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复习回顾,导入展示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我们已经学了几篇与岳阳楼和洞庭湖相关的诗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杜甫的登岳阳楼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这节课我们重点比较游岳阳楼记与其他几篇课文的异同。二、对比阅读,交流研讨1袁中道的思想与滕子京的思想有何不同?滕子京:虽遭贬谪,但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能笑对人生。袁中道:官场不顺利,加上胞兄病故,内心抑郁难以排遣,流露消极倾向。2.对比所学内容(本课诗两首 、杜甫登岳阳楼记与本课游岳阳楼记 、范文岳阳楼记 ) ,归纳概括诗歌与散文的异同。(学生浏览相关课文思考、讨论、交流)提示:1.诗言志
2、, “志”是独特的情感世界、个人的感情,甚至儿女私情。而文以载道,文章的社会功能,比诗歌严肃得多,也沉重得多。 “道”则不是个人的,而是主流的,是道德化的,甚至是政治化、规范化的意识形态,它渗透着作者对情感理想的追求。所以在散文中,人格往往带有理想化的色彩。2.诗歌与散文的“意” ,也就是内容,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就是形式不同而已。如果内容是米,散文就是把米煮成饭,诗歌就是把米酿成酒。饭没有改变米的形状,而酒把米的形状和质地都改变了。诗歌是想象的,变异的,而散文则比较写实。3.孟浩然、袁中道表达的思想境界与杜甫、范仲淹有什么不同?提示:杜甫.、范仲淹总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
3、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 、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表达出了宏大的思想境界。而孟浩然、袁中道的诗文只限于自己个人的政治命运,思想境界很狭小。孟浩然、袁中道两人的思想境界显然无法和杜甫、范仲淹相提并论。4阅读下列材料,比较袁中道描写的洞庭湖和岳阳楼的景观和范仲淹笔下的景观,哪一个更为细致具体?从袁文中看,袁中道实地游历了岳阳楼,而据考证,范仲淹当年并未到岳阳,只是参照家乡太湖和有关诗文资料,调动想象,写成了这篇散文(汪曾褀蒲桥集湘行二记 )明确:相比之下,袁的文章是更为具体,不过诗意性不强,客观性很强,如文章中明确点出在枯水季节,洞庭湖并不怎么宏伟,不过像一匹绸缎而已,这表现出了散文的写实性
4、、知识性趣味;而范的文章想象很丰富,已经尽可能强化了诗意,诗化的抒情风格很明显。5.范文的借景抒情、借景言志是否胜过了袁文,为什么?提示:是的,范文大大胜过了袁文。在范文中,因为丰富的想象,意境也十分开阔(它立足于国家命运,而非个人沉浮) ,再加上其文中人格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所以范文极大地表现了散文感情化、抒情化的特点,自然其文章借景抒情、借景言志就胜过了袁文。6.袁文关于岳阳楼、洞庭湖景观的介绍,哪些方面胜过范文?描写更为细致具体,许多内容有着使事物的本质豁然洞见的新颖性、知识的趣味性。不是一般地谈烟波浩渺,而是指出它有“匹练”之状,描述了其季节、长江倒灌、洞庭为低洼之地等奔腾浩渺的成因,描
5、述了岳阳楼立于江湖交会处, “得水而壮,得山而妍”的奇观。7.比较袁中道与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的异同。袁文描述更为细致,且许多内容有着使事物的本质豁然洞见的新颖性,知识的趣味性,与实地游历考察有重要的关系。1.一般诗文多谈其烟波号渺,袁文有两点不同:一是它有匹练之状;二是解释,描述了它何以奔腾浩渺的成因。 (一因季节,二因长江倒灌,三因其为低洼之地,受水为湖。在这里,吞长江一说也可得到具体细致的描绘,给予读者以知识性)2 袁文写出了岳阳楼景观具体奇在哪里,妙在哪里。3.袁文具体描绘了当日游历的景观。范文的景观描写不仅没有那么具体细致,而且许多描写,特别是悲、喜两段的描写,缺乏个性,放到别的地方也
6、一样,这与作者未到实地有关,更与作者的写作目的、重点和运用的技巧不同有关,而这也恰恰是范文的成功之处。4范文抒情言志胜过袁文,与并未到实地考察有一定关系同有关,而这也恰恰是范文的成功之处。文学的特点就是要把客观对象(如洞庭湖景观)的特点与作者主体情志的特点很好结合起来,最关键的是以作者的情志去同化取舍重塑前者。范文抓住洞庭湖的一个主要特征,进行的是概括性的描写,而概括性的描写是诗歌描写的基本方式;同时,从具体描写中超脱出来,也方便议论言志的展开。袁文是写实性为主的游记,描写具体生动,但中间过渡生硬,有有意为文的感觉。三检测点拨:1.给加点的字注音:屏息敛衽 妖蒨 泫然 玄鬓已皤 增堞籍兵 愀然
7、以悲 坎窦 投箸而起 小舫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 第以束发登朝故直以千里一壑 粘天沃日为奇 为毛锥子所窘 政须君山妖蒨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第以束发登朝四反思小结本节课通过比较阅读,我们感受到了古代诗歌与散文不同的思想境界和文化魅力,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这些诗文将吸引我们不断地去探究祖国灿烂的文化瑰宝。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也应汲取这些文化精髓,拿起手中的笔,巧妙地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借景言志的写法,以“我手写我心” ,创作出有独特感受的佳作来。五作业布置课外阅读其他描写岳阳楼的诗文,写一篇对比阅读感悟。(如滕子京临江仙、李白的与夏十
8、二登岳阳楼)。板书设计:游岳阳楼记袁中道触景思古伤己洞庭湖水奇 追溯古人 怀才不遇描写游之景 引用典故 手足相失之痛(写景) (议论) (抒情) 写法: 借 景 言 志教学反思:本文与李白、孟浩然的诗构成同主题或同题材的互相借鉴,呼应比较的关系。李、孟的诗歌与袁文都是以描写岳阳楼洞庭湖的景观为主要内容。其中的比较点很多,如孟诗、袁文的思想境界与杜诗、范文的不同。这节课的重点任务就是比较这几篇与岳阳楼和洞庭湖相关诗文的思想境界和写法、格调的高下。学生能理解教材进行比较阅读的意图,从理解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从课内阅读到课外延伸阅读,都围绕着比较阅读这一主要目的。准确理解各篇的思想境界和写法,并在前面几篇诗文对照解读,发现它们的相同之点和独异之处,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