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议论文写作阶梯训练 一、议论段的结构1、一般 说 来,议论段的写法如下:(1)观 点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通常在段首提出) (2)举事实或引用故事来论证( 荆人袭宋“的故事。叙述力求简洁 )(3)对事实或故事进行切中肯綮地分析(点出实质不顾“时”的变化机械地涉水渡河,结果只能失 败)(4)总括(联系实际问题,适当延伸,回应段首提出的观点)2 准确把握好这种 议论段的结构特点,我们还可以作些灵活的变化。1、 论据采用 对举 或排比形式。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首句提观 点,后句承首句 阐发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 报国,在
2、 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 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 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 战心寒。(事 实论 据,典型简明)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分析论据,点出本 质,揭示与 观点的相通点)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 也。(回应观点)2、论据形成正反对照。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季羡林曾 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 谐。“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 试想,一个内心 浑浊 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 意呢?一个人的生活 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正例)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 ,在那一 丛青翠
3、的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反例)而 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内心和谐,充溢着 对万物的爱 的人才可以 诗意地生活。3、观点提出后,引用名言、格言、诗句或俗语,先从道理上论述。必须跨过青春这道坎。“青春如百卉之萌 动,如利刃之新 发于硎”,青春是明丽、希望的象征。然而,正如欢快的流水下涌动的暗流,青春也夹杂着叛逆,浮躁与冲动。乒乓球国手陈,年少气盛,前途光明,却在输球后大摔球拍,做出了极为 失态的表现。 这不能不让我们扼腕 叹息,他的年轻心志未曾伴随功成名就生长,而是在尚未 拥有从容,淡定心态的时期获得了过早的
4、名誉和 负担。青春是一部太仓促的书,如果没有在正确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那不 仅有碍于个体的 发展,更有碍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形成。4、用名言或 诗句引出 观点。俗话说:自信能给予人无穷的力量。难道不是吗?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必须充满自信。无论问题是容易的还是困难的,我们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海伦? 凯 勒就充满了自信, 虽然她听不 见, 说不出,看不到,但她坚信自己可以创造奇迹。她做了一个虽眼盲心不盲,虽 耳聋思想不模糊,虽口哑却精神不亚于常人的伟人,被世人称 为“20 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这 是多么崇高的荣誉啊!她靠的是什么?就是她那坚定的
5、信念,那份 伟大的自信。以上四例是这种议论段结构中的常见变式,聪明的你只要细加揣摩,还可以演绎出更多形式,达到在一篇文章中灵活运用的能力。二、议论段写作练习1、沉 稳从志而来。(首句提 观点)一个人若没有 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后句承首句 阐发)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 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 虎 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事实论据,典型简明)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分析论据,点出本质,揭示与观点的相通点)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6、(回应观点)。模仿上面的议论段,以“自信让人生更精彩 ”为观点,写一个 议论段。三、将打乱的议论 段排好,写在下面横线上,要求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蓄势是一种收敛与自省, 为的是 创造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绝响,勃发出属于生命的灿烂光华。东晋僧人法显,为 求法取经竟在六十多岁时踏上西行之路,共游历将近 30 个国家,首尾经历 14 年。其间,法 显十余年如一日,刻苦学习梵书、梵语,每天抄写经典,苦心孤诣地蓄势终于勃发出人类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响,在海上走了三年才回到中国的他,不 仅翻译了多部佛教典籍, 还撰写了佛学著作佛国记。 试想,没有十多年的蓄势之功,年逾古稀的他会有如此惊人的勃发吗?何愁不能
7、昂然勃发?蓄势,是漫长而寂寞的过程,若能静下心来,带着梦想,努力前行,何愁不能拥抱成功?(分论点)倘若没有这枯燥、乏味的蓄势过程,倘若蓄势时不洒下汗水和泪水,能有勃发时的壮丽与辉煌吗?(对事例进行分析)俗语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的蓄势,才有成为一代书法大师,造就天下第一行 书的勃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员有数百个日夜辛苦排练的蓄势,才有演出震撼世界,“完美诠释了中国形象”的勃发;著名导演卡梅隆有蛰居十余年,求新求变 ,研究 3D 制作技术,精心打磨创作团队的蓄势,才有阿凡达风靡全球,票房达 24 亿美元的勃发。(举例)倘若说蓄势是低姿态的奋斗,那
8、么勃发便是高姿态的出彩;倘若说 蓄势是滴水的积累,那么勃 发便是穿石的质变。 蓄势到了一定程度,积聚的力量便如即将离弦之箭,此时不发,更待何时?邓亚萍乒坛退役后走上艰辛的求学之路,孤灯伴影,潜心苦读, 头发一把把脱落,学习用品堆满宿舍,春节期间竟然整天吃速冻饺子,一点一点的蓄势,最 终她耀眼勃发,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试想,如果轻言放弃,半途而 废,缺少蓄势之功,她学业上能有勃发之举吗?像邓亚萍这样深谙蓄势乃勃发之道,最终与成功携手的人难道还少吗?(由点过渡到面)葡萄牙第一航海家恩里克王子,为探索海上之路默默蓄势,最 终取得航海的成功。 NBA 明星科比初出道时,刻苦 训练,以至每天只睡三四个
9、小 时,没有 这艰难的蓄势,他怎么可能在 NBA 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孟非,做过杂工、 场记、 编辑,每一 项工作他都精益求精,如果不是一路蓄势,他能成为 当红主持人吗?冰心一首小诗说得好:“成功的花,人 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引用名言,既 显文采,又对上述三个略例进行绾结)这些成功者如鲜花般勃然怒放时,我 们是否能想想他们默默蓄势时为花儿洒下的血和泪?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 “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 ”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 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
10、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 亲,先 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这种 “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 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甚至头脑发热有点得意忘形而误入歧途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 错误 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 传中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 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 之交、生死之交,不 仅终 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要勃发,先蓄 势。不少古人明了这样 的处世
11、智慧。撰写三都赋的左思在世人的鄙夷中,在陆机的嘲笑下矢志不渝,收集大量的历 史、地理、物 产、风俗人情的资料,闭门谢客,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十年的蓄 势终于赢得创作成功, 让 世人甘拜下风,慨叹不已。(正面谈)遗憾的是,尽管人人都想勃发 ,但并非人人都愿蓄 势。南北朝时期的江淹,曾名倾一时,可步入官场后,他的心思多花在迎来送往,应和酬答上, 读书少了,动笔少了,懒得在文学上蓄势了,最终文思枯竭,只落得个“江郎才尽”的可悲 结局。(反面 谈)懂得蓄势的左思使 “洛阳纸贵”,不愿蓄势的江淹却“泯然众人”,这诚 如庄子所说:“ 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没
12、有“宿舂粮“三月聚粮”的蓄势,哪里会有 “适百里”与“ 适千里”的勃发!(分析论证)四、议论文起承转合的衔接过渡青苹果总要熟透了才会香甜可口;花骨朵总要开放了才能光彩夺目;暴风雨总要在沉寂后才隆隆袭来;(巧类比)而人,总要在蓄势后,才能勃 发。(亮观点)我们都了解弹簧吧。弹簧在被 挤压中蓄势,一旦我 们松手,他便一跃而起,发出惊人的力量。(打比方)这不禁令人想起一位古代的伟人 越王勾践。勾践 战败后本十分沮丧,若就此一蹶不振,想必只是个让人耻笑的懦夫。然而,勾践没有 颓然不思上进,回国后,他卧薪床,尝苦胆,爱百姓,招贤士。一点点壮大自己,不断地蓄势。而当他的力量日益增长,当那复仇之日到来时,勾
13、践一雪前耻,成就 伟业,向世人展示了那蓄势之后勃发的力量。(举实例) 对个人而言,蓄势乃勃发之道,对于一个民族亦如此。(层进式拓展)“311”大地震中,日本国民展现出极高的素质, 让人们对这个民族肃然起敬。其实,他们早已开始蓄势。一位英国 记者曾在二战后不久来到日本,在还飘着硝烟(“飘着硝烟”突出强调特定的背景)的废墟中,他却听到一 阵琅琅的 读书声, 这群专心读书的孩子,对学习的痴迷几乎到了心无旁 骛的地步,(事例暗合 “蓄 势”,为论理做好准备)记者断言,这个懂得蓄势的民族,离勃发之日不会太远。果然,二战后的日本,由于重 视教育,默默蓄势,使得国民素质提升,国势昂然勃发,一跃成为世界民族群
14、体的领跑者。五、议论文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 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 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 ,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 线。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启示。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15、 800 字的文章。精彩分论点1、为人生蓄势,要有足够的勇气;为人生蓄势,要有坚强的信念;为人生蓄势,要有恒久的耐心。 (那么,你能说出中心论点是什么吗?)2、沉潜能够历练我们的意志;沉潜能 够积聚我们的实力;沉潜使我 们准备得更完善;沉潜使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中心 论点是什么?)沉潜与成功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才换 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四年的地下修 练,才 换来四周的放声高歌;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潜,才换来迅猛的腾 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一个哲理: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 酝酿,沉潜是 腾飞前的蓄势。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
16、而获取成功。从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数的事实 都为这 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 496 年的吴越之战,越国 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 车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 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 药。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于是,他卧薪 尝 胆,整 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 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 渐走向 强盛,十年后,终于像企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 ,公元前 475 年,越国攻吴,吴国 败北,夫差自刎。沉潜能使人优秀卓越
17、。康多莉扎 赖斯, 这个名字让无数人艳 羡而又嫉妒。是的,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她出生在种族歧 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但她没有 选择屈服,也没有选择武力抗争,而是 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严酷的种族歧视让她相信 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全面优秀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青云直上,画出“一道完美的 ”人生 “弧线”。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 “韬光养晦,有所作 为”的国
18、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 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甚至以一种“ 大国主 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 热衷于在国 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 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 辉煌的成就吗?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 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 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企鹅 一样奋力地下潜蓄势。它 虽然充满寂寞与痛苦,却能让养分 变得充足,力量变得强大, 结果 变得精彩。把沉潜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艰难
19、,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有了企鹅的智慧,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陡不可攀的彼岸。人生的深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喷薄而出的海啸蓄势在大海的深处,震 烁天地的雷电酝酿 在云层的深处,参天屹立的大树扎根在泥土的深处。自然的力量大都来自于自然的深 处,而我 们人生的力量又源于何处呢?毋庸置疑,它来源于我们人生沉潜的深度。换句话说,我们沉潜的深度给了我们人生中最关键的力量,而关键的力量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沉潜深度源自持之以恒的毅力。俗话说:“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水滴的力量来源于它们将自己沉潜在时间的长河中,日复一日, 终成穿石壮举;细绳 的力量来自于它们将自己捆绑在岁月的车轮上,
20、一次又一次, 终成断木伟业。俄国著名画家列宾为了画好那幅涅瓦河边的普希金,阅读 了大量有关的历史书籍和诗 作, 进行了长时间的构思,画了数百张草图。他不断描绘,反复修改,为了完成一幅理想的画作,他竟花去了 20 年。20 年的描描绘绘多么枯躁,可列 宾坚持了下来;20 年的涂涂抹抹多么耗费心血,可列 宾沉潜了下来。列宾用 20 年的光阴展示了他人生沉潜的深度。沉潜深度源自始终如一的专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将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人们 常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 妆浓抹总相宜”,可有人偏偏不为之所 动。著名昆虫学家洪式闾在杭大工作期间,潜心科研,
21、身在西湖边,竟十多年不曾游览 西湖。他说:“天下美的东西太多,而我的事情更多。 ”古人云:“性痴,则志凝。 ”而洪式闾 正是用他的性痴去挖掘他人生的深度, 这样的深度美足以让西子湖黯然失色。沉潜深度源自不畏困难的勇气。人生的道路蜿蜒曲折,荆棘丛生,只有具备开拓进取的勇气才能无往不前。阴冷、肮脏、潮湿的 实验室可以让仪器失灵,可以使人的健康受损,但从未动摇过居里夫人投身科学研究的信念。居里夫人 1899 年 2 月 6 日的工作日记上记下了室温:摄氏六度,然后在旁边一连打了十个惊 叹号,表示了她征服任何困难的决心。玛丽? 居里夫人,一个女子,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勇者。她的人生深度在她战胜了一个又
22、一个困难后,在打下的一个又一个惊叹号中延伸。没有深潜入水,企鹅就不会有破水而出、登上陆地的力量,也就没有了那一道优美的经线;同样,如果没有深潜的功夫,一个人就只能永远漂浮在人生的 长河中随波逐流,永远无法登上属于自己的陆地,更无法飞上属于自己的天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江万丈,非一川之功。我们的深潜需要我们的毅力,我们的专注,我们的勇气。有了这些,那么就 让时间去蓄积我们的能量,让生活去酝酿我们的爆发。只有冲天而起的那一刻,才是我们创造人生新高度的时 刻,才是显示“沉潜”巨大力量的时刻。蓄势,只为那一刻的勃发(审题 准,角度好, 题目即观点)火山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喷发,大海不是每 时每刻都在
23、咆哮,不断积蓄力量,在最好的时刻爆发,这是大自然原本就有的道理,在人 类社会同样通用。(类比开篇)蓄势,就是韬光养晦。将自己的锋芒、气 场收敛起来,慢慢积累力量,等候勃发的时机。勾践做到了,所以“三千越甲可吞吴” ;姜子牙做到了,所以“愿者上钩”的故事流传千古;刘裕做到了,所以这个卑微的北府士兵 摇身变为刘宋王朝的开 创人,(面例) 就像足球比赛中罚点球时,如果没有完美的助跑,何来那令人叫绝的射门?蓄势,正需要人沉静下来,在看似并不显著的运 动中积累力量,迎接壮美的勃发。(分析论证,语言有力度。)蓄势,决不可安于蓄势。多少人在蓄势的过程中忘记了蓄势的目的是为了勃发。数学中有一个名词叫“拐点”,
24、到达拐点,曲线或上升就下降。有的人就在快到达拐点时失去方向,忘记了勃发才是蓄势 的初衷,于是在 时机来临的那一刻,他们的前势泻尽,人生成为一条减函数的曲线。为 了不安于蓄势而忘记了勃发 ,岳 鹏举背上刺字“ 精忠报国”,时时鞭策自己不要苟且于日日操练的例行公事,而要将 剑 尖指向金人,与之搏命。他明白自己的使命是杀敌,而朝廷 让他练兵的目的只是主降派 为消磨自己斗志的伎俩。 他的确在练兵,他的岳家军声名远 播,但他在 该冲锋时毅然冲上,在血与火的较量中让生命的热血勃发。(对比论证)蓄势,只为那一刻的勃发。 在蓄势的过程中,需要人付出的实在太多 时间、金钱,有时甚至是生命但并不能因此 认为不值得
25、。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明来说,蓄势不但必要,而且是唯一的兴盛繁荣之路。经历了巨大屈辱的中国和中华文明,它失去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宝贵生命,屡次置于 绝境,它默默地忍受,在沉默中隐忍,它要在沉默中爆发。蓄势多年的中国,正等待勃发的时机。(由个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明;与前文构成层进式结构。)夜半时分,昙花静静地开,艳冠群芳。然而它的 绽放、它的勃发又是如此惊心动魄蓄势半生的它,只为这一刻。(点题,语言隽永。)蛰伏的力量冬小麦的种子在雪地里蛰伏一个冬季,才有春天破土而出的力量;弓箭的弦充分拉伸,才有穿墙裂石的神力;也如同南极的企 鹅有了笨拙的沉潜才划出那 优美的弧线, 每一次蛰伏是
26、力量的积蓄,每一次力量的 积蓄后才能拥有勃 发的惊艳。蛰伏是积蓄能量的一种方式,但并非是单纯静止不前而是沉默中自我磨砺。陶行知在学术研究上被笑称“十叩柴扉九不开 ”,但他 坚定“ 十叩柴扉九不开”的信念默默钻研,终于在教育界留下绚丽的光辉;林肯在成为总统前体会过各种底层人民的生活如当洗碗工、报童等,可他在艰苦中积累经验,关注民生终成美国总统史上光辉的英雄;当今的无臂钢琴师刘伟数年来以脚练琴,最 终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一 举成名。他们如同沉潜的企鹅感受到来自水的压力,但仍不气 馁,一直 寻觅 最合适的温度与水压,最后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完美一跃,昂然勃 发。选择在适时蛰伏是一种睿智的达观与勇气
27、。当没有可以攀爬的前肢却还想当北极熊,只会是“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如缘木求鱼” ,当个人缺乏有利于已的时机、工具或者外部条件,明智地选择沉潜才能 积攒下足够的力量, 为日后的勃 发寻找完备的助推器。我很欣赏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的退赛,因 为他明白蛰伏的力量。蛰伏与退出并不等价,蛰伏是勃发的前提与铺垫。如同一管 弹簧,受到了下 压的力后才会 释放向上的反作用力,蛰伏的力量在于给予勃发 施展反作用力的机会。适时的勃发才能给蛰伏带来最美的谢幕。蓄而不发,引而不拉是功亏一篑的怅惘。人们遗憾,牙买加老将奥蒂以 37 岁高龄奔跑,却仍梦碎雅典;项羽在鸿门宴放走刘邦,最终乌江自刎其实,勃发 是对蛰伏的必备诠释,勃
28、 发才能 给蛰伏后的力量一个归宿。假如春天是嫩芽的勃发,那冬天就需以蛰伏孕育力量。勃发需蓄势 蓄势造勃发企鹅沉潜是为了实现完美的飞跃,幼苗扎根于地下是 为 了长成参天大树, 压缩弹簧是为了产生更大的弹力。蓄势 是勃发的条件,勃 发是蓄势的目的。蓄势不是知难而退,不是隐忍无奈,它是韬光养晦,是厚积薄发。没有地基的摩天大厦是最危险的,同样,没有蓄势的勃发是飘渺而又虚幻的。20 世纪 20 年代贷款与投机给美国带来了超乎想象的繁荣时期,可事后 这种缺乏蓄 势的勃发很快便将美国拖入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因此可 见,蓄 势对爆发的重要性是 难以计数的。倘若说蓄势是低姿态的奋斗,那么勃发便是高姿态的出彩。倘
29、若说蓄势是滴水的积累,那么勃发便是穿石的质变 。勃 发不需要额外的谦让,需要的是毛遂自荐的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蓄势到了一定程度,集聚的力量如即将离弦之箭,此时不发,尚待何时?邓亚萍寒窗苦读,一把把脱落的 头发,宿舍里成堆的学习器材,春节期间的速冻饺子,这些数不清的蓄 势酿造了她今日耀眼的勃发 。即便是一 丝丝的拖延,也会使蓄势付诸东流。不实现勃 发,蓄 势是徒劳。然而,蓄势并非易事,勃发更非一般。正如企 鹅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变越大,同时,所获得的浮力也越大。这一复杂矛盾的过程在蓄势上展露无遗,同时也透露一个信息:在蓄势时,险阻的大小和力量的大小成正相关。长征的二万五千里是摆在红军面前做大的磨难与险阻,然而也正是如此,他们缔造了长征精神,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因此蓄势需要革命的精神。勃发的瓶颈在于度的把握。火候太小, 汤便不熟,火候太大,汤便成焦。恃才旷物的文人最终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这种现象不为少数。 隐忍 谦让的人才最终落得个无人欣赏的下场,这种想象更不 为少数。因此勃 发需要胆大心 细的品质。蓄势与勃发从不落单,他们不是孪生兄弟,却形影不离。勃发需要蓄势,蓄势造勃发,识物始终,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