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阳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wo7103235 文档编号:5856187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阳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阳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阳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南阳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南阳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南阳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摘要 (1)引言 (1)1 水资源状况 .(1)1.1 现状水质 .(2)1.1.1 断面水质评价 .(2)1.1.2 河流水质评价 .(2)1.1.3 水库水质评价 .(3)1.2 主要河流污染物沿程变化情况 (3)2 环境空气质量 (4)2.1 现状评价 (4)2.2 综合评价 (5)2.3 各县空气质量评价 (5)3 固体物污染 (5)3.1 医疗废物产生及处置 (6)3.2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情况 (6)4 环境污染

2、治理对策 .(6)4.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6)4.2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7)4.3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7)4.4 增强监管力度 (8)参考文献 (9)Abstract.(10)第 1 页 (共 10 页)南阳市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我国环境污染也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本文从南阳市环境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来源等方面简析南阳市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加强环保意识、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增强监管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程度,实现环境质量的提高。关键词: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物污染;对策;南阳

3、市南阳市环境: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居南阳盆地中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位于我国南北气候和东西高度过渡带,四季分明,冬干冷,雨雪稀少,夏炎热,雨量充沛,春回暖快,雨水均匀,多大风天气,秋季凉爽,雨水逐渐减少。年降雨量在7501100毫米之间,年主导风向东北风,次主导风向西。据相关资料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南阳市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物废弃物污染情况较之前有所下降,本文就这三个方面现状及评价做出了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1 水资源状况南阳市地表径流深分布取决于大气降水量、降雨强度和地形坡度变化。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分布与降水量分布趋势吻合,全市呈现 2 个高值区,即桐大山区高值区、白

4、河山区高值区;1 个相对低值区,即南阳盆地低值区。桐大山区、白河山区地表径流深300mm 以上,是全市地表产流最丰富地区。南阳盆地唐河、白河下游地表径流深 200mm 左右,为全市地表径流的相对低值区。1.1 地表水资源量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 61.69 亿 m3,折合径流深232.7mm;其呈现山区多于盆地的区域分布特点。桐大山区地表水资源最丰富,淮河上游王家坝以上南岸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5.29 亿 m3,折合径流深 391.8mm;唐白河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第 2 页 (共 10 页)量 37.54 亿 m3,占全市的 60.8%;丹江口以下区地表水资源量最少。南阳市地表水资源量年

5、际变化大,丰枯非常悬殊。据19562005 年系列分析,1964 年最多达 186.37 亿 m3,而 1999 年最少,仅为 17.44 亿 m3,丰枯倍比为 10.7 倍。1.1 现状水质1.1.1 断面水质评价2012 年南阳市 10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 8 个断面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占监测断面总数的 80%,2个断面劣于类水质标准,占监测断面总数的 20%。其中,白河盆窑断面、淇河淅川高湾断面、丹江淅川史家湾断面、老灌河淅川张营断面、唐河方城夏河断面、湍河内乡怀乡桥断面水质符合类标准,水质优。丹江淅川紫荆关断面、唐河梅湾断面符合类水质标准,水质良好。湍河邓州汲滩断

6、面符合类水质标准,属于轻度污染。白河新甸铺断面符合类水质标准,属于中度污染 1。1.1.2.河流水质评价2012 年全市 6 条主要河流中,淇河、老灌河符合类标准,水质优;白河、丹江、唐河、湍河符合类水质标准,水质良好。表 1 2012 年南阳市地表水监测结果一览表 mg/L所属河流断面名 称铜 锌 氟化物硒 砷 镉 六价铬氰化物硫化物水质类别白河 南阳盆窑0.00050.0250.35 0.000250.000250.00050.0050.0020.01 白河 新野新甸铺0.00050.0250.38 0.000250.000250.00050.0040.0020.01 淇河 淅川高湾0.0

7、0050.0250.18 0.000250.000250.00050.0050.0020.01 丹江 淅川紫荆关0.00050.0250.40 0.000250.000250.00050.0030.0040.01 丹江 淅川石家湾0.00050.0250.50 0.000250.000250.00050.0100.0020.01 第 3 页 (共 10 页)老灌河淅川张营0.00050.0250.19 0.000250.000250.00050.0060.0020.01 所属河流断面名 称铜 锌 氟化物硒 砷 镉 六价铬氰化物硫化物水质类别唐河 方城夏河0.00050.0250.23 0.00

8、0250.000250.00050.0030.0020.01 唐河 新野梅湾0.00050.0250.34 0.000250.000250.00050.0070.0020.01 湍河 内乡怀乡桥0.00050.0250.29 0.000250.000250.00050.0040.0020.01 湍河 邓州汲滩0.00050.0250.38 0.000250.000250.00050.0040.0020.01 1.1.3.水库水质评价对全市 3 个水库进行了现状水质及营养状态评价。全年期、汛期、非汛期 3 个水情期评价总库容 86.4 亿 m3,均达到类水质,达标率 100%。水库水质总体较好,

9、符合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全年期、汛期、非汛期 3 个水情期均评价为中营养。1.2 主要河流污染物沿程变化情况白河、唐河、湍河 3 条河流污染物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沿程从保护区、保留区进入开发利用区呈逐渐上升态势,表明开发利用区工矿企业、人口相对集中,大量的污废水排入河道,导致河流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南阳市解放广场以下河段水质类别均为劣类,河流受污染非常严重 8。表 2 2012 年与 2011 年南阳市河流断面水质类别变化河流名称 断面名称 2012年 2011年 变化情况白河 南阳盆窑 水质有所好转白河 新野新甸铺 水质有所下降淇河 淅川高湾 水质无明显变

10、化丹江 淅川紫荆关 水质无明显变化丹江 淅川史家湾 水质无明显变化第 4 页 (共 10 页)老灌河 淅川张营 水质有所好转唐河 方城夏河 水质有所好转河流名称 断面名称 2012年 2011年 变化情况唐河 新野梅湾 水质有所好转湍河 内乡怀乡桥 水质有所好转湍河 邓州汲滩 水质无明显变化全市 类 80% 70% 10%2.环境空气质量2012年南阳市开展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大气降水等项目的监测工作。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共设置5个,分别为气象站、环保局、理工学院、瓦房庄、汉画馆;大气降水监测点位3个,狮子庄水管所、气象站、环保局。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评价标准

11、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降水酸度以 pH5.6作为判断酸雨的依据。2.1 现状评价2012年南阳市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结果二氧化硫:全年366天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14-0.099毫克立方米,年均值为0.041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制要求。环保局测点日均值出现超标现象,其余各测点日均值均未出现超标现象。各测点位年均值以环保局最高,其次是理工学院、瓦房庄、汉画馆、气象站,各测点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全年二氧化硫浓度高峰值出现在一月份,以季节划分,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二氧化氮:全年366天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5-0.064毫克立方米,年均值为0.017毫克/立方

12、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值要求。市区各测点值出现均为出现超标现象,年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象站、理工学院、环保局、汉画馆、瓦房庄,各测点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全年二氧化氮浓度高峰值出现在1月份,季节变化为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可吸入颗粒物:全年366天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20-0.416毫克第 5 页 (共 10 页)立方米,年均值为0.096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5个测点日均值均出现超标现象年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环保局、理工学院、气象站、汉画馆、瓦房庄。环保局、理工学院测点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气象站、汉画馆、瓦房庄测点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全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13、最大值出现在1月份,季节变化为冬季最高,夏秋季较低。2.2 综合评价选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参与综合评价,2012年南阳市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18天,占总天数的86.9%。2012年南阳市建成区空气质量指数为0.77,质量级别为良好,市区5个测点空气质量均为良。环境空气三项主要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是首要污染物,其次为二氧化硫。2012年与2011年环境空气质量相比,二氧化硫年均值略有增高,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比去年略有降低,市建成区二级天数达标率比去年增加了0.1个百分点,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年级间无变化,污染程度基本不变。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良好水

14、平 8。2.3各县空气质量评价表3 各县环境空气质量评价SO2 NO2 PM10 定性评价指数城市浓度 浓度 浓度平均综合污染指数I 级 级别监测总天数优良天数达标率(%)西峡县 0.024 0.022 0.054 0.41 0.47 优 337 330 98.0镇平县 0.020 0.040 0.050 0.44 0.47 优 358 343 95.8内乡县 0.045 0.063 0.048 0.67 0.73 良 338 334 98.8淅川县 0.022 0.008 0.030 0.26 0.31 优 366 366 100社旗县 0.021 0.028 0.033 0.34 0.35

15、 优 366 347 95.0唐河县 0.060 0.080 0.100 1.00 1.00 良 334 334 100新野县 0.014 0.021 0.058 0.36 0.45 优 366 351 96.0桐柏县 0.057 0.036 0.042 0.61 0.76 良 345 329 95.4南召县 0.019 0.022 0.012 0.24 0.28 优 365 341 93.4方城县 0.023 0.030 0.035 0.37 0.37 优 364 335 92.0第 6 页 (共 10 页)3 固体物污染 2012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43.17万吨,其中工业固体

16、废物综合利用量456.41万吨、贮存量63.27万吨、处置量123.49万吨。3.1医疗废物产生及处置2012年南阳市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和部分乡镇卫生院共产生医疗废物3509吨,全部送往南阳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焚烧处置。3.2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情况2012年,南阳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983吨,全年共产生35.88万吨,由环卫部门清运,全部送往南阳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进行安全填埋处置;南阳市城区共产生建筑垃圾约135万 m3,均由海纳公司对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综合利用率为100%;南阳市污水净化中心污泥产生总量为24336吨,全部送往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或作农肥使用。4 环境污染治理对

17、策4.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我国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不能自觉的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 2,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

18、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人、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第 7 页 (共 10 页)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3。一是把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育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 4,克服地区和部门保护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加强对各级、

19、各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他们在生产经营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树立环保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依法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为保障群众健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4.2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加快配套的环境法规的制定进程,加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严格依法行政,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执法等问题;实行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对执法人员不作为、渎职的要严肃处理。以“谁污染,谁付费”

20、、 “谁治理,谁收益”来代替“谁污染,谁治理”的治理方针。 “谁污染,谁治理”是在我国早期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中提出的,对环境污染控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人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加上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缺乏规模效应,大多企业单纯为满足市场短期需求和企业近期利益而逃避对环境污染责任的承担,加上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不完善和环境执法、监督不力,导致环境污染未能得到根本治理。在我国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公民生态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谁污染,谁付费”和“谁治理,谁收益”的方针,通过对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积累资金,扶持一批积极性高、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和团体,来承担对环境污染的统一治理,

21、这样在污染治理方面,可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同时又可以避免环保处理设施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即省了资金,又促进了环保企业的发展。4.3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第 8 页 (共 10 页)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强化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政策,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城市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资源覆盖率,增加碳汇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探索创新路子。节能减排,说到底就是把单位 G

22、DP 能耗降下来,把主要污染物排放减下来,削减污染总量。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这就要求:一是总量控制限排。各地、各企业严格落实减排指标,不得超过总量,使空气质量不再恶化。二是提高脱硫率。二氧化硫是衡量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脱硫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排污总量。对燃煤大户通过前端抓优质低硫煤的使用,中间抓烟气脱硫治理,末端抓监测的手段,提高脱硫率。三是清理“旧账” 。通过关停未经脱硫的小锅炉,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等措施多还“旧账”;四是倡导全社会为节能减排出力。通过调高一度空调、少排一些温室气体等身边小事,为节能减排大工程做贡献。真正形成经济与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模

23、式。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 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 2) 、氮氧化物(NO X) 、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 4,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三大主要能源,经济在发展,能源也在不断的消耗,能源的消耗势必影响我们的大气

24、环境。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通过能源、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组分通过生产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消除废物的产生,减少污染第 9 页 (共 10 页)废气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5。4.4 增强监管力度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很人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第一,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 6,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不执行国家“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标的建设项目;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资经常留有缺口或将

25、资金挪作他用。第二,地方电厂、地方水泥厂和乡镇企业执法不严,超标现象比较普遍 。第三,由于各地监督检测机构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普遍开展对污染源的经常性监督检测,从而削弱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日常性监督管理。环保设施操作管理比较差,实际运行率低。许多项目尽管开工验收时可达标,但实际运行中却超标排放。据估算,全国日前工业锅炉烟尘排放超标率平均为30%,工业窑炉平均为 50%,地方水泥行业的粉尘排放超标率为40%。第四,机动车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放监督管理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各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清、监督不力,尤其对汽车制造、销售、使用、报废全过程污染监督管理还很薄弱,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检测还未纳入国家大气

26、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常规检测体系中,从而缺乏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有效监督。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管理是手段,治理是措施,现如今提出的环保两大体系建设,其中,强化“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正体现出了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防止各种污染事故的发生;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7,才能从根源上对排污企业起到督促、整改的作用;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增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才能保证排污单位废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给人类提供一片蔚蓝的天空。参 考 文 献第 10 页 (共 10 页)1 2012 年

27、度南阳市环境污染质量报告,2013,62 刘建兵,薛东娥 .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J.理论研讨,2011,11(27):151-153.3张赟,李代兴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初探J.北方环 境,2011,8(8):121-122 .4 王艳丽,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3(1):139-142.5 严刚,燕丽.“十二五”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 展,2011,9(5):20-23.6 苗得雨,周孝德,程文,李洋.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管理措施J, 水 利科技与经济,2006,11(11):751-753.7 朱新英. 环境污染治理中存在的

28、问题及对策分析J ,党史博采,2009,10:35-36.8 赵丽丽.中国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山西建筑,2011,9(25):194-196.Nanya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our countr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to alarming levels, this

29、 paper from the pollution situation, Nanyang cit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ources of Nanyang City, wate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and solid waste pollution, and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specific measures,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rove laws and regulatio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duce pollutant emissions, enhance supervision, reduce pollution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Key words: Water polluti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Solid pollution; Countermeasures; nanya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