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课题 物质的溶解性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掌握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中应用重点 掌握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中应用 难点 掌握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中应用教法及教具 分析与讨论 练习与巩固 交流与展示 实验与探究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教
1.3物质的溶解性 2Tag内容描述:
1、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课题 物质的溶解性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掌握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中应用重点 掌握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中应用 难点 掌握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中应用教法及教具 分析与讨论 练习与巩固 交流与展示 实。
2、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2.知道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转化。教学重点: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教学过程:创设情景:1. 消毒酒精中酒精的质量分数是多大2. 生理盐水的溶质。
3、小明特别喜欢在喝水加些糖,放学后老爸在家为小明同学准备了一碗糖茶,小明一尝不甜,要老爸再加糖,小明一尝还说不甜,又要老爸加 糖,小槐一尝还是说不甜,再要老爸加 糖,老爸,我要喝最甜的糖水,还要加,一直加,儿子,现在最甜的了,再加也不会再变甜。
4、1.3 物质的溶解性 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全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知道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二命题落点1以选择填空等形式来考查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
5、教学设计本节课教师通过设计一组学生分组实验,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基本概念,在这过程中有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从中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获取知识,。
6、第六章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溶解性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2会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3理解溶解度的涵义,会读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用溶解度曲线来判。断物质溶解时的饱和与不饱和,并知道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
7、部分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 物质名称 OH NO3 Cl SO42 S2 SO32 CO32 SiO32 PO43 H 溶 挥 溶 挥 溶 溶 挥 溶 挥 溶 挥 难 溶 NH4 溶 挥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K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
8、163 物质的溶解性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 通过三组探究实验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与溶剂的本身性质和温度。2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与日常生活为基础,交流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3。
9、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课题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3通过归纳,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的转化方法重点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
10、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都改变C10 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20.9g 硝酸钾,则 1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20.9g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
11、 物质的溶解性 一 教学要求 1 了解物质的溶解能力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还跟温度有关 2 以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性为例 确认物质溶解时可能要放出热量 也可能要吸收热量 3 通过探究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二 教学重点 物质的。
12、321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一设计思想溶液的组成物质的溶解性是学生进入溶液学习的第一步。正确理解溶液概念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学习溶液状态溶解度溶液浓度等基本概念的前提条件。 本节课由学习导学课堂研讨和课堂检测三个主要环节构成。溶液的组成及其。
13、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教学目标 1 建立溶解性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 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 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概念的的建立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
14、翔宇教育集团实验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案1物质的溶解及溶解性教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 知识回顾1如果物质以 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如 ;若物质以 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如 ;物质以 或 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 ;物质溶解。
15、1物 质 的 溶 解 性教学分析: 一 科学课程标准中 物质的溶解的相关具体内容目标与活动建议1具体内容目标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了解溶解度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了解水及其其它常见溶剂;区别悬浊液溶液和乳。
16、 个性化辅导讲义杭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1课 题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溶解性的涵义。2掌握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重点难点 掌握有关溶解度的计算考点及考试要求 掌握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教学内容知识框架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涵义:溶液中溶质的质。
17、 预习学案班级: 姓名: 组别 组号 一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一学习目标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的一般用途。2.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 了解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2.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
18、执教班级 初四 课 题 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教学课时 第 二 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9 月 2 日教材分析研究物质的溶解度,方法很多,教材介绍了曲线法,因为曲线更直观,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方法,能 更好地体现事物变化的规律。。
19、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一课时,分组试验,取三支试管,加入少量黄土食盐一平药匙和几滴花生油,各加入20毫升水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振荡,观察现象,静止,观察现象,现象反馈,浑浊,浑浊,固体食盐消失,澄清透明,分层黄土沉降,无变化,分层花生。
20、 溶液 预习学案班级: 姓名: 组别 组号 一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一 学习目标1通过对洗洁净对油污的作用现象认识乳化作用和乳化剂2了解溶液的重要性质3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重点:水中溶解其他物质形成溶液后,性质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