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目标:1、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培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3、渗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利用表格进行生活中的推理。教学难点: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有条理地表达的自己的推理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你能在我的描述过程中猜出他的名字吗?他是日本漫画中的著名人物。他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他会模仿不同人物的声音。他是个探案高手。他被称为日本的福尔摩斯。喜欢柯南吗?为什么喜欢他?他为什么能侦破一个又一个离奇迷案呢?生活中许多事情都要用到推理, “推”就是由此及彼,
2、由一些条件得出结论。 “理”是说在条件与结论之间要有理可循,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就像探案一样,要根据蛛丝马迹的线索,探寻案件的真相。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推理问题,做一个破案高手。二、简单推理练习。首先我们来进行简单的推理,我说一句话,请你们进行推理,说出你想到的结论。1、明明不是女生。2、张老师上课从不讲英语。3、数学考试考了前三名的小红 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名。4、办公室有四个人,我不是最高的,但是我比两个人高。这个练习想让大家明白一个什么呢?我们不能只看到语句表面的意思,必须全面理解语句中蕴含的其他意思, (板书:全面理解)全面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才能充分运用题目提
3、供给我们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推理。我们再来看这一题。三、教学例 7。 (课件展示)复习不同的推理方法。1、出示例 7: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 2 个班长。开班 长会 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 A、B、C;第二次有 B、D、E;第三次有 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2、理解题意。默读题目,能读懂吗?小组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汇报: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还知道哪些隐藏的信息?)ABCDEF 分别表示三个班的 6 个班长,每班各有两个班长,每次开会,每班只能有一个班长参加。一起参加过同一次会议的一定不是同一个班的。是从哪知道一起参加同一次会议的一定不是同一班的呢?第一次到会的
4、有 ABC 说明什么?说明 A 不可能与 BC 同班,A 可能与DEF 同班。3、题目中 6 个班长出现的次数一样多吗?这种区别对我们分析推理有什么启示?在进行分析推理的时候,我们要从从信息量多的对象入手,6 个班长中,ABE 出现过两次,以 ABE为突破口分析会比较容易。就像破案一样,当很多线索都指向同一人时,我们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 (板书:寻找线索)4、你想从 A、B、E 三人中谁开始分析呢?生答,我们可以从 A 入手进行怎样分析推理。(一边叙述,一边课件展示)首先,我们怎样才能使与 A 有关的信息一目了然呢?对,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与 A 有关的信息记录下来。 (板书:化繁为简
5、,列表分析)出示表格。A 参加了第一次会议,是与 BC 一起参加的,那么,A 就不可能与 BC 是一个班的,只可能与 DEF 一个班。A 还参加了第三次会议,是和 EF 一起参加的,那么,A 又不可能与 EF 在同一个班。知道A 就 (一定)是和 D 是同一个班的。你能试着从 B 或 E 入手进行推理吗?试一试,把你的推理过程跟你的同方说一说。哪个同学是从 B 入手推理的?请你来给大家说一说。(事实上,我们在从 B 或 E 入手推理时,方法同 A 的推理用排除法) 只要找到 AB 分别与谁同班,剩下的两人就一定同班,不用再作推理。5、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有不同的推理方法吗?你来
6、跟大家分享你的想法?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是相同的) (板书:确定结论)6、这一题就是我们教材 93 页例 7 数学思考之逻辑推理,请用 3 分钟的时间看书思考,消化吸收今天的知识。四、巩固练习,解决教材 95 页 6 题、7 题。 (多媒体出示)1、王老师、张老师和刘老师共同承担了六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六门学科的教学,每人教两门学科,现在知道:A 王老师喜欢与体育老师、音乐老师交谈。B 张老师不懂外语,但他常去听音乐老师讲课。C 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常和王老师一起去图书馆。你打算用怎样的表格来清楚记录以上信息?同方讨论讨论。填出表格的表头(出示空表) 。
7、用怎样的符号来记录这些信息呢?是某个学科的老师就在下面画勾,不是就用叉表示。填写表格,分析推理,你能得出结论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教材 7 题)在学校运动会上,1 号、2 号、3 号、 4 号运动员取得了 800 米赛跑的前 4 名。小记者采访他们各自的名次。1 号运动员说:“ 3 号在我们 3 人前面冲向终点。 ”另一个第 3 名的运动员说:“1 号不是第 4 名。 ”小裁判说:“他们的号码与他们的名次都不相同。 ”你知道他们的名次吗?第 7 题:3 号在我们前面冲向终点,说明 3 号是第 1第三名说:1 号不是第四,说明 1 号也不是第三他们的号码与他们的名次都不相同,1 号只能是第
8、二名,第四名只能是 2 号, 剩下第三名只能是 4 号。3、(教材 6 题)王阿姨、刘阿姨、丁叔叔、李叔叔分 别是工人、教师、军人。王阿姨是教师;丁叔叔不是工人;只有刘阿姨和李叔叔的职业相同。 请问他们的 职业各是什么?第 6 题:丁叔叔不是工人,又不可能是教师,所以只能是军人刘阿姨和李叔叔职业相同,说明刘、李不可能和丁一样是军人,只能是工人。四、课堂小结,回顾引申。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与大家分享?这节课你对哪位同学的表现感到满意?为什么?这一节课我们复习了推理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要根据事情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有序思考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较快的解决。生活中的逻辑推理问题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上网找些经典的推理问题来解决,说不定中国的福尔摩斯就会在我们中间产生。体会数学的奥妙与乐趣!板书设计:课题 数学思考逻辑推理全面理解、寻找线索、化繁为简 列表分析有序思考、确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