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细读释文意:1、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政通人和 (2) 、锦鳞游泳 (3) 、居庙堂之高 (4) 、先天下之忧而忧 (5) 、越明年 (6) 、薄暮冥冥 (7) 、属予作文以记之 (8) 、微斯人 吾谁与归 (9) 、静影沉璧 (10) 、予观夫巴陵胜状 (11) 、增其旧制 (12) 、登斯楼也 (13) 、前人之述备矣 (14) 、浊浪排空 (15) 、薄暮冥冥 、 (16) 、春和景明 (17)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18)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9) 、是进亦忧,退亦忧 (20)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1)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2
2、)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3、一词多义(1)、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和:政通人和( ) 春和景明( )(3)、或: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 ) (4)、一:一碧万顷( ) 而或长烟一空( )4、词类活用示例用法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形容词,在之前,作状语(形容词作状语)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形容词,在之后,作状语(形容词作状语)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名词,太守,官名,这里作动词,即作太守(名词作动词)5、成语:政通人和 浩浩汤汤 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百废具兴五、品读悟文意: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叙事? 文中哪些句子写景?文中哪
3、些句子抒情? 文中哪些句子议论?(一) 、文中哪些句子叙事?开篇叙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学生释义,师强调重点语句和词语)提示:第一部分(1 段):重修背景及写作缘由。着重说明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二) 、文中哪些句子写景?对比写景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学生释义,
4、师强调重点语句和词语)(三) 、文中哪些句子抒情?即景抒情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学生释义,师强调重点语句和词语)第二部分(24 段):文章主体。写“ 迁客骚人” 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 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第二层(3、4 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一阴一晴, 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四) 、文中哪些句子议论?精辟议论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5、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学生释义,师强调重点语句和词语) 第三部分(5 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第三课时六、精读赏析文字:1、议一议:你特别欣赏哪些句子?本课的艺术魅力:立意不俗 巧用对比 骈散结合 选景典型用词传神 情景交融 表达多样 前伏后应2、读完本文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这一名言,尽管包含“ 忠君” 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强调心怀天下,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3、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通过对
6、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阔大情怀和“ 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七、拓展延伸:读一读 品一品孔子主张“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陶渊明 向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学说: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陆 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朝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 天下为公毛泽东: 粪土当年万户侯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 范仲淹 追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八、巩固
7、检测1、你已经背诵课文了吗?看谁最棒,按要求填空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气象万千。若夫_,_,_,_;_,_;_,_ ;_,_。登斯楼也,则有_,_,_,感极而悲者矣。至若_,_,_,_;_,_;_,_ 。_ _,_,_,_,_,_!登斯楼也,则有_,_,_ ,其喜洋洋者矣。2 “记”是一种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 之意。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不/ 以物喜,不/ 以己悲 B商旅/不行,樯倾/楫摧C衔 /远山,吞 /长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一词多义现
8、象在本文中较多。请给下列句中加黑的多义词一一作解。(1)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 ( ) (2)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 )未几,夫齁声起。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极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4)去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5)开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 )5反复阅读课文,参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尤其要注意加黑字的落实。(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译: (2)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译: (3)予尝求古仁人
9、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译: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 6用原文回答问题。(1)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2)从空间上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3)与“喜”相照应的八个字是 。 (4)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 。(5)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6) “进”指: ,“退”指: 。九、布置作业:助学学习测评部分十、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经典,越是经典越难以超越。老生常谈的文章,越难以挖掘出新意。语文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节课,几节课所能达成的,就算字词目标,也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达成的。学生只有通过不停的运用,才慢慢理解掌握,才得要领,才得新知。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通通变成亮点,达到事半功倍,挣得满堂悦色的程度实属不易。学生能把握本文内容,但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理解再上升一个台阶就不容易了,需要学生联系现在的现实状况赋予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