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社会老龄化对我国的社会保障的影响及对策.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2907775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老龄化对我国的社会保障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老龄化对我国的社会保障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老龄化对我国的社会保障的影响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会老龄化对我国社会保障的影响及对策1 社会老龄化现状的分析1.1 人口老龄化的概述人口老龄化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所谓的老年人口的相对增多是指:老年人口不断激增,且由于近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影响,导致年轻人数不断减少,因此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国是人口大国,我国的老龄化同时影响着国际人口的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作为人口统计学的一个概念,强调人群的老化,而不是个体的老化。个体的老化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而人口老龄化则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相对比例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逆转的。 人口老龄化是反映

2、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和过程,即指一个地区(或国家)60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根据国际社会通例,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0%以上,或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7%以上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1.2 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2.1 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据人民日报报道,2000 年 11 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8811 万人,占总人口 6.96%。60 岁以上人口达 1.3 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己成为 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第一

3、个不可逃避的时期。与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为 2620 万人相比较,60 年中增长了 2.36倍,年均递增 2.6%,快于全国人口递增 1.6%的一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4%提高到 7.0%,提高了 2.6 个百分点。近十年老龄化速度加快,每年递增3.4%,快于全国人口递增 1.1%的 2 倍多。如按 3.4%的速度推算,2002 年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9420 万人,占总人口 7.3%。如按 2003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02 年 1%人口抽样调查,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调查人口总数的 8.16%。按.此比例推算,全国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

4、 10482 万人,比人口普查数增加1671 万人,年均递增 9.0%。按照现在的老龄人口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不久的将来社会老龄化当是社会的一大难题。年份/年 65 岁人数/万人占总人口数(%)与 1953 年相比(%)与上期相比(%)1953 2620 4.4 0 02000 8811 6.96 2.56 2.562002 9420 7.3 2.86 0.342003 10482 9.0 4.6 1.7图 3-2-1 老龄化的增长进度1.2.2 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据据国际人口预测,1990-2012 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速度为 3.3%,

5、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0 年的 6.6%上升至 2012 年 9.3%,同期我国由 6.1%上升至 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由这样的数据可以推出,到2020 年,我国老龄人口将占实际老龄人口的四分之一,换句话就是,全世界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往往长达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而我国只用了 18 年。由 1999 年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情况相当严重。1.2.3 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 由于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抚养比由 1978 年的 7.4%上升到 2002 年的11.6%,城镇离退休人

6、员由 1978 年的 314 万人增加至 2002 年的 4223 万人,退休金由 1978 年的 17.3 亿元增至 3646 亿元,增长了 210 倍,年均递增 25%。而我国生产总值递增速度为 9.4%,退休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 0.5%上升至 3.6%,通过以上数据反映了退休金支出的增速快于我国经济的增速。国际上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往往是发达国家,他们的人均 GNP 已达 13 万美元,而我国的 GNP 与他们相比不足 10%,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了“未富先老” 的特征。老龄化的加速对经济社会都将产

7、生巨大的压力。1.3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1.3.1 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在劳动就业方面,伴随如今社会科技的进步,许多人力的工序都由机械取而代之,但是社会生产最主要的供给者还是劳动者,由于老龄化的影响,使得年轻的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血液,不充分的供给和不及时的运达会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进入缓慢发展阶段,加上 1978 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一直影响着我们近二十多年的生育率,所以我们的老龄化在未来的二三十年来的比西方国家更加严重,加上我国的老龄人口基数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因此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巨大。国家经济得不到发展,一切的政策和建设成为空谈1.3.2 对社会分配的影

8、响在社会分配方面,老年人的生活费支出大约是未成年儿童的 2 倍左右,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分配将增加老年人的养老开支,养老开支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社会分配的天平逐步向老年人倾斜。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国每年必须将一大笔的财政收入作为老龄人的养老金,使得其他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社会发展缓慢,必须注意把握好社会分配政策的调整,逐步增加对老年人的保险费用投入,不断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使大多数老年人获得合理的生活保障的同时,还能保证国家其他方面建设的发展。1.3.3 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在社会道德方面,长期以来长辈抚养子女,子女赡养长辈,社会上“哺育”与“反哺”的关

9、系一直影响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形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由 1978 年,我国严格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国家政策,导致社会上独生子女的家庭占大多数,一对年轻人组织新家庭,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在养育自己的小孩同时,还要赡养 4 个老人。在这个物价水平不断飙升,而工资不涨的社会,年轻人的面对的现实压力非常大,很多年轻人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将赡养老龄.人的责任不断推卸,甚至将老人舍弃不管,很多老人晚年生活得不到保障,使得社会陷入一个困境,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一现象将恶性循环。2 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2.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在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都是由国家立法强制执行,而我国虽然也制定了一

10、些有关养老保险方面的法规,但缺乏国家权利机关的立法程序,导致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一般都是由不同地方政府自行制定有关养老保险方面的文件、法规与条例,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力,但造成不同省、甚至同一省的不同地市不同主管部门不同身份员工之间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同,养老保险的强制性和权威性难已充分发挥出来,造成养老保险在实际上执行困难,也给公民对养老保险的理解带来很多的误区。2.2 养老保险覆盖面窄2.2.1 养老保险覆盖的职业窄我国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不太重视城镇集体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很多企业的参保对象只局限与合同工,因此,养老保险覆盖面依

11、然很窄。各个企业与机关之间的社会保险衔接不上,对人员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露出来。比如企业职工应聘到机关或事业单位,已经缴纳的养老保险无法衔接;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到企业或全员参加养老保险的省市时,被调动人员所欠缴的养老保险金没有来源。这样导致很多人员不敢轻易转换单位,使得人员的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企业与机关都难以招牌到合适的人才。2.2.2 养老保险覆盖的地域窄农村养老保险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养老保险的一个盲区。虽然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逐渐引起国家的重视,但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与运作缺乏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和引导。加之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与发展的不平衡,农民投保

12、能力低,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等方面的原因使农村参保困难重重。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员对养老保险缺乏认知,政府.更是缺乏宣传,人员根本对不知道养老保险的好,导致他们毫无投保欲望。因此,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足。2.3 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不健全2.3.1 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困难准时,足额收取养老保险金,是养老保险是否正常运作的关键。而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极其困难,其情况可以划分为四种:一是效益好,有能力的企业不愿缴,很多企业认为缴纳养老保险金额多,不从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只看眼前利益,宁愿给在职员工一些好处,都不帮员工购买养老保险。二是企业效益不好,无力购买,一些企业的效益不是很好,很多时候,连

13、工资都无法发放,更无力承担养老保险费。三是养老保险金额大,造成企业负担,企业每月帮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是员工自己缴纳的几倍,这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担。四是企业拖欠养老保险金,有些企业周转资金不足,往往首先拖欠养老保险金,有些无良企业更是刻意拖欠,导致地方的养老保险金收支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金的及时发放。2.3.2 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混乱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不统一,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管理是按照养老保险的不同对象分部门、分行业进行,使养老保险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政策不协调现象极为严重,也使养老保险资金分散,地方之间的协调性差,不利于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二是养老

14、保险机构既是行政管理机构,又是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集三权于一体,容易导致各项工作混淆,影响工作效率和进度,而且由于各部门的职能划分不明确,导致百姓难以找到所需要的机构办事,不论从工作效率还是工作质量都未能得到真正层面上的监督,不利于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3 影响我国养老保险的因素分析3.1 经济落后与经济发展不平衡3.1.1 历史遗留问题 导致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任何一项法律的制定、实施都离不开一个国家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综合国情与国际环境。从经济上,我国 1951 年颁布第一部关于养老保险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生产力不足

15、。国库空虚,人均收入低,国家正处于从无到有的发展,缓慢而艰难中。加上我国国土辽阔,水陆交通发展还未完善,各地资源不流通,造成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从文化上,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国家一切工作在苗芽就被催灭,养老保险的建设更是完全瘫痪,一切从零开始。当时,人口总数大,人口年龄结构处于壮年发展型,养老问题不是很突出,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在政治上,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国家逐步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燃眉之急,但还是没有从一个比较长远的角度认识、考虑养老保险问题的重要性,没能真正解决我国养老保险的根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时的相关政策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

16、,满足不了当今的社会发展的需求。3.1.2 农村经济发展和观念滞后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投保的能力有限,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大,多数人收入水平偏低,存款不足,根本没有多余的存款去投保。二是缺乏法制化的管理和规范,特别在养老保险的管理和运作方面,缺乏规范化的法规措施,导致工作中漏洞较多、某些养老保险措施得不到落实,多数老年人还不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三是思想观念不适应,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依然认为家庭养老或养儿防老更加可靠。养老保险周期长,投保金额多,他们怕政策有变,怕到时兑现不了,对养老保险这一事物持怀疑、观望态度,他们更希望把钱存在银行里,因此,大部分的农村百姓

17、到了晚年生活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3.2 人口的快速老龄化3.2.1 老龄化增长速度远高于出生率我国国土面积在世界排行第三,地大物博,而我国人口基数在世界一直处于第一位,导致人均占地面积和人均资源排行偏低,考虑我国的可持续发展。1978 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养,只生一胎。此规定一直沿用至今,这确实在过去几十年很好地控制了我国人口数量,但是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出生率的快速锐减,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明显,以往是一.个老人多个孩子抚养,现在是一个孩子要抚养多个老人,老龄人口在总人口占的分额越来越大。很明显,计划生育这一法规应该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3.2.2 人口老龄化导

18、致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在数据上可理解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从经济上可理解为养老金领取者与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在职职工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领取养老金的人数的增加,加之年轻一代人数锐减,工作劳动的人数减少了,社会要供养的老人却不断增加,这样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把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负担压在了下一代职工的身上,必将影响下一代人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制约经济发展,也严重地影响社会稳定。同时老龄人的不断人口不断上升,国家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建设和安抚照顾的支出增大,因此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4 我国养老保险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养老保险的立法建设

19、4.1.1 通过立法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 国际上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应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体系基础,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公民个人养老保险是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充分补充。我国要尽快颁布以确定各自的保障目标、保障待遇、经办机构、投资规则和税收优惠等内容的养老保险法,充分保障不同行业,地区百姓的利益,才是养老保险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养老保险体系还未健全,我们应该抱着学习与创新的心态去了解,认识外国优秀的养老体系,从中汲取经验,勇于创新,尽快建设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4.1.2 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退休年龄是影响养老金负担水平的一个

20、重要因素。在平均寿命与相关医疗,物质水平充分保障下,适当提高退休年龄、人均享受养老金年限就缩短,养老金负担就能降低。据估计,退休年龄从 60 岁提高到 65 岁,养老金负担能下降近 50%。我国现阶段男女退休年龄规定于建国初期,由于当时生活水平与医疗卫生低下,人均寿命只有 50 岁,而目前我国人均寿命已经上升至 70 多岁。因.此在我国提高退休年龄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当然,提高退休年龄在短期内有可能加大就业压力,但就中长期而言,提高退休年龄无论是对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健康发展,还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都是有益的。可以逐步从相对轻松的工种提高退休年龄,尽量做到在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同时又能不

21、影响劳动供求关系,推动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4.1.3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一是明确征缴纪律,加大征缴力度,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对参保企业缴纳保险费必须每月进行清算,尤其是每个参保人员的个人缴费基数必须准确上报机构。经办机构同时要严格按法律法规对逾期不缴纳者,缴纳不足者,加大追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避免基金流失。二是要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工作,做到收支清晰无碍。三是完善退休人员的管理,减少支付漏洞。四是建立完善相互监督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每一环节的程序,各部门都应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建立一个完善,健康,互助,共同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的良好环境

22、。4.1.4 明确机构定位、理顺部门职能我国当前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是机构名称不统一、机构职责混乱和管理经费不足,个人认为应该统一全国各地的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名称,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界限,各个职位及与其相对应的责任要求,工作人员应该实行公务员的管理,打破妨碍政令通畅的传统管理模式,将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决策权向省和国家集中。先按照国家已明确提出的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省级垂直的要求,等到机制发展成熟再实行全国经办机构的垂直管理。分工明确,管理有序,才能更好的发展养老保险。4.1.4 适当放松低生育地区的生育率自 1978 年,我国逐步实施计划生育这一方案,还将这一方案列入法律法规,提倡计划生育

23、,优生优养。这一方案足足影响了我国三十多年的人口出生率,导致了如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大原因。个人认为在不突破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的前提下,应该适当放松部分低生育地区或老龄化特别严重的地区生育政策,允许生育第二胎计划,以缓解那些低生育率或老龄化特别严重的地区的生育情况,又局部到全面逐步改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4.2 拓宽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面4.2.1 重点发展农村经济,缩短城乡经济差距中国的发展不平衡是复杂的,不仅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且同一地区的城乡之间也有着差距。王海平 2002 年在社会政策与法规中提出,国家不仅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也应

24、该立足长远,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确保农村学生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从而缩短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周期;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关注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积极推广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信贷体系建设,扶持保护农民所开展的非农业性质的经营活动;关注和保护农民工群体,推进社会公平,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要在财政和税收上给予大力支持,更要在政策和体制上给予支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企业和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开展生产活动;支持本地企业的发展,发展集体经济;改善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大对欠发达地区

25、的教育支持力度,缩小地区教育差距,从而为中西部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4.2.2 让养老保险走进农村,改变传统观念农村百姓之所以不参加养老保险的投保,一方面是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宣传力度不足,群众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导致极少数人参保。首先,应该加强养老保险的宣传,让农村百姓深知养老保险的好处和稳定性,同时要让群众支持国家政策。然后村委、村干部应该宣传鼓舞更多的群众加入农村养老保险的大部队。另一方面是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有儿万事足,很多农民没有固定工作,也没有固定收入,他们晚年幸福生活全部寄托在儿女身上,儿女孝顺是他们的福气,倘若儿女不能赡养他们,或者不愿赡养,他们也无能为力,因此很多

26、老人的晚年都陷入困境,得不到照顾和保障,个人认为,国家应该在农村的养老保险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吸引群众百姓投保,不但能使经济能力不足的百姓得以参保,同时也能让更多百姓得以参保,一旦有百姓尝到了养老保险的甜头,就会吸引更多的农村百姓进行参保。4.2.3 强化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建设杨芳在 2012 年山东省修订老年权益保障条例中提出,建立新农村保障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保障农村老龄人晚年生活,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各地各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当地经济

27、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试点地区也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试点工作。总而言之,就是让更多的农村百姓了解,认知养老保险。 4.3 保障老龄人的晚年生活4.3.1 强化与完善的老龄人福利建设面对我国当今的庞大老龄人口,我国更应该的放眼当前,建立生活设备完善,照顾全面的老人院,让那些孤单或子女不能及时给予照顾的老人一个安乐窝,让他们的老年生活能在舒适且充满爱的环境下渡过,同时还能认识一群背景差不多的老年人朋友,让他们有伴有朋友,

28、使他们不再孤单,积极生活。同时还要建立一些以老龄人为主题的公园设施,能让他们在悠闲的生活里能有可消闲的地方,呼吸清新的空气,还能通过老年人活动设施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增强体质,少病少痛,丰富老龄生活,这比物质慰籍更来得珍贵。4.3.2 完善老龄人的医疗服务如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增强,我国人均寿命增加到70 岁左右,这让我们更加应该正视我国老龄人医疗服务水平是否能满足广大的社会老龄人的需求。由于我国老龄人大多存在的疾病是三高和心脏疾病,所谓的三高就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我国应该加强这些疾病问题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减轻老龄人所受疾病的痛苦,同时应该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

29、定期培养,使得他们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加强社区老龄人口医疗保健水平。同时还应该让平安钟更多的走进孤独老龄人的家中,在老龄人忽发疾病的时候能及时通知,及时救助,减少惨剧的发生。医疗建设的一发面应该在定时定点给予老龄人免费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身体不适,在另一反面是国家严格监督各大医院的医疗收费水平,减少贵诊费,贵药,贵床位,贵挂号的发生,让所有的老龄人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使老龄人的晚年生活健健康康,舒舒服服。.4.3.3 丰富老龄人的晚年生活从我国人口发展情况看,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经济发展不上,其实人口老龄化不会影响劳动力资源的不足。因为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的改善,老龄人的健康状况得到

30、了改善,大多数老龄人在退休后几年内还可以参与一部分辅助性工作,例如一些简单的手工活,避开与成年人和青年人争夺主要的劳动力市场,让老龄人实现再就业和职业转移,不但可以补充第三产业劳动力不足的长处,还可以合理引导老年人适度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同时让老人参加文化艺术健康方面的再教育,丰富老龄人的知识层面,举办一些象棋,书法,运动比赛,激发老龄人的学习热情,还能锻炼身体。使大部分老年人在安度晚年的同时,不仅可以帮助一些低龄老年人发挥余热,减轻我国劳动力不足现象,且不会使社会劳动就业形成压力。总而言之,社会老龄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可避免,我们必须积极接受,及时改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减少社会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必须应该建设相关完善制度,法规去相适应,让老龄化对我经济发展,劳动力等减致最少影响,同时,我们更加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尊老、爱老、养老之精神,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