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包豪斯教育体系对当今设计教育影响.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3291741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豪斯教育体系对当今设计教育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包豪斯教育体系对当今设计教育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包豪斯教育体系对当今设计教育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包豪斯教育体系对当今设计教育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页眉.页脚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的时代到来,全球化、工业化、标准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顺应时代潮流,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以培养相关技术专业人才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艺术设计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包豪斯作为第一所专业设计院校,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先驱,对时代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同时,包豪斯独创的教育体系为当时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各类专业设计人才,并对当今社会的设计教育有很大的启迪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同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交流日趋频繁。许多世界上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都得到了我

2、们的借鉴,许多引用了世界先进生产管理模式(CI)的企业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第一家导入 CI 系统的太阳神。设计在生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外观的设计,更多的是一种生产理念和经营管理理念。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设计人才的培养。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由于长期的闭塞,我们错过了现代设计发展的黄金年代,同世界的差距非常大。长期的手工场式的生产方式让我们同世界先进生产方式产生了严重的脱节,因此直接导致了我国设计教育的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设计的理解仍停留在简单的工艺美术方面。我国的设计教育陷入了误区,至今仍然墨守成规、观念陈旧,不能步入正轨。每年毕业几十

3、万的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对于中国生产的商品缺少国际竞争力有着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了经济的健康茁壮的发展,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值得我们鼓起勇气去面对。在此,让我们一起重温包豪斯带给我们的一切,感受那个设计发展的黄金年代,这对于我们将有着非常大的启发,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深思。 1 包豪斯发展历程简述 建筑物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 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工艺技师联合会,在这个联合会里没有造成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的阶级差异!我们要思考和建造新的未来大厦,建筑、雕塑、绘画将结合在它统一的形象中。这座大厦像由许多工艺技师的双手将之矗立云天的殿堂,将成

4、为新的未来信念的晶莹标志。 摘自包豪斯宣言 1.1 前言 自 19 世纪末期以来,德国一直在寻求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使工艺和美术结合起来。1919 年,德国魏玛造型艺术学院和魏玛使用艺术学校合并,成立了“国立包豪斯” ,由格罗皮乌斯任校长。 “Bauhaus”是德文“DAS STAATLICHES BAUHAUS”的译称,在词源学上它来源于 bauhutte,是格罗皮乌斯发明的一个新字,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建筑之家”。 用“包豪斯” 来命名学校有什么深层含义呢?它有两层含义: 第一,狭义的讲,格罗皮乌斯把艺术设计和建筑看做同源的,艺术设计应该像建筑一样,把各种空间艺术统一于一体,恢复、重建艺术和

5、技术、艺术创作和生产活动的联系;第二,广义的讲, “建筑之家” 作为“大厦”(Der Grosse bau)是一种理想、象征和隐喻,指人们居住的物质环境。 因此,在现代设计史上,在公元 1919 年成了一个重要的起点,在这一年的 4 月 1 日创立的“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适应工业时代需要的艺术教育史上的质的飞跃。如果说其他同类学校仅仅通过调整课程、加强工场的实习来适应新的需要,那么,包豪斯对传统的艺术教育体制进行了彻底变革,这不仅指新型的职业艺术设计的确立,而且指新型的职业个性的培养。 1.2 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 .页眉.页脚欧洲工业革命

6、之前的手工工艺生产体系,是以劳动力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而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则是以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艺生产。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手工艺人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这个时候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打乱了手工时代的设计流程,导致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设计因而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然而机器化大生产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缺乏人情味。 究其原因在于: 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7、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 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19 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其中以 19 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 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1900 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和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工业同盟或德国制造同盟是最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君主政体崩溃,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意识形态遭到唾弃,战争留下的创伤、社会精神生活的紊乱以及在战争废

8、墟上建设新生活的渴望交织在一起,追求新思想的青年需要一展身手的大舞台。包豪斯正适应了他们的需要。 1.3 包豪斯发展的三个阶段 根据校长任期,包豪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格罗皮乌斯任校长的(1919-1928 年)魏玛时期;迈耶任校长的(1928-1930 年)迪索时期;米斯 凡德洛任校长的(1930-1933 年)柏林时期。 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把他的学校视为设计文化学校,他认为,工场里基本的手工艺教育是任何一种艺术创作的必要基础。他不倦的强调,教育活动的最高价值在于它的完整性,学校如果没有工场的话,就不可能形成这种完整性,包豪斯教育的基础是新型教师的概念,即教师应该是艺术家和工艺技师的和谐统

9、一体。但是,这样的教师很难找到,直到包豪斯首届毕业生留校工作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1923 年是包豪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格罗皮乌斯提出了“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这个概念对工业生产中的艺术设计和相应的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格罗皮乌斯忠实的执行者,第二任预科主持莫霍依纳吉又在这项公式的左边,补充了一个概念“科学” 。 迪索时期: 瑞士建筑师迈耶(Hannes Meyer)是包豪斯的第二任校长。1928 年他担任校长后,立即改变了包豪斯的方向,和格罗皮乌斯决裂,指责格罗皮乌斯、纳吉和布鲁耶等包豪斯教师的“艺术唯意志论” 和“过分的唯美主义”。他认为,格罗皮乌斯关于艺术设计和艺术相联

10、系的概念是一种审美幻想,主张在艺术设计方法中更多的依靠科学,而不是艺术。迈耶的功能主义有时候被称作纯粹功能主义。 迈耶的贡献是重视艺术设计的社会方向,艺术设计成为建筑现代物质环境的组织力量。但是,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 1930 年辞职离任,由米斯凡德洛继任。 柏林时期: 德国建筑师和艺术设计师米斯凡德洛接替迈耶,出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米斯担任校长后,致力于学校的非政治化和非意识形态化,他把教学集中在职业的艺术问题上。米斯不赞同迈耶的纯粹功能主义,也不赞同格罗皮乌斯培养通才的观点。 但是由于包豪斯精神为

11、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 1933 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 8 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 年 11 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 14 年的发展历程。 .页眉.页脚2 包豪斯办学模式以及思想及其影响 包豪斯以前的设计学校,偏重于艺术技能的传授,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前身的设计学校,设有形态、色彩和装饰三类课程,培养出的大多数是艺术家而极少数是艺术型的设计师。包豪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联合 ”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开创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有关的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培养出大批既有美术技能、又有科

12、技应用知识技能的现代设计师。 包豪斯的整个教学改革是对主宰学院的古典传统进行冲击,提出“工厂学徒制” 。整个教学历时三年半,最初半年是预科,学习“基本造型 ”、 “材料研究” 、 “工厂原理与实习”三门课,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别进入后三年的“学徒制”教育。合格者发给“技工毕业证书” 。然后再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实习) ,成绩优异者进入“研究部” ,研究部毕业方可获得包豪斯文凭。学校里不以“老师”“学生”互相称呼,而是互称“师傅”、 “技工”和“学徒”。所做的东西既合乎功能又能表现作者的思想-这是包豪斯对学生作品的要求。其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包豪斯的主要课程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中。 2.1 包豪斯预

13、科 包豪斯的办学模式包括三个层次:半年制预科、3 年制本科和众多的实习工场。实习工场有金工场、木工场、粘土工场、纺织工场等。每个工场由一名艺术家和一名手工艺师担任老师,以实现美术和手工艺的结合。进包豪斯就读向来很难,14 年中从包豪斯毕业的学生不超过 520 余人。半年的预科结束后,很多学生被劝退。预科是包豪斯教育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2.1.1 预科的奠基人 包豪斯第一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曾在不同的艺术学校接受过传统的艺术教育。为了使他们适合共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法,约翰内斯伊藤(Johannes Itten)建议为他们组织预科班,格罗皮乌斯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聘任他为预科第一任主持人。 伊藤是瑞

14、士画家、艺术设计理论家和教育家,虔诚的拜火教徒,有一种教士的气质。 包豪斯第一届预科 1919 年秋季开学。当时既无专门教材,又无新的教学法,包豪斯初创阶段教材和教学法的制定,完全归功于伊藤。伊顿受的是福勒贝尔教学法(Froebel Method)的训练,后在斯图加特美术学院师从抽象主义画家阿道夫.赫尔策尔(Adolf Hoelzel) 。 他为预科规定了三项基本任务: (1)释放创造力,并以此激起学生的艺术才能。而这种才能只可以依靠自己的感觉和知识。 (2)简化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的过程。在这方面,同各种材料打交道很有益,学生在短期内应该确定,什么材料最适合他充分的表现自己的创造力。 (3)使学

15、生熟悉视觉现象的原理,理解形式和色彩构成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相互关系。 伊藤预科教学内容的基础,是 18 至 19 世纪之交德国浪漫主义者关于色彩和色彩构成的理论。研究形式节奏、色彩、比例和空间关系的对比是伊藤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研究对比时,伊藤要求学生从感性体验上升到客观理解,进而到综合体现。在所有的对比中,伊藤指出三种基本对比:黑白、大小和冷暖。 伊顿要求学生做的两个练习特别重要: 第一个练习要求学生把玩各类质感、图形、颜色与色调,既做平面练习也做立体练习。 第二个练习要求用韵律线来分析艺术作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把握原作品的内在精神与表现内容。 伊藤醉心于早期基督教哲学和中国哲学。他认

16、为促使人向外发展的科技进步,必须由人内在精神品质的发展加以补偿。他把这些思想成功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概括预科的基本思想为“体验- 发现-知识”三段式。 他要求手下的学生们去观察与诠释真实的世界。他要求他们去描绘自然界的物体石头、草木之类.页眉.页脚的东西这些写生的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磨练学生们的视觉感受能力,去挖掘与诠释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格罗皮乌斯和伊藤之间产生了矛盾。格罗皮乌斯不满意伊藤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伊藤把预科办成只有他本人能够主持,其他人无法替代;二是伊藤预科只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而包豪斯的目标是培养作为现代科技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艺术家。在和格罗皮乌斯发生了几次尖锐的

17、冲突后,伊藤于 1923 年离开了包豪斯。 2.1.2 包豪斯第二任预科主持 包豪斯预科第二任主持人莫霍依纳吉(Moholy Nagy) ,是匈牙利构成主义画家、摄影家、印刷专家和舞台美术家,1923 年就职于包豪斯。他戴着圆形边框眼镜,穿着现代工厂里工人穿的工装裤。他的衣着显示他作为一名构成主义者的艺术倾向。 纳吉作为格罗皮乌斯理念的忠实执行者,他为预科学生安排了三组课程: (1)工艺类,包括手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材料木、粘土、塑料、金属、纸、玻璃的物理性质,形式、表面和结构,容积、空间和运动等 (2)艺术类,包括素描、色彩、摄影、制图、字体、制模、诗歌等 (3)科学类,包括数学和社会科学。

18、 学习工艺类的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手动工具和生产设备,了解结构材料的属性,掌握形式、表面、结构、容积、空间和运动等概念的内容。 学习艺术类的课程是为了使学生熟悉造型表现的原理。 学习科学类课程则使学生的形象知觉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 任用纳吉也表明了格罗皮乌斯观点的转变,他来到包豪斯所引起的冲击, “就像是一支长枪投进了布满金鱼的鱼塘”。 2.1.3 包豪斯第三任预科主持 包豪斯预科第三任主持人约瑟夫阿尔贝尔斯(Josef Albers)是德国艺术设计师、画家和教育家。他于 1922 年毕业留校后创办了玻璃工场,在 1928 年纳吉离开包豪斯后,他主持整个预科,直到包豪斯关闭。 阿尔贝尔斯

19、预科的技术倾向不同于伊藤预科的纯审美倾向,而与纳吉预科相比,更具实践性,它使学生在制作工业产品时完全贴近实际任务。阿尔贝尔斯为预科增添了一些课程: (1)造型、色彩结构和线条(由保罗克莱和瓦西里康定斯基讲授) (2)自然科学讲座 (3)画法几何 (4)心理学 (5)材料学 (6)标准化等 阿尔贝尔斯为预科制定的目的是: 发展学生独立发现的能力、发明新东西的能力,同时注意结构的简洁;增强责任感、纪律性和自我批评精神,增强思维的准确性和明晰性。 材料学是阿尔贝尔斯预科的基本课程之一,与前任们相比,他更感兴趣的材料结构属性客观的、系统的知识。 2.1.4 包豪斯的课程 实用指导 材料研究 .页眉.页

20、脚工作方法 正式指导 观察课:自然与材料的研究 绘画课:几何研究、结构练习、制图、模型制作 构成课:体积、色彩的研究与设计 每一门课程最初由一位造型教师与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传授美术与设计,又传授技艺与方法。为贯彻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学院内设置了供各门课程实习所用的相关工厂,既是课堂,也是车间。 编织工厂:主要以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的编织设计为主 陶瓷工厂:以距离魏玛 20 公里的唐堡陶瓷工厂为实习工厂 木工工厂:该工厂产品追求严谨的几何结构 金工工厂:1925 年迁往迪索后成立 纺织工厂:1925 年迁往迪索后成立 其他基本课程:色彩基础、绘画、雕塑、图案、摄影等 工艺基础课程:木工、家具、陶

21、瓷、钣金工、着色玻璃、编织、壁纸、印刷等。 其它专门设计课程:展览、舞台、建筑、印刷设计等。 建筑研究班特别选修工程课及各类专题研究 这些课程基本涵盖了现代设计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等三方面知识。此课程体系为现代设计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包豪斯的预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的成功主要有三点: (1)此前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建筑、绘画、雕塑、实用装饰艺术找到共同的基础,并把它们纳入到与设计活动有关的同一领域中。 (2)把当时欧洲积累的艺术创作的丰富经验,系统的吸收到预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 (3)科学技术课程为学生提高这一方面的学识和技能奠定了基础。 包豪斯在预科之后的本科教学中

22、,继续设置一系列科学技术课程,如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学和工艺学。在包豪斯本科阶段,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还根据自己对某种材料的特长,固定的在一个工场学习和实习。他们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他们按照现代工业的要求,学习劳动管理,学习节约原材料和生产手段的方法。他们在学习材料加工工艺的同时,还学习一些应用课程,如设计项目的估价、财会、商务谈判等。2.2 包豪斯的思想 “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才能把我么你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技术成就,变成一种成熟的、高级的艺术,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人类的文明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 Peter Behrens 2.21 格罗皮乌斯 1922 年 2 月 3 日,格罗庇乌斯(Wa

23、lter Gropius)在形式大师中散发一份备忘录,其部分: “我们既能称道装配良好的飞机、汽车或者机器,又能称道创造性的双手做成的艺术作品,这样好不好呢?我们不是那种非此即彼的人,很明显,我们同时在思考着两种创造过程,它们相互之间完全是隔绝的,但是又在同步进行着。并不一定其中的一个过时了,另一个就准是现代的;它们都在继续发展着,而且看来还会渐渐地相互靠拢。 ” 1924,格罗庇乌斯写了一篇文章国立包豪斯的观念与发展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Bauhaus) ,他感谢拉金斯,莫里斯,范德 维尔德,贝伦斯等以及德意志制造联盟,他们全都 “苦心

24、探求,并且最先找到了一些方法,重新把劳作的世界与艺术家们的创造结合起来”。 格罗皮乌斯把他的学校视为设计文化学校。学校兼有两种原型:中世纪师徒授受的建筑行会和大学模.页眉.页脚式。学校早期手工艺传统和 20 世纪先锋派艺术相结合,学生同时向工艺技师和先锋派艺术家学习,向前者学习金属、木材、陶瓷、纺织品等的加工原理,向后者学习现代素描、绘画和雕塑原理。格罗皮乌斯认为,工场里基本的手工艺教育是任何一种艺术创作的必要基础。 在格罗庇乌斯对包豪斯的构想中,有一个概念很重要: 从本质上将,美术与工艺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而是同一种事情的两种不同分类。画家比旧式工匠更关注艺术理论,容易欢迎新的想法,他们可

25、以向学生们强调与解释一切艺术活动的共通要素。她们可以指点设计效果与色彩运用,指点形式与构图,让学生了解到美学基础。他们可以利用自己身为画家的经验,帮助学生创造出新的设计语法,而单靠历史旧例则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她们自己的绘画,就好像是源泉不断的创造性的蓄水库。 格罗皮乌斯,主张艺术与工业结合。认为在工业十分发达的时代,应当利用科学成果,在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合乎功能的新的工艺美。机器产品虽然单调枯燥,但是机器只是工具,我们应当解决机器生产与艺术表现的矛盾,使设计、生产、经济得到有机的统一。包豪斯的工艺思想,重视现代材料、现代技术、现代结构的应用,并由现代工业直接创造美学价值,这对工艺美术创造,

26、适应时代发展,结合生活需要,工艺美术新领域的开拓,工艺思维的启迪,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包豪斯工艺思想强调工艺美是体现功能和运用结构的必然结果,并认为传统是阻碍机器产品设计的因素,因而认为功能就是美,并忽视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这种理性的观念,同样也显示其偏颇性。所以,后来又产生与之相对立的重视人性的亲近感和强调个性的多样化的新的工艺思潮。 ” 格罗皮乌斯万年经常反思一个问题:包豪斯最宝贵的教育经验是什么? 他认为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独创性和创新意识。 他在 1924 年出版的 包豪斯的观念和结构一书中阐述预科的教育思想时,要求学生自觉的的摒弃对任何一种固定的风格和流派的模仿。预科的目的在于揭示

27、学生个人的潜能,并按照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它们。问题不是在于某个人天赋的高低,而在于各个人在节奏、明暗、色彩、材料性质等方面有不同的擅长。因此,必须优先发展学生最有特色的能力,同时均衡的发展他的其他能力。预科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而且也是教师展示他的其他能力的场所,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不断发展的个性。 尽管包豪斯教师们的艺术风格很不一样,然而他们都认为: 最重要的不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创作方法,而是让学生探索个人的道路;不是把某个风格强加于人,而是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对于这个问题,作为包豪斯教师的康定斯基(V. Kandinskiy)说的最为明了:“学校里不应该教的东西,那就是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学校

28、的任务在于指明道路,提供手段,而目的和最终决定的寻求是艺术个性的任务。 ” 因此,格罗庇乌斯一直毫不退让地否认所谓包豪斯风格存在,并且强调,包豪斯并不想发展出一种千人一面的形象特征,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对创造力的态度,它的目的是要造就多样性。 2.2.2 包豪斯宣言 要研究包豪斯的思想,包豪斯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我们都可以从包豪斯宣言中找到答案。 “建筑物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 这里的建筑并不是单纯的指建筑物,在文章的开头我已经提到过,狭义的讲,格罗皮乌斯把艺术设计和建筑看做同源的,艺术设计应该像建筑一样,把各种空间艺术统一于一体,恢复、重建艺术和技术、艺术创作和生产活动的联系;广义的讲,这

29、更是一种理想、象征和隐喻,指人们居住的物质环境。 因此,包豪斯的影响远不止于建筑领域,建筑上的革命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设计产品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产品形态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审美设计没有极致和终点。对于工业设计、现代戏剧、现代美术等的发展也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正如包豪斯的旗手格罗皮乌斯在全面建筑观中所指出的:“历史表明,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页眉.页脚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2.2.3 包豪斯的教育思想 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 (1)实行艺术

30、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架起艺术和技术重新统一的桥梁。 (2)填补艺术创作和物质生产、体力劳动和价值创造之间的鸿沟。 它所培养的新型艺术设计师应该集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于一身,既有艺术家独立创作的才能,又有工艺技术娴熟的技艺。包豪斯制定了艺术设计师创造活动的原则,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以及与新型建筑理论不可分割的艺术设计理论。 它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设计模式:把艺术设计看做个性全面发展、恢复个性的完整性,并通过个性的创作重建物质世界的完整性的一种方式。 2.3 包豪斯对世界的影响 虽然那个另人热血沸腾的年代尽管离我们远去,但是作为世界上最早期最著名的艺术设计高等学校,包豪斯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摇篮。

31、尽管包豪斯仅仅存在了短短的 14 年,但却成为许多艺术设计工作者心目中的偶像。包豪斯不只是一所学校,它是一个公社,一项精神运动,一种对所有艺术之激进理解,一个可与伊壁鸠鲁花园相比的哲学中心,对后世的影响不可估量。从你坐的椅子,到你手边看的书。 2.3.1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 (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早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 (3)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以上几个要点,已经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了。 (4)把

32、设计一向流于 “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 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 凡德 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6)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1920 年包豪斯重要教员、色彩专家约伊腾创立预科,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说。同时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有了结现代工业生产方式

33、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2.3.2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把“无所不在的建筑”作为自己综合的艺术作品。建筑是树干,其他各种艺术是分枝,它们一起组成葱绿的树冠。各种艺术设计力量围绕建造“大厦” 这个共同的任务联合起来,通过艺术手段来造就完整的、符合人性的环境。 因此,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建筑设计的巨大影响。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大动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法两国成了当时激进建筑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洛、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三人是主张全

34、面改革建筑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23 年勒 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提出激进的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和理论。1927 年在米斯主持下,于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展示新型住宅设计的建筑展览会。1928 年各国新派建筑师成立“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组织。到 20 年代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本身包括多种流派,各家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创作各有特色。但从 20 年代格罗皮.页眉.页脚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发表的言论和作品中可见以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1)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时代相适应。 (2

35、)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 (3)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4)主张坚决摆脱历史上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建筑。 (5)发展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包豪斯被迫解散后,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纷纷流亡法国、瑞士、英国,而大部分去了美国。欧洲建筑和工业设计的中心转到了美国。如格罗皮乌斯在英国居留三年后又于 1937 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此后,布鲁耶投奔格罗皮乌斯并在美国执行建筑业务,米斯凡德洛暂居德国,1937 年赴美国任教于伊利诺工业技术学院(1llionis lnstitueeof Technology)。希尔伯西摩和彼得汉斯等也前往该

36、校任教。克利前往瑞士,康丁斯基前往巴黎。巴耶在纽约任一家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1937 年包豪斯的教师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在芝加哥筹建了“新包豪斯”,继续弘扬德国时期的包豪斯精神。后来更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1nstituteof Design Chicago)。以后又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设计学院。从此,欧洲设计运动便在美国蓬勃开展,形成高潮。 2.3.3 包豪斯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认清“技术知识” 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包豪斯从事

37、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 (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2.3.4 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 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对世界设计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的艺术教育起步晚,工业化程度低。二十世纪初,我国民族工业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重重挤压中,步履艰难的崛起。伴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艺术设计在我国也开始诞生。早期的艺术设计成果主要表现在商业美术上。但早期中国对“design”的翻译并不是叫设计,而是沿袭日本的翻译为“图案” 后来改用“工艺美术” 。 因此,包豪斯对中国设计

38、的影响最早是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当然新中国最早的设计教育就是工艺美术教育。 工艺美术正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设计或艺术设计,而包豪斯的影响也一直影响至今,当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过分固守这一过时已久的理念,对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是一种障碍,无法逾越则无法创新发展。 2.3.5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局限性 (1)过于重视构成主义理论,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形式机械、呆板。 (2)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民族的历史,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3)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品少有探讨。(4)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直接的关

39、系,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抽象的美学追求,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3 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中国目前有 1000 多所高校设有设计专业,其中 800 多所得到了教育部的评估认可,每个学校的设计.页眉.页脚专业学生平均超过 2000 人,但是人才规模的扩大并不代表实力的增强。中国的现代设计在近 10 年中的发展是爆炸性的,但在制造业生产链条当中,设计所占的是中间最低的一段。总体看,中国的设计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3.1 模糊的概念 要搞好艺术设计教育,那么我们就必须首先要弄明白设计的概念,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基本上并不明白什么是设计,包括我们很多的设计教育从

40、业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发展迅速带来了艺术设计的热潮。各大高校都纷纷成立了艺术设计系,艺术设计教育一时间也开始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国,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还占主导地位,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方式在中国人民的心里还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有的人还把“艺术设计” 认为或等同于“工艺美术”的观点上或者认为“工艺美术” 包含了“ 艺术设计”。 我们知道,早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也是以传统手工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但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机器取代了手工艺劳动,批量化大生产它完全不同于传统手工艺生产的“工艺美术” 观点。 3.2 僵化的模式 格罗皮

41、乌斯认为:“教育活动的最高价值在于它的完整性,学校如果没有工厂的话,就不可能形成这种完整性。 ” 基本上,以目前来说,中国大多数的艺术设计院校的教育模式,一般可以分为大一基础课,大二、大三为专业知识课,大四基本忙于毕业有关的事情。僵化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缺乏跟社会的接触,对加工工艺和材料的属性不理解。而这恰恰是我们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不完整性造成许多学生的作品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意义。而正确的方法是,了解材料的限制是设计的根本技能,效果(眼、耳、鼻、舌、身)的追求是在这之上的。如果我们在设计教育阶段,没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质,而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丰富,那

42、么,在这样教育体制下批量生产的学生在走出校园后,也必将会面临重新学习的尴尬境地。 3.3 错误的理解 设计教育在我国走过二十多个春秋,从弱小到壮大,从幼稚到成熟,已初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逐渐从美术、工艺美术的模式过渡到具有现代设计教育的特点的教育模式。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搭上了快速奔驰的列车,社会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设计教育像雨后春笋迅速成长,据统计国内在近三百所院校开设有设计专业,这无疑给设计教育注入了活力。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今中国经济一支独秀,按常理来说中国设计也应该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不过事实是如何呢? 改革开放和推行市场经济后,中国的设计艺术领域在实践

43、中开始运用包豪斯的理念,并更多地运用国外的其他现代设计手段,造成了一种蓬勃而混杂的局面:一些设计艺术家和建筑师将“装饰” 与“设计”对立起来,把“无装饰”与“ 反装饰”当做“现代设计”并打上了包豪斯的旗号。这分明是对包豪斯理念的断章取义。 虽然中国的设计师经常自诩创作风格来自包豪斯,但很多人恰恰在违背包豪斯精神,只是在搞形式游戏。 “国内的设计被空洞化了、表面化了、边缘化了,最可怕的是艺术化了,只追求好看。 ”包豪斯不是形式游戏,它在解决本质问题,在思考艺术和设计的规律和本质。 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包豪斯不是形式游戏,它在解决本质问题,在思考艺术和设计的规律和本质。 而我们,往往绕开

44、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去追寻表面的真理。 4 中国设计教育如何从包豪斯的影响中找到出路 .页眉.页脚包豪斯在中国,很多时候像一块已经很遥远的圣地,在需要的时候,被稔熟而又漫不经心地提一下,然后又轻轻地放过一边。没人会说自己不知道包豪斯,对于当下的设计和设计教育来说, “包豪斯” 究竟意味着什么? 4.1 明确观念 中国的设计历来强调所谓的民族性和中国元素,故弄玄虚,到现在来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设计风格,总以为拼贴几个中国古典符号就是中国风格了,流于表面,浮躁喧闹。 将设计关在美术的圈子里,美其名曰为“大美术” ,但两者却根本不同。 “设计是综合的艺术,它需要美术、技术和对人的研究的支撑,

45、但国内对人的研究还基本没有开始,艺术家眼中只有自我。很多设计者一味求新、求奇、求怪,这样根本不可能学到包豪斯。 高校的教师没有几个有真正从事过实际设计的,很多都是从美术绘画转过来,对结构更是缺乏理解,设计沦为美工和表面装饰。在我认为设计更应该是 solving problem,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问题,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设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应该是挽起袖子去干活,去解决问题,解决人们的需要,而不是一大群人围坐一起坐而论道,将设计过分的文化化,历史化。 4.2 改变教学结构 目前中国艺术类院校教学结构僵化,呆板,艺术类专业的某些课程设置竟然与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着惊人的相似,这

46、不得不说是艺术教育的悲哀。 而专业课程门类庞杂繁多,并且每一门课都只是“点到为止” 。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但大学四年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有效的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专业素质呢? 我个人认为,包豪斯从预科开始读到读完本科,才仅仅三年半的时间,但包豪斯训练出来的学生我相信比中国大多数艺术院校训练出来的要优秀。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包豪斯是把学生当作设计师来培养,而我们的学校是把学生当作大学生来培养。 目前中国的院校设计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配置松散杂乱,毫无系统可言,这完全违背了包豪斯的办学精神和教育理念以及它的追求。 “建筑的大树 ”在我们的教育中基本没有得到体现,可能我们的教育连这

47、个概念都没有。 我们简单的把教学的形式当作精髓奉若经典,每一个学生都像车床上的模具,被机器压出了一模一样的花纹,不管你是钢是铜还是铁。 这一点,包豪斯早在七十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独创性,要根据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天赋和兴趣而分别施教。我们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像我们的设计永远的在追求形式的美感,而忽略了去解决事物的本质。目前设计界流行的“三大构成” 绝不是包豪斯的本质,我们只学到了形式,却没有理解到精髓,没有去找寻那些设计中规律性的、本质的属性,这不得不承认是我们的一个失败,永远的照猫画虎,却落的四不像的结局。 因此,我们有必要精简优化教学结构,加强专业训练的力度不要再流于表面

48、,去除那些不必要的课程,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专业的培养上来。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培养专业的人才,而不是各个方面都半瓶水的全才。 4.3 由技入道 我想,这才是我们走入正途的最佳捷径。包豪斯能够脱颖而出,是由于它那一环套一环的作坊教学体系。专项工艺“大师”教会“ 学徒”们掌握工艺的方法与技巧,美术家们“ 形式大师”则与工匠们密切合作,带领学徒去探索创造的奥秘,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独到的形式语言。 我们的教育只教给了学生如何去做,而不是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独到的表现语言。我们常常讲创新,以为新奇怪异就是创新,而忽略了那些只是流于表面的创新,缺乏内在理解的支持,总有一天.页眉.页脚所面临的结果是才思枯竭

49、,只是昙花一现。 我们缺少技师,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忽略了这一方面,独立的理论教育让学生在面临实际的操作时不知所措,对于各种材料的属性,制作流程茫然无知。 梁思成 1948 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授课时,采用了从美国带回的“包豪斯”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料,同时聘请木工大师在木工房教学生木工手艺。我想,这才是艺术设计教育最根本的所在,如果要培养设计师,就应朝着培养工程师的方向去努力,而不是一个华而不实的理论家。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说设计行业在中国属于夕阳行业,是很没有前途的一个行业。我想,说这个话的人是对设计不了解的人,起码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因为,设计行业可以说在中国还是处于学步的幼年状态,我们看到的繁荣只是虚假的繁荣,整个行业还处在非常不成熟的阶段。行业内部由于没有共同有效的职业规则,导致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逐渐贬低了设计的价值,设计更多时候沦为了商业的附赠品,设计师更是悲惨到沦为软件制图的工人。 造成这个局面是多因的,不仅仅是行业内部的问题。中国才改革开放推行市场经济 30 年,就像一个新生儿一般要同发展了百年,拥有非常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的西方国家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尽管,全世界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但根据“ 二八法则”,我们实际上是牺牲了百分之八十的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