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第2框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53565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第2框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第2框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第2框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2) 教案第 2 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要真正成为一个自立的人,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不能再对他人有依赖思想,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因此,必须学会依靠我们自己。 明确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我们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学习,自主地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立的人。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和探究其详细内容。二、讲授新课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板书)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板书

2、) 自立和自主的关系(板书)同学们,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曾经对 148 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过调查,发现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具有六大特征,六大特征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为首位,可见,自主自立对于我们的来来发展有多么重要。随看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我们自己也要沉着、冷静,果断应对。【活动 1】 讨论: 假如你是一个住宿生,半夜时宿舍突然着火,而你又住在四楼,你怎么做? 如果星期一你放学回家后,居委会的刘大妈告诉你,你的爸爸因车祸受伤被送往医院了,而你的妈妈又值夜班,你怎么做? 如果你放学回家后发现家中被盗,你怎么做?教师总结:我们要

3、通过努力,使自己不依赖他人,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自主和自立之间是什么关系吗?你是怎么做的?(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从几个假设中认识到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几个假设”探讨的过程中,建议教师帮助学生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自立应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在重大问题上应多征求与听取长辈和老师的意见)【活动 2】 分析:这个女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她后来改正了?(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P41 插图故事“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那个女学生之所以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习惯,是由于她没有认识到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

4、该由自己负责。通过父亲的帮助,她认识到了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她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学生在讨论时可能会提出,这里既有意志力问题,也有理想问题,还有生活目标问题、自我管理问题等。但教师在总结时要往明确责任、承担责任上去分析。 )【活动 3】 讨论:(成功者少年时具有怎样的素质?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P41-42 插图内容) 如果班主任外出学习一周,学校又没有安排其他老师代理班主任的工作,没有了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你将如何安排你的学习?(提示:从学习纪律、学习效果、作业完成等方面考虑) 如果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将如何安

5、排你的生活?(提示:从作息时间、吃饭、卫生、安全等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确自立与成功的关系,更主要的是通过两个“假设”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也就是懂得自主、善于自主。遇事有主见,是自立的前提。并用书生赶考的事例说明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自立的。 )(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假设”,以使教学更有实效性。在分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还要讲清初中生在个人学习与生活、集体生活和社会关系问题的处理上,能对自己哪些行为负责,这样就能引导学生负起与自己年龄相符的责任)【活动 4】 阐述:什么是自主?自立和自主的关系是怎样的?自立自理的关键是什么?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

6、责。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而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学会自主。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独立也是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却怎么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怎么能够在生活中自立。总之,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自立就是明确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自主才能明确并承担责任。自立自理的关键是独立地生活,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活动 5】各抒己见:阅读教材 P42 的插图故事并回答后面

7、的提问:从前,有个书生骑着骡子,由书童挑着书陪他进京赶考。路过一个村子时,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瞧,这个书生骑着骡子赶考。 ”书生听了之后,就把骡子送给别人,自己和书童一起步行。走了不远,又听有人说:“这个书生还带着一个书童进京赶考。 ”书生把书童辞了,自己挑着书,继续赶路。不久,遇见一个农夫,农夫问:“怎么挑了这么多书去赶考?”书生听了,丢下书籍,什么都不要了。最后,他身无分文,沿途乞讨。看到他的人又说:“看,这个书生什么都不带,还进京赶考呢!”书生听了后悔不迭。 这个书生即使满腹学问,但能自立吗? 如果你是这位书生,你会怎么办?这个书生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即使他满腹学问也不能自立

8、。如果我是这个书生,我会冷静地、仔细地分析别人的说法对不对,再决定自己究竟该怎么做。 多实践 多锻炼(板书)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依赖心理的危害,也知道了什么是自立和自主,同时,我们也有了摆脱依赖、走向自立的决心,那么,是不是这样就能成为自立的人呢?当然不是,要真正能成为自立的人,我们还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多锻炼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还大胆地投身社会生活实践,多实践、多锻炼。【活动 6】 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方面可以创造机会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呢?在锻炼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这是

9、本课的落脚点,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自我管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脚踏实地地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去锻炼,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自立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通过讨论,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时,我们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当然,要培养自立能力仅仅知道一些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

10、上的自立的人,也只有具备这个基础,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总结是对本课的归纳和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展现本课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而自觉摆脱依赖心理,不断走向自立。 )四、课后阅读: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独生女儿艾米,年仅 14 岁时,在暑假中决定去打工,当服务员,主要任务是跑腿、送公文、干杂活,周薪 17.5 美元。 南斯拉夫已故总统铁托的儿子,19 岁离家奋斗,从不利用他父亲的影响谋取好处。他从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奋斗,后来当上了石油公司的总经理。 有一位父亲领着四岁半的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

11、时,爸爸躲到不远处的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却一声不吭,装作没听见。儿子开始直呼其名,他还是不理。于是,儿子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呜呜”可叫喊骂哭还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开始想办法,他发现土坑里有一个小阶梯,便手脚并用地爬出了土坑。当他发现爸爸就在不远处蹲着,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举着小拳头自豪地说:“我是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爬上来!”这位爸爸多聪明啊,他用自己的有意回避,使儿子在体验中培养了自立和自强意识! 美国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有一天,他把孩子抱上一张桌子,鼓励他跳下来,孩子以为有爸爸的保护,就放心地往下跳。谁知往下

12、跳的时候,爸爸却走开了,小洛克菲勒摔得很重,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老洛克菲勒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就开始学会自立吧!”洛克菲勒家族中的孩子,从小就不准乱花钱,每一个孩子可支配的少量零花钱也要记帐。在学校读书时,一律在学校住宿,大学毕业后,都是自己去找工作。直到他们在社会中锻炼到能经得起风浪以后,上一辈人才把家产逐步交给他们。正是因为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子女特别认真,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使孩子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所以洛克菲勒家族里没有出败家子,使其家族历经几个世纪而依然繁盛如初,没有象美国其他的跨国财团、亿万富翁仅仅经历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就衰落了的历史。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有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 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五、板书设计(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