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品菜谈史》.ppt

上传人:w89153 文档编号:5612934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菜谈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品菜谈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品菜谈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品菜谈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品菜谈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滋有味品中华菜 实事求是谈中国史 品菜谈史有感,秦林 编著 东方出版社,都说中国是个重美食的国度!都说中国美食的历史很悠久!,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这绝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色、香、味俱全,以及炖、炒、蒸、烤、拌等精湛厨艺的传承上,更是因为那些走过千百年历史轨迹的传统名菜,总是有一段特殊的神奇的身世与其紧密相随。有身世就必有事件,也必有相应的年代、相应的背景、相应的人物将事件予以烘托,于是就有了后人耳口相传、津津乐道的菜肴故事。,中华美食文化上下五千年,有沧桑,有辉煌;然而我们只知“民以食为天”的硬道理,却对“食之源”不闻不问,实为悲哉!如果我们对“食之名”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实为痛哉!,倘若我

2、们每天都在接触传统名菜,却只是钟情于其美味,对其相关的背景一无所知,那么我们就是对背负着深沉的中华历史文化的传统美食的不尊重,甚至会闹出笑话。,某省的一位领导设宴招待来中国讲学的外国学者,在上的菜中,有一道菜叫“佛跳墙”,这位领导随即介绍道:“这道菜是中国的名菜,历史很久远。”外国学者问:“很久远是多久远?”这位领导一愣,语塞,叫来服务员介绍,服务员也语塞,结果这位外国学者居然把“佛跳墙”的典故讲给中国人听,讲完后,又很谦虚地说“我讲得对吗?”,品菜谈史这套书就在以上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它是由秦林编著,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读了此套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中华传统美食我们不光会做,而且还会讲述

3、它的历史由来;通过一道菜认识中国的一段历史,通过中国的一段历史认识中国的一道菜。,川,菜,菜,川,川菜擅长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尤为小煎、小炒、干煸和干烧有其独道之处。从高级筵席“三蒸九扣”到大众便餐、民间小吃、家常风味等,菜品繁多,花式新颖,做工精细。川菜烹调讲究品种丰富、味多味美的川菜,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是与其讲究烹饪技术、制作工艺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分不开的。川菜烹调有四个特点:一是选料认真、二是刀工精细、三是合理搭配、四是精心烹调。在“炒”的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它的很多菜式都采用“小炒”的方法,特点是时间短,火候急,汁水少,口味鲜嫩,合乎营养卫生要求。菜肴烹饪看似简单,

4、实际上包含着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能力。,典型川菜及其历史介绍: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说到“宫保鸡丁”,当然不能不提它的发明者丁宝桢。清朝同治六年,丁宝桢被朝廷任命为山东巡抚。此人素有贤名,且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深受百姓爱戴。 丁公两袖清风,深入简出,就连府邸也不甚讲究,独独钟爱美食。为官一处,必先微服出行,寻访地方名吃大快朵颐,到济南也不例外,不几日就把济南的鲁菜吃了个遍。 一日,他换上青衣小帽,带一个仆人从府衙后门溜了出去,到大明湖转过一圈,天已近午,略感饥饿,见附近一农家篱笆围墙,院中有一老妇正在喂鸡,心念一动,正好借此了解一下民情,遂带着仆人走了进去。

5、老妇察言观色,见来人口音不似本地人,兼之身材魁梧,气宇轩昂,随从又毕恭毕敬,感觉定非等闲之辈,遂一面把丁公让进屋里坐下沏茶倒水,一面使人把湖边酒楼做大厨的儿子叫了回来。 丁公和老妇聊了半天家常,感到饥肠辘辘,心说:这农家饭就是难吃,都什么时候了还不上饭。偷望老妇,确实稳如泰山,正诧异间,忽然一股子香味飘了进来,少顷,就见一浓眉大眼的汉子用四方托盘端着几个菜走了进来。其中有个菜丁公吃遍大江南北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偏又奇香无比,让人忍不住垂涎欲滴。,丁公忙不迭地夹起一方块状物放进嘴里,只觉舌尖微麻,轻轻一嚼,脆嫩可口,感觉似肉非肉,似鸡非鸡,妙不可言,心大悦,忍不住问汉子,此菜何名。汉子微微一

6、笑说:“爆炒鸡丁丁公大奇,又问道:“既为鸡丁,为何却这般鲜嫩?”汉子道:“此乃取当地子鸡鸡脯肉切丁,丁外薄裹淀粉糊,利于快熟且防味泄,后配以花生、胡椒,旺火油炒而成。”丁公抚须点头,夹出盘中一花生放入口里,果真别有滋味。此顿饭令丁公回味悠长,走时百般不舍,他记准了地方,回府不久就遣人重金把汉子聘为厨,远方客到必以爆炒鸡丁为压轴菜,百吃不厌。 后来,丁宝桢奉调任四川总督,临行征求汉子意见。因为丁公在山东赈灾治水,勤政爱民,颇有政绩,汉子感其恩重,遂携家眷一起随丁公进川,进而把爆炒鸡丁带到了四川,他的后人把胡椒换成辣椒,做出了川味的爆炒鸡丁。因清朝官阶有“九品十八级”,“宫保”正是对正二品的地方最

7、高长官总督的尊称。后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把他喜欢吃的这道菜称为“宫保鸡丁”。后被四川当地官员作为贡菜献给皇帝,成为御用的名菜。,鱼香肉丝,以鱼香调味而定名。此菜色泽深红,具有咸、甜、酸、辣、鲜、香兼备的特点,是川菜中的传统名菜、代表性的名菜。鱼香肉丝中的“鱼香”,并非真由鱼产生,而是由泡辣椒、川盐、醋、酱油、白糖、姜末、蒜末、葱花等调制而成。它是因模仿四川民间独具特色的烹鱼所用的调料和方法而取名为“鱼香”的。 相传很久以前,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家里的人很喜欢吃鱼,对烹鱼调味也很讲究,所以女主人在烧鱼的时候总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增味的调料。 有一天晚上,女主人在炒肉丝的时候,发现

8、调料碗里还剩下不少上次烧鱼时用的配料。为了不造成浪费,一向勤俭持家的女主人把那些剩调料一股脑儿全倒入锅里。放完后,她有点后悔,因为她自己也不知道,拿做鱼的调料来炒肉丝,这肉丝是好吃还不好吃,如果丈夫和其他家人回来说不好吃,怎么交代?可是现在木已成舟,只好碰运气了。 她正发呆之际,她的老公和家人做生意陆续回家了。,等开饭时,她老公不知是肚饥之故还是感觉这碗炒肉丝的外表有点特别,没等其他人坐定,就迫不及待夹起一筷往嘴里放,然后惊讶问老婆此菜是用什么做的。她不知丈夫问话的用意,以为丈夫不满意菜的味道,所以迟疑着,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老公见她没回答,又问了一句:“这么好吃,是用什么做的?”老婆这才明白丈夫是在夸菜的味道好,于是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谁也没有想到,用烧鱼的配料来炒肉丝,居然味道如此鲜美、如此特别,所以就给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鱼香肉丝。 后来这款菜经过了四川人若干年的改进,列入四川名菜谱,并演化成一种独特的风味,形成一系列的鱼香款式,如鱼香猪肝、鱼香茄子、鱼香三丝等,受到各地食客的欢迎而风靡全国。,文化典故呼唤传承,中国历史需要尊重,更需要我们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文化的需要、历史的需要、工作的需要、更是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需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