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翻译理论及实践1.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4510851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理论及实践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翻译理论及实践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翻译理论及实践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翻译理论及实践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翻译理论及实践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翻译概论,巴别塔典故,据圣经创世纪,创世之初,普天之下人类同操一种语言。出于骄傲,人们想建一座通天之塔。耶和华对人类的骄傲感到恼怒,于是使人们的语言变得互不相通,从而在造塔的人们中间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只好放弃了造通天塔的狂妄打算。而那个建通天塔(Babel)的地方后来就被称为巴比伦城(Babylon)。 巴别,希伯来文是“变乱”的意思,巴比伦文则是“神的门”的意思father, God, confusion.摘自http:/ explanation of God,For Derrida, God is seen as a deconstructionist, for he inter

2、rup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wer of Babel. In this act, God interrupts himself and thereby produces “dissemination”(传播). Derrida argues that God is saying, “You will never impose (强加)your meaning or your tongue, and I, God therefore oblige you to submit to the plurality of languages which you wil

3、l never get out of”.,1.1 翻译的目的,从上述巴别塔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得出翻译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信息。,到底什么是翻译?这是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翻译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广义的翻译指语言与语言、语言与非语言之间的代码转换和基本信息的传达。狭义的翻译指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Translating is probably the most complex type of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smos (I.A Richards 1953),季羡林先生在谈

4、到翻译的目的时曾说:“翻译对于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为什么中华文化竟延续不断一直存在到今天呢? 若拿河流来作比较,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 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思考题 请大家一起想想人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翻译?你曾经接触过怎样的翻译工作?,1.2 翻译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对翻译进行以下分类: 分类的角度类型 按翻译主体的性质来分: 人工翻译、机器翻译 按工作方式来分: 口译、笔译 按翻译的材料来分: 文学翻译(包括

5、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和实用翻译(包括科技、商务、新闻、法律等资料的翻译),按处理的方式来分: 全文翻译、摘译、编译、节译、改译、综译 按翻译技巧来分: 直译、意译、音译 按翻译原则方向来分: 异化翻译、归化翻译 按翻译的目的来分: 交际翻译、语义翻译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s: 分类混乱: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 (Nida); The translator attempts to produce the same effect on the target-L readers as

6、was produced by the original on the source-L readers (Newmark); 按翻译的效果来分: 显性翻译、隐性翻译,Philological orientation and semiotic insights (Nida),Exercises of Literal & free translations,He had about as much chance of getting a job as of being chosen mayor of Chicago.,Exercise of Foreignizing & Domesticatin

7、g Translations,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All roads lead to Rome,一石双鸟;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箭双雕; 殊途同归。,1.3 翻译史简介,人类古代的翻译活动大都与宗教的发展密切相关。西方的翻译是从翻译圣经开始的,而中国的翻译则始于佛经的翻译。在这一点上两者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西方翻译史,高潮时期、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次:公元前3世纪中叶 罗马文学家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得诞生和发展 第二次:公元46世纪

8、 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第三次:公元1112世纪之间 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是历史上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 第四次:公元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家阿米欧用17年的时间翻译了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英国的查普曼则用18年时间翻译了伊里亚特和奥德赛。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以语言通

9、俗、优美和流畅而闻名于世,被视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五次: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第六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1)翻译范围从传统的文学、宗教作品扩大至其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2)翻译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不仅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从事翻译,而且还有一支力量雄厚、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队伍承担各式各样的翻译任务;(3)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打破传统方式

10、并发展机器翻译。,中国翻译史,主要阶段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 两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 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印度的哲学、文学艺术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活动以宗教传播为主。鸠摩罗什、真谛和玄奘被称为“译经三大家”。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测量法义等书,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西方几何、测量、算学、农业、水利、机械、哲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书籍被翻译成汉语,使这些知识在民间得以传播。,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 代表人物是林纾和严复。林纾不懂英文,是由他人口述给他听,然后由他笔录整理出来。这些译作可读性强,使中国读者接触到西方文学作品,

11、同时也打破了章回小说的旧格式,对中国文学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严复的译作多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向国人介绍西方进步思想,因此他又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其主要译著有天演论、原富等。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流传至今仍为许多译者所推崇,足见其强大生命力。,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譬如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世界文学名著莎士比亚剧本(梁实秋译)和苏联文学作品死魂灵、毁灭等。该时期译作的典型特征是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 重点是译介西方的文学作品,译文质量普遍较高,涌现出一大批名著名译。 20世

12、纪70年代至今: 本次翻译高潮方兴未艾,在规模、范围、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大大超过了50年代。翻译队伍逐渐壮大,翻译领域百花齐放,包括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文教、卫生等领域。,课外调研活动 在中国翻译史上,你最喜欢哪一位翻译家的作品?为什么?你读过他的哪一些翻译作品?然后到图书馆找出该译作的原著,仔细研读一两章,并按照你目前对翻译的认识来评价译作。,1.4 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文质之争”、“直译意译之争”、“归化异化之争”,不一而足。 让我们看看译学前辈怎么说:严复:信、达、雅鲁迅:宁信而不顺(直译)vs. 赵景深:宁错而务顺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

13、原则“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三化”(等化、浅化、深化),许渊冲:诗歌翻译的原则,“三美”(意美、音美、形美)(beautiful in sense, in sound and in form),“三化”(等化、浅化、深化)(equalization, generalization and particularization), “三知”(知之、好之、乐之)(comprehension, appreciation and admiration)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14、so dank,so dead!(林语堂译),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3.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4. I seek but seek in vain,I search and search again. (许渊冲译),林语堂: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郭沫若:好的翻译等于创作朱光潜:译者“须设身处地在作者的地位,透 入作者的心窍,和他同样感,同样想,同样地努力使所感所想凝定于语文”。傅雷: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15、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与“化境”。,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1)翻译标准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2)翻译标准既是多元的,又是一个有机的然而变动不居的标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最佳近似度是一个形同虚构的抽象标准,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是一大群具体标准;(3)具体标准中又有主标准和次标准的区别;(4)多元翻译标准是互补的。奈达(美国):动态对等:译文读者或译入语听众对于译文或译语的反应,要和原文读者或原文讲话听众对于原文或原讲话的反应进行比较,如果大

16、体一致,就是质量上乘的译文。泰勒(英国):翻译三原则:(1)要将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2)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3)译文和原作要同样的流畅。,国际译联的翻译工作者章程指出:“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表现原作的思想与形式。” 综上所述,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风格得体可以说是所有标准的共核。,思考题 你认为怎样的翻译才算得上是好的翻译?,1.5 翻译的主体,“原文译者译文”是翻译界公认的三元关系。从这个三元关系可以看出,译者“既是原发语篇的接受者,又是目的语篇的创造者,处于上情下达的中间、核心地位,正是:翻译的好坏全靠译者的 思考和感觉,可谓成也译者,败也译者。”(胡庚申,2004

17、)然而,传统的翻译观中的“舌人”、“媒婆”、“译匠”“叛逆者”、“戴着镣铐的舞者”等比喻无一不遮蔽译者的重要性。伴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研究的成果不断出现。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彰显。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呼声很高,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如“译者是翻译的唯一主体”,(陈大亮:2004)“从原文到译文失去的是作者意图,得到的是译者意图,保留的是作品意图。”(陈大亮:2005),如从总体的翻译研究的角度来看,关于译者中心和主导作用的讨论可以大体上呈现出“语文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后结构主义阶段”的研究轨迹。(胡庚申,2004:45),从翻译研究者对译者主

18、导行为的重视程度,从对译者身份态度看译者研究的发展阶段,从上表可以看出,翻译研究界已逐渐开始重视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但这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呼吁“正名”阶段,而应进一步探讨“译者背后的总的原因”、机理和特征,特别是应从理论上真正对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给与明确的定位,并据此对翻译过程做出新的、全面系统地描述和诠释。(胡庚申,2004:54),思考题 你认为译者的地位如何?你所知道的关于译者的比喻有哪些?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1.6 译者的素质,译者要译出高质量的作品,就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不少翻译大师也谈过译者素质问题。王佐良认为,“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翻译者是一

19、个永恒的学生”。(王佐良:1997) 余光中则说,“译者其实是不写论文的学者,没有创作的作家”。也就是说,“译者必定相当饱学,也必定擅于运用语文,并且不止一种,而是两种以上:其一,他要能尽窥其妙;其二,他要能运用自如。,总结起来,一名合格的译者应备的素质包括:精通至少两种语言熟悉两国的文化通略百科知识并熟练掌握至少一门专业知识认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遵守职业道德,当然,翻译的种类不同,对译者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譬如,做一名合格的口译员,必须有较快的反应速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列只是成为一名合格译员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人们

20、对译者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既通又专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将会大受欢迎。,思考题 请回忆一下你在做翻译时曾经遇到过的典型困难?譬如词汇量不够、原文理解不透彻等等请以此作为你今后努力的方向,学完整册书后,再自行对照一下是否有所进步。,名家谈翻译,巴金:一点感想 我虽然译过几十本书,可是我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好的翻译工作者,过去我常常说我的翻译是“试译”,而且我只是选择我喜欢的,笔调跟我相近的书。二十多年来我也犯过了一些错误。虽然我也不是没有小小进步,虽然我现在仍旧在译书,但我还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在试译。所以我不敢以翻译工作者的资格在这里讲话。今天我只想以一个读者的资格写下一点感想。,我希望任何一本书的译者在

21、从事翻译工作的时候,要想到他是为着谁在做这工作。倘使他是为着读者译这本书的,他就应当对读者负责,他至少应当让读者看得懂,而且也应当让读者看了觉得好(倘使那是一本坏书,就用不着翻译了)。“忠实”自然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但有人借口“忠实”,把一篇漂亮的文章译成疙里疙瘩的念不懂的东西,有人甚至把外国文法原封不动地搬到译文里来,有人喜欢用“如此以致”一类从字典里搬来的字眼,以为非这样不能算是“忠实”,这就有问题了。真正的“忠实”,应该是保存原作的风格,而不是保存外国文句的构造。真正的“忠实”应该是对原作的每一整句的“忠实”,而不是对原文的每一个单字的“忠实”。,外国文的一个单字往往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意义

22、,把一个形容词译成中文,也有好几种译法,每一个单字都是跟上下文有密切关系的。我觉得翻译的方法其实只有一种,并没有“直译”和“意译”的分别。好的翻译应该都是“直译”,也都是“意译”。那些改变了原文风格,改变了原文语气,改变了原文意义的翻译并不是“意译”,那只是编译,或“改编”。流畅或漂亮的原文应该都被译成流畅或漂亮的中文。一部文学作品译出来也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我读过一些欧洲大小说家的作品。不说他们的风格,他们的文章绝不是生硬、笨拙、死板、疙里疙瘩的,更不是含糊得有时叫人读不懂的。而且外国人谈话也跟我们中国人一样,他们说的是活的语言,绝不是像我们在一些翻译小说中念到的对话那样的东西。(申雨平、戴宁,2000),本单元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翻译基础知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