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 作者:周三多、陈传明、鲁明弘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第四版 课时:48学时,管 理 学,参考书目,(1)管理学斯蒂芬P 罗宾斯著 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7年4月 (2)管理学哈罗德 孔茨 海因茨韦里克 经济科学出版社(第十版) (3)管理学徐国华
管理学第1章习题Tag内容描述:
1、选用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 作者:周三多、陈传明、鲁明弘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第四版 课时:48学时,管 理 学,参考书目,(1)管理学斯蒂芬P 罗宾斯著 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7年4月 (2)管理学哈罗德 孔茨 海因茨韦里克 经济科学出版社(第十版) (3)管理学徐国华 张德 赵平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 (4) 管理学周建临 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5) 管理学 肖洪钧 主审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6) 管理学教程案例周健临 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平时注意关注企业最新的管理案例,学习方式: 。
2、1,管 理 学 原理,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配套教材:刘燕娜、刘秀琴编著 管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年版,2,课程定位与教学理念,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课程定位,教学理念,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根本。,下一页,3,“124”教学内容体系,管理基础知识与先进管理思想;,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 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下一页,4,学习目标,5,引 言,本节点睛 走进管理 案例讨论题一、管理的重要。
3、为什么要学管理学,管理问题无处不在 人人都会遇到管理问题 欲做成功的管理者 欲做认真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基本问题,管理者 管什么 怎么管,WHO WHAT HOW,第一章 管理学:科学、理论与实践,版权所有:安景文,1、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它独立的研究对象,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管理学有两重性,既科学性和局限性。3、管理学有完整的系统性。4、管理学是一门历史性的学科。5、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管理学 = ?,第一章 管理学:科学 、理论与实践,一、正式与非正式组织 二、管理者 三、管理的定义与管理职能 四、管理技能 五。
4、1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一、名词解释 1、管理2、管理学 3、系统二、单项选择题1、管理活动的本质是(A )。A.对人的管理 B.对物的管理 C.对资金的管理 D.对技术的管理3、管理者是指( C )A.组织的高层领导 B.组织的中层领导 C.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D.组织的员工4、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群体称为( D ) 。A.管理 B.决策 C.管理人员 D.组织5、对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C ) 。A. 艺术 B.科学 C.艺术和科学 D.上述均不是6、以下不属于管理职能的是( C ) 。A.组织活动 B.控制活动 C.有效获取资源 D.计划与决策7、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
5、1财务管理学习题第 一 章 财务管理总论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体现债权与债务关系的是( ) 。A.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B.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C.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D.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的是债务与债权关系;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的是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关系;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的是债权与债务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一种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2.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具有的优点。
6、第1章:管理与管理者,现代社会是有组织的社会,一、管理与管理学,(一)为什么需要管理,组织要实现存在的目标,就必须要对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管理的必要性,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管理活动,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字面上,管:规范、法则 动词:统率、主宰、主管; 理:整治土地、治疗疾病 动词:制理、处理事务 总起来说,管理即管辖约束、约束与引导、管人理事等意思。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不可能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的。,为什么要学习管理?,管理方式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不是管。
7、 第 1 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A )。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2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A )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3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度引起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然而,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出现,反映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那种说法?( B )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
8、1第十一章 沟通(一)判断题1.语调是指人们对某些词或词组的强调。 ( )2.信息不足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但是信息过量不会阻碍有效沟通。 ( )3.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双方共有的知识和经验越多,沟通越顺利。 ( )4.一般来说,东方社会比较注重个人发展及成就,权力距离较小;而西方社会比较重视团队和谐,权力距离较大。 ( )5.建设性冲突,又称功能失调的冲突,是指对组织有消极影响的冲突。 ( )6.人们对组织冲突的理解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大致为传统观念和相互作用观念。 ( )7.组织冲突不足时,管理者需要考。
9、1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高万晨 20191016577(一)判断题1.决策的目的就是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 )2.决策首先必须识别机会或是发现问题。 ( )3.从实际情况看,决策者只要按正确的决策程序和方法办事,最终选择的一般都是最优方案。 ( )4.西蒙认为,企业中的决策就是依据最优的评价标准,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 )5.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 ( )6.群体决策更容易导致妥协。 ( )7.决策实际上是一个“ 决策一实施一再决策一再实施” 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 )8.组织目标是组织进行决策的基本依据,。
10、1第十章 激励柴锐山 20191016583姚仕艺 20191016564(一)判断题1.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2.麦格雷戈在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超 Y 理论。 ()3.明茨伯格在双因素理论中提出保健因素能消除不满意,并且激励因素是调动人们极性的关键。 ()4.成就需要理论过于强调个体高层次需要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精足个体低层次需要的意义.()5.非动机性行为则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无目的活动,但是属于激励理论研究就范畴。 ()6.信任激励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理解和信任基础上的激励方式.(。
11、1第九章 领导的一般理论习题(一)判断题1.领导是为了维持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期的计划,使事物能够高效地运转,而管理里则能带来变革,通常是剧烈的、积极的变革 ( ) 。2.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职位权力、参照权力和专家权力。( )3.领导者特质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基于领导者个人特质,并且这些特质只存在于少数英雄人物身上。( )4.勒温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民主型领导方式一般要比独裁型领导方式来得更有效。( )本特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就不大。( )6.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领导角色理论中,他认为企业家的角色是 10 种角色中最显著一种角色,也是管。
12、1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一)判断题1.国际标准化组织在 1998 年发布的 ISO31000:1998 风险管理系列标准中,将风险界定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并指出影响是正面或负面的对预期的可能偏离。 ( ) 2 风险的损失程度是指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值。 ( )3.风险识别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仅凭一次调查分析就能解决问题。 ( )4.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揭示出经济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 ( )5.危机都是毫无征兆的。 ( )6.危机应对的准备工作是为危机的突然发生做好事先的准备工。
13、1第十三章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一)判断题 1.预算控制将企业的战略计划落到实处,因而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 ( )2.工作质量取决于产品质量, 工作质量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是保证 工作质量的前提。 ( )3.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信息化。 ( ) 4.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 。 ( )5.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测量。 ( )6.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主体是计算机 。 ( )7.柔性作业系统由若干数控设备、物料运贮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 ( )8.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包括过程方法。。
14、1第七章(一)判断题1.人员配备是现代组织进行人才建设的基础,关系到组织的长远发展。( )2.人员配备,一般是指组织中基于组织岗位要求对人员的配备,既包括组织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配备,也包括非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配备。( )3.科学合理地确定组织成员的选拔标准和聘任程序是组织聘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办事,才能选聘到真正愿为组织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4.外部选聘的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组织选聘的效益。 ( )5.内部选聘主要通过职务选聘海报、口头传播、从组织的人员记录中选择、以业绩为基础的晋升表等方。
15、1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一、教学要点1、人类活动的特点与管理的必然性。2、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3、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4、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5、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6、卡茨的管理者技能理论。7、管理学的研究方法。8、关键名词: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者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二、习题(一)填充题1.1916 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_、。
16、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 教学要点 1 人类活动的特点与管理的必然性 2 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3 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 4 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 5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6 卡茨的管理者技能理论 7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8 关键名词 管理 管理职能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新 管理二重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管理者角色 人际角色 信息角色 决策角色 管理者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17、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米德超 主讲 85418259(办) 13908020849 midechao.306163.com,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1900.2.10)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一、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1是管理门类、经济门类各专业学习的基础。 2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了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必要性 (1)目的性; (2)依存性; (。
18、第一章 管理导论 一 判断题 1 管理的本质就是领导 2 管理的科学性是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 3 在组织中具体执行计划 组织 协调 控制 经营等管理活动的人是管理的接受者 是管理客体 而不是管理主体 4 当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存在偏差时 需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偏差产生后对目标活动的影响程度 5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 管理者要尽量把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