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图分类号: 密级:UDC: 编号: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名称:基于 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学 生 姓 名: 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班 级: 机电 10-1学 制: 3年学 号:学历层次: 专科指导教师:评 阅 人:论文(设计)提交日期: 2013 年 6 月 15 日论文(设计)答辩日期: 2013 年 6 月 19 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二 一 三 年 六 月 十 九 日摘要电梯是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用于垂直运送乘客和货物,传统的电梯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继电器接触器进行控制,其缺点是触点多,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维修工作量大等,而采用 PLC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使电梯运行更
2、加安全、方便、舒适。目前在电梯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采用 PLC对电梯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感,使电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本文在介绍电梯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电梯的拖动原理和控制原理及可编程控制器 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设计出电梯控制系统总体运行方案,并选定西门子 S7-200PLC,并根据控制要求列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及 I/O分配表,绘制出了硬件接线图。在分析、处理随机信号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最后设计出系统运行流程图,结合软件,编制梯形图,调试后实现了指层、厅召唤、选层选向等功能。关键词:电梯控制 PLC 梯形图 目录第 1章绪论
3、 .11.1电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1.2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1.3 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31.4课题研究的内容 .5第 2章电梯的机械部分设计 .62.1电梯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62.2电梯的种类 .82.3电梯的原理 .82.3.1电梯的结构原理 .82.3.2电梯的工作原理 .11第 3章电梯运行总体设计 .123.1 PLC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123.1.1电梯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123.1.2电梯信号控制系统设计 .133.1.3电梯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 .133.2电梯曳引方案及门电机电路图 .143.3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择 .143.3.1可
4、编程控制器(PLC)的特点 .143.3.2 PLC的选型 .15第 4章电梯的硬件设计 .194.1电梯的控制要求 .194.2输入/输出点分配 .204.3 PLC外部接线图 .21第 5章电梯软件设计 .235.1 PLC的编程语言 .235.2系统运行流程图 .245.3梯形图 .255.3.1外指令信号登记及消除 .255.3.2内指令信号登记及消除 .265.3.3电梯的平层信号处理 .285.3.4选层定向及反向截梯 .285.3.5各楼层停车信号 .355.3.6自动开关门 .36第 6章结论与展望 .396.1结论 .396.2展望电梯发展方向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
5、41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0第 1章绪论1.1电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在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楼的高度已和经济发展同样的速度成长起来。作为建筑的中枢神经,电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梯作为建筑物内的主要运输工具,像其他的交通工具一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仍然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从客观上导致了我国电梯行业的空前繁荣景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上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电梯需求量越来越大。总趋势是上升的,目自口进入了“第三次浪潮” ,2004 年总产
6、量超过了 8 万台,而且目前还没有减速的迹象。全世界平均 1000 人有 l 台电梯,我国如果要达到这个水准,还需要增加 70 万台。尽管如此,我国的电梯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到那时候,全国在用电梯将达到 130 万台,每年仅报废更新就需要 6 万台。到 2005 年,中国电梯的年产量达到 135 万台,与 1980 年相比,25 年增长了 59 倍,产量每年平均增长 178。2005 年安装验收电梯 124465 台,截至 05 年底,我国的在用电梯总数已达 651794 台。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舞台!我国电梯行业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生产能力。兴旺的电梯市场吸引了全世
7、界所有的知名电梯公司,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芬兰通力、德国蒂森、日本三菱、日立、东芝、富士达等13 家大型外商投资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 74。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的引进对国内电梯企业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苏州江南、山东百斯特、浙江巨人、上海华立、昌华、东莞飞鹏、宁波宏大、苏州申龙和东南液压电梯等一批优秀的电梯品牌看清了自己的定位与出路。目前国内市场需要的电梯产品,我国电梯行业几乎全部可以生产,不但大量替代了进口,而且有一定的出口。国产电梯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正在稳步提高。自 1985 年我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TCl78 以来,先后等同或等效采用了一批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的标准。标
8、准的高起点使我国电梯行业在技术上居于有利地位。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如无机房电梯、无齿轮曳引机、永磁同步拖动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国际上也是刚刚出现,我国就有许多企业可以生产了。中国电梯在亚洲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每年销售量己达 l 万台左右,约占亚洲市场的 1/50,一些合资企业在出口创汇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当今世界,电梯的生产情况与使用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1。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11.2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电梯是集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不仅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还要考虑可靠性、舒适感和美学等问题。而对现代电梯而言,应具有高度的安
9、全性。事实上,在电梯上已经采用了多项安全保护措施。在设计电梯的时候,对机械零部件和电器元件都采取了很大的安全系数和保险系数。然而,只有电梯的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都达到高质量,才能全面保证电梯的最终高质量。在国外,已“法规”实行电梯制造、安装和维修一体化,实行由各制造企业认可的、法规认证的专业安装队伍维修单位,承担安装调试、定期维修和检查试验,从而为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证。因此,可以说乘坐电梯更安全。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电梯的安全性做过认真地调查和科学计算,其结论是:乘电梯比走楼梯安全 5倍。掘资料统计,在美国乘其他交通工具的人数每年约为 80亿人次,而乘电梯的人数每年却
10、有 540亿人次之多。目前,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正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着。采用 PLC控制的电梯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周期短,这种电梯运行更加可靠,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己成为电梯控制的发展方向。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微机技术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顺序控制器和微机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控制的专用计算机 2。自1969年针对工业自动控制的特点和需要而开发的第一台PLC问世以来,迄今己30多年,它的发展虽然包含了前期控制技术的继承和演变,但又不同于顺序控制器和通用的微机控制装置。
11、它不仅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来满足各种工业领域的实时控制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护人员的技能和习惯,摒弃了微机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表达方式,独具风格地形成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语言和模块化的软件结构,使用户程序的编制清晰直观、方便易学,调试和查错都很容易。而且用户程序的编制、修改和调试不需要具有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这样就破除了“电脑”的神秘感,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是最值得重视的先进控制技术。PLC现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CAD/CAM、ROBOT)之一,以其可靠性、逻辑功能强、体积小、可在线修改控制程序
12、、具有远程通信联网功能,易与计算机接口、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具备高速记数与位控等高性能模块等优异性能,同益取代由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记数继电器等组成的传统的继电一接触控制系统,在机械、化工、石油、冶会、轻工、电子、纺织、食品、交通等行业德到广泛应用。PLC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一个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2国家工业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总之,电梯的控制是比较复杂的,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为电梯的控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PLC是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随着PLC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得它的体积大大减小,功能不断完善,过程的控制更平稳、可靠,抗干扰性能增强、机械与电气
13、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设备内,把仪表、电子和计算机的功能综合在一起 3。因此,它已经成为电梯运行中的关键技术。1.3 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目前,在电梯的控制方式上,主要有继电器控制、PLC 控制和微型计算机控制三种。而PLC实际上是一种专用计算机,它采用巡回扫描的方式分时处理各项任务,而且依靠程序运行,这就保证只有正确的程序才能运行,否则电梯不会工作。又由于 PLC中的内部辅助继电器及保持继电器等实际上是 PLC系统内存工作单元,因此,它比继电器控制有着明显的优越性,运行寿命更长,工作更加可靠安全,自动化水平更高 4。PLC 控制是三种控制方式中最具有可靠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控制
14、方式,它更适合于用在电梯的技术改造和控制系统的更新换代,是电梯控制系统中理想的控制新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梯也更加安全、舒适。然而,人们的追求并没有就此停止下来,仍在不断地进行研究改进。绿色是和平,绿色是天然,绿色是和谐。电梯是载人的机电设备,要实现“绿色” ,也就是强调电梯更舒适、更安全地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强调电梯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目前意义上的“绿色” ,一般是强调“天然”的一面,强调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电梯属于纯粹的工业产品,其天然性应表现为对环境影响的尽可能小,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以及电梯本身的人性化。这也应是绿色电梯的发展方向。(1)智能化。我们这里所说的智能化电梯是传统的人
15、工智能是无法胜任的。传统的智能控制是一种技术的事先安排,说到底是一种程序控制,是一种周期性的系统自动控制,实际上还算不上智能。而真正的智能电梯应更具人性化特点,不仅具有传统的人工智能的所有优点,而且还有传统的人工智能无法比拟的东西,具有动念和随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诸如能根据轿厢内的情况和各层的候梯信息,自动地制定每次最优的运动速度和停车政策;自动选择运动方面;双向语音交流;到达目的层的语音提示等,让乘客有更多的主动性,使大楼交通运输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智能化要求电梯有自动安全检测功能,让电梯自己能够检测到电梯的故障所在,并及时报警予以排除 5。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3(2)安全。
16、运行安全是电梯的根本和关键。可以说,电梯的全部其他工作都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使电梯安全运行更有保障。运行安全不仅要消除电梯启动时较强的电磁辐射,使用安全材料和运行稳定,而且要有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让每一位乘客在宽敞、明亮轿厢内有安全、舒适的好心情。(3)与环境的协调和平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视觉协调。有人曾经做过环境色彩是否对人有影响的研究。该研究发展:视觉不协调的环境色彩对人的情绪、精神影响非常大。色彩宜人,格调高雅,制作精良的电梯,乘客自然会有一种安全的感觉,有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消除电磁辐射。如前所述,由于电梯是大楼里频繁起制动的大容量电器是电磁干扰的元凶,所以绿色电梯必须是一个达到自身对
17、大楼电磁干扰最小,而又不被其他电磁干扰影响的建筑机电设备。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乘客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可以保证大楼、大厦中的大楼的办公自动化(0A)、楼宇自动化(BA)、通讯自动化(CA)的正常运转。舒适感。通过采用高载频波矢量静音变频器,可降低噪声变换频率及电压。以 CPU控制电压及频率的连续变换方式,按人体生理适应要求,利用计算机优化设计而成的理想运行曲线,实现更稳定、更舒适的运行 6。图 1-1电梯运行速度曲线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在与外界隔离封闭的电梯轿厢内,心理上的压抑感和恐惧感也有所考虑。因此,提倡对电梯进行豪华性装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41.4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所研究的内
18、容主要是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改造在用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由于大部分老式电梯的电控系统可靠性欠佳,用户寻求对电梯的电控系统进行改造,以节约资金。因此,对电梯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找出一条适合国产老式电梯的改造之路,并进而提高国产电梯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老式电梯采用的继电器逻辑控制方式存在功能弱、故障多、可靠性差和工作寿命短等缺陷,提出采用功能强、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来控制电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电梯系统及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介绍。接着阐述了电梯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特点,电梯的控制系统分为调速和信号控制两大部分。确定了系统的总体结
19、构,由 PLC 来实现电梯信号控制,完成了电机和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择。然后是系统硬件开发,完成了 PLC 的选型、 I/O 点数分配与 PLC 的连接。最后是系统软件设计,设计出电梯运行流程图,利用编程软件,编制梯形图。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5第2章电梯的机械部分设计2.1电梯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1.性能指标:(1)安全性电梯时运送乘客的,即使载货电梯通常也有人相伴随,因此对电梯的第一要求就是安全。电梯的安全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检修各环节都有密切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不安全的隐患,以致造成事故。(2)可靠性电梯的可靠性很重要,如果一部电梯工作起来经常出故
20、障,就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给人们造成很大的不便,不可靠也是事故的隐患,常常是不安全的起因。要想提高可靠性,首先应提高构成电梯的各个零部件的可靠性,只有每个零部件都是可靠的,整个电梯才能使可靠的。(3)停站的准确性停站准确性又称平层准确度,平层精度。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对轿厢的平层准确度规定如下:电梯类型 额定速度(m/s) 平层准确度(mm)0.25或 0.5 15交流双速电梯0.75或 1.0 30交直流快速电梯 1.52.0 15交直流高速电梯 2.0 5电梯轿厢的平层准确度与电梯的额定速度,电梯的负载情况有密切关系。负载重,则惯性大,提速高惯性也大。因此检查平层准确度时,分别以空载,满载,上下运行,到达同一层站停测量平衡误差,取其最大值做平层站的平层准确度。(4)振动、噪声及电磁干扰现代电梯是为乘客创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侧要求电梯运行平稳,安静,无电磁干扰。(5)舒适感和快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