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命题人:郭晓丽 审题人:雷明宇第 I卷(共 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60分)北京时间 2018年 4月 2日 8时 15分,遨游太空 6年多的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完成 6次自动和航天员手控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后,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在预测的时间和范围内准确再入大气层,化作流星坠落于 163W,14S 的南太平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A. 化作流星的天宫一号 B. 正常工作中的天宫一号C. 天空中的飞鸟 D. 坠落南太平洋的天宫一号残骸2. 天宫一号坠落时坠落
2、点的区时是A. 4月 1日 13:15 B. 4 月 2日 13:15C. 4月 1日 13:23 D. 4 月 2日 13:23【答案】1. B 2. A【解析】【1 题详解】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包括恒星、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化作流星的天宫一号、天空中的飞鸟、和坠落南太平洋的天宫一号残骸都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内,故都属于地球的一部分而不属于天体,只有正常工作中的天宫一号存在于宇宙中,属于天体,故 ACD错误,答案选 B 项。【2 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天宫一号坠落时坠落点为(163W,14S ) ,经过计算可知,落点所在的时区为西 11区,与北
3、京时间(东八区)相差 19个时区,而此时北京时间为 4月 2日 8时 15分,因此落点的时间=4 月 2日 8时 15分19 小时=4 月 1日 13时 15分。故答案选 A。【点睛】天体的判断依据“三看”:一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二看它是不是天体的一部分;三看有没有独立的运行轨道,否则不是天体。据国外媒体报道,2017 年 8月 21日出现的日全食是近 40年以来首个在美国大陆发生的日全食。读图“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3. 图中的天体系统有( )A. 1级B. 2级C. 3级D. 4级4. 日食发生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B.
4、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 产生美丽的极光D. 影响美国太阳能发电【答案】3. B 4. D【解析】【3 题详解】图中有地月系及太阳系两级天体系统。选 B正确。【4 题详解】日食是日地月三者运行到同一直线上时月球遮挡住了太阳光而发生的天象,这时地球上看不见太阳光,会影响太阳能发电;无线电短波通信与极光是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与太阳辐射无关;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产生的,与太阳辐射无关。选 D正确。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5. 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B. 图中分别是火星和木星C. 金星、火星等行星能自行发出可见光,在夜空中很明亮D.
5、 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三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6. 各大行星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则行星代表的是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D. 土星【答案】5. C 6. C【解析】【5 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围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其运动特征具有同向性(自西向东) 、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内) ,故 A不符合题意;根据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可以确定分别是火星和木星,故 B不符合题意;水星、金星、火星在结构特征和地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故 D不符合题意;恒星可以自行发光发热,行星不能发光发热,故金星、火星等行星不能自行发出可见光,该题选
6、 C。【6 题详解】根据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可以确定分别是火星和木星,为地球,为金星,所以该题选 C。2017年 12月 15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 ,确认开普勒90 星系第 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 “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质量为地球的 1.3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下图为开普勒90 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开普勒90 星系A. 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B. 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C. 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 D. 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8. 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
7、90i 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 表层温度高 B. 昼夜温差大 C. 大气厚度薄 D. 星球密度小【答案】7. D 8. A【解析】【7 题详解】本题以 NASA公布的最新太空发现为背景,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银河系直径约 8万光年,而该星系距离地球约 2545光年,说明在银河系内,又以某一颗恒星为中心组成的恒星系,类似于太阳系。所以选 D。 【8 题详解】本题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从材料看,开普勒-90i 距离恒星近,表层温度高,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星球密度估计与地球类似,大气层状况无法确定。所以选 A。 2013年 3月 5日,太阳活动剧烈,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
8、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 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 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A. 黑子和耀斑 B. 黑子和太阳风C. 耀斑和太阳风 D. 耀斑和日珥10. 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 改变气候类型 B. 干扰手机通话C. 变更行星轨道 D. 引发地震灾害11. 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 B. C. D. 【答案】9. C 10. B 11. D【解析】【9 题详解】太阳活动剧烈,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指的是耀斑;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指的是太阳风,由此可以得到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耀斑和太阳
9、风,故该题选C。【10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太阳活动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干扰地球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信号减弱或中断,干扰手机通讯,故 B正确;太阳活动使地球上部分地区气候出现异常现象,气候类型不会发生改变,故 A错误;太阳活动与行星轨道的变更和地震灾害无关,故 CD错误,所以该题选 B。【11 题详解】太阳能路灯,能量来自太阳辐射,故 A错误;燃煤锅炉烧的煤,是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辐射能,故 B错误;行驶中的汽车能源主要是汽油,是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辐射能,故 C错误;地热能来自于地球的内部,故该题选 D。【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电离层太阳活动增强
10、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2、干扰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3、产生极光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4、自然灾害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
11、伏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B. 黄土高原C. 内蒙古高原D. 长江中下游地区13.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 提升大气温度B. 降低水体温度C. 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 增强地面辐射【答案】12. D 13. B【解析】【12 题详解】“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我国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地区,应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水乡,湖泊面积广阔,D 对。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湖泊面积少,A、B、C 错。【13 题详解】“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遮挡水面的太阳辐射,可能会降低水体温度,B 对。地面温度低,减弱地面辐射,D
12、 错。会降低大气温度,A 错。水温低,浮游植物生长减慢,C 错。点睛:“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需要太阳能丰富,水域面积广的条件。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遮挡水面的太阳辐射,可能会降低水体温度,减弱地面辐射。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4. 该实验不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昼夜的更替 四季的更替运动物体偏向 地方时差异A. B. C. D. 15. 图中 P地A. 位于昼半球 B. 位于昏线上C. 此刻当地时间为 10点 D. 此刻太阳高度为 0【答案】14. D 15.
13、 D【解析】【14 题详解】根据题目所述,灯和地球仪相对静止放在桌子上,不能演示地球公转,也就不能演示出四季的更替,对;可以通过转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从而可以看到地球仪上不同地区的昼夜更替现象,错;地球仪上的事物是静止的,无法演示运动物体的偏向,对;在地球仪上不同经线的地方,昼夜变化的时间不同,可以表示地方时的不同,错; A、B、C 错;所以 D对。【15 题详解】读图 P地位于由夜变昼的晨昏线上,属于晨线,所以该地正值日出,AB 错误;根据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00,可以判断 P点所在经线地方时应在 6点之前,故 C错误;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 0,故该题选 D。下图是“地
14、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 ,R、T 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6. 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A. 南半球低纬度 B. 北半球中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 D. 北半球高纬度17. 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 丘陵 B. 高原 C. 山地 D. 盆地【答案】16. A 17. D【解析】【16 题详解】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越向南线速度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纬度越高,所以说该地在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 1670千米/小时,30危险的线速度为 1447千米/小时,图中线速度数值介于二者之间,位于低纬度,故答案选 A。【17 题详解】纬度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球表面线速度的两大
15、因素。同样海拔高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 比同纬度的 T处线速度小说明该地地势较低,地形类型应为地势较低的盆地,故答案选 D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海南航天发射场预计将于 201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8. 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A. 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B.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C. 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D. 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19. 10月 1日北京时间 12点时,文昌的太阳位于( )A. 南偏东 B. 南偏西C. 北偏东 D. 北偏西【答
16、案】18. B 19. A【解析】试题分析:【18 题详解】文昌与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文昌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所具备的发射初速度大,利于航天发射;同时由于位于沿海有利于航天发射器材的海洋运输;海面平坦开阔,有利于航天安全发射。选项 B正确。【19 题详解】由图中经纬度可知,文昌经纬度大致是(20N;110E) ,10 月 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文昌的南方;北京时间是 12点时,文昌还没到 12点,太阳位于文昌偏东位置;综合以上两点,太阳应在文昌的东南位置,选项 A正确。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太阳方位。20.下列四幅图中(下图) ,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17、. B. C. D.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故图所示正确。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1. 此河流位于(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赤道上 D. 回归线上22. 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 南岸 B. 北岸 C. 东岸 D. 西岸【答案】21. B 22. B【解析】试题分析:【21 题详解】从剖面图看出,河流右岸受到冲刷,而左岸发生沉积。结合提取信息可知为北半球河流;【22 题详解】如果此河是自东向西流向,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
18、流北岸冲刷较重,需要加固。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应用。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转偏向力的应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23.如果用 a 表示晨线,b 表示昏线,弧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考查晨昏线的判读。由图可知,A 图 a线表示昏线,b 线表示晨线,A 错;B 图 a线表示晨线,b 线表示昏线,B对; C 图表示 a线表示昏线,C 错;D 图 b表示晨线,D 错。故选 B。胡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
19、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4. 胡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 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 6时 40分。该岛的经度为A. 160E B. 40E C. 160W D. 80W25. 该地所在的时区为A. 十一区 B. 东三区 C. 西五区 D. 西十一区26. 下列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东八区的区时 B. 120E 的地方时C. 北京的地方时 D. 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答案】24. C 25. D 26. C【解析】【24 题详解】当北京时间为 6时 40分时,当地时间为 12时,两地相差 5小时 20分钟,与北京时间所在经度(120E)相差 80,由材料胡先生游览的岛
20、屿位于太平洋,所以该地经度应为 160W,故该题选 C。【25 题详解】根据上题该地位于 160W,西十一区以 165W为中央经线,向东西跨 7.5,故 160W位于西十一区,所以该题选 D。【26 题详解】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经度约为116E左右,所以北京的地方时约为 116E的地方时,故该题选 C。【点睛】1、已知某经度推算时区(号) 某地经度15(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2、已知某时区序数推算中央经线度数。中央经线度数某地时区序数15。3、已知某时区区时求另一时区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区时差数。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
21、,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7. 图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A. B. C. D. 28. 下列四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A. 甲、乙 B. 甲、丙 C. 甲、丁 D. 丙、丁【答案】27. B 28. B【解析】【27 题详解】读图沿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沿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沿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沿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故该题选 B。【28 题详解】由上题位于晨线上,根据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 6点,甲点所在经线(和 6点所在经线相差
22、30,2 个小时)地方时为 4点;为昏线,昏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乙点所在经线(和 18点所在经线相差 30,2 个小时)地方时为 20点;为晨线,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 6点,丙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4点,故该题选 B。【点睛】晨线和昏线的判读:(1)顺着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线为昏线。(2)利用地方时判断晨线和昏线。因为赤道全年昼夜等长,从地方时角度看,都是 6时日出,18 时日落,若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 6时,则为晨线;若为 18时,则为昏线。2017年 10月 18日上午 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
23、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9. 此时在美国旧金山(122W)的华人华侨开始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为A. 18日 13时 B. 18 日 17时 C. 17 日 17时 D. 19 日 1时30. 此时全球处于 10月 18日的理论范围是A. 大于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二分之一 D. 小于二分之一【答案】29. C 30. A【解析】【29 题详解】美国旧金山(122W)位于西 8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 16个小时;西八区位于东八区的西侧,时间比东八区要晚 16个小时
24、,计算(10 月 18日 9时-16 时=17 日 17时)可知,华人华侨开始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为 17日 17时,C 项正确。【30 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为 0时经线,一条为 180经线;根据材料西八区为17日 17时,0 时位于西 1区,中央经线为 15W,所以 10月 18日的经度范围为 15W-0-180,大于二分之一,故该题选 A。第卷 (共 40分)二、读图综合题(40 分)31.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数字填在下图适当的方格中。 原始海洋形成 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水 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地球所处太阳系有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适
25、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答案】左边两空为、;右边上排自左到右为、;下排自左到右为、。 (、可互换,、可互换,-、-对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从地球本身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地球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为有稳定的太阳光照以及安全的宇宙环境,和应位于左边两个空(可以互换) ;存在生命的直接条件为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应位于右边上排三空;液态水的存在和原始海洋的形成具有相关性,故应和对应;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使地球产生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故和相对应;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温度适宜,故和相对应。【点睛】
26、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 ;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32.下图表示地球自转侧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画出此时的太阳直射光线和地球自转方向。(2)图中 AB是_线; (填晨线或昏线),相对于地球自转的方向,该线运动的方向为自_向_。AB 与地轴夹角 为_。(3)图中 O在 B的_方向,Q 在 B的_
27、方向。(4)图中线速度相同的点是_。从 B点向 Q进行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先向_偏,再向_偏。 (东/西)(5)Q 点连续两次到达正午的时间间隔为一个_日,为_。(6)若 A点所在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_时。【答案】 (1)如图(2)晨;东、西。23.5。(3)西北,正北。(4)A B F。西,东。(5)太阳日,24 小时。(6)20。【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光照图为考查对象,重点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特征以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自转的特征主要包括周期、方向、速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产生时差、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详解】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阳光直
28、射北回归线(太阳光线应和晨昏线垂直)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读图 AB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为晨线;晨昏线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晨昏线和地轴的夹角和直射点纬度相同,该图表示为夏至日太阳光照图,直射北回归线, 应为 23.5。(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可以判断 O在 B西部,又 B点比 O、Q 两点距离南极点近,所以 O在 B的西北方向,Q 和 B处于同一经线上,所以 Q位于 B的正北方向。(4)根据同纬度线速度相同,故 A、B、F 线速度相等;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转,B 点向 Q进行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南半球先向左偏,进入北
29、半球向右偏。(5)Q 点连续两次到达正午时间间隔为一太阳日,24 时。(6)A 所在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为 180,O 点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点;经度为 90W(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相差 90) ,即西 6区为 6点,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6+14=20时。【点睛】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变化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2、在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转。3、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 0时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33.如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以_极点为中心的_图,A、B、D 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30、_。(2)该图中,_为晨线,_为昏线(3)此时太阳直射点为_, 该点的地理坐标是_, _。(4)图中各地地方时分别为: A:_时、B:_时、C:_时、D:_时、E:_时、F: _时、G:_时。(5)若图上日期为 m日和(m1)日,则 m日占全球的_。 (分数形式)【答案】 (1). 北 (2). 俯视 (3). ABD (4). 弧 CD (5). 弧 DE (6). F (7). 23.5N (8). 45E (9). 15时 (10). 21 时 (11). 6 时 (12). 0时 (13). 18 时 (14). 12 时 (15). 0 时 (16). 7/8【解析】【分析】本题以太
31、阳光照图为考查对象,重点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特征以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分别为逆时针和顺时针;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晨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 12时所在经度。【详解】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确定该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即 ABD。(2)顺地球自转的方向晨线是由黑夜进入白天,对应的是弧 CD;昏线是由白天进入黑夜,对应的是弧 DE。(3)根据该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可以判断该日表示的节气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点所在经度为地方时 12点所在经度,读图 C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时,F点所在
32、经线地方时为 12时,所以直射点为 F点,F 点和 180经线相差 135,所以 F点坐标为(23.5N,45E) 。(4)E 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18点;A 点和 E点所在经度相差 45,时间相差3小时,为 15:00;B 点所在经线地方时比 E点早 3小时,故 B点为 21:00;C 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6点;D 点处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为 0时;E 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18点;F 点处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为 12时;G 点处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为 0时。(5)根据日界线为 0时和 180经线,0 时经线为 135E,m 日的范围为 180-0-1
33、35E,占 7/8。【点睛】1、太阳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赤道上昼夜等分,所以其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是 6点和 18点;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点(图示 C点所在经线) ,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18点(图示 E点所在经线) ,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12时(图示F所在经线) ,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24时(图示 G点所在经线) 。2、地球上日期变更线:(1)自然日界线:即 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 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要减一天。(2)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要加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