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所谓的自由意志 技术组 陶引 21世纪的科学正在破坏自由主义秩序的基础。科学越发达,我们越是发现,自由人文主义的基础,也是建立在一个虚构的概念之上的, 人类的 “自由意志 ”,其实并不是真正的 “自由 ”也找不到所谓的 “意志 ”。 如果 “自由意志 ”指的就是 “依据自己的欲望行事 ”,那么人类确实有自由意志。如此,黑猩猩、狗和鹦鹉也有自由意志。我们和所有的动物都有欲望,大部分时候,我们也都是依据自己的欲望在行事。 可 “欲望 ”是谁决定的? 我们的 “欲望 ”在微观层面,本身就是细胞和神经元的电化学反应,一个想法和一个行动都是一系列微小事件的连锁反应,而每一个微小的事件都
2、是前一个事件决定的。而追溯到源头的触发事件, 可能是来自生物预设(对外界信号的刺激反应,看到骨头流口水)、随机或者两者的结合 。生物预设和随机都不代表 “自由意志 ”,我们不能控制下一秒有什么样的想法,也不能预测今晚做什么样的梦,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想法和梦境,却实实在在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选择。 我们对 “自由 ”的理解,背后有一套错误的逻辑。 人的欲望不是一种选择,我们只能是感受到欲望,再据以行事。 看起来 ,我们所谓的 “意志 ”,大部分时候是为了满足 “欲望 ”而存在的 。我们能否通过意志消除自己的欲望,能否通过某种训练让自己脑海中的所有想法都消失。又或者,一个自控力强的人可以抵御美食美
3、女的诱惑,但能否抵其他的情感刺激?比如看到杀人的场面不恐惧,看到感人的画面不落泪? 这些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影响我们的投票。 商业广告和总统大选都在用尽一切办法 “引导、诱导、误导 ”我们做出看起来 “自由 ”的选择。 我们的选择,从来就不是真正的自由意志主导的 ,所以我们经常会后悔昨日的决定。买错商品、嫁错人、选错总统、走错路这都是我们经常干 的事,不对吗?被销售大师的口才折服和江洋大盗诈骗,又或被挥舞的切糕刀恐吓,花费一样的成本,得到同样的次品,感受却有着很大的同,这里只有 “心甘情愿 ”和“上当受骗 ”的区别,第一种感觉好点,但也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意志,因为你回家发现这个商品你还是不需
4、要,不满意,只是当时鬼迷心窍套了腰包。 现在我们为了引导别人做出有利于我方的选择,还需要通过公关和营销等多种手段,利用人性的弱点,击中要害,让他们 “自愿下套 ”。未来,我们通过新科技,根本都不需要这么复杂的社会市场行为就可以直接操控他人的欲望,通过操控欲望引导决策。美国军 方已经有了类似的可以植入人脑芯片和 “头盔 ”,只要带上头盔,就能进入到一个没有杂念的状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比如枪击训练。当然,控制抑郁症的良药百忧解其实也是直接作用于大脑,让那些恼人的情绪直接关闭。我们既然可以通过吃药关闭一些大脑区域,就一定能通过吃药打开一些区域,不同的区域带来不同的思想
5、体验,导致不同的决策。 通过脑科学实验,我们更加发现,左脑和右脑本来就是两套不同的决策体系,因为它们中间通过一束神经纤维 “胼胝体 ”连接了起来,所以最后作出的决策看起来是一致的,内心的煎熬只有 我们自己知道, 到底投票给希拉里还是特朗普,很多人也左右摇摆过 。 在一些脑裂病人的试验中,科学家剪开了胼胝体,左脑右脑完全独立决策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们经常做出矛盾的行为,左手开窗右手关窗。当我们让右脑看到雪景(只给左眼看),左脑看到鸡爪(只给右眼看)的时候,左脑控制的嘴巴的回答是看到了鸡爪,右脑控制的左手的回答(通过拼字)看到了雪景。然后让他们继续选择跟前面的图相关的图片的时候,左手选择铁铲因为右脑
6、(左眼)之前看到的是雪景,右手选择鸡因为左脑(右眼)之前看到鸡爪;这个时候问左脑(问题写在板子上只给右眼看)为什 么左手拿着铁铲,从来没见过雪景,只见到鸡爪和鸡的左脑控制在嘴巴回答说:因为要给鸡舍清理垃圾。 原来, 左脑还负责 “合理解释 ”的功能,不管主人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和行为,左脑都会负责收拾摊子,给出看似逻辑合理的解释,为我们的生活找出意义 。就像中情局在巴基斯坦执行无人机空袭任务犯了事,美国国务院并不知道,但是面对媒体的质问,总是要编出一套堂而皇之的说法,回应大众。 所以,我们今天所理解的 “生命的意义 ”,只不过是左脑的强词夺理。 人体内至少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
7、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但是却没有记忆能力,所以我们经常 “好了伤疤忘了疼 ”,经历了剧痛分娩也挡不住女人会继续生二胎三胎四胎。叙事自我就像一个旁观者,负责提炼总结,通常都是用体验自我的峰值和终点两者的平均值得出一次体验的感受,这叫峰终定律。我们改变不了很多事件的体验峰值,但是我们可以调换顺序甚至仅仅是在结尾的时候增加一个更好的体验环节,就能让整个体验感提升。所以医生懂得,一次相同的体检,仅仅是因为最后一项安排的不太痛苦而让整个体检的感受好受了很多。叙事自我还懂得 ,给体验赋予不同的意义,能让体验感受变得天壤之别。 在斋戒日禁食和因为贫穷挨饿、捐赠和被骗、参加马拉松和被罚跑步这些都有着巨大的体验
8、差,而本质上的身体经历是相同的。 核心的区别是我们如何理解这段经历的 “意义 ”。 意义,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人类虚构的概念,在宇宙中原本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代表 “意义 ”。我们发现人类社会一个荒谬的事实是, 我们对一个想象的故事付出的牺牲越多,就越可能坚持,只是为了让我们过去的牺牲和痛苦显得更有意义。 在政治里甚至有个次描述这种现象,叫做: 我们的孩子不能白白牺牲综合征( Our boys didnt Die in Vain) 。因为这个综合征,无数的孩子们被继续送往战场送死,即便是活着回来的无数的伤残军人也不愿意相信他们曾经为之付出惨痛代价的战争,只不过是因为一些政客的一时冲动;第一次冲动的失败,并不能被及时叫停,那样前面的牺牲就没有意义了。多么愚蠢的人类。但我们为之奋斗的国家、神、民族和金钱,本身都是虚构的概念。当下最令人振奋的行动意义,在后人看来可能又显得十分的荒诞无稽。 没事,因为我们的左脑会负责编制一个天衣无缝的理由来解释我们过去的愚蠢并接受我们遭受的牺牲,为了这个编造的理由更加合 理,我们可能需要继续投入,继续行动,哪怕付出我们的全部财产甚至生命。战争的本性和股市的任性,就是这么回事。 原来,自由意志和活着的意义,都是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