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经开区实验高级中学高 2014 级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 卷(选择题)本卷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有学者指出,在雅典只要经多数认可,无论什么都是最终的和公正的,而且没有人能够确定今天有效的法律明天是否有效。如此,雅典人可轻而易举就让法律停止保护白由,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雅典根本不存在着民主政治 B古雅典政治具有强烈人治色彩C古雅典法律基本无法贯彻实施 D古雅典民主缺乏基本法制精神25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2、。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26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是小农经济和专制制度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C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7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 “泛滥咨禀”的做法,对“重事并创支钱粮” ,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意图是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28.魏略西戎传载:“
3、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 ”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老子化胡经说“老子西出函谷关,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 ”“老子化胡说”A表明了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 B证明了佛教思想来源于道家学说C促进了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D促成了三教合一的社会文化态势29.1930 年 2 月 26 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以与工人斗争汇合之整个基础上” ;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 。本通告提出的总策略A.
4、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反映 B.客观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形势C.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带有“左”倾冒险主义的倾向30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该条款反映出A英国尚未扭转官方交往劣势 B中国传统华夷观念有所改变C中英条约签订以平等为前提 D清廷完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31. 徐继畲指出,“兀兴腾,异人也”,“ 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这段言论评述了
5、A古代雅典的改革 B.美国共和制创建C.启蒙运动的影响 D.法国迈向共和制32.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 ”据此,恩格斯认为A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B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33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
6、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 。这种“半外交关系”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34.面对社会疾病,孔子从不向神灵祷告。他主张“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君子言有物,行有格,此以生不可夺志,死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 。由此可见,孔子A.拒绝祷告是由于他不相信鬼神存在 B.主张尊敬神灵的同时尽量保持距离 C.认为用实际行动更能推动社会进步 D.明确否认神灵祷告对社会的推动性35 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
7、回顾一书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疏导社会游资,平稳市场物价,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但是到了 1952 年 7 月和8 月,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关闭。造成证券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证券交易不利于经济发展 B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C政府强化计划经济的结果 D “左”傾错误严重泛滥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这就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掌握了政府,它有几百万军队,可以调动全国资源和人力。正面抵抗日军的进攻,当然非它莫属。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竞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因此,对正面战场作战的军人,我们要肯
8、定他们的功绩,高度评价他们的牺牲精神。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抗战坚持到胜利的把握也是不大的。摘编自张海鹏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材料二:抗战初期,作为国家主力部队的国民党军队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但难以抵御日军凶猛的进攻势头,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国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挥师挺进敌军后方,使日军的“后方”变成了令其寝食不安的“前方”,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游击战,使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9、之中。超过半数以上的日军及几乎全部的伪军被牵制于后方进行针对敌后抗日武装的所谓的治安战”。摘编自王终建朗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缺一不可(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珊识,概括指出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的主要特点(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两个战场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两个战场的不同。(10 分)(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5 分)41.(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 年 4 月 27 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
10、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般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 1521 年 5 月 1 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 1522 年 9 月 6 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 年 4 月 27 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请考生在第 44、45、46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 ZB
11、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涂黑。 44.(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陆军新制,始于甲午战后。 ”1894 年底,胡橘棻受命在天津新农镇练就新军 10营,兵种包括步兵、炮兵、马队、工程兵,号“定武军” 。后由袁世凯接办,改名“新建陆军” ,史称“小站练兵” 。清末新军,由此开始。1895 年,张之洞上疏“整军御侮,将才为先”。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特别点出“去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 。张之洞、刘坤一联名上疏“外国之所最长者,莫过于兵” ,主张用西法练兵。1901 年,清政府下令废止武科举考试,晓谕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庚子乱后,各省皆起练
12、新军,或就防军改编,或用新式招练。至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画定军制,京师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改定新军区为三十六镇,新军制始画一。1905 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士人多投笔从戎。1906 年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掌管新军编练事务。同时,着手改革海军。1909年,设立筹办海军事务处。1910 年,海军部正式成立,仿陆军编制订立海军官制。摘编自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军事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军事改革的原因。45(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51 年 9 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政府声明中说:“新的德意志
13、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的罪行,并且有义务做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历史一刀两断。 ”他还曾说:“赔偿是我们的责任,它虽然不能洗刷我们的罪恶感,却是和解的前提。 ”从战后到 2002 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 1040 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 10 万受害者赔偿 6.24 亿美元的养老金。1994 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 20 年后,对波兰再次表示, “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对于德国有关纳粹大屠杀的历史教育,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景云日
14、德两国不同的二战史观论述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对侵略历史“不反省、不道歉、不谢罪” (“三不主义” ) ,而且不断制造事端,篡改历史教书、参拜靖国神社、发表歪曲历史的言论日本每年都要在广岛举行和平大会日本著名学者藤原彰指出:“日本人十分缺少从加害者的角度认识战争的意识。 ”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免除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释放战犯并允许其重返政坛军界执掌国家大权在战争索赔问题上,国际地位尚低的亚洲受害国的多数国家,基本上自动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权。最后只有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接受了日本有限的赔偿意大利政治家蒂齐亚诺台尔察尼所著日本人的自负与傲慢一书中指出:“财富使日本人变
15、得更加狂妄。 ”于是就有人叫嚣说:承认侵略并向亚洲国家谢罪是“自虐”行为,妨碍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和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 。摘编自王丽萍中日两国“二战史观”的分歧论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对待法西斯罪行的态度和影响。 (7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三不主义”态度的成因。 (8 分)46.(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曾纪泽(1839 年1890 年),曾国藩次子,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面对西方各国“越海道数万里以与中国相通,商釉循环于海上”的局面,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向西方寻求富强根源
16、的过程中,他认为:“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希者也”。因此,“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岐而视之。”“欲拒绝通商,屏斥洋货,言中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与事情者也。”为改变中系统上中“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的不利局面,他极力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据唐月民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1)根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开放观”的具体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的“开放观” 。
17、(6 分)成都经开区实验高级中学高 2014 级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2428 BCADC 2933 DBBDA 3435 CC40.(1)特点:自身贫弱、外援不足,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两个战场;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抗战初期主战场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战略相持、反攻阶段敌后战场起到了关键作用。(10 分)(2)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2 分)不同:领导政党不同(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共产党领导了敌后战场);抗战方针不同(正面战场主要依赖政府和军队;敌后战场贯彻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抗战方式不同(正面战场以阵地战为主;敌后战场多表现为游击战);
18、抗战结果不同(中国军队虽在正面战场英勇抵抗,但丧师失地;敌后战场虽装备低劣,但成为抗战中后期的中流砥柱 0。(8 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态度:历史地看待,不戴有色眼镜加以全盘否定;全面地看待既不否定正面战场初期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也不否定其后期的消极影响。(5 分)41.参考答案: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肯定了麦哲伦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人类文明的交流做出的贡献;(4 分)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肯定拉普拉普领导了反西方殖民侵略斗争中,对其民族(祖国)做出的贡献(4 分) 。纪念碑正背两面同时记录了新航路中东西文明交流碰撞的的两个典型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解读)了新航路开辟
19、对东西方文明的双重影响(即有文明交流,也有民族掠夺伤害)。 (4 分)44.(1)逐步推进;中央和地方并举;人才培养与军队建设并举;西法练兵;陆军为主,兼顾海军。(2)民族危机加深的刺激;维护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的实施;有识之士的推动与参与。45.(1)态度:反省认罪;主动赔偿;道歉、请求宽恕;正视历史教育。(每点 1 分,共 3分,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影响:促进了欧洲的和解与联合;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德国成为欧盟核心力量。(3分)(2)成因:日本二战受害者意识强烈;美国庇护,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未彻底根除;亚洲国家没有严格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经济急剧膨胀使日本野心再度显露。(每点 3 分,共 9 分,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46.(1)主张:反对闭关锁国;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主张团结一致,与外商争利。 (5 分)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 (4 分)(2)评价:体现了曾纪泽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从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挖掘。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