,10,11,而电堆 PEM平均含

18、水量很难直接通过传感器或仪器进行测量,如何在线测量电堆 PEM平均含水量成为一大难题。随着软测量技术(Soft-sensing Technique)的飞速发展,利用燃料电池欧姆内阻等可测信息来间接测量 PEM含水量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软测量技术也称为软仪表技术(Soft-sensor Technique) 。概括地讲,所谓软测量技术就是利用易测过程变量(常称为辅助变量或二次变量Secondary Variable,例如工业过程中容易获取的压力、温度等过程参数) ,依据这些易测过程变量与难以直接测量的待测过程变量(常称为主导变量Primary Variable,例如炼油厂精馏塔中的各种产品组

19、分浓度,化学反应器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生物发酵略中的生物参数等)之间的数学关系(软测量模型) ,通过各种数学计算和估计方法,从而实现对待测过程变量的测量 12。软测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过程参数检测技术,为解决复杂过程参数的检测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经。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来源于国家“十一五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课题。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于时代进步、科技发展,160 多年前发明的燃料电池正在经历技术商品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化的初期阶段。虽然燃料电池的发电原理相当简单,但其发电性能却往往因不同的操作条件而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变得异常复杂。又因为它的发电

20、特性,常常需要精密度很高的仪器去测量,才能判断燃料电池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所以在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的过程中,性能测试便成为重要的一环 13。研究开发合适的测试仪器和性能测试程序正在成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从各种电池用化学物质的研究到电池组和电池模块的设计评价,对于系统的多产品测试,燃料电池测试技术面对极大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14。2006 年 10 月 19-20 日,IEC/TC105 燃料电池技术年会在日本东京日立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召开,来自中国、加拿大、德国、丹麦、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欧盟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 62 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日本提出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体电池测试

21、方法 ,该标准拟规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池组合、测试设备、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试方法和有关测试报告,用于评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组件的性能、材料和构成以及燃料中的杂质对于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15。目前此提案已获通过,单体电池测试方法的国际标准正在酝酿中但还未正式公布,所以还没有标准的测试设备及其供应商。目前,许多公司开始走近这项挑战,研究准确检测和监视燃料电池的解决方案。国外许多高校和国家实验室,如美国国家质量标准及技术研究所(KIST) 、弗吉尼亚技术学院等,都把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的开发作为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国外一些燃料电池的研发机构已经成功开发出实用的测试系统,这些公司中最引人注目

22、的是加拿大 Hydrogenics 公司和 FuelCon Systems 公司、美国国际燃料电池仪器公司和美国 ElectroChem 公司等 6,16,它们推出了一些软硬件测试产品,能够兼容多种燃料电池,可测得电堆和单片电池几乎所有设计指标,实现了科学家所需要的大部分测量。我国在燃料电池测试设备开发上起步较晚,国内专门致力于开发燃料电池测控系统的机构和企业很少,目前还没有很成熟的产品。一些主要的燃料电池研发单位在测试其燃料电池性能时往往要依赖国外的技术和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 4。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先后开发了燃料电池内阻测试设备,例如加拿大的Hydrogenics

23、公司 17和FuelCon Systems公司 18、美国ElectroChem公司 19等,国外的测试检测设备体积较大,价格高,大都用在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阶段,不适合用于燃料电池发电过程中。目前国内一些公司已开始重视燃料电池测控系统Comment C12: 图编号 图题在图下方居中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的研究,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开发,其中就包括燃料电池单片内阻测试设备的研究开发,例如北京飞驰绿能公司制造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台等 10。国内的科研院校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例如清华大学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建成了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包含数据采集、实验控制、软件分析等较完善的模块,

24、清华大学的裴普成等 10,20利用此系统进行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欧姆阻抗的测试;上海交通大学的莫志军等 21进行了燃料电池广义内阻的在线测量研究。国内开发的内阻测试系统主要问题是系统成本高、结构复杂、精度达不到要求,而且欧姆内阻控制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或没有。FuelCon Systems公司是目前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测试设备供应商,许多领先的燃料电池制造商都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使用 FuelCon Systems公司开发的硬件及软件工具来测试燃料电池。这些测试工具在许多类型的燃料电池生产及测试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25、(MCFC )和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SOFC ) 。FuelCon Systems 公司已开发出能够描述电堆和单片电池的测试系统,特别包括燃料电池单片内阻测试功能,如图 1-1所示,该系统以 FuelCon Evaluator测试台和 TrueData-EIS分析仪为硬件平台,以 FuelWork为测试软件,较好的解决了燃料电池堆单片交流内阻测试的难题,为燃料电池堆各单片电池内阻在线测试技术奠定了基础 18。图 1-1 FuelCon Systems公司开发的燃料电池测试系统文献显示目前燃料电池单片电压测试技术已较为成熟,相对而言,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的难度较大,现有技术还不成熟,所以本

26、文主要开展燃Comment C13: 表题、标号在表的上方居中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的研究,将单片电池电压测试集成到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中。表 1-1 Rs端选择的三种不同的工作方式Rs提供条件 工作方式 Rs上的电压或电流VRs0.75Vcc 待机方式 IRs|10A|10A -IRs200A 斜率控制 0.4Vcc VRs0.6VccVRs0.3Vcc 高速方式 -IRs500A由于 PEM厚度大多只有几十微米,通过传感器或仪器直接测量 PEM含水量十分困难,所以目前关于 PEM含水量的研究几乎都是以建立实验模型为主,然后基于模型进行计算模拟 ,国内外科学

27、家 通过此方法确定了燃料电池PEM含水量。由于建立的实验模型是基于一些与燃料电池实际运行参数不相符的假设条件(前提条件)而确定的,所以基于实验模型并采用工程数值解析近似方法推导的 PEM含水量是不太准确的。1.4 主要研究内容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小型燃料电池堆单片内阻与电压在线测试系统,并根据所测电堆欧姆内阻开展电堆 PEM平均含水量软测量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分析单片燃料电池实验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结合 PEM燃料电池内阻组成部分及具体特性,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路线,基于交流阻抗法设计燃料电池堆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2)燃料电池内阻在线测试系统的

28、硬件电路设计。以 TMS320LF2407A DSP的核心控制器,设计燃料电池内阻在线测试系统硬件电路,包括信号采集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电路设计、通信接口电路设计等。(3)燃料电池内阻在线测试系统软件设计,包括设计电流调幅调频程序、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通信接口程序及各种中断程序等。同时设计功能强大的上位机软件。(4) 研究燃料电池堆 PEM平均含水量软测量技术。PEM 含水量与其欧姆内阻具有很强的耦合关系,在分析其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Comment C14: 正文中不得直接出现1、2、3 等数字为标号,应用括号括上Comment C15: 除第 1章和全文总结章外,每章前一段简

29、要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建立 PEM含水量非线性软测量模型,重点研究 RBF网络在 PEM含水量预测中的应用,并进行仿真研究。第 2章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方案设计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进行设计:CPU 模块、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AD 转换单元、RS485和 RS232串行通信单元、CAN 通信模块,其中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是本系统的重点,它包括交直流叠加电压与电流实时采集模块、真有效值电路、相位差检测电路、电堆进出堆温度测量单元等,系统硬件框图如图 3-1所示,下面对各功能模块的电路进行设计。2.1 燃料电池概

30、述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的电池装置。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原电池或可充电电池等化学电源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也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是燃料电池这个名称得来的主要原因。然而,普通电池将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中,当电池工作时,这些有限的物质将随着反应的发生而逐渐减少,因此它只是一个有限的电能储存和输出装置。而燃料电池则不同,它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发电机(有时燃料电池也被称为电化学引擎Electrochemical Engine) ,其参与电极反应的化学物质单独由外部的存储系统提供。因而从理论上讲,只要连

31、续不断地给电池供应燃料和氧化剂,燃料电池就Comment C16: 公式编号右对齐,公式居中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能连续不断地产生电能。迄今科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类型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可依据其工作温度、燃料种类和电解质类型进行分类。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所采用的电解质类型的不同分类,据此可将燃料电池分为:碱电解质燃料电池(AFC)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 、磷酸型燃料电池( PAFC) 、熔融酸盐燃料电池(MC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 。PEMFC除了具有一般燃料电池的优点外,还有功率密度高、能量转换效率高、工作温度低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突出的优点,使得 P

32、FMFC成为非常适合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绿色动力源。目前,有关 PEMFC的研究已成为燃料电池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主要针对 PEMFC展开研究。2.2 PEM燃料电池实验模型PEMFC实验模型主要是通过实验方法,建立描述电池输出特性(输出电压与电流密度或电流关系)的经验公式,以极化曲线表示,它是 PEMFC基本特征曲线。Srinivasan 等 24认为在传质阻力不大和阳极过电位可忽略时,描述单片电池电压和电流密度的关系式为:U=U0-blgI-RI (2-1)其中 U为输出电压、R 表示欧姆内阻、U 0是可逆电动势、b 是塔费尔(Tafel)斜率、I 表示电流密度。该式只能较

33、好地反映活化极化和欧姆极化对 U的影响,也即反应低电流密度和中等电流密度与输出电压的关系,而对高电流密度,上式与实验数据有明显的偏差。Kim 等 25将上述半经验模型修正为:U=U0-blgI-mexp(nI)-RI (2-2)其中 blgI代表活化损失、mexp(nI)代表浓差损失、RI 代表欧姆损失,其中 U是单电池输出电压、U 0是理想的开路电压(无损电压) 、b 是塔费尔(Tafel)斜率、I 是电流密度、R 是电池的欧姆内阻、m 是考虑传质受限对极化曲线线性区斜率的修正系数、n 是在高电流密度下修正因传质受限引起的经验公式与实验数据之间的误差系数。Kim 的经验公式中引入了非线性指数

34、项后,能很好的描述整个电流密度范围单电池的输出特性,并得到了实验验证,如图 2-1所示,随着电流密度 I 增加,电池电压 U依次经历对数下降区、线性下降区和指数下降区。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9UI可逆电 动势U 0活化损失欧姆损失浓差损失图 2-1 燃料电池的极化损失示意图燃料电池实际运行过程中,电极过程不可能没有阻力,电流也不是无限小,因而会产生极化损失。极化损失造成了实际放电电位与理论值的偏差,如图 2-1 所示。根据电极过程阻力的性质可将极化损失划分为 3 种:活化极化、欧姆极化、浓差极化 26,于是燃料电池内阻相应地包括以下 3 部分:(1)活化极化内阻 Ract:由电化学反应速率限

35、制所引起的电位损失,当电池体系和结构确定后,其 Ract 基本随之而定。(2)欧姆极化内阻 Rohm:包括电池内部的电极、电解质膜、连接条和极柱等组成部分的电阻,其中电解质膜在运行中干涸、被污染、溶解、氧化、磺酸根基团的流失等是增大欧姆内阻的主要原因 27。(3)浓差极化内阻 Rcon:由反应离子浓度变化产生,只要电化学反应在进行,反应离子的浓度就在变化,Rcon 的数值也处于变化状态。2.3 PEM 燃料电池等效电路燃料(H 2)和氧化剂(O 2或空气)分别送入PEM燃料电池 阳极和阴极流道,并通过各自扩散层到达催化层,阳极H 2在催化剂P t的作用下发生反应:H2=H+2e (2-3)生成

36、的H +穿过电解质膜到达阴极,电子经过外电路也到达阴极。同时阴极的氧化剂同样在P t催化剂作用下和H +、电子反应生成水,阴极电化学反应式为:O24 H +4e=2H2O+热 (2-4)在 Pt 催化剂上氢的氧化速率比氧的还原速率快得多,所以阴极阻抗在燃料电池内阻中起主导作用,于是在燃料电池阴极采用 Randles 电路模型表示 PEM燃料电池等效电路 28。阳极阻抗的相应部分合并到阴极,Ract 和 Rcon 结合为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极化内阻 Rpol,电路中的双电层分布电容 Cdl 客观体现了燃料电池电极表面多孔结构的电学特性,一般在负载恒定以及电堆稳定运行时可忽略感性阻抗 29

37、,如图 2-2 所示。 ohmR polRdlC图 2-2 单片燃料电池等效电路2.4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总体方案根据实际应用中对燃料电池功率的要求,通常燃料电池堆由多个单片燃料电池串联组成,在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单片电池的异常会影响整个电堆的性能与安全,为了确保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并评估其性能,必须对各单片电池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由于单片燃料电池等效为一个实际的可调电压源 29,所以实时监测燃料电池堆各单片内阻与电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燃料电池单片电压测试技术已较为成熟,而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的难度较大,所以本文主要进行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的研究,将单片电压测试集成到燃

38、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中,并基于燃料电池堆欧姆内阻开展电堆PEM平均含水量测量的研究。目前,国内外专家都在积极进行燃料电池内阻测试研究,张金辉等 10,20采用断流法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欧姆阻抗进行了测试,并研究了各种工作条件对欧姆内阻的影响规律;Tuomas等 34用断流法测得燃料电池堆的总欧姆极化和堆内各个单电池的欧姆极化之和,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莫志军等 21提出广义内阻的概念,在直流等效电路基础上进行了广义内阻测量实验;郭建伟等 35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燃料电池的欧姆阻抗;Cooper 等 28通过利用一台外置的交流毫欧表为燃料电池提供稳定的高频(一般为1kHz)正弦电流信号,测试

39、燃料电池欧姆内阻。他们所涉及的测试方法有3种:断流法、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断流法是一种暂态法,它以燃料电池的直流等效电路为基础,先测量电流切断前后(20s 左右)电池两端电压及带负载运行时的电流,然后计算燃料电池的欧姆内阻。该测试装置简单易操作,不过切断电流会给电路带来很大扰动,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对燃料电池的寿命有一定的影响,只能用于低频(电流切断频率)、测试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在线监测系统;极化曲线法是一种稳态法,通过稳态放电得到极化曲线,通过线性拟和得到电池的广义内阻,即表观内阻 36,包括欧姆电阻、活化电阻和传质电阻。由于燃料电池实际所带负载是不可预知变化的,所以极化曲线法不适

40、合用于燃料电池内阻在线测试;电化学阻抗谱法 27,37(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简称EIS)也称为交流阻抗法,是以一种小振幅的正弦波电流或电压信号作激励对电极体系进行扰动,然后测定其响应信号的测量方法。交流阻抗法既不是稳态法,也不是暂态法,而是在一个稳态下施加一个小的扰动,是一种准稳态方法。由于该方法可避免扰动对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使扰动与系统的响应之间保持近似的线性关系,而且测量结果的很容易进行数学处理,所以非常适合应用于燃料电池内阻在线测试。由图 2-2 可以得到燃料电池内阻 Nyquist 图,如图 2-3 所示,由于 Cdl 在高频

41、时是一个很小的阻抗,从电路上说相当于短路,因此在高频信号作用下只能观测到 Rohm,于是可以利用该特点进行欧姆内阻测试 28。测出燃料电池在不同频率交流电流作用下的阻抗 Z,作 Z 的平面曲线图,从曲线跟实轴的交点即可得到 Rohm 和 Rpol38。 增 大 频 率ohmR欧 姆 内 阻 polR极 化 内 阻ohmpolRRZ() ()-Z图2-3 燃料电池内阻Nyquist图根据EIS测试基本原理,为构建燃料电池内阻在线测试平台,选用程控交流电流激励源给燃料电池提供交流扰动,并选用DSP芯片作为测试系统核心,其系统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Comment C17: 除第 1章和全文总结章外,每

42、章应有小结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1N12 ADSP隔 直电 容 电 源外 部 存 储 器PCRS23CANRS485SPI图2-4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结构框图程控交流电流激励源串接隔直电容后再与燃料电池输出端并联,使其与燃料电池直流电流隔离,不受燃料电池的直流高压冲击。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整个测试系统的核心,DSP 通过RS485 通信接口控制交流电流 激励源的频率和幅值,为使交流电流激励源不影响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同时达到在线测试效果,DSP控制其输出正弦交流电流幅值不大于电堆直流电流的5 39,为了对燃料电池阻抗全面测试并测出欧姆内阻,电流频率在100Hz3kHz之间可调

43、。DSP通过SPI模块外扩一片高精度AD转换器,依次采集各单片电池的交直流电压与交直流电流信号,结合内阻相位差信号进行复数内阻计算。然后把电堆内阻实部最小值确定为电堆欧姆内阻,并将此时的电流信号频率(100Hz3kHz)确定为最佳测试频率,然后在电堆电流不变的情况下以该频率进行单片电池内阻测试,此后计算电堆PEM平均含水量,通过CAN接口给燃料电池主控系统发送电堆欧姆内阻值和PEM含水量,主控系统根据这些信息控制加湿水量以达到减小欧姆内阻、提高电堆发电效率的目的。同时测试系统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通信,将各单片电池电压与内阻值发送到上位机PC 上显示,并在Access数据库中储存。2.5

44、本章小结本章简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概念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单片燃料电池的实验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 PEM燃料电池内阻的组成部分及特点,在比较目前国内外燃料电池内阻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基于交流阻抗法设计了燃料电池堆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各模块的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主要功能。第 3 章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硬件设计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进行设计:CPU 模块、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AD 转换单元、RS485 和 RS232 串行通信单元、CAN 通信模块,其中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是本系统的重点,它

45、包括交直流叠加电压与电流实时采集模块、真有效值电路、相位差检测电路、电堆进出堆温度测量单元等,系统硬件框图如图 3-1 所示,下面对各功能模块的电路进行设计。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 112ADMUX21N12 TS320LF407ACAN(N)+-+-1NRS23/485隔 直电 容 RS485RS485SPISPI交 流直 流交 流直 流电 源外 部 存 储 器图 3-1 燃料电池单片内阻测试系统硬件框图3.1 CPU 模块CPU 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数据的采集、计算、处理、传输等,还负责协调各功能模块间的相互工作。因此系统的核心处理器必须选用高性能、快速、功能强大的处理器。T

46、MS320LF2407A DSP 是 TI 公司推出的 TMS320C24xx 系列 DSP 中最新的功能最齐全最强大的 16 位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与传统的 C24xx DSP 相比,TMS320LF2407A 在性能上有很大的提高:指令最大执行速度为 40MIPS(24x为 20MIPS,240x 为 30MIPS) ,几乎所有的指令都可以在一个 25ns 的单周期内执行完毕,这种高性能使复杂控制算法的实时执行成为可能,同时,非常高的采样速率也可以使环路延迟达到最小;软件加密功能,能够有效地防止片内软件的非法拷贝;在比较控制寄存器(COMCONx)中使用功率驱动保护中断引脚/PDPINTx

47、,该位在 240x 系列中为保留位。在 C24xx DSP 基础上添加了这些新优点,使 TMS320LF2407A DSP 不但具有信号处理和数字控制功能所必需的体系结构特点,而且强化了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强大的事件管理能力和嵌入式功能,特别适用于数据处理繁重的测控场合,因此,选用TMS320LF2407A DSP 作为燃料电池单片内阻在线测试系统的核心处理器是非常合适的。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3.1.1 TMS320LF2407A 的最小系统设计TMS320LF2407A DSP 最小硬件配置包括:电源电路、晶振电路、PLL 滤波器输入电路、看门狗复位电路、JTAG 调试接口。电源电

48、路:TMS320LF2407A DSP 对电源需求多样化,FLASH 编程(VCCP)采用 5V 数字电压供电,内核(VDD ) 、I/O(VDDO)和锁相环(PLLVCCA )采用 3.3V 数字电压供电,AD 转换器(VCCA)采用 3.3V 模拟电压供电。可以看出 DSP 既需要 5V 和 3.3V 两种供电电压,同时又区分模拟电压和数字电压,这就给我们硬件电路设计带来了难度。本系统没有利用片内AD 转换器,所以只需要提供 5V 数字电压和 3.3V 数字电压,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将 5V 数字电压变换为 3.3V 数字电压来供电,可使用 TI 公司专门为其系列DSP 产品推出的 5V/3.3V 转换芯片 TPS75733,该芯片是 3.3V 稳压输出,最大可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