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0第十章-深部找矿方法研究--概述.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78248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3.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第十章-深部找矿方法研究--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10第十章-深部找矿方法研究--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10第十章-深部找矿方法研究--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10第十章-深部找矿方法研究--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10第十章-深部找矿方法研究--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深部找矿方法研究,一、矿产预测类别 二、成矿规律和矿产预测的关系 三、地质预测、综合信息、综合方法 四、理论基础,概 述,一、矿产预测类别目的分类:统计预测/找矿预测 成果分类: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比例尺分类:区域预测/矿床预测 不同类别预测思路、方法选择不同。找矿勘查过程就是预测-验证过程,因此找矿勘查过程中的预测称为找矿预测,找矿预测和其它矿产预测方法存在重大区别。,找矿预测方法分类,(一)区域预测 比例尺:15万120万/ 125万 目的:提交找矿远景区,为部署矿产勘查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地、物、化、遥资料,研究成矿地质背景,总结成矿规律,建立预测准则,进行类比预测,圈定预测区,估算资

2、源量。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二)矿床预测 比例尺:1:5万,矿区矿产预测。 目的:部署探矿工程,揭露矿体位置。 方法:总结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思路,开展大比例尺。 地、物、化工作,提出工程部署方案。 矿床预测/矿区矿产预测/大比例尺矿产预测可统称深部找矿预测。 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二、成矿规律和矿产预测成矿规律是矿产预测的基础 成矿规律基本方法:在成矿理论指导下比较矿床学研究 矿产预测基本方法:在成矿理论指导下类比预测 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预测方法不同 成矿规律:归纳法,个别一般,特殊模型,实体概念 矿产预测:剖析法,一般个别,模型特殊,概念实体 矿产预测技术:是指在一般规律,概念模型

3、基础上应用成矿理论研究预测实体特殊性的技术。,三、地质预测、综合信息、综合手段,地质预测:以地质成矿特征研究为主的预测方法。 综合信息: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显示的地质矿产信息。 矿产预测:成矿地质特征研究结合综合信息应用。 综合方法:在矿产找矿、勘查过程中采用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方法。 矿产预测方法:单一法、综合法两类。,四、理论基础,(一)成矿物质来源 地幔源、下地壳(深部源)、上地壳(浅部源)、地表、宇宙源 (二)成矿作用动力学过程 成矿物质通过岩浆、火山、沉积、变质、大型变形构造五种地质作用,持续反复多次的物理、化学作用,经过反复萃取和高度浓集,以流体为载体经过迁移和沉淀而形成

4、矿床。,(三)成矿作用机制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突变成矿:各种成矿控制因素和成矿参数的突变而成矿。 界面成矿:成矿物质一般都在岩体边缘,地层界面、地下水界面、物理化学转换面及其它临界面成矿。,(1)地质作用成矿 通过沉积作用、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区域变质、大型变形构造等地质作用形成矿床。 成矿作用的产物是矿体,地质作用的实物载体是地质体。 矿体和地质体存在时间、空间、物质、动力的关系。,成矿作用是指成矿物质溶解、迁移、集聚、沉淀过程。 成矿物质到达集聚地以后,由于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溶质浓度)发生突变而由流体态变成以矿物态为主的固体态。 两个要点: 一是过程突变

5、。因此,成矿年龄可以实际测定; 二是,成矿物质完成集聚以后经历了流体态和固体态两个阶段。,(2)物理化学条件突变成矿,(3)界面成矿,成矿作用发生在地球物质的各种界面上。 岩性界面:包括全部地球物质界面; 构造界面:包括全部地球物质隐性或显性破裂面; 物理化学转换界面:包括温度、压力、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等。,(四)流体成矿作用成矿流体是成矿物质运移、富集的载体,流体成分以水为主,此外还有各类元素。水源以岩浆水和天水两类,流体物态分气液两种,以液含气混合态为主。流体成矿作用是成矿物质通过流体溶解、迁移和富集、沉淀,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作用过程。,1、成矿流体特征 (1)水源特征:沉

6、积型矿床、热卤水矿床、火山矿床、浅层热液矿床、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高温热液矿床、伟晶岩矿床、岩浆矿床由浅到深,由天水和岩浆水两个端元混合过度。 科拉半岛超深钻,天水已达10公里;东海大陆超深钻,天水达5公里。 大多数成矿流体为天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水。,(2)气相和液相比例特征:气相和液相比例受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控 制,成矿作用深度不同,流体气液比例 不同,成矿越浅气相比例越高。 (3)物质组分特征:成矿元素阳离子、络阴离子、水、气;物质组分受母体及流体与接触的地质体 物质成份有关。,(4)超临界流体岩浆热液、变质流体、地幔流体、海底火山热液流体都是超临界流体(水的临界参数tc=374,Pc=22

7、.4MPa)超临界流体具有3个特点:一,流体中水气不分为混合态;二,水的质量可以由常温的1g/cm3减小到近岩浆条件下的0.01g/cm3;三,流体中携带大量络合剂、挥发份,可以萃取所通过岩石中的离子,改变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这是一个使流体发生酸碱度变换时地球化学界面。顺层产出的大型矿床,往往和此类硅钙面相关。,(五)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的核心内容,1成矿地球化学障别列尔曼于1968年提出了“地球化学障”的理论,强调了在短距离内环境物理化学条件截然变化对元素沉淀富集的重要意义。巴尔苏科夫1980年提出热液自混作用理论解释蚀变分带。环境的物理化学界面,如氧化还原界面、压力释放带、温度界面、pH界面、

8、水位线、土壤温度界面等经常形成元素发生迁移或沉淀的界面。这就是地球化学障。针对成矿元素沉淀界面而言就是成矿地球化学障。,2成矿元素迁移和沉淀过程的介质条件综上所述,成矿元素在流体中为两性离子,主要以络合物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及强氧化介质中迁移,在相对低温、低压、近中性或还原介质条件下沉淀。在空间上在短距离内形成地球化学障,在时间上为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先后变化过程。,第一阶段:当地质体成岩作用已经完成,实现了岩石和流体的初始分离。由于发生地质构造活动,成矿介质温度、压力发生变化。成矿介质尚处于高温、高压、强酸、强碱或强氧化条件下,成矿流体对原来的岩石矿物形成大规模交代作用,出现大量交代矿物。

9、成矿物质尚处于络合物状态时的蚀变,此时属于成矿前期蚀变。,3.双阶段成矿过程,第二阶段:成矿介质在地质作用过程中转变为低温、低压、近中性或还原条件时,成矿物质沉淀结晶就位,同时又形成新的脉石交代矿物。此时属于成矿物质卸载阶段的蚀变。因此矿床周围出现了两套交代作用。一是显示成矿物质处于流体中络合物状态;二是成矿物质结晶沉淀就位。两个阶段实际上在时间上是连续、过渡的。在空间上受各种界面控制。交代矿物的分布呈渐变过渡或交替叠加过渡。,1.矿体产状、形态、规模及空间分布; 2.矿石质量、矿石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 3.成矿期次和成矿阶段及物质组分;,(六)研究基础工作,(七)研究方法(1)基础工作:

10、成矿期次成矿阶段矿物组合、蚀变及金属矿物平面、剖面分带分布; (2)矿物学特征:交代岩和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矿物成分; (3)包裹体特征: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大小、含量、成分; (4)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标型微量元素; (5)稳定同位素特征:S、H、O、Sr同位素 (6)物理化学条件及其成矿作用过程的变化:双阶段的温度、压力、PH、EH数据,深部找矿预测特点,1、战术性问题,不是战略,是微观问题,有很强的实例性、个案性。 2、探索性很强,是实践问题,不是理论问题,结合找矿实践,边施工边研究,才能获得成果。 3、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理论上多学科高度综合,方法技术包括地质研究、物探、化探

11、、探矿工程有机结合。,深部找矿的技术总思路,大规模成矿物质集聚、就位机制为依据 1.成矿作用是成矿地质作用的产物和组成部分成矿地质体 2.界面(结构面)成矿机制成矿构造 3.流体物理化学条件超临界态和常态变换过程成矿物质迁移集聚和卸载就位,构建深部找矿方法技术体系1.建立地质找矿预测思路: 深部成矿地质体研究 成矿构造体系和深部成矿结构面研究 成矿流体标志研究2.合理的深部找矿技术路线: 地质研究建立准确的找矿思路 物探(化探)方法确定找矿地段 钻掘工程揭露评价矿体3.先进配套的勘查方法技术: 深部找矿预测技术 高分辨率深部物探技术 使用的深部化探技术 高效先进的钻探技术,地质 预测方法1.深

12、部成矿地质体研究:(1)成矿地质体类别(2)成矿地质体确认(3)成矿地质体和矿体空间关系2.成矿构造系统和成矿结构面研究:(1)成矿构造系统类别(2)成矿构造系统确认(3)成矿结构面确认(上脉下层、上脉下带、上陡下缓),3.成矿流体标志研究:(1)成矿流体早期矿物标志:面积、强度、种类(2)成矿流体早期矿物标志和成矿期矿化蚀变关系(3)成矿流体标志和找矿方向的确定,二、构建深部找矿方法技术体系1.建立地质找矿预测思路: 深部成矿地质体研究 成矿构造体系和深部成矿结构面研究 成矿流体标志研究2.合理的深部找矿技术路线: 地质研究建立准确的找矿思路 物探(化探)方法确定找矿地段 钻掘工程揭露评价矿

13、体3.先进配套的勘查方法技术: 深部找矿预测技术 高分辨率深部物探技术 使用的深部化探技术 高效先进的钻探技术,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我们提出“三位一体”的深部找矿预测地质方法: 通过成矿地质作用研究确定成矿地质体; 通过成岩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研究判断矿体(床)空间位置; 通过成矿流体作用标志研究判断深部隐伏矿体(床)的存在和可能位置。,勘查区预测方法“三位一体”预测方法,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我们提出“三位一体”的深部找矿预测地质方法: 通过成矿地质作用研究确定成矿地质体; 通过成岩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研究判断矿体(床)空间位置; 通过成矿流体作用标志研究判断深部隐伏矿体(床)的存在和可能位置。,

14、目 录,一、沉积类矿床 二、火山热液类矿床 三、海相火山喷流型矿床 四、斑岩类矿床 五、矽卡岩类矿床,六、高温热液类钨锡矿 七、中低温热液类矿床 八、岩浆类矿床 九、变质类矿床 十、大型变形构造类矿床,一、沉积类矿床,1矿化特征 A类,沉积型铁矿、铝土矿; B类,沉积砂岩型铜矿、铀矿; C类,热卤水沉积型铅锌矿; D类,沉积改造型铅锌矿(MVT型)。以上矿床都受特定的地层层位和岩石组合控制,经常形成矿物分带,矿化类型变化多样。总体以沉积成矿作用为主要特征。,沉积岩石组合和盆地,受沉积岩相古地理控制,A、B类主要以碎屑岩组合为主。D类以碳酸盐岩组合为主,C类两者兼有。,2成矿地质体,盆地及边缘同

15、生断裂、构造古地理。 成矿结构面: A类:不整合面、平行不整合面、盆地隆起沉降转换界面、古风化壳界面、不同岩相岩性层界面; B类、C类:沉积盆地边缘或叠加同沉积断裂构造带,氧化还原转换带或转换面、地下水前锋带。 其中C类、D类常见生物礁,特殊岩性地层界面等; D类:沉积盆地叠加同沉积断裂或成岩后叠加成矿断裂构造。边缘成矿、界面成矿、盆地沉积作用叠加同生构造成矿是沉积类矿床矿化富集的必要条件。,3成矿构造,4流体矿物标志,A类:主要以氧化矿石为主,存在古风化壳类矿物组合; B类:紫色岩石(氧化环境)和暗色岩石(还原环境)变换带或变换面; C类、D类常见膏盐类、硫酸盐类矿物和金属硫化物分带或分层产

16、出。常见大面积白云岩化,局部可见有机物质。 氧化还原成矿地球化学障的矿物标志是沉积成矿作用的基本标志,有的呈同层位横向变化,有的呈上下层位变化。矿床实例:云南大姚铜矿、郝家河铜矿、云南金鼎铅锌矿、新疆乌拉根铅锌矿,XX砂岩铀矿、陕西马元铅锌矿、广东凡口铅锌矿。,二、火山热液类矿床,包括陆相和海相两类,海相火山热液型矿床经常和海相喷流矿床伴生,此类矿床主要以脉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或密脉带状矿化为主,有的赋存于次火山岩体顶部,形成细脉浸染状层块型矿体,和斑岩型矿床类似。 矿种有铁、铜、铜锌、铅锌银或金、金银矿,一般成份较复杂。 铁矿床上部常见镜铁矿、赤铁矿等强氧化环境产物。,1矿化特征,2成矿

17、地质体,火山机构和次火山岩体。一般矿体位于其周边或顶部2公里范围内。铁或铁铜矿一般与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有关,铜、铅锌矿一般与中酸性火山岩建造有关,金矿与各种火山建造有关。,3成矿构造,火山机构、火山原生断裂构造,次火山岩体接触结构面和区域构造带叠加构造。 成矿结构面:断裂带。规模较大的矿床常见缓倾斜不同组岩性合界面或次火山岩体顶部接触面控矿。常见爆破角砾岩体。 经常构成上部为断裂结构面,下部转为次火山岩体顶部接触面。 在陆相火山岩中常见喷发断面(发育沉积岩夹层)附近叠加断裂结构面。,4流体矿物标志,矿床顶部成矿前期蚀变发育,面状分布,或者阻起石、黑云母等。面积和厚度都较大。 陆相火山热液矿床常见

18、明矾石、叶腊石、高岭石、硬石膏及次生石英岩等;海相矿床常见硬石膏、重晶石硅质岩等成矿前期标型交代矿物。 由于凝灰岩类的钙含量较高,因此,经常发育石榴石、透辉石等矽卡岩类矿物。 矿体部位蚀变组合,中基性火山岩(铁铜矿床)以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硅化(石英脉)等为主;中酸性火山岩(铅锌矿床)以硅化、绢云母化为主。 矿体底部金铜矿床常见钾长石化,铁矿常见钠长石化,铅锌矿常见硅化。,普遍叠加浸染状黄铁矿化。显示氧化还原和酸碱叠加变化的成矿地球化学障。 矿床实例:安徽玢岩铁矿,山西支家地铅锌银矿,内蒙古毕力赫金矿,甘肃石居里铜矿。,三、海相火山喷流型矿床,1矿化特征,主要指和海相火山作用相关的喷流沉积

19、型矿床。一般矿床主体部分为层状、透镜状顺层产出,以致密状块状矿石类型为特征。矿床底板局部产出脉状、网脉状矿化。经常称为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种以铁铜、铜、铅锌矿为主,有时伴有金矿。此类矿床经常和海相火山热液型矿床伴生,而且很难严格区分。以产状和矿石构造区分。,2成矿地质体,火山机构及火山岩建造,火山机构3-5公里范围内的火山穹窿及旁侧火山洼地。,3成矿构造,火山机构、火山盆地,次火山岩体组合。 成矿结构面:一般产于火山岩和沉积岩层界面处,火山岩一侧。或者火山岩不同岩性层变换面上。 矿体顶板常见硅质岩类、重晶石、硬石膏等特殊岩性层。 隐伏缓倾斜喷发间断界面,即火山岩和沉积岩的界面是最重要的成矿结构面

20、。 火山机构隆起部位以断裂结构面为主,旁侧盆地以喷发间断界面为主。,4流体矿物标志,矿床顶部和边部成矿前期蚀变硬石膏、重晶石等硫酸盐类标型矿物,呈面状或带状分布。 少数矿床出现沸石、伊利石等强碱性介质的标型矿物。 矿体部位发育硅化、绢云母化或绿泥石、绿帘石化,一般分带明显。 矿体底板局部可见强硅化或硅质脉。显示典型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成矿地球化学障。 矿床实例:新疆阿舍勒铜矿,哈密克拉塔克铜矿,甘肃白银厂铅锌矿,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四、斑岩类矿床,1矿化特征,属岩浆热液矿床,有时和火山岩型矿床过渡变化,和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成空间分带。有时和矽卡岩型矿床同体共生。矿体产状特征:岩体接触带或岩体内细

21、脉浸染层块型、细脉浸染叠加脉带型。多数矿床规模大,平均品位较低。矿种常见铜、钼为主,经常伴生金,也有钨钼矿。,2成矿地质体,中酸性岩浆侵入体,岩性成份受不同大地构造环境控制。由中性、酸中性到中酸性、酸性岩石组合的变化,其对应的矿种由铜、铜金、铜钼到钼铜、钨钼、钼的变化。某些矿床存在爆破角砾岩体。围岩常见火山岩类碎屑岩类。矿体主要产于岩体顶部和接触带。,3成矿构造,侵入岩体构造叠加区域构造带。 成矿结构面:侵入岩体构造及侵入接触结构面。有时叠加区域构造带。 工业矿床一般都是多期次发育的叠加构造。 受成矿成岩年龄时间间隔控制,有时为控岩继承性构造,有时岩体和矿体为不同构造体系。,4流体矿物标志,该

22、类矿床都具有显著的面状蚀变矿物分带组合。一般平面分外带、中带、内带,剖面分上带、中带、下带。形成下面开口的倒杯状逐层包裹的分带。外带位于矿体上盘,形成厚度较大的无矿蚀变带,厚度经常百米到数百米,面积达到20-30平方千米。各带交代矿物组合主要与原岩岩性成分和成矿温度有关。,内带普遍以钾硅化带为主。标型矿物为钾长石。显示了以碱性、高温环境的流体介质。位于矿体下盘无矿带。 中带为矿体蚀变组合,和矿体同时形成并共生。矿物的组合受原岩成分控制。偏酸性原岩成分,形成硅化绢云母化带,标型矿物为绢云母。偏中性原岩成分,形成绿泥石、绢云母硅化带。标型矿物为绿泥石、绢云母。显示中性、中温环境的流体介质。当形成斑

23、岩钨矿时,常见黑云母化带,显示高温环境。 外带位于矿体上盘和外围,交代矿物组合分以下几类: 围岩为中性、中基性火山岩时形成青盘岩化带,绿帘石、黑云母、硅化、绿泥石组合。标型矿物为绿帘石、黑云母(智利斑岩铜矿带)。 围岩为砂板岩类岩石时,形成黑云母角岩带,黑云母、硅化组合(偶见堇青石、红柱石),标型矿物为黑云母,(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围岩为酸性火山岩或花岗岩类时,常见高岭石化(大兴安岭斑岩钼矿带)。标型矿物为高岭石。显示高温、强酸性环境流体介质。 围岩为碳酸盐类或含钙较高岩类时,常见矽卡岩带或矽卡岩矿物。,特别指出在斑岩型铜、钼矿床,矿体顶板经常出现硬石膏和脉状、浸染状、黑云母化组合。显示了高

24、温、强酸性、强氧化的环境。 但是一般中带矿体蚀变矿物,铜钼矿以中温、中低温为主,钨、钨钼矿以高温为主。内带、外带一般以高温为主。三带普遍发育稀疏浸染状细粒黄铁矿化。 上述各带经常叠加过渡变化,无明显的界线,以上斑岩类矿床的蚀变分带是预测深部盲矿,或者判断矿床剥蚀程度的重要标志。,矿体顶部的蚀变组合标志了流体酸性环境,底部的蚀变组合标志了流体碱性环境,都属于成矿前期的标型矿物。构成典型的双向三带成矿地球化学障。 这类矿床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热液矿床。 矿床实例:西藏驱龙铜钼矿、河北木吉村铜钼矿、广东大宝山钨钼矿、江西(武宁)大南湖钨矿、福建行洛坑钨矿、河南栾川地区斑岩钼矿、内蒙赤峰车户沟钼矿、

25、大兴安岭岔路口钼矿。,五、矽卡岩类矿床,一般指形成于中酸性侵入岩体和碳酸盐岩层接触带,以石榴石、透辉石等钙硅酸盐特征矿物相关的铁、锡、铜、铅锌等岩浆热液矿床,矿体形态和矿石类型复杂多样。有的铅锌(铜)矿体沿层向构造带形成似层状矿体。有的铜矿和斑岩型矿床伴生,在空间上铅锌矿经常演变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1矿化类型,2成矿地质体,铁矿一般为中基性侵入岩体接触带500米以内。 铜矿一般为中酸性侵入岩体外接触带0.5-1千米范围内。 铅锌矿位于外接触带1-3千米,有的地区对特定岩性层位,有选择性,形成“层控型”矿体。,3成矿构造,属侵入岩体构造系统。 成矿结构面:侵入接触、捕虏体岩性界面,铅锌矿体经常

26、受围岩地层缓倾斜背形褶曲、层间破碎带、不整合面、硅钙地层岩性界面控制。 偶见爆破角砾岩体。,4流体矿物特征,成矿前期形成石榴石、透辉石或阳起石等矽卡岩类标志矿物,分含镁、含铁、含钙矽卡岩沿接触带成带状、不规则状分布,有的呈层状、似层状、顺特定岩性层分布。 成矿期以绿泥石、绿帘石、硅化或绢云母等交代矿物组合和矿体共生。形成空间分带或者叠加产出。该类矿床实际上是一种围岩以碳酸盐类的特殊类型热液矿床。 矿床实例:云南个旧锡矿,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床。,六、高温热液类钨锡矿,1矿化类型 以含矿石英脉,大脉型或密脉带型为主要特征,有的沿侵入体接触带呈细脉侵染型层块状产出。矿化主要以斑杂状、浸染状为主。 2

27、成矿地质体 矿体赋存于侵入体内接触带300米到外接触带1千米左右范围内。 3成矿构造 属侵入岩体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侵入接触面,叠加区域断裂及裂隙带。,成矿前期交代矿物,脉状矿体主要以浸染状脉状产出的黑云母化,硅化为主。 沿侵入体接触带成细脉浸染层块状矿体产出时出现面状或带状黑云母化或云英岩化。 远矿蚀变以黑云母硅化为主,近矿围岩蚀变以云英岩化强硅化。 显示了酸性到中性变换的单向成矿地球化学障。 矿床实例:赣南钨矿、湖南瑶岗仙钨矿,广西栗木锡矿,大厂锡、铅锌矿,云南麻栗坡钨锡矿。,4流体矿物标志,七、中低温热液类矿床,1矿化特征,矿种有金、银、铅锌、锑矿。主要以脉状产出为主,铅锌矿常见顺层产

28、出,形成似层状矿体。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或破碎蚀变岩型为主,偶见爆破角砾岩型。,2成矿地质体,一般位于侵入岩体2-3千米范围内,少数超过3千米。矿体和岩体空间距离和成岩成矿时间间隔有关。间隔短,形成上述“标准”间距,间隔层,出现交错叠加现象。,3成矿构造,属断裂构造系统。 成矿结构面:以断裂结构面为主,铅锌(锑)矿常见受围岩地层背形褶曲轴部层间破碎带控制。 断裂成矿构造体系又分“矿、岩”继承性构造和非继承性构造两种。 砂板岩类和碳酸盐类岩层界面是铅锌矿重要的成矿结构面。 常见上“裂控”下“层控”的结构面。,4流体矿物标志,缓倾斜地层“硅钙”岩性界面是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的重要成矿结构面,是一个典型的

29、物理、化学性质不连续面。规模较大的铅锌矿经常赋存于“硅钙”面,如果叠加背形构造轴部、不整合面层间破碎带,是形成大型、超大型铅锌矿、金银矿的重要条件。,金(银)矿:成矿前期蚀变常见钾长石化、铁氧化物或铁白云石化、冰长石化等沿构造带产出,部分矿床钠长石化。成矿期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组合。两者在空间上分带或叠加产出,显示碱性向中性变换的成矿地球化学障。 铅锌(银)矿:成矿前期蚀变以高温硅化为主,有的矿床出现重晶石、硬石膏等硫酸盐类标型矿物,银铅锌矿常出现铁锰碳酸盐类矿物。成矿期以硅化、绢云母化组合为主。经常受硅钙岩性界面控制,显示酸碱成矿地球化学障,局部可见有机质。铁、铜、铀等

30、变价元素主要显示典型的氧化还原成矿地球化学障。 铅锌矿主要显示酸碱性变换成矿地球化学障。金矿以强碱-中性变换成矿地球化学障。,八、岩浆类矿床,1矿化特征:岩浆型矿床主要有基性超基性岩铜镍钴矿床,超基性岩铬铁矿床。分为岩浆分凝、熔离和矿浆贯入两种矿化类型。铜镍矿床常伴生铂钯矿化。矿床分浸染型和致密块状两类。2成矿地质体:基性超基性岩体。,3成矿构造,成矿构造属侵入岩体构造系统。 成矿结构面:岩相分界面侵入岩体构造叠加区域断裂构造。 熔离或分凝成矿作用、重力分异作用,形成不同富集程度浸染状矿石至海绵陨铁结构矿石。一般形成于盆状岩体下部或底部,脉状岩体侧伏端; 脉状贯入成矿作用,动力分异形成早期岩浆

31、侵位,后期受断裂构造控制形成脉状贯入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底部、尾部叠加断裂构造位置。本人认为这就是国内外流行的致密块状矿浆贯入型矿体产于通道的说法。,4后期矿浆贯入形成蛇纹石类矿物组合的矿体薄壳状“外衣”。矿床实例:吉林红旗岭1、3、7号岩体,吉林长仁2、4号岩体,西藏罗布莎I、II、V号矿群,河北黑山铁矿。,九、变质类矿床, 沉积变质型:由特定的岩层和岩石组合控制矿体,顺岩层产出。矿石以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结构构造:有致密块状、条带状、浸染条带状、层纹状等特征。矿种中有太古宙、元古宙铁矿、晚太古早中元古宙铜钴矿、赤铁矿、镜铁矿。早中元古宙铅锌矿。 火山喷发沉积海底喷流型变质型矿床: 基本特征

32、和沉积变质型相似,但矿体顶底板围岩经常为变质火山岩。 经常可见铁铜共生矿床,一般上部为铁矿,下部为铜矿或铜钴矿。 变质深成岩有关的热液矿床:元古宙侵入岩浆作用相关的热液类矿床:主要指热液受变质矿床。矿化特征,以脉状为主。,1矿化特征,2成矿地质体,沉积变质型矿床、含矿层位和岩性组合。 火山构造及火山穹窿附近火山洼地。主要根据变质岩组合恢复原岩。 变质深成岩体。,3成矿构造,为变质变型构造及各类韧性剪切带为主。 成矿结构面: 多期变型构造中的向型构造轴部,由于区域变质过程中沉积形成的原金属物质在高温高压情况下发生塑性流变,由于重力作用,一般向型构造轴部赋存矿体并出现富矿。 在角闪岩相变质岩中,古

33、火山构造已经难以识别,只能根据恢复原岩成分后简要判断在绿片岩相或低角闪岩相中对古火山机物可以根据一般特征大致确定。,4成矿流体作用标志,一般很难判别。 矿床实例:河北迁安铁矿,海南石碌铁矿,鞍山弓长岭铁矿,辽宁连山关X矿,辽宁硼矿,辽宁红透山铜矿,山西胡家峪铜矿。,十、大型变形构造类矿床,完全由变形构造形成成矿作用,包括韧性剪切带,变质核杂岩等形成的矿床,也称造山带型矿床,以金矿为主,也有铜矿。构造带内脉状产出。矿化类型以破碎蚀变岩型为主,也有石英脉型。,1矿化特征,2成矿地质体,大型变形构造带。 成矿构造:上部为脆性构造带,下部为韧性构造带。有时形成先期韧性剪切,后期脆性叠加构造。 成矿结构

34、面:为脆性断裂面。,3成矿前期主要以长英质化、糜棱岩化为主,成矿期以硅化、绢云母化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为主。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主要受压力、温度变换控制。 因此交代矿物组合并不明显分带,这也是区分热液脉状金矿和造山带型金矿的宏观标志。 矿床实例:陕西金华沟铜金矿,江西金山金矿,四川里伍铜矿。,谢 谢 大 家,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与找矿,油气勘探、煤炭勘查、各种金属矿,甚至如老窖水、瓦斯气、采空区、陷落柱、小断层等一系列与地质有关的问题。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勘探具有高难度,可以探索的内容,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指用物理的方法,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地温法勘探,地面物

35、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井中物探,区域成矿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受控于成矿地质环境,并与深部构造相关,而各类成矿地质环境常有其各自的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特征。,区域磁场与地质构造,磁力异常起因于测区地表及其下之岩石磁性差异,并受控于地质构造特征,这是因为不同的构造单元是由磁性不同的岩石所组成,重要的区域性断裂带不仅其内有磁性较高的侵入岩而显出磁异常带,而且往往还是不同构造单元和磁场区的分界线。因此,磁场特征总能反映出中国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组成岩石的特征及重要的区域性断裂。,1、巨大升高磁异常带2、团块状强磁区3、复杂多变的局部正磁异常带4、含弱正磁异常的负背景磁场区5、具特征意义的磁异常界线,布格重力异

36、常,反映的是地壳内各种偏离正常地壳密度的地质体,既包含局部各种剩余质量的影响,也包含地壳下界面起伏而在横向上相对上地幔质量亏损(山区)或盈余(海洋)的影响。从大范围看,大陆山区应为大面积的负值区,且山愈高,负值的绝对值越大, 在海洋区, 则反之。,中国区域重力场宏观上与地形呈镜像特征。重力梯级带的分布和走向恰与平原和高原及各高原之间过渡带相符,布格重力异常带是由当前地壳、上地幔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主要是现在大陆构造和岩石圈构造的反映,主要反映Moho面的埋深(地壳厚度)及其变化特征。Moho面埋深由东南沿海2830Km渐增至2青藏高原7080Km,重力梯度带对应Moho面陡变带。,地壳

37、速度结构与壳内低速层,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沉积岩+长英质侵入岩,混合岩+角闪岩相变质岩,麻粒岩相变质岩,电法勘探的原理:是以岩、矿石之间的电学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和电磁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一类勘探地球物理方法。,电法勘探的方法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分为直流电法和交流电法两大类;有的分为传导类电法和感应类电法两大类;也可不分类。按照主动源和被动源电法分类: 主动源电法: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充电法、电磁法等;被动源电法:自然电场法、大地电磁测深、甚低频电磁法等;伴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以及矿

38、山的枯竭,地下电磁法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井瞬变电磁的方法、特点: 1、能寻找井旁、井底盲矿,判断已见矿体的空间分布,以及获得钻孔周围数百米范围内的有用地质信息,从而提高了见矿率和找矿效果。 2、由于接近器接近深部矿体,能获得比地面更强的异常;,3、当矿体深度较大,地面电磁无法获得深部矿体的有效异常时,地井TEM法的优势就更加突出; 4、探头在井中接收,大地可以有效的压制矿山工业、人文等电磁干扰,在情况复杂的老矿山也能开展工作。,新疆彩华沟铜矿位于库米什彩华沟依格尔大坂多金属成矿带中。 为含铜黄铁矿型铜矿床,伴生有金、银、铅、锌等;铁矿有褐铁矿、镜铁矿组成,结论分析: 1与2、2与3号孔均相距约100米; 1号、2号孔为均未见矿孔;3号孔在190220m左右见矿,该位置有明显的异常反应; 根据钻空位置、异常深度、特征,可推断: (1)、1、2号孔的异常由矿体引起,矿体为3号孔见矿矿体向西的延伸。 (2)、矿体向西有延伸并变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