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 1 在生活与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气化和液化现象。仔细分析下面几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完成下列问题。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烧开水的壶嘴中冒出的“白气” ;来源:学|科| 网用电热吹风机把湿头发很快吹干;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
2.2 汽化和液化 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012年秋2Tag内容描述:
1、例 1 在生活与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气化和液化现象。仔细分析下面几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完成下列问题。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烧开水的壶嘴中冒出的“白气” ;来源:学|科| 网用电热吹风机把湿头发很快吹干;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初夏旷野里雾的形成;用高压锅煮粥,离火打开锅盖后粥仍在翻滚;用保鲜膜将吃剩的西瓜包好放入冰箱中保存;对着手背吹气感到凉;而对着手背哈气却感到热。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可以把上述现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只写。
2、一、教学目的1、了解汽化现象,知道汽化要吸热,汽化的分类。2、通过活动,体验蒸发现象。3、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过程,能描述其前后 情景并找出其温度变化的特点。二、课前预习1、物质由 变为 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2、物理学上,把只在液体 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 下都能发生。3、沸腾是在液体_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4、蒸发和沸腾都需要_(填“吸热”或“放热”),蒸发有_作用。5、 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_。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 点是 。
3、2.2 汽化和液化(一)一.填空题1.物质由 变 为 的现象叫做汽化 ,这个过程需要 热量.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2.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 ,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填“减慢”或“加快”)二选择题3.夏天,小刚同学买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将乘余部分保存起来,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水份蒸发的是 ( )A.将西瓜放入冰箱中 B.把西瓜放入高压锅内封存C.用保鲜膜将西瓜包好 D.将西瓜切成小块后存放4.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皮肤上进行消毒时,他感觉到皮肤有点凉,这是因为。
4、初中物理实验:水的沸腾实验改进探讨内容提要:物理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后,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反思和改进。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水的沸腾实验设计与实际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实验所用器材和实验操作并不复杂,但按教材设计进行实验后,发现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当然兄弟学校的老师也已经作了一些有益的改进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尝试做了一点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改进。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水的沸腾、改进一、 教材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1、实验过程中水不易沸腾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水不易沸腾的问题(如图 1 所示),分析原因可。
5、汽化和液化背景资料背景资料一:水落油锅为什么会爆炸?水一溅入热油锅,马上会产生“劈劈啪啪”的一阵爆炸声。如果油花溅在皮肤上,还会烫起小泡,疼得很。水落在热油锅里,为什么会爆炸呢?这要从从水受热后的变化说起:水加热到 100,就达到了沸点,这时它从原来的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成了水蒸气。当一滴水落进了热油锅里,由于油的沸点一般都在200以上,加热后的油即使没有达到沸点,也早已超过了 100,所以,水滴的温度立刻升到沸点,变成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 1000 多倍,这一体积的变化,不但进行得很快,。
6、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象,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来源:Zxxk.Com三、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实验操作。
7、 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 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 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 _(列举两种) 。 (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 _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约_,读作_。 (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2 该选哪一项? (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_A.体积大小 B.运动快慢 C.冷热程度 D.振动快慢 (2)-20的正确读法是_A.零下 20 。
8、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水沸腾时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像,从而总结出沸腾的特点; 2、知道沸腾与蒸发的异同; 3、通过做水沸腾实验,培养自己的观察及实验能力。,1、 叫汽化。,2、汽化两种方式: 和 。,基础学习,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蒸发,沸腾,3、活动:观察水的沸腾,1、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 2、注意听听沸腾前后声音的变化 3、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温的变化 4、注意每隔一分钟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 画图,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_ _ _ _ 。,给烧杯加一个盖子。,减少水的量,提高水的初温,活动:观察。
9、二、汽化和液化(2)【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水的沸腾,会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2、知道图像是一种能直接反映物理量变化的过程,能从图像中获得有关信息。3、了解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课前准备】 1、在家中观察烧开水,了解水沸腾前、沸腾时的声音及气泡大小的变化。沸腾前的声音 ,沸腾时的声音 。沸腾前的气泡 ,沸腾时的气泡 。2、水沸腾时需要 (“吸热”或“不吸热 ),水的温度 (“升高“或“不升高”),l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3、除了看到水能沸腾以外,你还看到哪些液体沸腾?【课堂学习】 【问。
10、第二章 物态变化 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 (学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需要吸热(2)了解蒸发具有制冷作用(3)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沸腾和蒸发的异同二、重点和难点(1)水沸腾现象的探究过程,能绘制水的沸腾图像和描述水沸腾时的规律。来源:Zxxk.Com(2)知道蒸发 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预习反馈1、 叫汽化2、 叫蒸发, 叫沸点 四 、教学过程1、新 课引入我们知道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把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做物态变化。思考:晒在太阳底下的 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
11、二、汽化和液化(1)【学习目标】1、知道蒸发现象,知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课前准备】l、你知道什么叫汽化?知道汽化有 和 两种方式。2、 蒸发。蒸发时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3、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蒸发的实例?【课堂学习】 【问题 1】 、自然界中,物质不同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吗?你举出一些液态转化成气态的实例(举三个实例) 7一、汽化:物质由 变为 。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问题 2】:根据小学已有的知识,你对蒸发了解多少? 活动 23 观察蒸发现象(P36。
12、第二章 物态变化二、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液化的两种方法;2、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3、了解水沸腾时的现象,会画液体沸腾图象。【教学重点、难点】1、探究实验“水的沸腾” ;2、结合生活实践,认识体会汽化和液化这两大物态变化的实质。【课前预习】1、物质由_态变为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 和 两种方式。2、蒸发时需要 (吸热/放热)。3、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蒸发的实例?_4、在家中观察烧开水,了解水沸腾前、沸腾时的声音及气泡大小的变化。沸腾前的声音 ,沸腾时的声音 。沸。
13、2、2 汽化和液化课堂互动学习案(一)【互动学习目标】1、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2、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3、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互动学习过程】(观察与思考)1、我们将湿衣服晾在绳上,过一段时间,衣服干了,这说明了水由液态变成了_。2、你烧过菜吗?为使菜更烂一点当锅内水烧开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你会。
14、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4、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教学重、难点: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预习练习:1. 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2. 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 100的水烫伤厉害,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 的缘故。3.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上,蘸上酒精,酒精蒸发时温度计的示数 ,这是因为蒸发 的缘故。4. 向手心吹气,。
15、汽化学案【课前活动】活动一、例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事例(至少 3 例) 。活动二、烧一壶水,并观察水烧开前后的现象。(如:气泡、声音的变化)活动三、复习描点作图。来源:学科网准备 器材:手表。【课堂活动】活动名称: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装置图: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参见书 37 页思考题:1、缩短水沸腾时间的装置改进方法: 2、实验任务分配(4 人 一小组讨论)同学甲:看时间,每 0.5 分钟报时一次。你的任务:友情提醒:1、及时记录实验数据或现象 ,最后小组汇总交流。2、实验进行过程中切勿触碰器材,以防烫伤。3、 水沸 腾 2 。
16、二、汽化和液化【目标导航】1知道汽化现象,汽化过程吸热,液体沸腾的条件和规律2知道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热,液化的方法。3理解沸点。4会查沸点表。【课堂导学】活动一、观察蒸发现象实验 1: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手背处感觉 。实验 2 将一支液体温度计插入烧杯内的酒精中测出温度后拿出,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归纳 1:只在液体 中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蒸发在 下都能发生。归纳 2:液体蒸发时需要 。探究:如何使湿衣服干得快些?归纳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1)液体的 ,(2)液体的 ,(3)液体的 。阅读。
17、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1)【学习目标】1、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液化的两种方法;2、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3、了解水沸腾时的现象,会画液体沸腾图象。【课前活动】1、在家中观察烧开水,了解水沸腾前、沸腾时的声音及气泡大小的变化。沸腾前的声音 ,沸腾时的声音 。沸腾前的气泡 ,沸腾时的气泡 。2、除了看到水能沸腾以外,你还看到哪些液体沸腾?【课堂教学】一、汽化汽化:物质由 变为 。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二、蒸发1、活动:观察蒸发现象(1)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手背上涂酒精处。
18、第二章 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培优训练1妈妈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 ”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 “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改用 “小火”2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受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底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19、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知道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象,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 、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20、课时目标1.了解 汽化的两种方式,液化的两种方法;2.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3.了解水沸腾时的现象,会画液体沸腾图象.同步导学重点知识剖析问题一、认识汽化现象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如湿衣服变干,洒在地上的水消失等。汽化时要吸热;如皮肤上擦过酒精后,在酒精变干时皮肤会觉得凉就是因为酒精在蒸发时从皮肤上吸热的原故。汽化的方式有两种:(1)蒸 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问题二、认识液化现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