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评选参赛作品让儿童诗走进小学语文课堂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十里铺小学 赵丽君.让儿童诗走进小学语文课堂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十里铺小学 赵丽君摘 要: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儿童文学作品普遍进入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从目前通行的人教版、北师大版等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儿童文学作品已占课文的 80%以上。由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儿童诗理论和实际的关注。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研究,下文即将对小学语文教材内的儿童诗价值以及如何在教学策略中实现儿童诗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对以后的儿童诗教学中有着指导与借鉴作用。营造一个诗意课堂,以提炼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
2、生在诗的氛围中成长关键词:儿童诗 语文阅读教学 儿童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指出, “在写作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儿童诗短小精悍,充满丰富的想象,又童趣盎然,必然为学生喜欢。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诗的年龄,首先是他们极富想象,令人忍俊不禁的无忌童言,让他们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诗性来;再次,他们持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形象思维异常活跃,那好奇的眼睛,纯真的心灵常常在大自然中,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捕捉、发现和探索,然后不经意地去表达能打动他们心灵的东西。第三,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如今三
3、五岁的孩子,在家长、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会背很多古诗、儿歌和儿童诗,初步养成了读诗的兴趣,初步领略了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进入小学后,识字量渐加,在大量诵读琅琅上口的诗歌后,让他们尝试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儿歌、儿童诗的写作,不会是件困难的事。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适当开展儿童诗、儿歌的写作活动,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音乐感、节奏感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符合.课标的理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 “让无忌的童言”自然地流淌,无暇的童心淋漓尽致地写真。一、儿童诗的价值(一)初步了解儿
4、童诗儿童诗的含义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歌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儿童诗与诗歌一样,同样是最活泼、最具有亲和力的文学样式。它与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了文艺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我国的张浮休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都指出
5、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而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就更密切了,诗歌和音乐就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西方文艺理论认为诗歌和音乐都属于声音艺术。音乐是借助声音构成的,诗歌也要借助声音来吟诵或歌唱,而声音的延续即是时间的流动。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篇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墨子公益篇里“弦诗三百,歌诗三百”的话也可以为证。(二)进一步了解儿童诗儿童诗的美学价值儿童诗作为诗歌国度里的一朵奇葩,不仅具有想象美、形象美、语言美,从诗中还可以体会到想象美、形象美、语言美。这一切都与儿童所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的形象性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因而儿童更容易亲近诗歌。儿童欣赏诗歌的方式是,首
6、先从听觉上.亲近它的声音美,之后随着理解的深入而接受它的艺术美,即音乐美、绘画美、想象美、形象美和语言美。下面着重解释儿童诗最重要的两个特性绘画美和音乐美。1.儿童诗的绘画美画家用颜色、线条表现形体,诗人则用语言绘形绘色。诗中有悠远的时间,辽阔的空间;有静景的描绘,动画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那诗中的画面和意象,就构成了意境。而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美,就是通过意境传达出来的。何谓意境?“意境是诗歌的重要美学特征。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在他所创造的画面中要表达的主观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人所创造的、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具体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可以说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象相融合
7、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苏教版第九册孙友田的儿童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就表现出了动感十足的绘画美:“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去锦,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
8、微风,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祖国、青山、天空人格化,祖国打开绿色大门了,青山呼喊了,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了。 “敞开”“说”“撒开”等一系列动词用得生动贴切。诗中表现自然风光,描绘出一幅幅富有动感的画面,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正是这种富有动感的画面,将诗歌的美感得以延伸。苏教版秋天,展开了作者对无边秋色的描绘:“走在秋天, 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 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秋
9、风在田野里打滚, 秋风在小路上奔跑; .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 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 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 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 苹果嚷着冷了, 要穿红袄; 葡萄嚷着冷了, 要披紫袍。 玉米举着红缨乐了, 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高粱红着脸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 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 蓬蓬勃勃在田野里闪耀。 走在秋天, 头顶有明丽的阳光照耀; 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诗人把对于秋天风光向往的感情,投入到对秋风秋果秋阳的描写之中。因为诗人对秋光无限的眷恋,所以对秋天的描写美丽动
10、人。在诗人看来,那令人赏心悦目的秋色,始终隐藏在无边的收获世界里。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儿童诗是应该刻意创造意境的,并且应该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的。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只有把儿童真实的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样的儿童诗才会感动儿童。2.儿童诗的音乐美诗和音乐这一对孪生姐妹,她们以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因此,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因此,凡是诗歌,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产生乐感,
11、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当代诗人郭小川说:“诗是最有音乐性的艺术。”可见,音乐美是诗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就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以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越小的儿童,阅读儿童诗的韵脚则应越整齐。苏教版的儿童诗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是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地歌唱。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儿
12、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首诗长短交错,ang 韵,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将整首乐曲贯穿起来,不就是一首充满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的歌吗!这首甜美的小诗中描写的一切都是轻轻的:云朵、风、柳条、小船等景象都是轻轻的,划船是轻轻的,桨声是轻轻的,连同我唱的划船歌也是轻轻的。小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轻快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叠声词“轻轻”的反复运用,形成了小诗独具一格的音乐美,给人以轻柔如梦的美感,把孩子们引入了美妙绝伦的意境之中。(三)深入儿童诗对儿童的实际意义儿童诗与其他体裁儿童文学的作品一样,均是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3、,而儿童诗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儿童诗人金波写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是这个国度里的一朵奇葩。诗是天籁的声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 他还曾在一篇短文中形容儿童诗“像一条宁静的小溪,滋润着小读者的心灵”。是的,对于儿童来说,生理的成长固然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还有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学会诗意地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就会发现在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心会变得柔和起来,变得敏于感受幸福与苦难,因而更有正义感,更富同情心这就是丰富的心灵世界,诗歌就是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这个世界的一
14、门艺术形式。二、研究主要内容及措施(一)听童诗的声音读诗1.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读诗首先要有优秀的作品。儿歌是儿童诗的“童年”。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追求幽默、机警的谐趣,适宜于歌唱游戏,因此,最容易被刚入学的学生接受和喜爱。老师结合课文中的儿歌儿童诗教学,向刚入学的孩子推荐了新编儿歌 365 首。他短小,有趣,非常适合一、二年级的孩子阅读、背诵。金波、圣野等一大批著名儿童诗人专门为低龄儿童创作的儿歌贴近他们的生活和认知水平,符合他们的心理,大大地拓展学生阅读儿童诗渠道,同时也为识字提供了很大的实践空间。2.提高学生对儿童诗的理解金波、叶圣陶等著名的儿
15、童诗人,他们都具有天生的与儿童的亲和能力。他们创作的许多儿歌都早已被学生所熟悉,如叶圣陶爷爷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早在幼儿园就能朗朗背诵了。读诗不等同于把诗读一下,要细细地咀嚼,慢慢地体会,才能尝到诗的滋味。因此在课堂中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介绍这些儿童诗人的故事和他们的作品,拉近诗人和孩子们的距离,增进孩子对诗歌的理解。(二)练诗的体操说诗,填诗设计“课中课” ,读诗品诗多积累如何对学生进行童诗教学呢?是单独拿出整节语文课对他们进行“填鸭式”灌输吗?这样学生会不会厌倦呢?还是将这些童诗作为每天的“甜品” ,
16、让他们尝一点就爱上这甜丝丝的味道?再三思量后,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开展“课中课”教学,即在每一次语文课上抽出 5 分钟的时间开展读诗、品诗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吟诵诗歌、热爱诗歌。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安排。1.寻因法的训练技巧兔子 受人欺侮 哭红了脸 星星树枝把天空戳了许多窟窿.石榴开心笑得露暴牙 笑迎秋姐姐 狂吃东西把肚子撑破了太阳怕和我比早起输得脸红 涂脂抹粉 喝醉了酒草莓的痘痘化装时忘了 长雀斑了 小雨点想出来透气乌云妈妈的孩子雪花小姑娘梳的六个小辫子红苹果太阳的颜色火暖和发高烧2.跳跃思维的技巧小太阳老母鸡下蛋咯咯嗒、咯咯嗒一不小心鸡蛋被石头磕破了。萝卜萝卜妹妹你真粗心捉迷藏时把
17、忘在外面。螃蟹螃蟹/你为什么老是横着走?是不是,/还是。圆规圆规是个,/他总是。/可惜/他只会跳。星空老师是一个美丽的月亮,我们是,那教室是。树叶嫩绿的叶子是大树的/在微风中。刷牙的刷刷声牙刷上有许多小兵排排的走路声。(三)尝童诗的味道写诗1.欣赏入手,在欣赏课中感悟积累。杜甫曾经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们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多让孩子们接触、朗读、感悟。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趣优秀的儿童诗作,每天抄一首在黑板边上,让学生能在早自修、语文课前读一读,学一学,学生也可以在休息时自由地欣赏。我们也可以在童诗课中开设专门的童诗欣赏课,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以及童诗教学还处于起步
18、阶段的学校。在这样.的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在一节课中收集同一题材的诗让孩子们听、读、理解、感悟和比较等。在这样的欣赏课上,孩子们就是接受诗的熏陶、诗的洗礼,让诗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发芽、生长。2.模仿开始,在模仿课中尝试练习我们选了一些自己喜欢,又比较贴近孩子的诗,欣赏理解后,以替换词语的方式去模仿、练习。如:“汽车像个迷路的孩子,哭着叫爸爸”,有人就换成“山羊像个迷路的孩子,大声叫妈妈”。“吧吧”指来往的汽车的喇叭声,“咩咩”指羊羔可爱的呼叫声,所以用“爸爸”代替“吧吧”,“妈妈”代替“咩咩”也是很贴切的。在训练课中,我们可以准备不同类型和题材的诗,让学生多做练习和熏陶,由接触到熟悉,再
19、由熟悉到熟练,然后就能逐渐尝试写出自己的体验。我们还经常进行续尾练习。续尾就是把别人写的诗的结尾去掉,自己反复欣赏、分析作品后,再写上结尾,最后可以和原来的诗作比较,体会一下诗人的心情和当时的背景,感受诗的精妙之处。很多诗的最精彩的地方往往是在结尾,因此多做续尾的练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仿写入门,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们来讲,仿写无疑是连接读与写最好的纽带,它降低了写诗的坡度,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孩子们能在轻轻松松中读诗写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的教学实践,共总结出几种孩子们喜欢的训练形式,与大家共讨研究效果三、收到的效果(一)学生的想象力不断丰富。联想法是儿童写好儿童诗
20、的基本方法,就是由某一事物的具体特征迅速联想到另一相似事物,它在原诗的基础格式上,换上另一种景物,就成了另外一首诗。例如:在教秋天到时,老师在引导学生把握语调、语气时,还借助于画面,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诗的意境中去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和思维的一把钥匙。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天空中那美丽的云,说说云像什么?看谁说得最多” , “你喜欢雨吗?说一说你看到的雨是怎样的?”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充分地说,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何泓涛同学的淘气的风弟弟 ,费雨琪同学的闪电宝宝 ,读来真为他们奇特的想象,跃动的思维而忍俊不禁。秋风弟弟真淘气跑到
21、东,跑到西 来到一块庄稼地 抱走几个棉桃子 秋风弟弟急性子洗洗再吃等不及急忙送到嘴巴里呸呸呸,真难吃 秋风弟弟生了气 一把扔了棉桃子 撒得满天都是云。闪电宝宝是个不喜欢睡觉的孩子不停地用手拉着台灯的开关一闪一闪地吓得那些躲在厚厚的云被子里的雨点宝宝不敢出声要是雷公公赶到你看他溜得比风还快呢!(二)内心的人性之美不断张扬美学大师宗白华说过:“我们不一定要做诗,但我们的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 ”有诗的人生一定会多一点精彩。习诗就是学做人,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多一点诗意就多一份人文性,事实证明,经受诗的洗礼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懂得关心人、体贴人,能更多地为别人着想,拥有宽容真诚的心灵。在“妇女节
22、” 、 “母亲节”时,我要求每位队员回家帮父母或亲人至少干一件家务活。大家纷纷响应,有扫地、倒垃圾、拿拖鞋、买东西等;队员们通过劳动体验,写下了不少诗歌。如:妈妈歇一歇:肥皂泡泡飘彩虹,我帮妈妈来劳动。擦擦玻璃扫扫地。转身又把碗来洗。问我为啥这样勤快?因为今天是妇女节。有的家长由于过分疼爱孩子,不让他们做家务,于是孩子写下了这首诗:别说我小:妈妈您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爸爸您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奶奶您别说我小,我会种花把水浇;.爸爸妈妈工作忙,我会做的事儿也不少。袁浩哲的妈妈在谈及儿子的变化时感叹地说,孩子真是懂事了,知道心疼人,关心人了:那天她感冒了,儿子放学回家一见这情景,情不自
23、禁地吟诵道:“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妈妈妈妈快坐下” 。我听了,感动之余,不胜感慨,是儿童诗的影响,让儿子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们,还主动帮爸爸妈妈干起了家务活。说来也怪,几个开展诗化教学的实验班,无论是排队集会,还是课内课外的常规都明显优于对照班,象征优胜的大脚板数目遥遥领先。其实这并非偶然,诗教熏陶下孩子的眼里,宇宙万物普遍有了人的许多特征。如小狗可以笑,小猫可以哭,小鹿在轻快地拉着小提琴,小熊猫喜欢参加运动会,小山羊智斗大灰狼,铅笔在翩翩起舞,橡皮在娓娓交谈,断了腿的桌椅会流泪,乱踢乱涂后墙壁会伤心一切是美好的,有生命的,因
24、此班上几乎很难见到有打架、破坏公物的事发生,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发展作为儿童诗兴趣小组,旨在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激发创作儿童诗的热情,掌握一定的创作技巧,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我们经过近两年儿童诗写作教学的尝试,认为在指导儿童诗阅读和写作中,朗读和欣赏是基础,感悟和发现是源泉,模仿和创作是途径。教师要让孩子努力在诗歌中去探索美、感悟美、创造美。创作儿童诗,就其实质是发现美的景、美的情、美的感受。在儿童诗教学中,学生们欣赏着美、感受着美,并创造着美。 “物质以其感觉的诗意的光辉向着整个的人微笑” (培根) 。儿童诗教学的过程就是一
25、个实施美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阅读的材料儿童诗是美的载体。儿童诗的排列形式上的美,音韵节奏上的美,创设的意境上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闪烁着哲理光芒的美。儿童诗还有独特的质朴美和稚拙美。学生读儿童诗、写儿童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长此以往,孩子们慢慢地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如俞金茗同学写的爱打扮的秋姑娘:秋天是个爱美的姑娘。不信!你瞧:那枝头的苹果,就是她红红的脸蛋。那紫紫的葡萄,/就是她水汪汪的眼睛。那黄黄的香蕉,就是她弯弯的小嘴。那盛开的菊花,就是她刚刚烫好的卷发。还有,那满山的枫叶不就
26、是她火红的裙子吗?有个小朋友写了天空幼儿园 ,也有很美的意境。白天,太阳是园长。风儿是严格的体育老师,吹着口哨指挥着,白云宝宝还是很淘气。夜晚,园长下班睡觉了。月亮是温柔的音乐老师,轻轻唱着摇篮曲,星星宝宝就睡着了。确实,有了儿童诗的氛围,清新、亮丽、别致的诗句不住地从学生口中蹦出来。孩子们人人读诗,个个写诗,优秀诗作大声讲读,贴上墙报,推荐到少儿报刊。这种成功的体验,极大地鼓舞了孩子创作的志向,提高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一首优秀的儿童诗,不只在童年吸引过孩子,它一定会跟孩子以后的成长一道永存!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去接触更多的儿童诗吧,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永恒的礼物!在这里
27、他们不会体验写作的痛苦,他们只会体验到自由“倾吐”的快乐。让儿童诗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开启一条绿色通道,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不断地求真,求善,求美,更加健康、快乐地体验学习之美、生活之美!让儿童诗的价值在教师的手中重新复活。参考文献:1陈莉.读诗给儿童补充精神维生素访著名儿童诗人金波N.中国教育报,2005-01-20(6).2郑光中.幼儿文学教程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137.3霍玉英.小学中文科教师“内容教学知识”研究M / /周汉光. 语文教育新动向.香港:中文大学,2000:143-154.4霍玉英.童诗教学:审美教育的三种境界J.基础教育学报, 2003,12(1):11-30.5丁曲.螃蟹M/刘育贤.中国儿歌作家优秀作品选.郑州:海燕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