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玉亭的形象.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4321397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玉亭的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玉亭的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玉亭的形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玉亭的形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玉亭的形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教育 2006 年第二期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玉亭的形象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Sun Yuting in“The Quotidian World巩占龙(甘肃省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定西 743000)内容摘要 路遥作 为在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农民之子,对农村的情况,尤其对他所处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的情况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认识。他用一双深邃的现实主义眼睛和敦厚朴实的语言,把社会经济变革时期农村生活、农民的遭遇和灵魂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深深地烙上了儒家文化的家庭本位思想。在他作品中将农村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悲哀和辛酸,同农村家庭生活、人伦

2、关系的温暖情愫,溶解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中,让严酷的人生氤氲着温暖的人情味。关 键 词平凡的世界;孙玉亭;形象;在平凡的世界中,以理解、信任、尊重为核心的家庭关系和不为世俗观念所拘束的男女青年的爱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双水村孙玉厚一家,无疑是中国西部农民家庭的缩影。作者选择这样一个很快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形势的农民家庭来反映我国农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在生活开始富裕之后依然保持和谐、美好的关系,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孙玉亭夫妇却成为另一类典型,他深受封建礼教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思想保守顽固,甚至迂腐,对新生事物充满仇恨,极力阻挠。本文就孙玉亭这一人物形象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一、创作背景文

3、化大革命是一个文争武斗的年代,我们年轻一代虽然没有太多的影响,但当了解到这一方面的历史情况时,对它不能不进行深深地思考。路遥史实般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是用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敏锐的视角,透视了这个时期非正常的社会现象。路遥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政治风吹遍全国各个角落的时代。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家庭十分贫困,时不时陷入无以充饥的地步,随着年龄的增长,艰难地度过了求学生活,后来从农村走出来,跻身于城市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因此,在路遥的作品中,无处不附有时代的烙印,如人生 、 在困难的日子里 、 你怎么也想不到 、 平凡的世界等。路遥从农村到城市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是坎坷的、艰难的。正如评论家

4、韩玉珠所说的那样:“路遥是一个满身披着黄土,一路艰辛,一路悲歌地走向人生,步入文坛,获得成功的作家。 ”1,用路遥自己的话来说是处于“城乡交叉地带” 。因而,他对农村的情况,特别是对所处的那个糜乱时代的农村情况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认识,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得路遥具有一双深邃的现实主义的眼睛。对于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来说,把握现实生活中复杂的矛盾冲突,既是全景意义上概括一个历史时期的需要,也是完整地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环节。路遥笔下的人物,处处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他总是把自己的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冲突的旋涡中,放在时代风云变化的“风眼”中,让人物在周围相互纠结的复杂关系中,左冲右突,呈现出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多侧

5、面的特点。路遥也曾经说过:“你抓住一个题材,哪怕是很小的题材,都应把它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去考虑。 ”2,所以说路遥一贯重视文学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重视创作题材“广阔而深刻的社会生活内涵” 3。他说“并不是所有的生活体验都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应该把它们放在时代的社会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中去加以思考和检验,看其是否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 4。我们在平凡的世界看到的是陕北黄土高原上那些窑洞里的农民的众生相,是社会的全景图画和人物的生命图象,这些人物,不仅是政治的符号,而且是民族的文化积淀。路遥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感的作家,他是思考整个中国社会问题的作家, 平凡的世界不仅写了中国当代的矛盾

6、、变革,而且笔触也深入到了揭示中国农民深层的文化心理。当人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凸现出来的时候,也显示出了作家的历史感,而且这种历史感得到了艺术的转化和实现。二、孙玉亭形象分析(一)性格特征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在众多的人物形象里,孙玉亭是一个不能不引起读者注意的人物,就像别里科夫、阿 Q等许许多多的人物一样,现在我们看来,也许会笑出声来,但是笑过之后不能不产生沉痛的悲哀。路遥好象总以小丑的视角去关照他,“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倍增其哀乐。他似乎是一本教科书,在他身上记录着那个糜乱时代的所有的政治变迁。孙玉亭从小失去父亲,是在哥哥孙玉厚的关怀和照料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开始,哥哥就想把弟弟培

7、养成一个为一辈子穷得叮当响的孙家支撑门户的人儿,寄予他深情厚望,供他念书,直到后来到太原钢厂当工人。孙玉厚以弟弟吃上了“公家饭”而自豪,孰不知不争气的弟弟因钢厂的生活不太好而中途跑回,于是哥哥便给弟弟张罗着成了家。从此,孙玉亭便在双水村安营扎寨,开始了他一辈子的生活。1.积淀着传统的“精神胜利”法则解放后,中国虽然走进了历史的新纪元,但长期的封建主义思想在意识领域中还没有被彻底清除,在形式上,它们随着时代的变迁花样翻新,就其实质,仍然有着传统的劣根性,精神胜利法便是其一,这一点在孙玉亭的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孙玉亭是个穷先进,经常穿着烂衣薄裳,饿着肚子给别人讲大道理。他整天拖着一双烂鞋,忙得不亦

8、乐乎,在家里吃喝一点东西,就又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去,只有在社会的大风浪中,他才把饿肚子放在一边,精神上享受着无限的快活。他看到金俊山殷实的家庭生活,内心虽然涌出一股莫名的惆怅,但心里总是嘀咕,不好好为革命出力,只顾发家致富,典型的资本主义小农经济思想,于是对金俊山鄙视起来。看看自己,虽说穷得连一双鞋都穿不起,但这都是为了革命,“既然是为了革命,再穷也不怕” 5。经过这样的内心自问自答式的灭他人志气长自己威风的衡量,又似乎得到了某种慰籍,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双水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孙玉亭象变了一个人,整日无心出山,闷头睡在烂席片土抗上,希望外面传来“好消息” 。他忙完一天的

9、农活后,便拖拉着那双烂鞋,丢落魄魂地出了大门,来到以往开会的大队部,当那把冰冷的铁锁提醒他这里不再开会时,心中生出无限的悲凉,索性蹲在会议室的门台上, “一边抽烟,一边在黑暗中缅怀往日那些轰轰烈烈的日子” 6。尽管他也知道,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孙少安砖厂的红火场面与当年农田基建大会屁不相干,但几年来他终归又看见了一群人凑到一起劳动的场面,不能不使他触景生情,唏嘘感叹。有时候,在这纷乱的人头上空,他恍恍惚惚看见一面面红旗在风雨中招展。当孙少安提出要扩大砖厂规模时,他为侄儿的点火仪式跑前跑后张罗着, “脸上带着消失了几年的狂热” 7。孙玉亭的自尊是建立在虚幻的过去和飘缈的未来之上的。他之所以腹中羞

10、涩,却精神愉快,其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小他是一个“官” ,手下还有那么多人得靠他的安排去劳动。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集体,他的自尊才得到了满足,即就是物质上陷入困顿,但精神上是满足了他的需求。2.渗透着奴性孙玉亭虽然生活在新中国,但在他身上,无处不显示着奴才的嘴脸。他生在一个做主人的时代,但是不具备一个做主人的素质,这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悲剧。往常的孙玉亭有事无事吃完饭总是要到孙玉厚家里来坐一阵,没命地在他哥的烟布袋里挖得抽半天烟,可是当孙玉厚家里出现王满银这样的“阶级敌人”时, “怕划不清界限,因而连累了他,不敢到孙玉厚的家里来了” 8。当孙玉亭和王彩娥干了风流事之后,被金家兄弟关在门里,哆嗦着坐在

11、脚地的板凳上,浑身汗水淋漓,嘴里只会嘟囔说:“总有个组织里哩” 9。奴才总是这样,主子得势,他便摇头摆尾,求得主子的恩赐;主子失势,他就落井下石。遇到点滴事情,自己不去动手解决,总是幻想着他的靠山。在孙玉亭的眼里,只要有比他高一级的“领导” ,说一句话就是“圣旨” 。金光亮的弟媳妇马来花告金光亮栽了泡桐树影响了自家的枣树时,田书记想借机“搞一些阶级抱复” ,于是让马来花给孙玉亭捎个口信,让来一下。得到口信,孙玉亭就一路上跑着来了,他好长时间没有得到田书记的召唤,因此心情激动异常, “直跑到人还未到,一只烂鞋飞到了田福堂的面前。 ”10,这是典型的奴才形象。中国传统的宗法文化是一种等级文化,它扼

12、杀了人的自主性。孙玉亭把“凡带长和书记的,都看成是长辈” 11。由于“忠孝”观念支撑着他的内心世界,故他温驯而懦弱地守着奴隶的正道,做事盲从,当所谓的“跟跟派” 。3.落后、顽固、甚至迂腐孙玉亭成长在新中国,是双水村的一个基层干部,并且是一个党员,但其目光短浅,对新生事物的抵触情绪相当地顽固,并且达到了迂腐的程度。他总是对新事物充满着刻骨的仇恨,想竭力的阻挠,使其保持原状。当孙少安把拟好的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交给田福堂时,田福堂慌忙的叫来了孙玉亭,孙玉亭一听这情况,立刻震惊的张大了嘴巴,他激愤的说:“毛主席老人家一去世,人的心胆越来越大了!竟敢明目大胆走资本主义道路!这还了得!没王法了!”“谁反

13、对社会主义,我就反对谁!别说是我的侄儿,就是我父亲现在活着,他反对社会主义,我也坚决不答应!” 12。孙玉亭在“革命”和亲人之间往往选择前者。对于孙玉亭来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活仍然像梦一般不可思议。失去集体后,孙玉亭就像没娘的孩子一样灰溜溜的,整天无心出山,睡在烂席土抗上缅怀着昔日的岁月,不思进去,只知一味地瞎忙活,盲从。正是这样的人的存在,在从基层到上层的政权中作崇,才导致了中国农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的境界” 。他只知道热闹,其思维方式是理解事物的封闭守旧。 “封闭,就是思维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的无尽循环;守旧,就是遵循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3。他喜欢率领着一群人“与天斗,与地斗

14、,与人斗”的那种一窝蜂似的热热闹闹的场面,如若与这不同,就成了“资本主义” ,就得一棍子打死,孰不知他的这种守旧思想是何等的愚蠢和荒唐可笑的。4.对党的执著尽管孙玉亭身上有以上种种劣根性,但他身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对于生在旧中国,长在新中国的孙玉亭来说,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新的改变对其产生的影响是极大的。老母亲病后,想叫双水村的神汉刘玉升“装神弄鬼”来治病,孙玉亭则反驳说“妈,那是迷信!我不能做这事,我歪好还算是个共产党员哩!” 14,孙玉亭在这方面的原则性是不可动摇的,他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孙玉亭在看待润生和郝红梅的爱情上,却出奇的大方。因为他念过几天书,在太原钢厂当过几年工人,经见过世

15、面,因此对这种事情倒能理解,于是他便对田福堂说:“要尊重润生的这份感情,农村人对二婚女人有看法,可那是封建主义!” 15。孙玉亭对封建迷信和封建婚姻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持有清醒的头脑。像孙玉亭这样在旧中国处在社会的最下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政治上翻了身的人,对党的恩情永不忘,表现出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依赖。当孙玉亭的女儿卫红和金家后代金强产生爱情时,他一万个不同意, “一窝贼会影响他一身清白的政治” ,当金强和卫红生米煮成熟饭时,他尽管痛苦不堪,但女儿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拿出当年评法批儒时石圪节公社奖给他的红色笔记本,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女儿,并且在上面很有才华的写了两句题词:“一颗红心两只手,世世代代

16、跟党走” 1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像孙玉亭这样的一代人,是毫不做作的发出的肺腑之言,党对他们的恩亲和他们对党的回报,至少在孙玉亭这代人看来,那是世世代代之事。(二)性格成因1.人物自身的性格弱点造就了扭曲的人格孙玉亭虽然生长在新中国,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他麻木迂腐,自欺欺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直所奉行的是生命超越原则,即无视社会现实,寄托于虚幻的精神超脱,这是封建文化禁锢人性的结果。在孙玉亭身上,他具有读书人的身份,却泯灭了中国读书人的超脱品性,而坠入现实的尘网,从而使自己陷入尴尬的角色,这也是文化转型期一代读书人的尴尬。他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

17、界里去思考问题。因此,人物自身的性格弱点造就了他扭曲的人格。2.扭曲的时代塑造了扭曲的人格从路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随着作者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洞察现实生活的逐步深入,他对生活中复杂矛盾状态的把握,逐渐深化。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 ,他的作品蕴涵着的社会历史内容更加丰富、厚重。在孙玉亭身上,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当他从那些空喊革命口号中感受到一种虚假的满足时,他顺着这条狭窄的小路,越划越远。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农民,能不事生产,不去劳作,却梦想着凭借在各种运动中作出妖进的姿态,去改变自己的地位?这与其说是他性格中的弱点,还不如说是扭曲了的历史把这样的人物推向前台,使他从表象到内心,从处世到为人,都呈现出一种扭曲

18、的状态。一个想尽力改变自己的地位而又不知怎样从辛勤劳作中改变自己地位的农民,在时代的浪潮中就这样从随波逐流到自觉适应,这正是中国农民缺乏先进思想,缺乏自身觉醒而形成的悲剧。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塑造出了集以上种种性格于一身的孙玉亭这个“英雄人物” 。三、孙玉亭形象的现实意义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品,既表达了路遥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也表达了他对世界的体验和感悟。作者对苦难有深刻的理解和评价,他实际上是把苦难看作高于苦难的东西,使苦难成为一种生存需要。写自以为是爱出风头的穷光蛋孙玉亭,体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村基层干部的艺术典型。我们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赏析,可以洞察文化大革命时期

19、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体味那个非正常年代人们在心灵上所受的伤害,从而以史为鉴,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启发人们要不甘平庸、不断努力地改善自身的生存状况,勇于冲破传统观念束缚,认清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超越平庸,积极进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孙玉亭是一个失去了内心自我、依靠本能而生活着的形象,他的精神胜利的病态,在中国人民中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作者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塑造,其目的是为文化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寻找一条出路。参考文献: 1 韩玉珠.尽情映现着普通人的奋斗精神美评路遥作品的审美追求J.小说评论,1992(6).P55234 路遥.答延河编辑部问 J.延河,1985(3).589 路遥.平凡

20、的世界(第一部)M.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P54429.61415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部)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P135-412.71012等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P141-464. 11 田中阳.涅磐中的阿“Q”对现当代文学中农民形象一个侧面的审视J.求索,1992(5).P96-10213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318.作者简介:巩占龙(1970.8-)男(汉族),讲师,甘肃定西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通讯联系方式:地址: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定临路 4号定西师专,电话:13239328930, 电子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