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地域性小课题”研究的农村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与探索富阳市万市中学罗青林 吴立新 沈小忠【摘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将其纳入国家必修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课题以学校所处的社区环境为背景,开展基于“地域性小课题” 研究的农村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通过实践构建了研究目标课题化、研究内容乡土化、研究方法综合化、研究活动实践化评价手段多样化的“ 地域性小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和开发与利用并重,以开发为平台,以利用带动和促进开发、 “地域性小课题 ”研究与学科教学整合,以 “地域性小课题”
2、研究的开发与利用丰富和充实学科教学,以学科教学完善和提升“ 地域性小课题” 研究、师生共同成为“地域性小课题 ”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的应用策略及 健全机制、培训教师、 、激发兴趣、统分结合,监控过程,选择与设计课题、动员社会参与,争取社区和家长支持的障实施的策略。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词 课程资源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地域性小课题”研究 一、研究缘起2000 年 1 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印发的通知 ,根据通知精神,普通高中必须开设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2001 年国务院颁布
3、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纲要(试行) 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从 2001 年秋季起在高一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除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外,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地域性小课题研究”它是实践研究性学习的基本途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
4、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将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综合在一个课题中进行考虑,能使学生溶入社会,增进与他人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前潜能。在开展“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要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达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关键。“地域性小课题”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部分家长、老师以及社会的肯定。两年来, “地域性小课题”研究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构建了与农村普通高中相适应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机智,促进了学生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的养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强化了学科教学的改革。还取得了一批物化的成果,包括大量的教案、案例、活动记录、学生优秀论文集。在基于“地域性小课题”研究的农村高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广大师生从“人与自然” 、 “人与社会” 、 “人与自我”三个维度挖掘了大量的研究内容,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我们在“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随意性大。 “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题选择零乱,缺乏统一的安排和统筹,与学科教学整合不够密切。我们所选的“地域性小课题”有的综合性不够,缺乏训练
6、价值;计划性差。在“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没有意识到课程是个整体,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与学科教学相脱离。研究性过程中的活动设计要体现学科教学的要求,活动的开展要弥补学科教学的不足,活动成果也要能为学科教学服务,这些也是我们做的不够的。全年级各班级间、学科间缺乏系统安排与总体规划、协调,活动缺乏严密计划。同一学科不同任课教师间、同一班级不同学科间重复现象突出,导致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教育目标设置比较单一。在“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过程中,设计活动目的时对于学生的情感目标的达成考虑不足,应该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展示乡情教育的目标,这是我们在后续研究中应该注意的。
7、没有处理好教师引领与学生自主的关系。在“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引领、指导压倒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与学生在活动中的关系、地位梳理不清。事实上,在开发利用的不同阶段,教师和学生的分工是有所不同的。应该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为开发者、利用者,要更多反映学生的活动、建设,教师的指导不能代替学生的活动。 重开发,轻利用。在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开发,而对于如何利用则思考的比较少。“地域性小课题”开发与学校教育哲学衔接不够密切。在“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活动设计体现自身特色不够,在后续研究中,应该更多考虑如何体现农村高中的特点,把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本校教育哲学结合起
8、来;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不能把“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仅限于学校和教师这个层面,应让学生,尤其是家长、社区参与进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有长远规划;要把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依据课程资源一般来说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本课题所研究的基于“地域性小课题”研究的农村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特指富有地域性特色的社区人文、社会、自然等课程资源。它包括:(1)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如水土、气候、植被以及综合环境,这些因素与
9、学生开展的关于自然问题的研究有关。例如,近几年来,随着石灰矿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本地区葛溪.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该课题的研究就与这方面的因素有关。(2)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文化生活、政府与社会机构等。学生所选的“白马山花生的种植与加工研究”就与此有关。(3)地方和社区民族文化传统。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各民族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宝贵课程资源。如龙羊地区少数民族村风俗文化研究。(4)图书馆、博物馆、革命圣地、历史遗迹、政府与社会机构等。国家对课程管理的总的政策是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
10、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国家课程标准及课程管理政策,确定课程门类和课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经教育部批准,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校地处偏僻山区,资源条件相对落后,但本地山区拥有各种独特的人文、社会、自然资源,其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不可低估,有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十分必要,非常迫切,是我校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1、课程资源开发的心理学基础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主
11、动地接受信息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把学习过程分为这样三个阶段:问题表征阶段。学生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表征和理解,这种表征依赖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优秀学生和差生对课题理解的差异主要是由他们的认知结构所引起;策略选择阶段。在明确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后,人们需要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假设检验,最后在教师指导和自己的探索下,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结构阶段。一是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检查,检验策略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确,二是评估问题解决过程中值得吸收的经验,并对认知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模式也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在建构主义模式下,学习被视作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
12、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其中,同化实现了认知结构的量的补充,把环境因素也纳入人的认知结构;顺应则是认知结构质的变化,是对认知结构的调整以利于接受新的环境信息。在建构过程中,新的认知冲突出现后,同化和顺应实现对认知冲突的解决,实现新的平衡,从而促进了认知的发展。另外,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课程资源的开发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2、课程资源开发的社会学基础21 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它是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知识信息呈爆炸式膨胀的时代,也是一个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还是一个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更加
13、频繁的时代。鉴于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革命性变化,迫切需要一场学习的变革来适应它,创新精神、主动探求的态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知识经济呼唤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主动、创造性的学习,这正是我们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人与环境发展的和谐性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社会学基础之一。由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突出的问题,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的学生在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中对环境问题的自主探究,不仅对今天的环境问题有切身的体会,还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出谋划策,更能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为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3、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学基础传统教育的根
14、本弊病在于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的培养,忽视学生自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统一和服从,规范和秩序,忽视的是多样和创造、灵活和变化。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基本上是主宰者,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正是以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选择和确立研究的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研究,在资源开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作为一门课程的开设是教育对时代发展和挑战的一个有力的应答。现代课程教学理论也是我们开展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学基础之一,课程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当前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从经济基础到
15、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生存价值,促使课程改革趋向多元化。目前,人们尚未认识到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对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也不多见,查阅近几年我市的获奖论文,也绝少有人去做这方面的研究,课程资源问题已成为当前课程研究的重大课题。由于我校地处偏僻的龙羊山区,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部队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并不具备,因此,要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关键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好乡土课程资源。我校“地域性小课题”研究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广泛支持。只有这样,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才能得以实现。这是因为:(1 )有效开发与
16、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及特点所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体验性等特点。学生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二是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三是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四是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五是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以上分析,显然,研究如何有效开发利
17、用乡土课程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乡土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它的开发能为达成以上目标提供广泛的支持。(2)有效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对学生需求评估后的必然选择。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比比皆是,培养出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人文精神匮乏。开展“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而由于乡土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多样性、亲历性、开放性等多种特点,这些特点是传统教科书所不能比拟的,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顺利开展“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关键。(3)有效开
18、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由农村高中课程资源研究的现状决定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很多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相对落后,表现在:第一,课程资源的来源单一。很多老师、学生以及家长把教科书及配套的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辅导材料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大量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未得到开发,其教育功能未得到充分认识与利用;第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依靠少数专家,广大师生没有调动起来,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第三,课程资源的内容偏重于学科知识的开发,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课程资源的实施仅限于课堂未能让学生走向社区,使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
19、的课堂。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中小学使用的是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教参、统一的标准,其课程资源是国家规定好的,是现成的、固定的,它不需要教师去开发课程,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从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与研究性学习课程融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迫切。三、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和要求通过研究,探索农村高中开展“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利用策略、保障实施策略和农村高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法与途径,初步构建以“地域性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高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
20、框架及多元评价机制。(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农村高中开展“地域性小课题”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2、农村高中开展“地域性小课题”课程资源的利用策略研究;3、农村高中开展“地域性小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评价方法与手段研究;4、农村高中开展“地域性小课题”课程资源的保障实施策略研究;5、 “地域性小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教育哲学衔接的方法研究。(三)研究对象与方法我校开展的基于“地域性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农村高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主要对象以高一年级学生为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课题研究需要与学生个人兴趣相结合、
21、开发与利用并举的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地域性小课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平台,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四)研究过程我校“地域性小课题”研究始于 2001 年 3 月,期间经历了组织准备、组织实施、总结评比阶段: 1、准备阶段:理论探索与宣传发动阶段(2001.32002.6)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领导研究“地域性小课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制定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和管理办法及指导老师工作量与实绩的考核.办法;领导小组下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研究型课程开发工作组,组织师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宣传,加深对研究性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学
22、生研究性学习成绩的评价办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调查表、访谈表;制定本组研究性学习的评优办法。学校为各教研组准备了有关“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资料包” ,这些“资料包”主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 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 、 高中研究型课程案例选编 、 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南等。2、组织实施阶段: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利用(2002.82004.7)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草创资料收集工具,包括观察表、行为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记录表、活动卡、评价表等,有效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并结合学科教学实践,进行整合研究,同时学校将这一课题作为主课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开发与利用两个维度展开合成研究。2003
23、年 4月,我校农村高中开发“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探索确定为富阳市教育科学研究 2003 年度 A 类立项课题,同年 6 月,被确定为杭州市 2003 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004年 7 月,我们请杭州市的有关专家及市教科室的领导来学校对我们研究的课题进行指导与评估,根据专家的意见,我们对研究方向进行了调整,把研究课题调整为“农村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实践与探索” ,使得研究的切口更适合学校实际,立足点更稳,操作性更强。3、总结完善阶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总结与评价(2004.92005.6)。这一阶段的工作是:通过撰写结题报告、举行结题报告会、撰写
24、心得体会和个人小结、进行学生学年研究性学习成绩评定和编纂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集等活动,展示“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对开发过程进行价值判断;二是对开发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三是对开发的效益进行衡量。四、开发策略“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在师生的共同策划下(也可以由学生自主策划进行) ,对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相关或感兴趣的小型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以自由组队的合作形式、通过实践,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推理、动手操作、及交流评议,最后在整合的过程中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 “地域性小课题”所选择和确定的课题主要来自于本地的社会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生
25、活性、开放性、趣味性、适宜性等特点,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研究课题的积极性,也使课题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更现实的可行性。据此,我们在“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上,着重从研究目标课题化、研究内容乡土化、研究方法综合化、研究活动实践化和评价手段多元化着手,开展实践。1、研究目标课题化研究目标课题化是指基于“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以国家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政策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确立学校教育哲学的基本宗旨。在此前提下,以类似课题研究的方式实现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标。乡土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那么,究竟哪些资源值得我们去开发与利用呢?这就需要形成一个课程资
26、源开发的筛选机制,而要形成这样一个机制,就需要我们明确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根据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和我校实际,经过全校师生的反复讨论,我们终于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教育哲学思想。案例 1:X X 市 X X 中学学校教育哲学思想培养目标: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做一个在未来社会竞争中具有生存能力和合作意识的人;做一个既继承了民族传统美德,又具有现代文明素养,特别是具有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宗 旨: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好评。校 训:和谐、发展、勤奋
27、、向上根据学校教育哲学思想,确定“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目标:XX 中学“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总体目标“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版快,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制订了我校“地域性小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见下表) ,各指导老师应结合这一总体目标制订能体现本人所指导的研究课题特色的个性目标。各研究课题目标的确定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行性。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座、讨论、访谈、调查、视听、探索、文献研究、社区活动、方案设计、模拟、交流等等,各指导老师应结合本课题的特点,选择多样的教学
28、方法以达到所设定的课程目标。表 1:“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分类表目标分类 目标描述情感责任通过对龙羊地区社区文化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激发学生建设家乡,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意志毅力通过对龙羊地区经济建设历史的研究,让学生感受龙羊人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情感态度合作精神通过研究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学会分享与合作。认识策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去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策略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
29、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学习知识的能力。学习方式调控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自我调控,快乐学习,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社交能力在访谈和答辩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综合能力 研究技能培养学生资料收集的技能,包括文献检索的技能、观察的技能、记录的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推理的技能。.生存能力 在调查研究中,学习他人的创业经验,感悟生存之道。文化感悟了解社区的各种生活习惯、风俗人情、历史变迁、特色经济,感悟龙羊文化。科学素养养成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心理习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综合
30、知识程序知识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诸如操作步骤、技术规程等程序性知识。这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目标,落实到实践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的发展,形成科学的态度与必备的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要让学生尝试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如强调探究的学习、体验的学习、个体的学习、合作的学习,由此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让教
31、师树立起全新的课程理念和资源意识,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带动教师基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要要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现学校个性化的教育哲学,使学校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根据总体目标,结合学校教学和学生需求实际,我们确定葛溪水体污染的调查与研究等 33 项课题(见案例 2)作为开发的主要内容,并将这 33 项课题作为“选题指南”印发给全体师生,供选题时参考。案例 2:XX 中学“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性学习 ”选题指南葛溪水体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岩石岭水库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保护
32、的调查与研究南安洞山洞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南新石灰矿的开采与环境保护的调查分析万市集镇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龙羊地区古树名木的调查研究与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研究长坎坞村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研究南新方解石的开采与环境污染研究 南安白马村花生的种植与加工的调查研究万市镇豆腐加工业的调查与研究龙羊地区养羊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南新矿山外来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南安方解石的开发利用研究龙羊地区盆景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龙羊地区养羊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龙羊地区革命烈士生平事迹的调查与研究洞桥自行车配件生产的调查与研究龙羊地区民俗、传说的采访学校校园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本校食堂的经营与管理研究 本地建
33、筑风格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学校的沿革与发展前景展望本地历史名人研究 洞桥镇“自行车配件 ”生产与销售的调查与研究显然,我们确定的这 33 项小课题,将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两部分内容融合在一起,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世界,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特点和浓郁乡土气息,便于学生开展研究实践,也便于教师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并最终达成开发与利用并举的目的。2、研究内容乡土化研究内容乡土化是指“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所选课题的研究内容必须基于乡土、源于乡土、用于乡土。从空间分布来说,它虽然与学科教学相整合,但主要属于校外课程资源。从其存在形态来说,它既属于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也属于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在“地域性小
34、课题”研究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历史沿革、历代先贤、革命先烈(如万市烈士陵园等) 、名胜古迹(如由南安乡民高宝大筹资建造于清朝咸丰年间,为我市目前保存尚好的古军事防御设施的马岭古城墙与“马岭关卡”等) 、传说掌故等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乡的思想感情。为此,各教研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周边环境作为课题的研究范围,并本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和课题研究与个人兴趣相结合的原则,将研究内容明确指向龙羊地区。(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通过对微观的研究去认识宏观。如研究 WTO
35、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时,可以从龙羊地区经济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入手,研究加入世贸组织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一宏观问题。(2)抽象与具体相结合。许多概念、原理是抽象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研究与之相关的具体事物。如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会碰到许多抽象的概念、原理,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概念、原理都会用到,如银行利息的计算、建筑工程的概算等等,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调查、去访问、去研究,从而认识把握原本抽象的东西。(3)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指导学生研究课题时,必须考虑该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是否具有科学性。选题必须有事实根据或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选题的科学.性,可保
36、证课题研究方向正确。在确定选题时,还必须充分考虑研究的可行性,即实施时的可操作性。从主观方面来讲,就是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现有能力是否适应该课题研究的需要。从客观方面来讲,就是要考虑课题资源是否丰富,以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展开,从时间、空间、财力、物力方面来说,是否有足够的条件,能提供足够的保证。(4)课题研究与个人兴趣相结合。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有效调动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 ,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最后将“选题指南”确定的 33 个课题划分为“人与自然” 、 “人与社会” 、 “人与自我”三大模块。 案例 3:人与自然葛溪
37、水体污染的调查与研究 南新方解石矿的开采与环境保护 万市镇空气质量的检测 龙羊地区的植被保护与环境绿化 万市集镇的垃圾污染及对策研究 龙羊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龙羊地区森林火灾的调查研究人与社会“两洞一湖” 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环境保护 南安洞山洞旅游景点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龙羊地区的名果特产 龙羊地区的古树名木的调查研究 龙羊地区革命烈士生平事迹的调查研究 龙羊地区古今名人的调查研究 龙羊地区少数民族村的风俗文化研究 龙羊地区民间传说的研究 龙羊祠堂文化研究 龙羊地区盆景制作业的研究 万市镇豆制品加工业的的调查 南安白马花生的种植与加工 龙羊地区养羊业的调查研究 洞桥镇“ 自行车配件” 的生产与销
38、售 南新矿山外来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人与自我X X 中学食堂饮食与与卫生 学生早餐消费的调查与研究 X X 中学校园文化的调查研究 X X 中学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的交通安全 中学生的服饰与审美 中学生偶像的调查 中学生的理想与信念 中学生的消费观念 我心目中的老师 我心目中的家长在“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 “人与自然” 、 “人与社会” 、 “人与自我”三大模块的研究课题以山水、名人、风俗、民生为视角,构建一系列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研究主题。 山水篇 南新方解石开采的调查与研究“两洞一湖”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环境保护 南安洞山洞旅游景点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龙羊地区的名果特产白果与香榧 龙养
39、地区古树名木的调查研究 龙养地区古树名木的调查研究名人篇 龙羊地区革命烈士生平事迹的调查. 龙羊地区古代名人的调查与研究 龙羊地区近现代名人的调查与研究 龙羊地区近现代名人的调查与研究风俗篇 龙羊地区少数民族村(石门村、白石村)风俗文化研究 龙羊地区民间传说的采访 龙羊祠堂文化研究 龙羊地区“红” “白”喜事的风俗研究民生篇 龙羊地区盆景制作业的调查分析 万市镇豆制品加工业的调查分析 南安白马花生种植与加工的调查研究 龙羊地区养羊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南安白马竹笋种植的经济效益研究 洞桥镇“自行车配件”生产与销售的调查研究 南新矿山外来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3、研究方法综合化研究方法综合化是
40、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根据“小课题”研究的需要,综合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在“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所选课题的研究实践中,由于不同的“小课题”研究内容不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也因课题而异;即使是同一个课题,不同的研究者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再者,同一课题研究的不同侧面,也有可能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课题研究的方法不可能是单一的,必须集多种方法于一体,实行开发与利用并举,在开发实践中丰富学科课程资源,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利用中提升乡土课程资源的实用价值。如“人与自然类”中的葛溪水体污染的调查与研究 、 南新方解石矿的开采与环境保护等课题研究,开始采用的是实验法,后来课题组成员觉得实验法并不
41、能很好地解决所有问题,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更不能光靠实验法解决,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先后采用了个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等,让研究活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又如临安太湖源旅游业成功的分析 、 万市集镇的垃圾污染及对策研究 、 南安洞山洞旅游景点开发的可行性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则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龙羊地区少数民族村的风俗文化研究 、 我校学生早餐消费的调查与研究 、 龙羊地区的古树名木的调查研究 、 XX 中学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的交通安全调查报告 等则主要采用调查法,形成调研报告。“人与社会类”类中的龙羊地区革命烈士生平事迹的调查研究 、 杂谈陈亚伯 、 谈本地建筑则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
42、如此等等,不胜枚举。4、研究活动实践化研究活动实践化是指课题研究始终以师生的实践活动为平台,通过“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增强学生亲近社会、体验生活、参与实践、了解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提升学以致用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域性小课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把“地域性小课题”研究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在“地域性小课题”开发与应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为使“研究活动实践化”落到实处,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拓宽课程资源开发的领域。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一般包括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生产劳动三种方式。社
43、区服务活动可以为特殊人群、弱势群体开展生活服务、家政服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管理服务;公益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为社区的大型活动做义务工;生产劳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适合学生的商业活动、手工劳动、工厂劳动、田间劳作等。同时,开展社会调查与民间采风,充分挖掘本土人文资源。社会调查包括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开展活动前,指导老师应先做一个讲座,告知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讨论、制订社会调查的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方案,确定调查的地点、对象、时间,准备必要的活动设备,如交通工具、摄象机等,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以开展实质性的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收集资料,撰写调查
44、报告,并相互交流,进行总结。认真做好“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的整理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固定的、系统化的知识内容,它不需要系统化的学科课程性的教材。但我们可以收集与学生开展“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将所收集的资料编制成相关文字材料,设计一些问题,供学生参考;还可以编制学生活动的指导手册。课题组将“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内容设置为:“乡风乡韵” 、 “知识链接” (包括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可在“google” 、 “百度”等搜索网输入关键词,搜索相关内容。可向市史志办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查阅相关资料。 ) 、 “研究指导” (包括研究性学习小常识:怎样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本专题的
45、研究建议) 、 “参考范例” 、 “尝试实践” 、 “活动评价”和“我的研究成果”等模块的内容(见附件) 。成果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调查表、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也可以是访谈记录。案例 4:南新矿山外来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方案)1课题名称:南新矿山外来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2研究目标:了解南新一带外来农民工的家庭境况;了解南新一带外来农民工在此打工的衣食住行等情况;将他们的生存状况与中国其他地区民工比较;小组合作调查,培养自身的观察,组织,交往,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3、活动安排(1)设计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小组讨论,小组长填写表 2: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课题题目.时间地点活动目的活动过程活
46、动结果 (2)实地调查访谈表 3:实地调查访谈表课题题目:访问者: 访问日期:被访问者: 工作单位及职务:访问地点: 访问方式:访问主题:访问记录:结论访问所用时间: 填表人:(3)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略)实践尝试1、我选择的研究课题是:2、我的成果形式是:调查表 小论文 调查报告 研究报告 访谈记录3、我的研究成果(可加附页)活动评价(运用下表完成)表 4: “地域性小课题”研究活动评价表姓名 班级课题组 组长在课题组承担的任务自我评价课题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备注5、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手段多样化是“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评价方法的显著特点,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必然要求,同样,它还是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难题
47、。尤其是碰到与高考相关的问题时,任何与之不一致的评价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对待“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评价,既要重视学习成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还要适当考虑其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即必须将“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因素统一起来。.在评价的方式上,我们从“地域性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出发,以 1967 年斯塔克提出“外貌模式”作为评价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一理论,评价分为描述和判断两部分。用于描述的数据分为三个方面,即先行因素(指教学活动发生前就已存在的任何可能与结果有关的条件) 、处理因素(指方案实施过程中学生与有关的人
48、和物的相互作用) 、结果因素(指教学活动产生的结果) 。这三方面的因素又分成关于意图的资料和关于观察的资料。评价者要分析意图的先行、处理、结果三因素的逻辑关联性,还要分析观察到的先行、处理、结果三因素之间是否具有实证关联性。评价者还要分析观察与意图的符合性。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包含三部分:一是对开发过程进行价值判断;二是对开发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三是对开发的效益进行衡量。据此,我们对“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的评价从以下方面作出构建(见表 5) 。表 5:“地域性小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综合成绩评价表评 价 指 标 评 价 等 级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个 人
49、 自 评 小 组 互 评 教 师 评 价评价方法1、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3、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工作4、主动提出设想、意见一、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5、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查阅考勤记录、小组讨论记录、活动记录及有关资料1、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2、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3、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养成二、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体验的情况 4、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学生自我陈述、小组讨论、行为表现和学习结果来反映1、收集、整理、利用资料的情况2、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水平3、与他人合作研究的态度三、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掌握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考察学生资料的收集、归类、分析的情况1、求知欲、好奇心2、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四、创新实践的能力 3、社会实践能力考察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预期成果达到的水平2、成果的实际水平3、成果的陈述、展示五、研究性学习的结果4、特别收获通过对学习结果的鉴定、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