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居住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10166Tag内容描述:
1、人类的居住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教学重点: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
2、人类的居住地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类型,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知道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通过联系实际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快乐点击1乡村和城市(1)聚落-我们把人们的集中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2)聚落的分类: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
3、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七年级上册,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懂得并爱护聚落环境,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目标展示,预习导学,各地房屋建筑,东南亚的高架屋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西亚的房屋墙厚、窗小。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预习导学,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预习导学,探究活动一:聚落有哪些类型?,乡村的类型:农。
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能力目标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并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教学重点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教学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比较为主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
5、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基础知识晋朝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是这样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据此回答 1-3 题。1陶渊明先生描写的桃花源是( )A乡村 B城市 C大城市 D渔村2从前,桃花源成为“世外桃源”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A经济发达 B交通发达 C与世隔绝 D土壤肥沃来源:学优高考网3现在,桃花源成为“人间仙境” 。到桃花源可以感受到那里( )A四季。
6、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教学目标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4.懂得并爱护聚落环境,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二、教学重难点1.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根据资料,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
7、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 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A. 它们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B. 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C. 它们美观漂亮、赏心悦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D. 它们是透视古今中外民俗风情的窗口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一定有聚落B.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定为居民点C. 四合院是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D. 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发展的作用,不如人文环境的作用重要3. 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A. 居民人口多少B. 占地面积的大小C. 劳动。
8、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什么是聚落,通过读图比较,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来源:2.通过自主选择、分组合作、交流体验等活动,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走进自然,选择理想的居住地”案例探究活动、“分组探访传统民居”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与分布的影响、聚落的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视频展示,感受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进而描述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视频展示大量景观图和世界各地民居。
9、你知道这里是哪里吗?,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聚落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聚落的类型,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由于劳动出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城市,农村,和,的差异,大,小,简单,复杂,以工商业为主,以农业为主,以楼房为主,以平房为主,多种多样,简单,大,小,城市和乡村的差异,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景观特征,非洲农村景观,聚落与环境,说说看:聚落的发展和什么条件有关?,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
10、1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聚落;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2、培养学生读图观察、分析比较能力。3、正确认识和对待城乡差异。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城、乡景观的差异难点:造成城乡差异的原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归纳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居住在农村,有些人居住在城市。各位同学,你们来自哪里呢?一、乡村和城市:(出示图片)周村大街、威尼斯水城、东方明珠、乡村。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把人类的这些集中居住地叫做聚落。现在请大家欣赏几幅聚落的图片。
11、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习目标:,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聚落?,人类的居住地,城市聚落,乡村聚落,(先),(后),城市 乡村 集镇(分别用1,2,3表示出现的先、后顺序),1,2,3,settlement,定居,城市?乡村?,其它方面,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人口密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 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存在哪些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气污染、噪声 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就业困难等。,农村聚落有:,城市基本职。
12、教学内容 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居住地 主备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课 型 新授 课时 2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共案(经备课组讨论) 个案(个性化补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类型,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知道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通过联系实际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1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
13、,世界的聚落人类的集中居住地,口 才 秀,城市聚落,*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什么不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什么不同?,乡村聚落,表 演,用身体语言表演乡村聚落的人主要从事哪些行业?,农 村,牧 村,渔 村,林 场,乡村的类型,农 村,牧 村,渔 村,林 场,乡村的类型,歌 艺,家乡.,Ten little Indian boys,请你为一首歌填词,词的内容是有关于前面两首歌中聚落建筑的共同特点。,现场主持,在以下聚落建筑前作现场解说,请你介绍聚落的建筑材料、建筑特色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1 、 江南水乡,2、西亚热带沙漠地区,3、北极冰屋,4。
14、学优中考网 www.xyzkw.com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 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A. 它们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B. 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C. 它们美观漂亮、赏心悦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D. 它们是透视古今中外民俗风情的窗口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一定有聚落B.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定为居民点C. 四合院是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D. 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发展的作用,不如人文环境的作用重要3. 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原因是( )A. 居民人口多少。
15、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学设计一、教学总体设计主题: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通过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本课内容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旨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针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安排了“聚落与环境”的教学,使学生懂得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要与当地自然。
16、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热点考点聚焦命题方向乡村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及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以读图分析题考查为主。聚落分布特点及与环境的关系一般以选择题考查为主。创新题型根据资料信息分析城市形成地点,及发展保护措施。【例 1】 聚落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交通分析: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工农业比较发达,所以聚。
17、2019最新人教版地理七上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展示 学法指导:通过读图提取信息、合作讨论等,培养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幻灯片播放新户乡村。
18、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习目标:,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聚落?,人类的居住地,城市聚落,乡村聚落,(先),(后),城市 乡村 集镇(分别用1,2,3表示出现的先、后顺序),1,2,3,settlement,定居,城市?乡村?,其它方面,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人口密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 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存在哪些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气污染、噪声 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就业困难等。,农村聚落有:,城市基本职。
19、新人教地理七年级上 第 4 单元:达标训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达标训练基础巩固达标1 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集中,有的分散 B.大气污染和交通拥挤C.很难体现文化和经济水平 D.大部分人从事服务行业解析: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答案:A2 下列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既从事非农业生产又从事农业生产 B.人们的居所条件宽敞C.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严重 D.出现。
20、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武汉市梅苑学校 蔡艳【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知道什么叫聚落,聚落的分类及划分依据。2. 乡村与城市的主要差异3 了解聚落形成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和分辨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 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要素的能力。3. 通过讨论武汉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观察各种图片,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