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97846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1(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学设计一、教学总体设计主题: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通过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本课内容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旨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针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安排了“聚落与环境”的教学,使学生懂得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要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聚落。针对“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教师安排了合

2、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让学生在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并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生存教育,懂得并爱护聚落环境。(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用具:多媒体展示、“开拓谷”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图学法指导:通过读图提取信息、合作讨论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二、教学过程设计步 骤 教 师 教 学 过 程 备注说明课前铺垫 音乐,幻灯片播放天津城市景观图片新课导入刚刚在课前,我们看了一

3、组图片,大家知道那是什么地方的景观图片嘛?(学生集体回答)由家乡开始本课学习增强学生的兴趣教师总结 这些美丽的景观所表现的就是我们的家乡天津,是我们每天生产劳动与生活的地方。教师过渡可以看到,天津不仅仅是我们居住的地方,而且还是我们学习、工作、娱乐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像天津市这样,人们集中居住与生活的地方,我们把他称为聚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聚落的知识。引出聚落概念引出课题媒体展示 课题: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新课讲授聚落作为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体现出人类文明的结晶。就像我们的家乡天津,从明朝天津设卫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 602 年的历程,这一过程其实也是

4、天津人不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天津 1897 年、197 年及现在的地图教师过渡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感受做一次聚落建设的开拓者。合作学习 聪明的开拓者安居乐业情景设置在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的地方有一块世外桃源开拓谷。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有一天这里开了一群聪明的开拓者,他们在这里建设自己的聚落,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丰硕的果实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生活角色扮演如果今天你们是这些聪明的开拓者的话,你们也能够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生活在开拓谷中呢?!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体验这个过程。“世世代代”暗含着可持续发展观点活动具体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每个小组都会得到

5、一张“开拓谷”的地形图,利用我们学习的“地图”的相关知识,在地形图上为自己小组的聚落选址并在图上表明,同时总结出选址的原因。讨论结束后,我们请小组代表上前来进行成果展示:小组代表发言由两名成员合作完成:一名成员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小组讨论的聚落选址位置并阐述原因,另一名成员结合同伴的叙述在黑板上列举关键词。希望同学们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发扬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认真聆听同伴的意见,共同协作商讨,确定出一处你么认为最理想的安居之所。教师明确学习任务,便于学生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学生活动教师给每一小组发一张“开拓谷”地形图学生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深入学生之中,听取合作过程,

6、并给予指导讨论结束教师过渡我们的讨论先告一段落。刚刚同学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都非常好的做到了参与、创新、聆听、协作。下面我们选取 3 个小组来展示一下讨论的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体现出我们小组队员之间的协作。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仔细来听,共同来分享我们同学们的探究成果,认真的思索,我们最终来看看哪一组的方案最为科学、合理,哪一组能够真正的做到“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生活” 。“尊重、分享”也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体现学生发言 学生合作展示:一人发言,一人在黑板列举关键词教师点评,即使纠正学生发言中出现的问题 合作展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教师总结通过刚刚同学们的发言,我们看出同学

7、们在建设自己的聚落都不约而同的考虑到了地形、土壤、水源、交通、自然资源等因素。我们说这些也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在学生探究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知识重点教师过渡刚刚我们对自己的聚落的选址进行了探讨,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关于聚落建筑的外貌的问题教师提问如果我们的“开拓谷”分别位于这两个位置(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 ,下列的两种建筑,你会选择那种?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世界时候类型图”来回答并解释原因)教师总结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图”我们确定如果“开拓谷”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则它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我们可知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所以房屋具

8、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墙厚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入屋内的太阳的热量;小窗可以较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进来的热风。教师总结如果“开拓谷”位于东南亚地区,则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聚落中常见双层的木楼或者竹楼,下层空着或者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风大、凉快,还可以避免潮湿。教师过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聚落建筑的外貌、材料等也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聚落的建筑外貌也同样可以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反馈练习,强化学生的理解过程。教师提问 看下图的聚落建筑(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 ,你能判断出该聚落所处的位置嘛?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出地点,并解释判断的原因)教师总结 气候终年严寒,就

9、地取材。教师提问 贵州的石板屋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并解释原因教师总结 材料就地取材,贵州地区多山区屋顶倾斜,便于雨水倾泻,贵州地区降水较多教师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水源、自然资源等条件优越的地点。教师过渡早期的聚落主要形成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这些地区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农耕业在这些地区大大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乡村聚落逐渐稳定下来,规模和范围也逐渐扩大,进而就逐渐形成了城市聚落。教师提问 比较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的差异学生回答 学生语言描述,教师加以指导教师过渡 那

10、么同学们再来认一认这些地方,你知道这是哪里嘛?学生回答 学生辨认,集体回答教师总结三幅图分别是北京的四合院江苏水城周庄、云南古城丽江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再来认一认下面这组图片,表现的具体是什么地方呢?(学生答不上来)教师总结 我们只能确定他们是大城市,至于具体是哪座城市,我们恐怕就难以确定了教师讲解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聚落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但是聚落的某些变化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在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昔日特色鲜明的民居正在逐步消失,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教师讲解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

11、,人们总是通过建筑的各种形式来表达各种文化理念,因此任何一个聚落,无论是怎样的简单,还是多么的复杂,民居就是一个聚落最具特色的代表。我们天津也有许多具有本土特色的民居建筑。教师提问 当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聚落中传统民居的开发和保护相碰撞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结合家乡,引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学生回答 同学就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传统民居的发展与保护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教师总结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在乡村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主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结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聚落的概念、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异、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总结概括本课学习内容教师结语 天津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过:如果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也许中国很现代化,却不中国化了。传统民居作为历史记忆与传承的一种体现更需要我们用心去保护,希望同学们能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学$优 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