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立人生同步测控我夯基 我达标1.一份对某校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材料说,96的学生由家长叠被、整理卧室,要大人帮助洗澡的占 95,90的学生不会洗自己的手帕和袜子,不会独立购物(包括打酱油、醋)的有 85。这一调查警示我们要( )A.学会自强B.学会自尊C.学会自立D.学会学习解析:叠被、整理卧
七年级政治下册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人生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Tag内容描述:
1、走向自立人生同步测控我夯基 我达标1.一份对某校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材料说,96的学生由家长叠被、整理卧室,要大人帮助洗澡的占 95,90的学生不会洗自己的手帕和袜子,不会独立购物(包括打酱油、醋)的有 85。这一调查警示我们要( )A.学会自强B.学会自尊C.学会自立D.学会学习解析:叠被、整理卧室、洗澡、洗手帕和袜子,都是自己的事情,而且是四年级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但这份调查材料显示,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是自己做这些事情,而是由大人包办、代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其实质就是缺乏自立精神。因此,这一调查警示我们要学。
2、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一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自立的表现,体会自立的重要性,尝试和掌握一些培养自立的方法。2、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3、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二、学习重点:重点:1、明确自立的含义表现和自立的重要性 2、明确依赖的危害 3、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4、掌握和提高自立能力的方法三、自主学习1、自立就是 。2、自立的表现有属于个人生活范围的自立是 。属于家庭生活范围的自立是 。 属于集体生活范围的自立是 。属于社会生活范围的自立是 。以上自立表现中你能做到的是 。3、让孩子多做家务的好处是 。4。
3、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第二课时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一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自立的表现,体会自立的重要性,尝试和掌握一些培养自立的方法。2、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3、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二、学习重点:重点:1、明确自立的含义表现和自立的重要性 2、明确依赖的危害 3、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4、掌握和提高自立能力的方法三、 自主学习、我们在社会中需要相互 ,相互 ,自立不是 ,依靠不是 。2、告别依赖一个重要表现是 ,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 。3、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 ,自主,就是 能对自己行为负责。。
4、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同步训练题学习目标1.懂得自立的含义。2.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3.知道依赖的危害。4.知道自立的方法。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李良专门准备了一个“错题本”,用来记录做错的题,以此来总结经验,思考答题的规律、技巧等。这说明他获得了( )A.身体上的自立 B.学习上的自立 C.生活上的自立 D.完全的自立1. B 2.下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属于缺乏自立表现的是 ( )A.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B.父母病了,陪他们去医院,并抽时间在家里照顾他们 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个“听话”的孩子 D.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
5、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行为是自立的表现( )我的衣服自己洗、房间自己整理 我的作业自己独立完成 我自己去图书市场(书店)购买喜爱的书籍 我是班干部,能够管理好自己负责的事情 A、 B、 C、 D、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 )不断地学会自尊,增强自信 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 逐渐拒绝对父母的依赖和父母的帮助 积极地融入社会,奉献社会A、 B、 C、 D、3、某市曾对 1500 名中小学生进行过调查,72%的学生需要父母。
6、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名师解惑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立的过程中为什么还要有别人的管理、帮助和指导? 你知道吗“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指的是哪些人?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负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在对 2003 年实施的婚姻法的若干解释中规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学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除此之外,18 岁以上的成年子女继续接受教育,应视为对其未来人生道路自主选择的行为,其父母亲不具有继续给予抚养费的法定义务。释疑:(1)自立就是自。
7、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行为是自立的表现( )我的衣服自己洗、房间自己整理 我的作业自己独立完成 我自己去图书市场(书店)购买喜爱的书籍 我是班干部,能够管理好自己负责的事情 A、 B、 C、 D、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 )不断地学会自尊,增强自信 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 逐渐拒绝对父母的依赖和父母的帮助 积极地融入社会,奉献社会A、 B、 C、 D、3、某市曾对 1500 名中小学生进行过调查,72%的学生需要父母。
8、七年级下政治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教学设计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说一说:自立对自己各方面的成长有什么好处?议一议:青年报记者在德国、日本对中国留学生的调查采访: 其中有很多很荒唐的留学故事,如初中刚毕业跑到 国外留学,就开始男女同居的;跳楼自杀的;为了留在外国而嫁给刚刚从建筑工地上认识不久的外国建筑工人的;为了留在外国而成为非法移民,整天提心吊胆地躲避外国警察的;在学校占一个床,然后就整天打工的或整天泡酒吧、网吧等;公开殴打外国校方人员的;被外国警察。
9、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自己的事自己干,第一框,(一)自立人生少年始,活动一:,看图分析,请看书上34页的插图, 小曦和萌萌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与小曦相比,萌萌身上存在着什么问题?,小曦的东西自己拿,这说明她有较强的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比较关心和体贴长辈。 而萌萌的做法说明了她的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差,对长辈的关心体贴不够。,缺少自立能力!,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什么叫自立?,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1 个人生活自立 2 集体生活自立 3 家庭生活自立 4 社会生。
10、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一)不能再有依赖,议一议,阅读教材第39页“小雅的故事”并思考:1、小雅能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结合“小雅的故事”谈谈依赖别人的危害。,危害之一: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阅读教材第40页的“老太太应聘的故事”并思考: 1、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为什么?2、结合“老太太应聘的故事”谈谈依赖别人的危害。,危害之二:使人缺乏责任感,1 、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3 、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
11、第二课时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学目标1.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2.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教学重点:自立能力培养教学难点:依赖的危害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爸妈平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她真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爸妈同意了。送走爸妈后,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问题:1.小雅希望独自生活一天说明了什么?2.小雅挨冻受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明确中学时代是人生中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时。
12、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板书)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自立的含义,了解自立的表现。理解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培养自立能力的条件。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教学重点自立的含义即“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三、教学难点从法律的角度来理解自立的必要性。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播放影片小鬼当家的片断,设问:我们为什么如此赞赏主人公凯。
13、第二课 走向自立人生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1、知道自立的含义2、了解自立的表现,即学习自立、生活自立、处理社会问题自立。3、懂得培养自立的方法。2.能力目标:1、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断乳”,提高独立意识、锻炼生存能力。2、运用培养自立的正确方法,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树立自立的积极生活态度2、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3、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习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学习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的品。
14、第二课 走向自立人生目标认知: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知道自立的含义2、了解自立的表现,即学习自立、生活自立、处理社会问题自立。3、懂得培养自立的方法。2.能力目标:1、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断乳”,提高独立意识、锻炼生存能力。2、运用培养自立的正确方法,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树立自立的积极生活态度2、在实践中明确自立的意义。3、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习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学习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的品质。
15、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一、所在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课走向自立的人生 第二框二、授课学时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的认识。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帮助学生做好成为自强的人得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2、多实践多锻炼教学难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五、教学准备六、教学过程在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自立的含义、表现以及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全体。
16、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2) 教案第 2 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要真正成为一个自立的人,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不能再对他人有依赖思想,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因此,必须学会依靠我们自己。 明确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我们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学习,自主地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立的人。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和。
17、自主学习 促进成长同题研讨课走向自立人生教学思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这就是说,在新课程、新教材的背景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在本次同题研讨课中,我们初中备课组以“自主学习”为中心课题,进行了研讨,在这里我把自己在研讨中的走向自立人生的教学设计(见附表)拿出来进行了分析反思。。
18、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1) 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知道依赖的危害;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 明确自主的含义以及自主与自立的关系。【教学重点】 依赖的危害。 培养自立的方法。【教学难点】自主与自立的关系。【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法。【教学时数】本框 2 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
19、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人生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依赖的危害性。情感目标:1、在辩论、学习过程中,厌恶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表现出的依赖性感到羞耻。2、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行为目标:1、探究如何培养自立能力。2、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理,不依赖父母。二、教学设计1、课前感受现实问题。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做一个依赖程度和自立程度的调查,与现实生活进行零距离接触,感受学习、生活过程中面临的依赖和自立问题。2、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依赖的危害性及自主能力的培养。3、。
20、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人生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依赖的危害性。情感目标:1、在辩论、学习过程中,厌恶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表现出的依赖性感到羞耻。2、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行为目标:1、探究如何培养自立能力。2、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理,不依赖父母。二、教学设计1、课前感受现实问题。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做一个依赖程度和自立程度的调查,与现实生活进行零距离接触,感受学习、生活过程中面临的依赖和自立问题。2、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依赖的危害性及自主能力的培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