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析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351762 上传时间:2019-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2011-05-08 11:17:44)转载标签: 英英岭南三字格惯用语粤语杂谈分类: 班门弄斧浅析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粤语惯用语极富鲜明南国色彩和浓郁乡土气息,在省港澳及通行广州话的世界华人社区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语意鲜明形象,风格幽默隽永,既通行于阡陌村落,也频频出现在电影、电视、小说、戏剧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放射出绚丽的色彩。这些惯用语无疑是粤语词库中的一块瑰宝,值得细细咀嚼、玩味和研究。粤语惯用语,就语法功能而言,他们介于词和词组之间,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其构成和语源则蕴含着浓郁的岭南地域和人文色彩;在语意和语用方面则大多表示贬义和讽刺的意味,颇具幽默、诙

2、谐的特色。在粤语惯用语中,三字格的数量众多,使用频繁,本文就从结构和来源两个方面分析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一、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的结构作为惯用语其结构具有固定性和完整性,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和凝固性,一般不能随意改换或重新搭配。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从结构上来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主谓式:手瓜硬 眼火爆 嘴缈缈 鬼拚眼 心水清2、动宾式:冇衣食 车大炮 执死鸡 抛浪头 扯猫尾3、偏正式:聋头佬 大耳窿 新屎坑 一辘杉 二世祖4、后补式:话唔埋 制得过 顶唔住 穷到窿 抵到烂5、连动式:摞嚟衰 顶硬上 打横嚟 稳窿钻 监硬嚟6、兼语式:有料到 借尿循 保你大 无眼睇 有天装7、联合式:大食懒 二打六

3、滚热辣 清补凉 高大衰8、未分类:麻麻哋 可闹也 急急脚 似层层 死妹钉以下这个表格是从 300 个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三字格粤语惯用语从其结构上分类、归纳出来的:结构 主谓式 动宾式 偏正式 后补式 连动式 兼语式 联合式 未分类数量 46 117 81 16 9 8 11 12比例 15.3% 39% 27% 5.3% 3% 2.7% 3.7% 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各种结构的三字格粤语惯用语中,以动宾式为最多,偏正式次之,而且与其他结构相差的距离比较大。日常生活中,大家使用的粤语惯用语一般都是动宾式、偏正式这些更能体现形象性、生动性的结构,而连动式、兼语式这些结构出现的几率很少。三字格

4、粤语惯用语之所以常常采用动宾式的结构方式,是因为在现代汉语中,表现动作、行为的动词非常丰富,而且动作、行为的差异区分又是十分的精细。一个传神的动词只要搭配一个恰当的名词作为前面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那么其表达效果就会传神逼真、丰富多彩。例如:“车大炮”“执死鸡”“扯猫尾”等,这些动词都很传神、形象、生动。此外,这些常见的三字格动宾式,其构成一般是一个单音节动词带上两个音节的宾语,而且,这种单音动词有一些用的是粤语方言,一般书面上不用这种字。例如“冇衣食”(指不懂得惜福,浪费),这个“冇”是粤语的一个方言字,书面上一般不使用。从这里可以看出粤语惯用语的使用很具方言特色。在这些常用的粤语惯用语中,我

5、们发现一些叠词惯用语,它们大都是“ABB”型结构的叠词,如:“嘴缈缈”“齐缉缉”“慌失失”“静英英”“乌卒卒”“憨居居”等,也有一些是“AAB”型结构的叠词,如:“侧侧搏”“急急脚”“扎扎跳”“麻麻哋”等,这些叠词大多是属于主谓式的结构,如:“嘴缈缈”“心郁郁”“牙擦擦”“手多多”“眼崛崛”等。在 300 个常用三字格粤语惯用语中,一共有23 个叠词惯用语,其中有 19 个是属于主谓式的。但是还有一些搞不清楚它的分类,比如一些表示颜色的“乌卒卒”,还有表示状态的“晕酡酡”,还有其它一些“急急脚”“ 静英英”“麻麻哋”等不知道应该分在哪个结构。在 300 个常用惯用语中,基本上按照现代汉语的词语

6、基本结构分析得出各种结构的比例,但是其中 4%惯用语究竟属于哪个结构很模糊,例如:“可闹也”源于 20 世纪初以前,粤曲用北方汉语演唱,表示岂有此理,令人气愤。可是放在结构上确实令人摸不着头脑。这类词语不敢贸然归类,所以列了一个“未分类”,一些惯用语未作分类。二、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的语源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取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百越人文特色,是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其来源上看来,我们可以分出以下几类:1、取材于常见的动物:食死猫 舂瘟鸡 软皮蛇 大头虾 烂訓猪2、取材于常见的植物:大番薯 抛生藕 放葫芦 蒸生瓜 笑口枣3、取材于日常生活用品:打斧头 电灯胆 蜜糖罐 扭纹柴 大葵扇4

7、、取材于日常烹饪饮食:炒鱿鱼 炖冬菇 食白果 油炸蟹 煲侬粥5、取材于人体器官:无腰骨 踢晒脚 白鼻哥 大耳窿 剃眼眉6、取材于宗教迷信活动:黑面神 摄青鬼 老虔婆 无晒符 讲耶稣以下这个表格是从 300 个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三字格粤语惯用语从其来源上分类、归纳出来的:来源 动物 植物 生活物品 烹饪饮食 人体器官 宗教迷信 其他数量 79 38 47 16 62 10 58百分比 26.3% 12.7% 15.7% 5.3% 20.7% 3.3% 19.3%从这些分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大都牵涉到南国生活和岭南文化的民间百态事物。由于他们属于口语范畴,都是老百姓在平常

8、的生活、劳动中创造出来了,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他们平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便从人们生活中的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些惯用语的来源。从中可以发现,粤语惯用语的取材多数来自于一些常见的事物。例如,粤语惯用语似乎特别青睐于动物中的“鸡”和“猫”,有关鸡和猫的粤语惯用语数量有很多。300 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来源于常见动物的占了 26.3%,接近三分之一,而其中有关“鸡”和“猫”的惯用语就占了二分之一。而其他的一些有关动物的惯用语中的那些动物都是大家平常见到的,就像:猪、狗、鱼、蛇等。或许是分类不够严谨,所以,“其他”这一类的比例很大,占了 19.3%。确实是有很多的粤语惯用语不能从上面的分类出归

9、纳出来,还有其他的一些取材于“方言”“颜色”“古文化”等等,这里我只作了日常生活的分类。而且,有一些惯用语是老百姓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沿袭下来的口头语,找不到出处,例如:“大喊十”“捞世界”“谂缩数”“叻唔切”等等,这里只好把它们归为“其他”一类。在归类的时候遇到一些重叠的来源,所以,各分类的数量相加得出的总数是大于 300 的。每个粤语惯用语可能包含着一个或以上的来源,它既有可能是取材于生活常见的事物,也可能包含有人体器官或者其他方面。例如:“大眼鸡”,既有表示动物的“鸡”,又有表示人体器官的“眼”;“炒鱿鱼”既可以是取材于动物“鱿鱼”,也包含着烹饪等等。这些分类是灵活的,而且界限也不是太明

10、显,所以分出的类别也不是固定的,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标准、分类方法,但是无论怎样分,有一个结论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些取材多来自于日常生活。从上面的两大分类归纳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的一些特点:1、生动的形象性。粤语富于表现力,它的很多词语通常都以具体代抽象,形象色彩鲜明。例如用“一身蚁”来形容惹了很多麻烦,用“蚁”来代替“麻烦”,具体又形象,生动地说明麻烦虽小,却令人坐立不安,一身蚂蚁,那困扰难耐的情景使人感同身受。再如其他的“八卦婆”“抛浪头”“搽鞋仔”世界仔“等这些都是一些形象色彩很鲜明的词语,表达生动形象。2、丰富的比喻义。很多粤语惯用语带有比喻义的词语,所以往往不能只看表面意

11、思,其中蕴含着很多引申义,使得不使用粤语的人很难懂。例如“铁嘴鸡”是指那些嘴巴很厉害的人,用的就是比喻义。鸡本来就是嘴尖而好斗的,再加上一个铁嘴,那个厉害劲可想而知。再如一些“三角凳”“石灰箩”“箩底橙”“老水鸭”等词语富有比喻色彩,形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幽默风趣,令人印象深刻。3、鲜明的感情色彩。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带有很浓的褒贬色彩,其中感情色彩大多数表示贬义。例如粤语中把那些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从中图利的人称为“两头蛇”。“两头”揭示出这种人两面三刀的特性;蛇是一种阴险、恶毒的动物。用“两头蛇”来形容人,憎恶之感十分强烈,贬义色彩非常尖锐。其他的还有“尖头佬”“观音兵”“老鼠货”“

12、大头鬼”“跟尾狗”等都是一些表示贬义色彩的词语,或讽刺,或轻蔑,或揶揄,感情色彩很突出。4、浓厚的地方特色。每个地方的方言都有着自己的地方特色,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当然也不例外。三字格的粤语惯用语属于口头语范畴,它们是由人民群众在日常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与社会、文化、地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粤语惯用语都是当地人民创造出来并且一直传承下去的,源远流长,很具地方特色,自己地域中独特的一些自然环境、历史状况、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都反映到了粤语的惯用语中,形成了一些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词语,例如:“搵米路”“炒鱿鱼”“挂腊鸭”“扭纹柴”等这些词语反映了粤方

13、言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带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岭南地区的语言纷繁复杂,丰富多彩,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而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就是粤语,作为岭南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作为广府文化的载体,粤语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粤语惯用语,言简意赅,具体形象,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一种很有用的语言材料。而且,它深深地植根于丰富多彩的群众语言的土壤中,具有突出的口语性,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粤语惯用语形式简短,多数是三字格,使用精炼的词语表达了丰富的意思,确实是言简意赅,要旨突出,一语破的。但是形式简短,并非简单化。虽然只有三个字,但却包含了多种的结合关系,结构式多样化的,足以从各个层次把自己固有的千姿百态充分表现出来,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其丰富多彩又是同突出的口语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入浅出,言近意远。这些惯用语既源于群众语言的矿藏,又为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所喜闻乐见,广为使用。因此,粤语惯用语的生命力很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