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院 别: 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 学生姓名: 张金萍 班 级: 2012 学 号: 2010112260 指导教师: 吴佑年(副教授 )二一四 年 五月学术诚信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均真实可靠。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论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人签名: 日期: I摘要 近几
2、年来,随着我省高校体育专业的不断扩招,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率下滑。学生就业意向与市场之间有较大差距。一方面是城市好的对口单位学生进不去,另一方面却是农村学校学生又不愿意去,而现实恰恰是广大的农村急需大量的体育专业人才。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局面很大的原因在于这些准毕业生们在校期间并没有主动形成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意识,才会导致就业时处于放任、盲目和无序的状态。本文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对我校体育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听取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从而为有效地解决我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就业意向;职
3、业规划II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professional sports in our province,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 students gradually emerged. Student employmen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employment rate ofdecline.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market and the student empl
4、oyment intention. One is the city, the county counterparts good students cant go insid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ural school students are not willing to go, but the reality is the vast rural areas need a lot of sports talents.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situation in large part because of these quasi gr
5、aduates during the period of school is not activ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ir future occupationplanning consciousness. It can lead to employment in the laissez faire, blind and disorderly state.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our school students to so
6、lve this problems,understand their employment intention, listen to their suggestions to the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ffectivelysolving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our school sports majors.Keyword: sports professional students;employment rate;employment inte
7、ntions;occupational planning 0目 录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2.1 文献资料法 .32.2.2 问卷调查法 .32.2.3 访谈法 .32.2.4 逻辑分析法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的调查分析 .43.1.1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的分析 .43.1.2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态度的分析 .43.1.3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的分析 .53.1.4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掌握的分析 .63.2 影响
8、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因素 .63.2.1 用人单位及社会因素 .63.2.2 学校因素 .63.2.3 自身因素 .73.2.4 专业因素 .73.2.5 家庭因素 .74 结论与建议 .84.1 结论 .84.2 建议 .8致 谢 .9参考文献 .101 引言1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招生就业体系改革以及这部分学生逐渐走上就业市场,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上升, 2001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是115 万,至2013 年总人数逾700 万,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空前巨大 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由于就业岗位主要局限在体育教师、考取公务员、研究生等,而考取公务员和研
9、究生较为困难,所以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因此了解广东省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意愿、压力现状以及对学校的求助信息,对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做好高校课改及就业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大学生就业已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四年,大部分体育院校本科生的就业率从80%左右降到了30%-40%,过低的就业率不但会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全民素质的提高起到负面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育人质量总体不容乐观,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量有限,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很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学校的稳定和
10、发展,与学校的未来息息相关,同时就业工作又事关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前途,所以受到社会和家长的普遍关注。从2003 年6 月中国教育报公布的数据看,体育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仅为28.1%,不到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在最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将按照“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全面推向市场,然而,许多高师体育院系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游离于市场经济发展与需求之外,缺失市场导向下的特色化与创新化的人才培养策略,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尤为薄弱,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主动地形成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导致就业时处于放任、盲目和无序的状
11、态。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文库、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的检索,我发现前人对体育专业就业现状的研究颇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体育专业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2湖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2010 级、2011 级、2012 级学生和社会体育专业 2010 级学生。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资料室、互联网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真实可信的资料来源。2.2.2 问卷调查法依据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制定了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观的问卷调查表,分别对湖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 2012
12、级和2013 级学生就业意向、择业标准、就业态度及职业规划三方面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 280 份,收回问卷 280 份,回收率 100,其中有效问卷 271 份,有效率为 96.8。2.2.3 访谈法对湖北文理学院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 2012 级和 2013 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的看法、自己是否做好了积极就业的准备,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规划。2.2.4 逻辑分析法将调查、访问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为定量分析提供依据。对获取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采用归纳、类比等方法,从而得出相关结论。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的调查分析3
13、.1.1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的分析表 1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调查统计表就业种类 人数 比例体育教师 139 48.6%其他与体育相关的工作 81 31.2%考公务员、考研 25 9%自主创业 8 8%其它 6 2%3通过对本表的统计分析,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有 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愿意当体育老师。可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是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这里边只有一半的学生在做体育老师的工作,其中大部分在私立学校或者健身俱乐部工作。真正进入国立学校任教,有正式编制的更是凤毛麟角。考公务员、考研继续深造也作为一条很好的路子被广大学生接受。这部分学生大多
14、认为以自己目前的情况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或是为了以后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所以选择了继续上学深造。而那些选择自主创业和其他的学生大多是有一定的家庭基础和背景的,所这一部分学生一般就业压力不大。3.1.2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态度的分析表 2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态度调查统计表就业态度倾向 人数 比例非常乐观 23 8.9%比较乐观 98 37.8%比较悲观 83 32.1%非常悲观 55 21.2%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仅为8.9%,“比较乐观”占到 37.8%,与“比较悲观”的所占比例不分伯仲,为32.1%。值得关注的是,持“非常悲观”态度达到
15、了学生比例的 21.2%。说明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还是比较焦躁的。有近 53%的学生认为就业比较困难,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占了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之多。目前我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已经摆在眼前,很多家长对孩子找到一份满意工作持怀疑态度。3.1.3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的分析 通过对我院体育专业的学生是否愿意到农村任教的调查(表 3)显示,259人当中有 251 人不愿意去,占学生比例的 96.9%,这说明大部分同学不愿意去农村学校任教表 3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到农村任教意愿调查统计表到农村任教意愿 人数 比例4不愿意 251 96.9%愿意 8 3.1%进一步对这些
16、不愿意去农村支教的学生进行调查(表 4) ,发现大多数原因如下:待遇较差、条件较差、没有发展前途和不体育被重视。这使得那些从农村考出来的学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去。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农村条件落后条件较差。表 4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不愿去农村任教的原因调查统计表 不愿到农村任教的原因 人数 比例待遇较差 129 49.8% 条件较差 98 27.8% 没有发展前途 20 17.7% 体育不被重视 12 4.7%由上表可看出,选择待遇差的人数为 129 人,占学生比例的 49.8%。现在去农村学校任教的学生待遇不高,基本工资加上补贴一个月大概在 1200 左右,就是这样的水平大多数还没有正式编制,
17、因此涨工资的期望值就不高。最主要还是学生觉得不稳定,不长久。私立学校相对高一点,刚去每月工资在 1300左右,加上课时费每月也不超过 1600 元。但私立学校是聘用制,人员的去留学校有绝对的主动权,学生缺乏安全感,随时有被解聘的可能,因此,学生都是干一天算一天没有长久的职业规划。选择条件较差的有 98 人,占到学生比例的27.8%。在教学条件方面,农村的高中学校都有一定的场地器材,基本能满足日常上课需求,但器材不全,场地破旧仍是困扰教学训练的难题。相比之下农村的初中学校的场地器材就又差了一些,大都有一定的场地满足某些项目的运动训练,但场地设施很简陋,功能单一,体育器材缺乏。而私立学校的教学条件
18、相对好于国办学校,但距国家要求的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生活条件方面,农村学校的高中和初中都能给外地教师提供食宿,但住宿条件一般都是很简陋的单身宿舍,就餐则是学校雇一个临时人员为教师服务,饭菜的质量不能保证。而农村小学绝大多数没有安排食宿的条件,一般也不招外地教师,就是招也由于待遇太低,条件太差,外地人一般也不会去,所以农村小学的教师一般都是本地的家。而私立学校条件较好一些,一般都能安排食宿。53.1.4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掌握的分析通过走访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二大三学生,了解到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大半持认真对待态度,这一部分学生认为专业技能很重要,是将来就业时所必备的
19、一个硬件。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在专业技能上不需要太出众,过得去就行。但是,不管是认真对待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生还是觉得一般子要过得去的学生几乎都认为在发展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个一专多能的学生才能在未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不过也有觉得无所谓的学生,但是只是寥寥无几。3.2 影响湖北文理学院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因素3.2.1 用人单位及社会因素素随着学校体育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的毕业生数量远大于行业内所需求的数量,这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质量及学历也随之增高,很多博士、硕士优先抢占了就业岗位,这就导致了很多本科毕业生被迫转向了本专业以外的就业领域或
20、处于待业状态。例如今年襄阳市各个区招聘农村义务教师,樊城区招聘小学体育教师 13 名,报名的考生近百人,撇开供大于求的市场需求,单单是报考的考生中就有来自各个学校的研究生,往届生也占了不小的比例。这让原本就业压力很大的应届生更是苦不堪言。3.2.2 学校因素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在当今的就业指导体系中,对就业指导工作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把就业指导理解为帮学生找工作,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没有发挥就业指导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就业指导全程化不到位,目前工作重点只放在学生毕业业和择业时,没能对四个年级不同时期进行阶段指导和教育,不利于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对市场的调研不够,为毕业生提供有效信息和岗位较少,缺乏对市场用人动态的了解,无法对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和有效分流。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性不强。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普及工作还远远滞后,一些学校虽有涉及但并没有真正在学生中广泛展开。就目前来说,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学校只给毕业班的学生举办讲座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样一来,职业生涯规划就如同虚设,根本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缺乏。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人员很少,现有的的专业人员对职业生涯规划也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上,对学生的实践帮助甚少。同时,随着大学的扩招,师资匮乏的现象更为严重。3.2.3 自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