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新学案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复习

1第 1 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某金属元素由氧化物转变为单质,则该金属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解析: 金属元素在氧化物中显正化合价,转变成单质变为 0 价,得电子被还原。答案: B2.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

高中化学必修1新学案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复习Tag内容描述:

1、1第 1 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某金属元素由氧化物转变为单质,则该金属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解析: 金属元素在氧化物中显正化合价,转变成单质变为 0 价,得电子被还原。答案: B2.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器出现铜绿Cu 2(OH)2CO3B.铁制菜刀生锈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解析: A、B、D 三项均是由金属单质生成化合物,所以 A、B、D 三项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项中发生的反应为 CaCO3。

2、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一 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1. 交叉分类法:能够对同一事物提供较多信息。如某些盐的分类:,某些酸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能反映出各事物的关系。把下列无序排列的物质进行分类:Fe、N2、NaCl溶液、CaO、H2O、Ag、S、Ca(OH)2、H2SO4、CaCO3、NH3H2O、CH3COOH、漂白粉、KHCO3。,知识点二 化学反应的分类1.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其结构特点如下:化合反应为“合多为一”;分解。

3、- 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系统总结一、重点知识梳理二、实验专项探究(一)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的探究1原理:并联盛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组成相似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烧杯、灯泡(效率相同)。根据灯泡亮度判断烧杯内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进而推测电解质的强弱。2仪器:电源,烧杯,灯泡,电线若干即时训练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A向 5个 250 mL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盐酸、CH 3COOH溶液、NaOH溶液、NaCl 溶液、氨水各 150 mL。B向 5种溶液中分别放入相。

4、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班级 姓名 小组_第_号 评价:_【学习目标】1、掌握物质的分类2、了解电解质的概念3、掌握离子反应的反应特点4、学会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解质的判断、氧化还原双线桥【教学难点】 离子共存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本章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并帮助学生掌握建立知识框架。【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内容 一、 回顾旧知: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和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

5、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A食盐水 B淀粉溶液 C 水 D氢氧化铁胶体2下列化学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2Na 2O22H 2O=4NaOHO 2B2F 22H 2O=4HFO 2C2Na2H 2O=2NaOHH 2DNaHH 2O=NaOHH 2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 +、Ca 2+、Cl -、CO 32 BNa +、Mg 2+、SO 42-、OH -CK +、Na +、OH -、Cl - DCu 2+、Ba 2+ 、Cl -、SO 42-4近年来,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使灰霾天气逐渐增多。灰霾粒子的平均直径在 1000nm2000n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灰霾可能来自汽车尾气 B。

6、1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分析、解释氧化还原反应。2.理解被氧化、被还原的概念。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预习导学】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1.凡是有元素化合价_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的反应;3.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的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本质特征是_。【知识精讲】一、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2C2uO=C高 温 ;请根据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发生氧化。

7、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班级 姓名 小组_第_号 评价:_【学习目标】1、建立知识框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解质的判断【教学难点】 离子共存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学情分析】通过之前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本章内容,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并帮助学生掌握建立知识框架。【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内容 一、 回顾旧知: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和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 、 、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粒子直径1nm 1n。

8、1离子反应【学习目标】1、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3、判断离子共存【预习导学】一、离子反应1、概念: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发生_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_,这样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二、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_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步骤 以 BaCl2溶液和 Na2SO4溶液反应为例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拆 能拆分成离子的物质有_其余物质均不能拆分成离子形式。删 把方程式两端相同的离子删去查 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_和_是否相等三。

9、1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分析、解释氧化还原反应。2.理解被氧化、被还原的概念。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预习导学】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1.凡是有元素化合价_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的反应;3.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的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本质特征是_。【知识精讲】一、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2C2uO=C高 温 ;请根据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发生氧化。

10、1离子反应【学习目标】1、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3、判断离子共存【预习导学】一、离子反应1、概念: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发生_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_,这样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二、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_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步骤 以 BaCl2溶液和 Na2SO4溶液反应为例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拆 能拆分成离子的物质有_其余物质均不能拆分成离子形式。删 把方程式两端相同的离子删去查 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_和_是否相等三。

11、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班级 姓名 学号 课前预习一知识构建1物质的分类(1)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胶体的性质及与溶液的关系分散系分类分散质直径分散质微粒主要特征实例鉴别 2物质的化学变化(1)对化学变化的分类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根 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2)离子反应电解质及非电解质,例: 。电解质非电解质与物质类型的的关系: 。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例: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12、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巩固物质的分类及方法,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2.巩固离子反应的本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3.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有关概念。一、物质的分类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和 是常用的分类方法。22.把 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分散系属于 ,它由 和 组成;分散系又分为 、 和 。3.胶体(1)分散质粒子大小在 的分散系。胶体与溶液、浊液在性质上有。

13、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标要求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 、胶体和浊液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7.了解 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

14、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评(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O16 Na23 P31 S32 Cl35.5 Mn55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2(SO4)3 2Al3+3S2-4B.AlCl3 Al3+C-3C.Mg(NO3)2 Mg+2+2N-3D.KMnO4 K+Mn7+4O2-解析: B、C、D 三项电离方程式的正确写法分别为 AlCl3 Al3+3Cl-、Mg(NO 3)2 Mg2+2N 、KMnO 4 K+Mn 。-3 -4答案: A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

15、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一、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同一事物):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同时按照多种标准将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2、树状分类法(同一类事物)对同类事物进行分类的分类法。二、物质的分类1、单质的分类2、氧化物分类3、酸的分类4、碱的分类5、盐的分类三、分散系1、分散系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分散系中容纳分散质的物质。2、分散系分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有 9 种类型, 按分散质粒子大小。

16、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标要求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 、胶体和浊液3.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5.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意义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6.能够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7.了解 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8.了解常见变化的分类方法。9.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

17、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一、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同一事物):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同时按照多种标准将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2、树状分类法(同一类事物)对同类事物进行分类的分类法。二、物质的分类1、单质的分类2、氧化物分类3、酸的分类4、碱的分类5、盐的分类三、分散系1、分散系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分散系中容纳分散质的物质。2、分散系分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有 9 种类型, 按分散质粒子大小。

18、第 1 页,共 4 页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 5 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有 ( )A. 复分解反应、1 个 B. 分解反应、2 个C. 化合反应、3 个 D. 置换反应、2 个2.经分析,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混合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

19、第 1 页,共 3 页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复习【知识结构】一、物质的分类:(一)常见分类方法: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 9 种组合方式。(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粒子直径 1nm 1 100nm 100nm外观 均一,透明,稳定 均一,透明,介稳体系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实例 食盐水 Fe(OH)3 胶体 。

【高中化学必修1新学案第二章】相关PPT文档
【高中化学必修1新学案第二章】相关DOC文档
【高中化学必修1新学案第二章】相关其他文档
标签 > 高中化学必修1新学案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复习[编号:142307]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