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平移与旋转复习课(1)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以及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概念;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特征以及各对称图形的特征。2能正确识别图形的平移、对称的属性;掌握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后的新图形的画法;掌握简单图形关于某直线(或点)成轴(或中心)对称
1. 6单元综合 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Tag内容描述:
1、第 15 章平移与旋转复习课(1)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以及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概念;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特征以及各对称图形的特征。2能正确识别图形的平移、对称的属性;掌握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后的新图形的画法;掌握简单图形关于某直线(或点)成轴(或中心)对称的图形。3了解图形的三种主要变换轴对称、平移、旋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4经历三种图形变换的区别与联系的归纳、小结过程,进一步感受研究图形变换对掌握图形变化规律的重要性;经历设计对称图形的过程,体验对称图形的魅力。重。
2、授课教师 张景文 授课时间 课时数 共 1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授课班级 八(1)知识能力教学目标情感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c 有关系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勾股定理能解决直角三角形的许多问题,因此在现实生活和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学案 另附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 师 生 互 动 备 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1 直角三角形有那些特征?2 直角三角形有那些识。
3、一、教学目的: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 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 1、2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 1 是一道补充题,是为了巩固菱形的性质;例 2 是教材P108 中的例 2,这是一道用菱形知识与直角三角形知识来求菱形面积的实际应。
4、19.2.1 菱形的性质(一)一、教学目的: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 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 1、2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 1 是一道补充题,是为了巩固菱形的性质;例 2 是教材P108 中的例 2,这是一道用菱形知识与直角三角形。
5、第 14 章 整式的乘法复习知识网络归纳 22()(, )():()mnnnaabbamnbanba 特 殊 的=幂 的 运 算 法 则 为 正 整 数 , 可 为 一 个 单 项 式 或 一 个 式 项 式单 项 式 单 项 式单 项 式 多 项 式 :多 项 式 多 项 式 :整 式 的 乘 法 平 方 差 公 式 乘 法 公 式 完 全 平 方 公 式 :互逆 222():abab因 式 分 解 的 意 义 提 公 因 式 法因 式 分 解 因 式 分 解 的 方 法 平 方 差 公 式运 用 公 式 法 完 全 平 方 公 式因 式 分 解 的 步 骤专题综合讲解专题一 巧用乘法公式或幂的运算简化计算方法 1 逆用幂的三条运算法则简化计算幂。
6、整式的乘法和除法【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1. 幂的运算;2. 整式的乘法;3. 整式的除法;4. 因式分解二. 知识要点:幂 的 运 算整 式 的 乘 法整 式 的 除 法因 式 分 解 同 底 数 幂 的 乘 法幂 的 乘 方积 的 乘 方同 底 数 幂 的 除 法零 指 数 幂单 项 式 乘 以 单 项 式单 项 式 乘 以 多 项 式多 项 式 乘 以 多 项 式单 项 式 除 以 单 项 式多 项 式 除 以 单 项 式提 公 因 式 法公 式 法 平 方 差 公 式完 全 平 方 公 式 互逆变形平 方 差 公 式完 全 平 方 公 式三. 重点难点:重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因式分解的两种基。
7、探索勾股定理,八年级数学(上册) 新世纪版,想一想,小明妈妈买回来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很高兴,但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大约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送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1)观察图1-1正方形A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是个单位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是个单位面积。,正方形C的面积是个单位面积。,9,9,9,18,1,2,3,(2)(3),分割成若干个直角边为整数的三角形,(单位面积),返回,(单位面积),把C看成边长为6的正方形面积的一半,返回,(2)在图1-2中,正方形A,B,。
8、整式的乘法(2)(14.314.4)复习目标1、掌握平方差公式及其应用;2、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及应用;3、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4、掌握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复习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1、(a+b)( a b )= a2b2 。2、 (a+b ) 2= a2+2ab+b2 。3、把一个多项式化成 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 ,这就是因式分解。4、多项式中的每一项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因式,我们称之为 公因式 。5、提取公因式是指: 把多项式通过提出公因式表示成两个因式 的方法 。6、利用 乘法公式 对多项式因式分解的,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就称。
9、第 13 章 本章总结提升一、 知识结构二、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一)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这三个幂运算,特别是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是学习整式乘法的基础,其他的如:后面的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是转化变成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再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最后转化为同底数幂相乘,所以我们要熟练掌握其法则:1同底数幂的相乘的法则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amana mn ,幂的乘方法则是: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a m)na m n,积的乘方法则是: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即 (a b) na n b n,同底数幂的相除的法则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10、整式的乘法(1)(14.114.2)复习目标1、了解幂的运算性质,并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2、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3、会进行简单的整式的乘法运算。复习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1、a man= amn(m 、n 为正整数) ;2、同底数幂相乘, 底数 不变, 指数 相加;3、 (a m) n= amn(m 、n 为正整数) ;4、 (ab) m= ambm(m、n 为正整数) ;5、积的乘方等于 各因数乘方 的积;6、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只要将它们的 系数 、 相同字母 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 指数 一。
11、回忆:如何计算 521、614,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课题 课 型 新授课 设 计 人总课时来源:学科网 ZXXK4教学目标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同分母、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难点分式的分子是多项式的分式减法的符号法则,去括号法则应用教 学 过 程一、实践与探索1、 回忆: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的分数 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2、试一试:计算:(1) ab2;(2) ab323、总结一下怎样进行分式的加减法?概括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二、例题1。
12、课题 函数期中复习二 课 型 复习课设计人总 节 时教 学目 标知 识 目 标 : 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两种常见的简单函数,它是反映现实世界两类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要注意联系实际,理解一次函、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 力 目 标 : 运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重点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 运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学 过 程 差 异 个 性 设 计 教学资源一、 知识梳理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概。
13、第 14 章 勾股定理复习导学案一、知识要点:1、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 a、b,斜边为 c ,那么 a 2 + b2= c2。公式的变形:a 2 = c2- b2, b 2= c2-a2 。勾股定理在西方叫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叫百牛定理。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揭示的是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的主要作用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它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 ABC 的。
14、因 式 分 解,1、什么是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相乘的形式,2、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有什么关系?,3、已学过分解因式的方法有那些?,1、提公因式法,2、公式法,例,4.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1)、 2p3q2+p2q3 2)、 xn-xny 3)、a(x-y)-b(x-y ) 4)、 (a+b) (a-b) (x-y)-(b-a)(y-x),5)、m2-4 6)、4x2-12xy+9y2 7)、(m+n)2-2(m+n)+1,1)、原式= p2q2(2p+q) 2)、原式= xn(1-y) 3)、原式= (x-y)(a-b) 4)、原式= (a-b) (x-y) (a+b-1),5)、原式=(m+2)(m-2) 6)、原式=(2x-3y)2 7)、原式=(m+n-1)2,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因式分解,并熟。
15、第十五章 平移与旋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数学思考: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情感目标: 通过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图形得出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边的关系, 探讨勾股定理的证明与应用.教学难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 启发、合作交流和直观演示.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利用“200。
17、课题 小结与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能说出整式乘法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法则。2. 会运用有关公式、法则进行计算。3. 会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本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师生共同讨论,通过对本章的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本章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真正掌握本章各法则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运用知识结构图对本章小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整理、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导出幂的运算性质中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把性质应用于解题中。
18、过程与分析目标: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在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的意义的基础上, “发现” 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和抽象的能力;3、能用字母式子和文字语言表达这一性质,知道它适用于三个和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推导“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教学重点】:熟悉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幂的意义和乘法运算律等内容【教学难点】: 区分幂的意义与乘法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
19、第十四章 勾股定理回顾与思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分别存在着的关系,熟练地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和其他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正确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准确地判断三角形的形状。3德育目标:熟悉勾股定理的历史,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探索知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教学难点:准确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教具准备:投影仪,胶片,彩色水笔,三角板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育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思考1直角三角形的边存在着什么关系。
20、第 13章整式的乘除章节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x)(-x)(-x)2=(-x)4=-x4B.-x(-x)2x2=-xx2x2=-x4C.(-x)2(-x)3(-x)4=x9D.(-x)(-x)3(-x)5x = -x102、下列各式中,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Ax 3十 x3=x3+3=x6 B. x3x32x 3x 6Cxx 3x5= x0+3+5=x8 Dx 2(x) 3=x 2+3 3、(-m 2n3)6(-m2n3)2= ( )A.m8n12 B.m6n9 C.-m8n12 D.-m6n9 4、下列各数(- 2) 0,-(-2),(-2) 2,(-2) 3中,负数的个数为(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5、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 2=a2-b2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