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价值链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项目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新的国际分工不再以国家为基础,国际竞争力评估也不再以国家为依据,而是以区域为单位来进行。一些有代表性的创新区域如硅谷、班加罗尔甚至被认为比美国、印度更具有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大大凸现出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区域化特征,区域正逐渐成为经济协调的重要基础。陕西西安是一个拥有大量高级知识人才的古城,而西安的经济也正需要高科技的提升,科技创新对于西安是其本身不可或缺的需求,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未央区处于陕西“ 一线两带 ”和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按照西安市
2、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西安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将转移到未央区,形成五大机遇,西安经济北扩,行政中心北移,城市建设东拓,铁路客站北建和城市发展西联。国际、国内形势带给未央区诸多发展机遇,但也面临巨大挑战。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增强,人才、资金及土地等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的制约等等。尤其是其科技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体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也是区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产品开发缓慢、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科技创新体系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通过此项目的研究,可以丰富国内对于区
3、域创新科技体系的研究认知,为以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提供一个研究的框架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研究本身就是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一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科技创新体系基本理论2.1.1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所谓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是由经济、科技和高校等机构组成的推动创新的系统。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国家创新体系可以定义为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4、,并影响着国家创新业绩。”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由国家的公共社会机构组成的网络,其活动目的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知识和新技术。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源,政府机构是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服务者,必要时还担当组织策划者的角色。国家创新体系不仅是开放的系统,也是不断发展的系统,它不排斥而且能够吸收外来科技,同时还要适应国内外的科技发展,不断改革与完善自身的体系结构。2.1.2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指由某一地区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体系。区域创新的实质是通过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该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及
5、人才资源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不断采用新工艺、催生新产品并取得巨大投资回报率,有效地实现创新目标。区域创新体系功能是保证区域经济安全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这种创新体系具有系统的主要特征。它既有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对应的结构与功能,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特色。它承担着把高新技术内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自变量、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现代化,从而保证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2.1.3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关系我们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网络体系,指的是与区域内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制和实现条件所组成的网络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为实现整体功能而进行的二次划分。区
6、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它既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总目标一致,又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设计依.赖于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文化基础及政策环境,因而创新的起点和能力、对创新资源的配置、创新力度和最终实现的创新成果都应立足于本区域,以突出区域特色。2.1.4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区域科技创新执行机构、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区域与区外(包括国际与国内)科技创新互动五大部分组成。区域科技创新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企业、高校、政府科研机构与民间科研机构、科技咨询与中介
7、机构。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源,科技咨询与中介机构是科技与经济对接的粘合剂,它们缺一不可。区域科技创新主要依靠区域内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投资与中介机构实行自主创新,但决不是排他的集团,同时,还要大量吸引区外科技创新力量与成果,重视模仿创新,开展合作创新,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执行机构的科技创新效能。图1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构成图2.2 价值链1985 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来价值链这一概念,波特将价值链描述为:一个公司用以“设计、生产、推销、交货以及维护产品”的内部过程和作业。他写到:“一个检验企业的所有活动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系统方法,对于
8、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必需的。价值链是分析创新主体 创新动力创新环境企业政府市场桥梁与纽带创新源泉中介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创新系统的营造者和维护者.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彼特海恩斯从企业目标出发重新定义了价值链,顾客对产品的需求成为价值链的终点,并把顾客纳入价值链,把价值链拓展到企业外部。1993 年,理查德.诺曼和拉菲尔.拉米雷斯将价值链发展到价值再创造层面上,企业也要经营与顾客、供应商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杰夫里瑞波特和约翰思维奥克拉提出虚拟价值链的概念,提出企业要关注在信息世界中的价值链增值。国内的研究是在跟随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迟晓英在正确理解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关系和徐学军在网络经济
9、环境下制造企业价值链增值模式的探讨都着眼于价值链的增值过程,提出企业的战略决策方法,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也有很多学者研究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研究虚拟价值链,提出网络经济下的价值增值链,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提出一般性的价值链。 价值链的概念不仅在理论上得到发展,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分析价值链建立合适的企业规模,分析有价值的企业活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降低企业成本等,这些应用都体现了价值链作为分析手段的价值。价值链理论在创新中的应用也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徐碧祥等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价值链分析对技术创新过程给与了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指导企业发现技术创新源,明确源头后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企业获得
10、竞争的优势。张晓林,吴育华在创新价值链及其有效运作的机制分析把创新价值链作为创新与价值链概念的统一,强调价值链环节上所有单元的分工协作与系统优化,从而实现价值链增值及创新的整体效益。这些研究在理论上对价值链理论和创新理论进行了结合,并未具体阐述价值链和自主创新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也没有从价值链的视角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研究。3项目研究内容、目标和创新之处 3.1 项目研究内容(1)回顾国内外创新科技体系研究发展现状,提出本项目的研究框架,在价值链和区域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区域科技创新特征,基于钻石模型分析影响区域科技创新的因素。(2)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
11、实地考察、走访等社会调查法发现并提出影响西安市未央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资料,归类分层分析西安市未央区区域创新科技体系的现状。(3)在调查西安市未央区区域创新科技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在系统论方法的指导下从区域科技创新执行机构、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区域与区外(包括国际与国内)科技创新互动五大部分出发,围绕西安市未央区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具有西安市未央区经济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尝试建立一个具有西安市未央区特色、突出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符合西安市未央区现状的科技创新体系。(4)尝试建立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模
12、型,对构建的科技创新体系进行绩效评价,找出阻碍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具体因素和原因。(5)从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基础子系统(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科技设施等)、创新资源子系统(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金等)和创新环境子系统(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等)等角度分别提出全面的、具体的、符合西安市未央区现状的动态的合理化建议。3.2 研究目标(1)探讨现有的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体系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区域科技创新虽然受到实践界广泛关注,但其成功率是不高的,很多成功和失败案例都说明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必须有良好机制作保障。既然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在我国的社会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地
13、位,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就有必要研究其是否发挥了其应有作用。(2)尝试构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流程与关键环节,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和影响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因素。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3)尝试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模型来研究区域创新科技体系的绩效,针对低绩效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体系的合理化建议。(4)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在有效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为其他省市、地区提供借鉴。3.3 创新之处.(1)因地制宜地提出影响西安市未央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统一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认知理念,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未央区经济
14、特色。(2)从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出发,分类并步从区域科技创新执行机构、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区域与区外(包括国际与国内)科技创新互动五大部分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使得体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自我更新发展能力。(3)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模型的建立以西安市未央区为研究重点对象。(4)建立区域创新科技体系循环机制,经过多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评价、反馈、改进的循环,使得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4.研究方案 4.1 研究方法本项目拟运用的研究方法如下:(1)文献查阅、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等信息资料收集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15、调查了解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的概念、特征以及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的现状;在后期的实证分析及比较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取得横向纵向数据资料。(2)DEA-AHP-FCE(绩效综合评价系统模型)法DEA 是按照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同类型单位进行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新的方法。AHP 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不同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层次,在每一层次可按某一规定准则,对该层要素进行逐对比较,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得出该层要素对于该准则的权重,进而计算出各层次要素对于总体目标的综合权重,从而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依据。FCE 是比较
16、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能给出评价对象属于不同评价类的隶属度。其评价过程从权重的取得和指标隶属矩阵的取得,大量应用了人的主观判断,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主观信息的综合评价方法。 DEA-AHP-FCE 评价模型是从财务与非财务、定性与定量、长期与短期目标等角度出发,准确的反映研究对象的综合绩效。用 DEA 方法对企业财务方面.进行评价,其目的是评价企业的投入产出是否有效等;用 AHP 和 FCE 方法对企业非财务方面进行评议,主要是对客户、经营过程、发展战略、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议,进而对企业绩效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3)多方位综合评价分析法与系统分析法多方位综合评价技术
17、就是按照科学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原则选择一套既能360反映被评价对象各方面情况又能突出关键环节的指标组合成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对象做出评判。由于本项目的研究对象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经济系统,其影响因素众多,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必须运用系统方法对其展开研究分析。(4)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整理分析调查数据,探索确定适合西安市未央区现状的科技创新评价一级、二级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并进行验证。(5)理论实证结合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基于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运行机制及其科技创新政策展开比较研究,并借助研究结果针对未央区具体情况及陕西省发展特色进行
18、深入探究。4.2 研究方案.价值链及科技创新体系概念基础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体系现状研究建立未央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科技创新执行机构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区域与区外科技创新互动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对未央区科技创新体系进行评价并建立评价模型提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改进建议反馈实施评价与改进构建西安市未央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图 2 研究方案图4.3 研究重点难点及拟解决的途径(1)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评价模型的建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模型。通过在陕西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实地观察调研、抽样问卷调查、重点访谈等方法对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不断修正
19、,最终获得能够真实反映西安市未央区现状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模型。(2)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既要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又要与未央区区域特色相结合、突出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优势、围绕西安市未央区主导产业进行。这些条件与约束缺一不可,抛开这些条件空谈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只会使得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缺乏目的和针对性,降低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绩效,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先从执行机构组织建设及创新人才建设入手,分层次分阶段构建区科技创新体系,并时时反馈改进。(3)提出提升西安市未央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建议。科技创新体系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人才、制度、政策、信息等等很多方面的问题,我们要未雨绸缪将影响科技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各种阻力降低到最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