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771785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2.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三角函数第一教时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并进而理解“正角” “负角”“象限角” “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过程:一、提出课题:“三角函数” 回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它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值来定义的。相对于现在,我们研究的三角函数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各门学科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二、角的概念的推广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 2讲解:“旋转”形成角(P4)突出“旋转” 注意:“顶点” “始

2、边” “终边”“始边”往往合于 轴正半轴 x3“正角”与“负角”这是由旋转的方向所决定的。记法:角 或 可以简记成4由于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1 角有正负之分 如: =210 =150 =6602 角可以任意大实例:体操动作:旋转 2 周(3602=720) 3 周(3603=1080)3 还有零角 一条射线,没有旋转三、关于“象限角”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角角的顶点合于坐标原点,角的始边合于 轴的正半轴,这样一x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例如:30 390 330是第象

3、限角 300 60是第象限角585 1180是第象限角 2000是第象限角等四、关于终边相同的角 1观察:390 , 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 30角的终边相同2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 0到 360的角与 个周角的和)(Zk390=30+360 )1(k330=30360 30=30+0360 )0(k1470=30+4360 )4(k1770=305360 53所有与终边相同的角连同 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ZkS,360|即:任何一个与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与整数个周角的和4例一 (P5 略)五、小结: 1 角的概念的推广用“旋转”定义角 角的范围的扩大2“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

4、角”第二教时教材:弧度制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弧度制的定义,学会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并进而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 一一对应关系的概念。R过程:一、回忆(复习)度量角的大小第一种单位制角度制的定义。二、提出课题:弧度制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 它的单位是 rad 读作弧度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 1 弧度的角。如图:AOB=1rad AOC=2rad orC2rad1rad rl=2ro AAB周角=2rad 1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 02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 ( 为弧长, 为半径)rlr3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零角,单位不同,但数量相同(都是 0)用角度制和

5、弧度制来度量任一非零角,单位不同,量数也不同。三、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抓住:360 =2rad 180 = rad 1 = radrad01745.883.例一 把 化成弧度067解: 213 radrad83216780367例二 把 化成度rad5解: 180注意几点:1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也可借助“计算器” 中学数学用表进行;2今后在具体运算时, “弧度”二字和单位符号“rad”可以省略 如:3 表示 3rad sin表示rad 角的正弦3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值应该记住(见课本 P9表)4应确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广之后,无论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之间建立

6、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例三 用弧度制表示:1终边在 轴上的角的集合 2终边在 轴x y上的角的集合 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解:1 终边在 轴上的角的集合 xZkS,|12终边在 轴上的角的集合 y ,2|2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ZkS,2|3第三教时教材:弧度制(续)目的:加深学生对弧度制的理解,逐步习惯在具体应用中运用弧度制解决具体的问题。过程:一、复习:弧度制的定义,它与角度制互化的方法。口答教学与测试P101-102 练习题 15 并注意紧扣,巩固弧度制的概念,然后再讲 P101 例二二、由公式: 比相应的公式 简单rlrl 80rnl弧长等于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

7、半径的积 例一 (课本 P10 例三) 利用弧度制证明扇形面积公式 其中 是扇lRS21l形弧长, 是圆的半径。R证: 如图:圆心角为 1rad 的扇形面积为: 弧长为 的扇形圆心角为lradRl lRS21比较这与扇形面积公式 要简单3602n扇例二 教学与测试P101 例一 直径为 20cm 的圆中,求下列各圆心所对的弧长 3415解: : cmr10 )(340cmrl : radr126518)(6512cl例三 如图,已知扇形 的周长是 6cm,该扇形AOB的中心角是 1 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解:设扇形的半径为 r,弧长为 ,则有loRS loA B 扇形的面积2162lrrl 2

8、)(1cmrlS例四 计算 4sin5.1tan解: 524sii5789130.71.rad 2458tnt例五 将下列各角化成 0 到 的角加上 的形式)(Zk 31931解: 6240451例六 求图中公路弯道处弧 AB 的长 (精确到 1m)l图中长度单位为:m解: 360 )(4715.4mRl 三、练习:P11 6、7 教学与测试P102 练习 6四、作业: 课本 P11 -12 练习 8、9、10 P12-13 习题 4.2 514教学与测试P102 7、8 及思考题第四教时教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继而理解角与=2k+ (kZ)的同

9、名三角函数值相等的道理。过程:一、提出课题:讲解定义:1设是一个任意角,在 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 P(x,y)则 P 与原点的距离 (图示见 P13 略)022yxyxr2比值 叫做的正弦 记作: ry rsinR=4560比值 叫做的余弦 记作: rx rxcos比值 叫做的正切 记作: y ytan比值 叫做的余切 记作: x xcot比值 叫做的正割 记作: xr xrse比值 叫做的余割 记作: y yc注意突出几个问题: 角是“任意角” ,当=2k+(kZ)时,与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应该是相等的,即凡是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实际上,如果终边在坐标轴上,上述定义同样适用。

10、 (下面有例子说明)三角函数是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而 x,y 的正负是随象限的变化而不同,故三角函0r数的符号应由象限确定(今后将专题研究)定义域:tancosiy)(2ZkRcseoty)(2Zk二、例一 已知的终边经过点 P(2,3),求的六个三角函数值解: 13)(2,3,22ryxsin= cos=1tan= cot=2332sec= csc= 1例二 求下列各角的六个三角函数值xoyP(2,-3) 0 23解: 的解答见 P16-17 当= 时 ryx,0sin =1 cos =0 tan 不存在 cot =0222sec 不存在 csc =1 例三 教学与测试P103 例一

11、 求函数 的值域xytancos解: 定义域:cosx0 x 的终边不在 x 轴上 又tanx0 x 的终边不在 y 轴上当 x 是第象限角时, cosx=|cosx| tanx=|tanx| 0,yxy=2, |cosx|=cosx |tanx|=tanx ,y= 2, |cosx|=cosx |tanx|=tanx y=00,yx例四 教学与测试P103 例二 已知角的终边经过 P(4,3),求 2sin+cos的值已知角的终边经过 P(4a,3a),(a0)求 2sin+cos的值 解:由定义 : sin= cos= 2sin+cos=5r35452若 则 sin= cos= 2sin+

12、cos=0a若 则 sin= cos= 2sin+cos=ar三、小结:定义及有关注意内容四、作业: 课本 P19 练习 1 P20 习题 4.3 3 教学与测试P104 4、5、6、 7第五教时教材:三角函数线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从而使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有更深的理解。过程:一、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指出:“定义”从代数的角度揭示了三角函数是一个“比值”二、提出课题:从几何的观点来揭示三角函数的定义: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三、新授:2介绍(定义) “单位圆”圆心在原点 O,半径等于单位长度的圆3作图:(课本 P14 图 4-12 )此处略 设任意角

13、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与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x角的终边也与单位圆交于 P,坐标轴正半轴分别与单位圆交于 A、B两点过 P(x,y)作 PMx 轴于 M,过点 A(1,0)作单位圆切线,与角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交于 T,过点 B(0,1)作单位圆的切线,与角的终边或其反向延长线交于 S4简单介绍“向量” (带有“方向”的量用正负号表示)“有向线段” (带有方向的线段)方向可取与坐标轴方向相同,长度用绝对值表示。例:有向线段 OM,OP 长度分别为 yx,当 OM=x 时 若 OM 看作与 x 轴同向 OM 具0x有正值 x若 OM 看作与 x 轴反向 OM 具有负值 x5 MPyr1sin有向线段O

14、xcoMP,OM,AT,BS 分别称作 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ATPxytan切线,余切线 BSOMycot四、例一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 与 2 tan 与 tan 3 cot 与32sin54i 3542cot 54解: 如图可知:ABoT2T1S2 S1P2 P1M2 M1 S132sin54itan tan cot cot3254例二 利用单位圆寻找适合下列条件的 0到 360的角1 sin 2 tan3解: 1 230150 30 90或 210 270例三 求证:若 时,则 sin1 sin2201证明: 分别作 1,2的正弦线 x 的终边不在 x 轴上 sin1=

15、M1P1 sin2=M2P2 02M 1P1 M2P2 即 sin1 sin2五、小结:单位圆,有向线段,三角函数线六、作业: 课本 P15 练习 P20 习题 4.3 2 补充:解不等式:( ) ,0x1sinx 2 tanx 2313sin2x 1第七教时教材:三角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xyoP1P2xyoTA21030xyoP1P2M1M2目的:通过启发让学生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确定三角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并由此熟练地处理一些问题。过程:一、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二、提出课题 然后师生共同操作:1第一象限: sin 0,cos 0,tan 0,cot 0,

16、sec 0,csc0,.yx0第二象限: sin 0,cos 0,tan 0,cot 0,sec 0,csc,.0第三象限: sin 0,cos 0,tan 0,cot 0,sec 0,csc0,.yx 0第四象限: sin 0,cos 0,tan 0,cot 0,sec 0,csc,.0记忆法则:为正 全正csin为正 为正 otaseco2由定义:sin(+2k )=sin cos(+2k)=cos tan(+2k)=tancot(+2k)=co sec(+2k)=sec csc(+2k)=csc三、例一 (P18 例三 略)例二 (P18 例四)求证角为第三象限角的充分条件是 0tans

17、i)2(1证:必要性:若 是第三象限角,则必有 sin 0,tan 0充分性:若 两式成立 若 sin 0 则 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三、第四象限,也可能位于 y 轴的非正半轴若 tan 0,则角的终边可能位于第一或第三象限 都成立 角的终边只能位于第三象限 角 为第三象限角例三 (P19 例五 略)四、练习:1若三角形的两内角,满足 sincos 0,则此三角形必为(B)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2若是第三象限角,则下列各式中不成立的是(B)A:sin +cos 0 B:tan sin 0C:coscot 0 D:cot csc 03已知是第三象限角且

18、 ,问 是第几象限角?02cos解: )1()12( kk )(Zk 则 是第二或第四象432限角又 则 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02cos2 必为第二象限角4已知 ,则为第几象限角?12sin解: 由 sin2 02sin2k 2 2k+ k k+)(Zk2为第一或第三象限角五、小结:符号法则,诱导公式六、作业: 课本 P19 练习 4,5,6 P20-21 习题 4.3 6-10第八教时教材: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目的:要求学生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并能正确运用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运算。过程:一、复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90cossin.122

19、30cossin.2245cottan.23cs.44cs.56tt.6二、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上述题目的结果(并像公式“方向”引导)引导猜想: 1cossin22tancosi 1cott2理论证明:(采用定义)1cottan,23 tansi)( si,1 2222 yxkrrZxyryx时且当 时 ,当 且3推广:这种关系称为平方关系。类似的平方关系还有:1tasec22ts22这种关系称为商数关系。类似的商数关系还有:noictsi这种关系称为倒数关系。类似的倒数关系还有:1tan1cose4点题:三种关系,八个公式,称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5注意:1“同角”的概念与角的表达形

20、式无关,如: 13cossin222tancosi2上述关系(公式)都必须在定义域允许的范围内成立。3据此,由一个角的任一三角函数值可求出这个角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且因为利用“平方关系”公式,最终需求平方根,会出现两解,因此应尽可能少用(实际上,至多只要用一次) 。 三、例题:例一、 (课本 P25 例一) 略注:已知角的象限,利用平方关系,也只可能是一解。例二、 (课本 P25 例二) 略注:根据已知的三角函数值可以分象限讨论。例三、 (课本 P25 例三) 略实际上: 即 1tansec2222tan1cos为 第 二 、 三 象 限 角当 为 第 一 、 四 象 限 角当2tan1os而

21、 costansi为 第 二 、 三 象 限 角当 为 第 一 、 四 象 限 角当2tan1tc四、小结:三种关系,八个公式五、作业:P27 练习 14P2728 习题 44 14第九教时教材: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求值目的:要求学生能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一些三角函数(式)的值,并从中了解一些三角运算的基本技巧。过程:二、复习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练习:已知 的 其 他 三 角 函 数 值 。求 ),1,0(cosm解:若在第一、二象限,则22221cot1tan 1cssinemmm 若在第三、四象限,则 22 221cot1tan 1cssinsecmmm 六、例一、

22、(见 P25 例四)化简: 40sin解:原式 80coss8)8360(sin1 222 例二、已知 ,求co 的 值 。及 inicossin5解: 2tas2si 61t4coin54 56142tan2cossinsi222 强调(指出)技巧:1分子、分母是正余弦的一次(或二次)齐次式2“化 1 法” 例三、已知 ,求3cosin 的 值 。及 cosincottan解:将 两边平方,得:si 31i3cosin1cttan522)os(i 315csin例四、已知 ,2cottan cosin,cottan,coa, 332求解:由题设: 1465tt2 27cottan1475)(

23、15)cot)(tan(tcottan22 728932)437(125)cottancoancoan 23351cosincosin ( )2cosin25i1tta 例五、已知 ,求)0(5cosin 的 值 。及 33ta解:1 由 ),(0cs,2 得 :由 57oin49)cs(i 得 :联立: 34tan53cos4in57cosin12 129)3(4si33例六、已知 求是 第 四 象 限 角 ,,5cos,52nm的 值 。tan解:sin 2 + cos2 = 1 1)3()24(2化简,整理得: 8,00)8( 21当 m = 0 时, 是 第 四 象 限 角 不 合 )

24、与, (5cos,5sin当 m = 8 时, 51tan13132,七、小结:几个技巧八、作业:课课练P12 例题推荐 1、2、3P13 课时练习 6、7、 8、9、10 P14 例题推荐 1精编P35 14第十教时教材: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3)证明 教学与测试第 50 课目的: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函数恒等式的证明。过程:三、复习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例:(练习、 教学与测试P25 例一)已知 ,求45cosin的 值 。cosin解: 即: 162)(s 1625cosin2139ci九、提出课题:利用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证明三角恒等式(或化简)例一、 (见 P

25、25 例四)化简: 40sin12解:原式 80coss8)8360(sin1 22 例二、已知 (教学与测试sin1si是 第 三 象 限 角 , 化 简例二)解: )si)(i()sin1)(i( 原 式 |co|n1|ii22 0cos是 第 三 象 限 角 ,(注意象限、符号)tan2i1sin原 式例三、求证: (课本 P26 例 5)coi1证一: 22cos)in1(sin1)()sin)(i(左 边(利用平方右 边co等 式 成 立关系)证二:0cos,sin1ssin1)si)(in1( 22 且(利用比例关系)coi证三: cos)in1(css)in1()i(scoin1

26、si 222(作差)0co)si(22io例三、已知方程 的两根分别是 ,132mxx cosin,求 (教学与测试 例三)的 值 。tanscot1si解: cosincosinsicossi 222原 式(化弦法)213由 韦 达 定 理 知 : 原 式例四、已知 22,tansec,tansec dcbacdb 求 证 :证:由题设: )(t1d22222 tansec)()1( dcba: se)(d22c例五、消去式子中的 )(ottan1siyx:解:由 )3(21csicsi21)( xx:由 )4(osinosin1sioin)( yy :(平方消去法)12)4(3x:代 入将

27、例六、 (备用)已知 2cos,tan3t,sini 求解:由题设: 224sta9tn/: 22coss+: 4ics9s12283co十、小结:几种技巧十一、 作业:课本 P27 练习 5,6,P28 习题 4.4 8,9教学与测试P106 4,5,6,7,8,思考题第十一教时教材:诱导公式(1) 360 k + , 180 , 180 + , 360 ,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上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化简三角式,从而了解、领会把未知问题化归为已知问题的数学思想。过程:一、诱导公式的含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0到 360角的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 二、诱导公式1公式 1:(复习)2对于任

28、一 0到 360的角,有四种可能(其中 为不大于 90的非负角)(以下设为任意角)为 第 四 象 限 角),当 为 第 三 象 限 角),当 为 第 二 象 限 角),当 为 第 一 象 限 角,当 3602736018189)3公式 2:设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P(x,y),则 180+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P(-x,-y) sin(180+) = sin, cos(180+) = cos. tan(180+) = tg, cot(180+) = ctg. sec(180+) = sec, csc(180+) = csc4公式 3:如图:在单位圆中作出与角的终边,同样可得:sin() = si

29、n, cos() = cos. tan() = tan, cot() = cot. sec() = sec, csc() = csc5公式 4: sin(180) = sin180+() = sin() = sin, cos(180) = cos180+() = cos() = cos, xyoP(x,-y)P(x,y)MxyoP (x,y)P (-x,-y)sin(360k+) = sin, cos(360k+) = cos. tan(360k+) = tg, cot(360k+) = ctg. sec(360k+) = sec, csc(360k+) = csc同理可得: sin(180)

30、 = sin, cos(180) = cos. tan(180) = tan, cot(180) = cot. sec(180) = sec, csc(180) = csc6公式 5: sin(360) = sin, cos(360) = cos. tan(360) = tan, cot(360) = cot. sec(360) = sec, csc(360) = csc三、小结:360 k + , 180 , 180 + , 360 ,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 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再加上一个把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四、例题:P29 30 例一、例二、例三P3132 例四、例五、例六 略五、作业:P3

31、0 练习 P32 练习P33 习题 4.5第十二教时教材:诱导公式(2) 90 k , 270 , 目的:能熟练掌握上述诱导公式一至五,并运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同时学会另外四套诱导公式,并能应用,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及论证。过程:三、复习诱导公式一至五:练习:1已知 )90tan()18sin()0cot( 5472co18si,3)sin( 求解: 31si,iin in)80tan(si)180cot(c原 式2已知 的 值 。求 65,3)6cs( 解: 3)cos()(o)5o( 四、诱导公式1公式 6:(复习) sin(90 ) = cos, cos(90 ) = sin.

32、 tan(90 ) = cot, cot(90 ) = tan. sec(90 ) = csc, csc(90 ) = sec2公式 7:如图,可证: 则sin(90 +) = MP = OM = cos cos(90 +) = OM = PM = MP = sin从而:或证:sin(90 +) = sin180 (90 ) = sin(90 ) = coscos(90 +) = cos180 (90 ) = sin(90 ) = cos3公式 8:sin(270 ) = sin180+ (90 ) = sin(90 ) = cos(其余类似可得,学生自己完成)4公式 9: (学生证明)三、小

33、结:90 , 270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的余函数的值,前面再加上一个把 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六、例一、 )2cos()5cos(in4i)cot()2tan(23ssi kkk求 证 :证: inttsi左 边左边 = 右边 scoico右 边等式成立例二、 的 值 。求 )4(s)4(cs22解:1)4(cos)(in)(o)(o 2222 原 式例三、 i,1si31sin求,已 知解: )(2)( Zk从而:xyoPP(x,y)M Msin(90 +) = cos, cos(90 +) = sin. tan(90 +) = cot, cot(90 +) = tan. sec(90 +)

34、 = csc, csc(90+) = secsin(270 ) = cos, cos(270 ) = sin. tan(270 ) = cot, cot(270 ) = tan. sec(270 ) = csc, csc(270) = sec sin(270 +) = cos, cos(270 +) = sin. tan(270 +) = cot, cot(270 +) = tan. sec(270 +) = csc, csc(270+) = sec31sin)4sin()2(sin)2sin( kk例四、 ,17coxfxf求若解: )90(17cos)90cos()(si xxf xin1

35、790364cs( 七、作业:1. )(cs),(,)in)i xfRZnxf 求已 知 2. 3,)cos()180(cos29i(3 ff 求设 课课练P16 17 课时 9 例题推荐 13 练习 610第十三教时教材:诱导公式(3)综合练习 目的:通过复习与练习,要求学生能更熟练地运用诱导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过程:四、复习:诱导公式十二、 例一、 (教学与测试 例一)计算: sin315sin(480)+cos(330) 解:原式 = sin(36045) + sin(360+120) + cos(360+30)= sin45 + sin60 + cos30 = 23小结:应用诱导公式

36、化简三角函数的一般步骤:1用“ ”公式化为正角的三角函数2用“2k + ”公式化为 0,2角的三角函数3用“ ”或“2 ”公式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例二、已知 (教学与测试例三)的 值 。, 求 )65cos(3)6cos(解: 3)cs()(cs)5cs( 小结:此类角变换应熟悉例三、求证: Zkkk ,1)cos()1sin(证:若 k 是偶数,即 k = 2 n (nZ) 则:1)cos(in)(2cos)(2sinc n左 边若 k 是奇数,即 k = 2 n + 1 (nZ) 则: csi)()cs)(sico左 边原式成立小结:注意讨论例四、已知方程 sin( 3) = 2cos( 4

37、),求的值。sin()23sin(co5(精编 38 例五) 解: sin( 3) = 2cos( 4) sin(3 ) = 2cos(4 ) sin( ) = 2cos( ) sin = 2cos 且 cos 0 43coss2co5sinco25i 原 式例五、已知 的 值 。求 )(1,|)(|,)tan( (精编P40 例八)解:由题设: 0cos,s|co|,0t2 即由此:当 a 0 时,tan 0, cos0,cos= 0 可能在一、二象限,在一、四象限5若、均在第一象限,则 cos= ,sin= cos()=54136531254若在第一象限,在四象限,则 cos= ,sin=

38、 cos()=653)1(3254若在第二象限,在一象限,则 cos= ,sin= cos()=5413653132)54(若在第二象限,在四象限,则 cos= ,sin= cos()=54135653)1(532)4(五、小结:距离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六、作业: P38-39 练习 2 中(3)(4) 3 中(2)(3) 5 中(2)(4)P40-41 习题 4.6 2 中(2)(4) 3 中(3)(4)(6) 7 中(2)(3) 补充:1已知 cos()= 求(sin +sin)2+(cos+cos)2 的值。312sinsin= ,cos cos= ,(0, ),(0, ),求21co

39、s()的值第十六教时教材: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目的:能由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并进而推得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并运用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变形。过程:一、复习:两角和与差的余弦练习:1求 cos75的值 解:cos75 =cos(45+30)=cos45cos30sin45sin30= 4261232计算:1 cos65cos115cos25sin1152 cos70cos20+sin110sin20解:原式= cos65cos115 sin65sin115=cos(65+115)=cos180=1原式=cos70cos20+sin70 sin20=cos(70+2

40、0)=03已知锐角,满足 cos= cos(+)= 求 cos.53135解:cos = sin=534又cos(+)= 0 + 为钝角 sin( +)=1 132cos=cos(+ )=cos(+)cos+sin(+)sin= (角变换技巧)65341253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7推导 sin(+)=cos (+)=cos( )22=cos( )cos+sin( )sin=sincos+cossin即: sin(+)=sincos+cossin (S +)以代得: sin()=sincoscossin (S )8公式的分析,结构解剖,嘱记9例一 不查表,求下列各式的值:1 sin75 2 s

41、in13cos17+cos13sin17解:1原式= sin(30+45 )= sin30cos45+cos30sin45= 4623212原式= sin(13+17 )=sin30= 1例二 求证:cos+ sin=2sin( +)36证一:左边=2( cos+ sin)=2(sin cos+cos sin)21 6=2sin( +)=右边 (构造辅助角)6证二:右边=2(sin cos+cos sin)=2( cos+ sin)6213= cos+ sin=左边3例三 精编P47-48 例一 已知 sin(+)= ,sin()= 求 的值352tan解: sin(+ )= sin cos+cossin= 323sin()= sincoscos sin= 52 52+:sincos= 18:cossin= 52三、小结: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及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