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页眉.页脚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1 课时4、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网上搜集有关作者信息搜集有关家乡端午节的风俗,图片,实物,文字材料都可熟读课文,整理生字词教师准备:设计精美的课件通过百度等网络平台网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的消息和网上搜寻一些网友的评论资料教学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3、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1
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教材分析:端午的鸭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如随意聊天,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家乡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风俗,并且通过家乡特产高邮咸蛋的精细介绍,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表现了他对
3、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想。学习本课意在让学生感受汪曾祺所写的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赏析他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 ,并通过了解端午文化,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页眉.页脚民生和民间文化,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去感受自己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热爱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感。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 2、诵读法 3、合作探究法 4 拓展延伸法教法:导入阅读品评拓展学法:归纳复述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拓展反
4、思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屏显中国古代风俗图:http:/ 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生活有滋味吗?(学生畅所欲言)生活真的如我们所言,那么的缺少色彩吗?可是,有一位长者,却从一颗小小的鸭蛋里,尝到了生活的滋味。 (屏幕展示:生活的滋味,从一个鸭蛋开始)一颗鸭蛋里,能找到生活的滋味?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文学家汪曾琪老先生一起去品尝端午的鸭蛋(点击,屏显课题)二、听读美文 http:/ 品尝鸭蛋学生听录音朗读,思考以下问题:(屏显)(1) 汪先生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2) 家乡的鸭蛋有何特别之处?1、师问:家乡端午的风俗有哪些?(屏显)(引导学生从
5、关键段落中寻找关键语句)明确:从第一段中寻找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 “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七种风俗,娓娓道来,精彩纷呈,显现了乡土生活的多姿多彩。(多媒体展示一些端午风俗的画面,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感受民俗风情)http:/ http:/ ”为句式说一段话。概括高邮鸭蛋的特点。(教师提示:先找到哪些段落是写高邮鸭蛋的,再从关键段落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语句中提取信息,2、3 两段)如:教师示例:这是一只名声远播的鸭蛋,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
6、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 ”其中“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词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有点调侃,有点自豪,也有淡淡的幽默。(1)学生回答,老师点击屏幕(家乡的鸭蛋特点)(2)情感体验是啊!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赞美和自豪(屏显) ,只有对家乡的有着炙热的情感,只有心中怀有那浓浓的故乡情结,才会对家乡的一草一木,甚至是一个不起眼的鸭蛋,极尽赞美之词。 (多媒体展示:对家乡的热爱、思念,故乡情结
7、)3、说起故乡情结,对故乡的思念,可能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儿时的回忆了,那是我们记忆中故乡最真、最美的画面啊!那么,在作者的记忆中,故乡最美最真的画面是什么呢?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第 4、5 段,看看端午的鸭蛋,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增添了哪些趣味。 (屏显:端午的鸭蛋)(1) 教师问:这两段写得什么内容?吃鸭蛋的趣事(2)再问: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页眉.页脚明确:如: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鸭蛋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
8、,吃了。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了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小结:一个小小的鸭蛋,竟然给节日的孩子带来那么多的快乐。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http:/ 4、5 两段,感受一下节日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对儿时深深的怀念吧!(屏显:对儿时生活的怀念)(教师提示:既然是儿时趣事,应用什么语速,语气来读?读的活泼些)(3)全班齐声朗读 4、5 两段4、读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如此津津乐道,意义何在呢?对,就是想表达他对
9、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深切热爱啊!教师小结过渡:一只小小的鸭蛋,却注入了作者太多的情感,让已近年迈的汪老先生为他浓墨重彩。我们看, (点击屏幕)汪老从家乡的端午习俗开始谈起,谈到吃“十二红”里有一项是吃咸鸭蛋,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写到了家乡的特色咸鸭蛋,然后又水到渠成的将笔触转入本文的中心话题端午的鸭蛋。全文不事雕琢,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他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页眉.页脚之中也体现了整体上的严谨与和谐。汪曾琪老先生就是用这种随意聊天式的行文思路,在自然而然中,从一枚小小的鸭蛋里品味出了诗意的生活情趣。这就是汪曾琪散文的魅力所在。他带给我们的感受总是那么闲适自由,而这种平淡自由的文风在
10、他文章的语言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三、精读美段 品味语言(屏显)记得王老先生曾谈到过自己在行文语言上的追求, (屏显)A 平淡而有味, B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 有淡淡的幽默。1、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语言学习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 )(1) “平淡而有味”例:(屏显)“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 (男生朗读)一个普普通
11、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 ,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好处:读起来亲切自然(2)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屏显)这一点在本文中体现得不太明显,但也有所体现。例如,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 “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好处:脱口而出,直率朴素(3) “有淡淡的幽默”例:(屏显)“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一“文白
12、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曾经沧海难为水” 一句,大词小用,很是幽默(此处可适当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出处及意思,使学生能更深的笔体会语言的幽默)http:/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好处:增加文章的趣味2、其实,除了王老先生自己所说的三点语言特色之外,本文的语言还有很多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 (此环节幻灯要先出现例子,再出现特点)(1)如: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他用一两个字就写出了事物的神韵。不是大家,哪有如此风范啊!(屏显时有意识的将“吱”去掉,然
13、后让同学们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何不同,体会其语言的精彩)概括特点:语言绘形绘色,极有特色神韵(屏显)(2) 例如:“ 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我们看,尤为别处所不及,典雅的文言词语,发干,发粉,极质朴的口语,二者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概括特点:古汉语的点缀 增添典雅之美(屏显)3、教师小结:体会了本文语言上的别样风格,是不是对我们平时的写作,会有一些启示呢? 是啊!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本文语言生动
14、、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四、教师总结 品悟生活读了本文,大家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咸鸭蛋谁没有吃过?可是有哪位同学就此写过一篇文章的呢?可见,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 生活中不是缺少滋味,而是缺少一颗感悟的心!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应该是我们学了本文之后的重要启示。王老先生就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了别样的情趣,浓浓的诗意,在小小的咸鸭蛋里尝出了生活的滋味,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点击屏显:品悟生活 快乐成长)学生大声朗读五、了解
15、作者 品读其文读完本文,同学们也许对汪曾琪这位文学大师很想了解一下吧,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啊?才能有如此的文风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人其文。 (屏显)http:/ 1997) ,江苏高邮人。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 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 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2、推介其作品。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他的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他的散文着眼于“小叙事”, “小场景” ,写凡人小事,写有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 他帮助人们发现
16、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 蒲桥集等。有人说汪曾祺 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寻常小物,但细细地品尝,却常有味外之味。五、 拓展延伸 体验反思好了,王老先生的这篇文章我们就学到这儿了,最后,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同学们,说了一节课的端午,那你知道端午的来历吗?(同学们说端午来历)这样看来,端午节应该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了,可是,老师在网上却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点击屏幕)http:/ 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 13 号,并于 2005 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 ,11 月
17、24 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不知同学们看了这条消息有何感想?1、学生交流2、来看看网友们的评论:http:/ 网友评论&src=0&pid=w.xgsearch.wty(1) 、果真人家要申报,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尽管这节日的“出生证” 在我们这里,但谁叫我们这几年连粽子都懒得吃了,而人家却有“规模和气派”地发展起“端午文化 ”了呢?(2) 、端午节等会不会被“端” 走,根本还在于我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问.页眉.页脚题,那就是我们对待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不是热爱,以及热爱到何种程度。 (3) 、与情人节、圣诞节等一系列洋节近年来在中国的火爆热闹
18、相比,端午等中国传统佳节实在是太冷清,太受冷落了。(4) 、我们看看屈原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就会明白端午节一旦流落异乡我们失去的将会是什么。(5) 、韩国把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也一样有过端午的风俗,虽然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其实这个东西,关键在于谁能保护好,谁能发扬,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自己渐渐不重视不珍惜,让风俗随历史消散,那么不如让别人去保护起来(6)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 (7) 、想想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有多少已被淡忘了,代之的是很多洋节日,盲目的崇洋媚外.保护好自己的节日是不是我们的责任?3、考考你:看看下面这些节日,你能说出他们的时间吗?4、小结:我国的
19、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看看我们自己,一提起吃就是肯德基,一提起穿就是耐克,一提起节日首先想到的就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在对照对照作者,有谁今天还这样虔诚地吃鸭蛋?有谁把端午吃鸭蛋还当作一种幸福和快乐?有谁还在一年之中早早地期待着端午节幸福地到来?因此,我们要热爱,要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最后,我要送大家一句话:(屏显)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六、 作业布置模仿王老先生的文风,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家乡风俗或事物,写一篇习作。要求:真情实感教学反思:随着信息时代的
20、来临,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普遍运用,它的信息量大、规范、简洁、快捷、灵活、色彩搭配适当、动画效果形象逼真等是一般的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拓宽知识面,扩阔视野。并更好的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我针对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页眉.页脚第四单元 17 课端午的鸭蛋设计了精美的课件。现就本课件的设计想法及上课效果谈谈看法:1、 设置情境,渲染气氛, 多媒体课件能通过声音、图片、影片设置情境,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注意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使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课文内容中,为教学奠定良好的感
21、情基础。如:上课前,我在百度搜索了一幅中国古代民俗风情画,希望能将学生的情绪与整个课堂的气氛从现实悄悄融入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从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下感情基调。2、设疑导入 激发情趣如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屏幕展示一句话:“生活的滋味,从小小的鸭蛋开始” ,激起学生极大地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一颗小小的鸭蛋里,能找到生活的滋味?从而自然的屏显本节课要学的课题端午的鸭蛋 。我想,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自然就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想象的空间得到拓展,就更能领悟出文章更深的内涵。3、资料展示,拓展延伸。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不能见到、少接触、无法体验的内容,为语言文字和生活实际架起桥梁。如:在谈到家乡端午的风俗时,七种风俗,娓娓道来,精彩纷呈,显现了乡土生活的多姿多彩。这时我相应的利用一些百度网络链接,多媒体展示一些作者家乡端午风俗的画面,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感受民俗风情)另外,在拓展延伸环节,屏幕展现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的消息和网上搜寻的一些网友的评论资料,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资料,为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既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教师介绍:姓名:陈丽芳 省份:江西省通讯地址:江西省上饶县枫岭头中学 邮编:334100联系电话:13576353996 邮箱:.页眉.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