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代码:10200 研究生学号:10200201020658分 类 号:I206.2 密 级:无硕士学位论文挣扎与超脱,冲淡与妩丽秦观闲适诗研究Struggle and detachment, dilute with beautyQin guan leisurely poem study作者:孙斯提指导教师:周奇文 教授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学位类型:学历硕士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3 年 6 月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2、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学位论文作
3、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摘 要淮海集收秦观诗四百三十余首,笔者辑闲适诗 110 首、准闲适诗 8 首。本文以秦观此类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索其题材、意蕴、艺术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其对前代文人的继承和对后世文人尤其是陆游的影响,以期从一个侧面还原真实的诗人秦观。本文的绪论部分意在说明秦观闲适诗研究背景和意义,对“闲适诗”的概念作出界定,明确界定出秦观闲适诗的范围。第一部分从文本出发,阐述了秦观闲适诗的题材和意蕴,从秦观的闲适状态和秦观的求闲与得闲的过程展开讨论,其宦海沉浮与贬谪乡居期间,闲适诗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内心的变化正可以让读者走进秦观的真实世界。第二部分从秦
4、观闲适诗的艺术魅力着笔,分为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两大部分。手法上从秦观闲适诗相同或相似意类典故的频繁使用,以蓄志内心的归隐情结;疑问句式的使用刻意增强语势,以抒发内心的渔樵之念;动词使用的精当准确,达到了意于平中出奇,状物传神的艺术效果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风格上秦观的闲适诗继承了白居易闲适诗冲淡自然的特点,又具有鲍照、谢灵运诗歌的清新妩丽之风。而少游的闲适诗又独有着超出诗歌体裁的小词所应具有的软媚、口语化等适于抒情的个性特征。第三部分笔者选出庄子、陶渊明、白居易、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对秦观闲适诗创作影响较大的七家展开探讨,理出秦观闲适诗的承袭脉络。继之选出受秦观闲适诗影响最大的诗人陆游,单
5、划一节,探讨秦观对其影响及其对秦观其人其创作的接受。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前几章的内容加以总结。关键词:秦观;闲适诗;挣扎与超脱;冲淡与妩丽AbstractThe Huai Hai Set the poetry Qin four hundred and thirty , I wanted this article series of leisure poem 110、8 quasi leisurely poem。Based on the Qin such works as the research object.,explore the topic,implication,artistic crea
6、tion,artistic style,artistic techniques, and the former generation of scholars of inheritance, and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Luyou, on the following, In another side, to restore the real poet Qin guan. The introduction part of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illustrate Qin leisurely poem research backgr
7、ound and significance. Definition to the concept of “leisure poems”. Clearly define the scope of Qin guan leisurely poem. The first part embarks from the tex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Qin leisure them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from Qin state and Qin guans leisurely and carefree with all the proc
8、ess of discussion, during the vips with the ups and downs during his country home, Leisurely poem styl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this inner change is can let the reader into the Qin to the real world. The second part from the Qin leisurely poem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e pen, divided into two most, a
9、rtistic style and artistic technique. Technique from Qin to leisurely poem meaning the same or similar kind of allusion of frequent use, In order to have long held the ambition he prowled the complex inner; The use of question sentence painstakingly enhanced potential, to express the thought of the
10、heart; Verb whip, accurate and up to the, in the meaning to Coloured-glazed artistic effect and so on three aspects. Qin guan on style poetry inherited Baijuyi leisurely leisurely and comfortable diluent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has BaoZhao, Xielingyuns poetry, the wind of pure and fresh an
11、d beautiful . And less leisure poems with unique beyond poetry genre should have soft beautiful of small words, colloquial, etc for emotional personality traits.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choose the Zhuangzi,Taoyuanming, Libai, Dufu, Baijuyi, BaoZhao, Xielingyun,etc to Qin leisurely had a great infl
12、uence on the poetry creation also discussion seven, sort out Qin leisurely poem from context. Then select by Qin leisurely poem poet Luyou, the greatest influence single uniform section, explore and Qin, Qin guan to the impact, the creation of acceptance. Conclusion part of the article tries to summ
13、arize the content of the previous chapters. Key word: Qin guan; Leisure poem; Struggle and detachment; Dilute and beautiful目 录摘 要 .Abstract.目 录 .绪 论 1(一)研究意义.1(二) “闲适诗”界说2一、秦观闲适诗的题材与意蕴 3(一) 秦观闲适诗中的闲适状态31、耕读漫游之乐 32、咏物遣兴之趣 63、斋居病处之韵 84、唱和释道之味 9(二) 秦观闲适诗之求闲与得闲.111、读书漫游之心存羁绊 .112、仕途得意中求闲之愿 .123、贬谪乡居之灵魂超
14、脱 .14二、秦观闲适诗的艺术魅力 .18(一)艺术手法181、刻意增强语势,凸写心曲 .182、蓄志归隐情结 ,申诉心音 .203、意于平中出奇,状物传神 .24(二)艺术风格261、语言浅近,冲淡自然 .262、闲适之余,清新妩丽 .273、诗词融通,专主情致 .29三、秦观闲适诗的继承与影响 .32(一)秦观闲适诗对历代文人的继承321、对庄子的继承 .322、对陶渊明、白居易的继承 .343、对鲍照、谢灵运的继承 .354、李白、杜甫及其他 .37(二)秦观闲适诗对陆游的影响37结 语 .41参考文献 .42附 录 .44写在后面 .92绪 论(一)研究意义以往对秦观的研究,更多的集中
15、在他的词,而对于其诗的研究,相对冷淡。近年来,秦观诗歌研究热闹起来,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成果,重要的秦观诗词注本有徐培均的淮海集笺注 、周义敢等人的秦观集编年校注 ,研究资料有徐培均的秦少游年谱长编 、周义敢与周雷编的秦观资料汇编 、金实秋辑录的秦观研究资料等,秦观词相关著作及资料有徐培均的淮海居士长短句及徐培均、罗立刚的秦观词新释辑评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对其诗歌的研究起到参考作用,文学普及类读物有徐培均、罗立刚的秦观诗词文选评等。一系列的秦观作品选本及相关研究资料为秦观诗歌研究乃至于秦观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对于秦观诗歌的研究,学术论文众多, “多集中在元好问对秦观女郎诗之讥
16、的辩驳、陈师道等人评价秦观诗如词之论的省思、及秦观诗歌分期的讨论等” 。1成果相对重复,而针对秦观某一类作品的研究,又多散见于其“女郎诗” 、佛禅诗、唱和诗、咏史诗、甚至读书诗这几类作品上,对于秦观闲适诗的研究,笔者尚未看到。秦观存诗四百三十余首,数量远远超过他的词。而在秦观的诗中,除学人们以往熟知并常常提及的爱情诗,还有大量的闲适诗。要历史而客观地评价秦少游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若只论其词,而不论其诗其文,只论及其诗而不论其闲适诗,则不免有失偏颇,而且也评不出一个完整的秦少游。秦观闲适诗未受到学界的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学界对于其词的关注较多而相对忽略了其诗;原因之二可能是此类作品本身的原因,
17、比如此类作品在以往被看做思想性即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倾向不高,反映的是诗人独善其身的个人情怀,所以学人们多不愿触及。笔者常常慨叹,今天的文学何以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愉悦?究其原因:当在于庸俗的社会学观念和对古之诗人自我情感的忽视。笔者以为:秦观的闲适诗,正是因为其所谓的思想性不高,才更具有着不可小觑的历史真实的阐释意义和现代接受美学的启发意义,闲适诗是古典诗歌中最关注人的精神愉悦和心灵超脱的一类作品,可以说是作家人性的书写,也是作家真实性情的展示。如果要还原一个作家的真实面貌,走进诗人的真实世界,闲适诗具有着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本文在跳出以往争论的前提下,就秦观的闲适诗这一类作品加以辑释、解读
18、和评说。秦观,一个极具生命主体意识的诗人,他用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真实的记录了自己1 孙斯提. 秦少游诗歌研究述评J.职大学报 2012.3的生命存在。他官场上跌跌撞撞的一生,曾有怎样的灵魂波动与起伏?正是他的闲适诗,书写了诗人至为真实的生命体验与心灵栖息,为还原秦观的生存状况、心里路程提供了极为可靠的材料。研究秦观的闲适诗,能够使我们更全面和真实地认识和评价秦观作品乃至秦观其人。(二) “闲适诗”界说“闲适”谓闲居安适之意,指表现闲情逸致的一类诗歌。白居易与元九书说他收辑自己过去的诗作,分作四类,其中“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饱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 。这些作品大多写作田园宁静生活
19、的感受,寄寓洁身自好的志趣。白居易经历了世事变迁,宦海沉浮,安时处顺的思想与日俱增,他在序洛诗中说:“在洛凡五周岁,作诗四百三十二首,除丧朋哭子十数篇外,其他皆寄怀于酒,或取意于琴,闲适有余,酣乐不暇,苦词无一字治世之音安以乐,闲居之诗泰以适,苟非理世,安得闲居。 ”白居易“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其闲适诗体现了“独善”的一面。后世诗人受其影响,从表现个性情志方面拓宽了诗歌创作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诗人主体意识的活跃。以往对闲适诗的研究多局限在陶渊明、白居易、陆游、方回等人,其实闲适诗并非这些人的专利,几乎每一个古代文人都有闲适诗。提及闲适诗,不难想到陶
20、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想到白居易的“禄俸优饶官不卑,就中闲适是分司”(闲适 ) 2;想到韦应物的“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 (同韩郎中闲庭南望秋景) 3;想到韩昌黎的“子云只自守,奚事九衢尘” (闲游二首 ) 4甚至想到梅尧臣的:“闲过少傅宅,喜见老莱衣。晚雨竹间弄,春禽花上飞。禅庭清溜满,幽兴自忘归。 ”5宋末元初的方回就对闲适诗有过“诗家之所必有而不容无者也” 6的评述。闲适诗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长廊里,从来未曾失去过芬芳,自始至终是中国文人心灵栖息的港湾,是人性的复归和书写。几乎每一个中国古代文人的诗作中都有闲适诗。而这一类诗,没有官场的阿谀谄媚、逢场作戏;没有沙场的金戈
21、铁马、生杀予夺;没有情场的肝肠寸断、牵肠挂肚;没有国仇家恨、世事纷争是文人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情感书写。闲适诗的界定不能局限于他的题材,同样是“耕读诗” ,表现农民不堪赋税的作品就不是闲适诗,而表现文人耕读乐趣的就是闲适诗。同样是唱和诗,诗人官场上阿谀之作奉承之辞就不能看作闲适诗,而表现僧道之交的抒发诗人高洁情怀的又多属闲适诗一类。同样是“漫游诗” ,抒发山河之爱有家国寄托的便不是闲适诗,抒发文人寄情山水企望闲云野鹤的生活的就是闲适诗。那么如何界定什么是闲适诗?1 晋陶渊明(著) 逯饮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79.5,第 89 页2 清 彭定求. 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
22、 2003.7,第 5185 页3 清 彭定求. 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7,第 1978 页4 清 彭定求. 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7,第 3855 页5 傅漩琼.倪其心.孙钦善.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第 2710 页6 方回语。见紀昀. 瀛奎律髓刊誤M,卷二十三閑適類序安徽:黄山出版社,1994) ,第 556 页本文以为:闲适诗是抒发文人追求人生“逍遥” 、人性“归真” 、人格“独善” 、摒弃社会利益纠葛和世俗情趣的生存理想,表现文人对清闲安逸优游自在生活的追求,或者书写这种生存状态的诗歌。而只含有一两句闲适句的诗歌,应该归入准闲
23、适诗一类。一、秦观闲适诗的题材与意蕴秦观(1049-1100) ,他曾怀抱“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 1的报国理想,积极热衷于政治活动。张文潜曾作祭秦少游文云:“呜呼!官不过正字,年不登下寿。间关忧患,横得骂诟。窜身瘴海,卒仆荒陋。 ”2道尽了秦观官场上坎坎坷坷、跌跌撞撞的一生。他历经宋神宗、哲宗两朝,在王安石变法的政治背景下,起起落落,经历了读书闲居、官场沉浮、客死滕州三个阶段的人生旅程。他自赋挽词,是绝望还是超脱?什么才是他内心深处最最渴求的生活?是宦海沉浮?是耕读漫游?是师友欢洽?还是闲居遣兴?少游的闲适诗中究竟窦露出了他怎样的生存状态?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是如何栖息在他生活的土地
24、上?(1)秦观闲适诗中的闲适状态1、耕读漫游之乐秦观的闲适诗中,有大量体现其耕读漫游生活的诗作。这些诗歌大多数作于入仕之前,即少游乡居读书期间,先看其书写耕读生活的闲适诗喜雨得城字:阴阳有常职,代御不可并。一气或错缪,愆伏相寇兵。惟时四月交,南国厌久晴。风师挟帝令,呼号肆徂征。云师畏推逐,蓄意不敢争。雨师旷厥官,所苟朝夕生。黄尘暗如雾,掩彼日月明。帝眷一昔回,旱议沮莫行。番然需膏泽,夜半来雨声。黎明纵遐眺,沟浍各已盈。青秧散广亩,白水涵孤城。1 周义敢,周雷. 秦观资料汇编M. 北京:中华书局. 2001.05,第 30 页2 周义敢,周雷. 秦观资料汇编M. 北京:中华书局. 2001.05
25、,第 33 页耕夫欣有托,水鸟飞且鸣。乃知化工妙,悠然信难名。行矣耘我穑,岁终伫坻京。 1这是一首描写春旱逢雨、感恩造化的诗歌,寄寓了耕者生计“有托” 、国家仓储有望的欣喜情怀。诗人描写了一个风雨交加、黄尘飞扬的场景,整首诗的画面显得很沉重,而“黎明纵遐眺,沟浍各已盈”一句忽然跳转而显得轻盈,大有唐代戴叔伦喜雨诗:“田家共欢笑,沟浍亦已深” 2的喜悦之感。而“耕夫”句则写出了耕夫因有雨水可依而欣喜, “水鸟”句显然是诗人心中的喜悦之鸣叫,而非实写之水鸟,这里乃是移情于物,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此时,秦观不再只是一个文人,昏天暗地、黄尘飞扬的大雨中,诗人由烦闷转而为喜悦。这里,少游更是一个儒者,一
26、个有着兼济天下之胸怀的儒者。再看少游睡足轩二首 (其二):数椽空屋枕清流,一榻萧然散百忧。终日掩关尘境谢,有时开卷古人游。鸣鸠去后沧浪晚,飞雨来初菡萏秋。此处便令君睡足,何须云梦泽南州。 3这是一首反映秦观耕读生活的诗歌,此时少游“举进士不中,杜门自扫,以诗书自娱” 。诗中“数椽空屋枕清流”描绘出一种底色;“一榻萧然散百忧”则书写出诗人的一种忧愁散去的心境;“终日掩关尘境谢”则道出了诗人应举不中闭门谢客远离俗世的生活状况;“有时开卷古人游”则勾勒了诗人闭门谢客读书入境有与古之贤者同游之感的闲适状态。 “鸣鸠去后沧浪晚,飞雨来初菡萏秋”笔锋一转而描写景物;“此处便令君睡足,何须云梦泽南州”化用杜
27、牧忆齐安郡诗“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4诗意,独乐其所居。耕读生活既包括农耕生活的记录,也包括读书生活的书写。纵观淮海集 ,收秦观诗歌四百三十余首(不含逸句和存疑之作) ,仅存两首读书诗 5,也是典型的反映读书生活的诗歌,即抱瓮和读列子 。前者直用典故为诗题,后者以“读某书”为诗题。两首都是对先贤的典籍另辟蹊径做出新的理解新的阐释。先看抱瓮:搰搰抱瓮人,茫呼治其内。1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357 页2 清 彭定求. 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7,第 3068 页3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28、.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314 页4 彭定求. 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7,第 5967 页5 见拙文:职大学报2012 年第 4 期论秦观读书诗 。仲尼为所轻,子贡无以对。舍器欲还朴,为量固已隘。苟得浑沌真,宁羞事机械。 1抱瓮故事见于庄子天地 ,最初用来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庄子赞扬“抱瓮人”没有机心。故事中“丈人”宁肯“抱瓮灌畦” ,也不肯使用一种叫“秸槔”的机械,原因是在他看来“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秦观这首诗前四句叙事,后四句说理,认为抱瓮人采取不用器物的方式要达到回归淳朴的目的,是非常狭隘的。该诗反映了诗人“君子善假于物也”的儒家积极入世心
29、态。 2再看读列子:咄咄两小儿,多言空尔为。后之日无定,不觉心有期。尺棰探苍溟,俱令傍者嗤。谁谓不能决,孔丘乃真知。 3这首诗取材于列子汤问中“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传统的理解是:通过两小儿对太阳早晨离地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的争论,问于孔子,而孔子不能判断的典故,列子本意是嘲弄孔子,说圣人亦非是全知者。后人多以此典说明宇宙之大,知识之广,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认为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 ,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赞扬了孔子的谦虚谨慎,而秦观的读列子则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两小儿辩日” ,认为“孔子以为辩之无益而不辨,可谓真知” 。 4其吸纳了庄子齐物论中“六合之外,圣人存
30、而不论” 5的论断。秦观诗中说两个小孩的谈论是如此天真,他们不知道人的心是有限度的无法揣测太阳的浩渺。用一尺长的木杖去测量无限的宇宙,让在一旁的人耻笑。指出孔子“不能决”并不是不知道而是“真知” 。杨伯峻先生列子集释汤问篇中说:“夫不决者,非不知也。世人但以问无不知为多,圣人以辩之无益而不辩。若有理无理一皆辩之,则圣人无益之劳实亦多矣。然则二童之争也,事亦可明。何者?日之初升,光未远,人居光外,见其大焉。日之1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374 页2 鞍山师范学院、湖北宋玉研究中心刘刚教授认为:“此诗要义是反朴在于内在之精神,不
31、在于外物之影响,谈的是对修身的领悟” ,与本文意见相左,录于兹。徐培均于淮海集笺注推测该诗“疑元符二年乙卯作于雷州” (第1374 页) ,笔者以为此说不能立足。秦观元符元年(1098 年)移迁雷州编管,曾自赋挽词。此诗意境与被贬雷州时心境不符。以诗人心境看,作于入仕前的耕读与漫游期间(10691078 年) ,即熙宁二年元丰元年间可能较大。因此时诗人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贬雷州时不同。周义敢秦观集编年校注没有将其进行编年,笔者以为周氏较为谨慎。3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375 页4 见:周羲敢 程自信 周雷.秦观集编年校注M
32、.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7,第 299 页5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 庄子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 2012.2,第 89 页既中,光备万物,人居光内,见其质焉。亦如远望烛光,更见其大;近窥,则焰乃更以小焉。物理则然,辩之何益?” 1其与秦观读列子的说理大致相似。而对于宇宙自然的认识上略有出入。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一种“吟玩” 、是作者读书闲居下的一种思辨、一种闲暇下来的游戏,这是少游消遣时光的一种“游戏”方式,这时秦观赋闲在家,读书、思考,而或多或少带出他对人生、仕途的种种态度。除反映耕读生活的作品外,还有一些反映诗人漫游生活的诗歌。秦观在读书乡居期间,经常到附近的城市
33、游赏。熙宁九年(1076 年) ,少游与孙莘老、参寥子同游历阳汤泉,拜访分别已久的漳南道人,游览其隐修的汤泉山水。作汤泉赋与游汤泉记 ,并有反映漫游生活的闲适诗落日马上 、 和孙莘老游龙洞等。马上口占二首是秦观典型的反映漫游生活的诗作(其一)向晨结束争长途,利风刮面冰在须。冈穷得水马不进,雾暗失道人相呼。悠悠旁舍见汲井,轧轧隔林闻挽车。游目骋怀自可乐,勿忆乡县增烦纡。 2(其二)霜风棱棱万木枯,梅花破萼犹含须。田家往往事游猎,追逐狐兔相号呼。微茫山中起狂烧,隐约林梢低日车。马头渐觉有佳趣,勿厌阡陌多萦纡。 3这两首诗写了诗人漫游离家时的场景。 “游目骋怀自可乐,勿忆乡县增烦纡”道尽了少游游玩之
34、乐,甚至道出了自己不思念家乡,乐于山水的情怀。 “马头渐觉有佳趣,勿厌阡陌多萦纡”是田间小路回旋弯曲,如此美好的山中景观,什么都不再是诗人烦恼的理由了。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自我排遣,诗人经历了“萦纡” ,有太多“烦纡” ,才发出如此的慨叹。1 杨伯峻. 列子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 2012.3,第 161-162 页2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33 页3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34 页徐培均先生认为这首诗约作于熙宁九年(1076 年) ,二十八岁的少游与孙莘
35、老、参寥子同游历阳汤泉时。周义敢在秦观集编年校注中将此诗编入元丰年间(10781085 年) 。秦观一生有两次主要漫游经历:一为神宗熙宁九年(1076 年) ,秦观同孙莘老、参寥子游访漳南老人于历阳惠济院,浴汤泉,游龙洞山,作汤泉赋 。二为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春季,秦观前往越州省亲,适逢苏轼自徐州徙往湖州,于是便乘苏轼官船一同南下。由“勿忆乡县增烦纡” 、 “勿厌阡陌多萦纡”句,与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和苏轼同游时所作同子瞻参寥游惠山三首之“俯仰佳览眺,悠哉身世忘”心境不同,推知应作于熙宁九年(1076 年)游汤泉时。除此之外, 同子瞻参寥游惠山三首亦是少游反映漫游生活的诗歌,而
36、其第一首又是少游典型的闲适诗作品:辍棹纵幽讨,篮舆入青苍。圆顶相邀迓,旃檀燎深堂。层峦淡如洗,杰阁森欲翔。林芳含雨滋,岫日隔林光。涓涓续清溜,靡靡传幽香。俯仰佳览眺,悠哉身世忘。 1这首诗记录了而立之年的秦观同参寥与苏轼一同游览的所见所感,途中,他们相约经过无锡,登惠山观景。 “俯仰佳览眺,悠哉身世忘”表达了诗人对惠山美景的喜爱与留恋,乃至忘记一切烦恼的心态。这首诗写于秦观科场失力之后,短暂的师友欢洽似乎让秦观忘记了自己科场失利后受到世俗的嘲笑所承受的打击。在如此美好的情境里,他抛出“悠哉身世忘”这样的句子,可见他并没有真的“身世忘” ,如果真正达到了 “身世忘”的状态,就不会付诸于笔端了。正
37、因为这样的句子,更能看出诗人内心是伤痕累累不难窥见:诗人无法摆脱忧伤与愁绪,他的“闲适”是一种无可奈何,闲适的背后潜藏着难言的苦涩, “身世忘”充其量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解脱罢了。读着秦观这首诗,仿佛可以触摸到他脆弱的心灵、他纠结的神经2、咏物遣兴之趣咏物。是闲适诗最为常见的题材。王夫之在其姜斋诗话中说“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达情之作” 2。唐代之白居易、杜甫,少游之后的陆游,他们的闲适诗中,都有大量咏物之作。少游亦是如此,其闲适诗中咏物诗主要包括蒙顶茶 、 茶臼 、茶 、 题赵团练画江干晚景四绝(其四) 、 盆池钓翁 、和饮酒诗四首等。 题赵团练画江干晚景四绝(其四) 可以说是一首典型的闲适诗。看
38、原诗晓浦烟笼树,春江水拍空。烦君添小艇,画我作渔翁。 3“陈师道曾次韵其第四首云: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若个丹青里,犹须着此翁。盖谓少游方见用于世,非江海之士,不当画之渔舟。 ”4陈师道“若个丹青里,犹须着此翁”之慨叹盖针对少游“烦君添小艇,画我作渔翁”之句所发。其实,秦观作为1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27 页2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第 48 条,见船山全书第 15 册,第 842 页。3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483 页4 周义敢、程自信、周雷. 秦观
39、集编年校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7,第 281 页一个敏感细腻的知识分子,他为“晓浦烟笼树,春江水拍空”这样的闲适“景物”所沉醉, “烦君添小艇,画我作渔翁”表达了他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无限向往。盆池钓翁也是一首咏物题材的闲适诗:谁刻仙材作钓翁,尺池终日钓微风。令人却忆鸱夷子,散发五湖狂醉中。 1这是一首咏物诗, “令人却忆鸱夷子,散发五湖狂醉中”句,少游睹物生情,想起了范蠡,范蠡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后代关于范蠡亦有很多诗句,李白在其古风诗之十八就有:“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2的诗句。这首诗中,少游以范蠡
40、自比,正是对自身心志的一种书写。 庄子天下篇有“诗以道志。 ”3的论断,诚然,诗,必然是书写诗人内心情感的工具。少游也一定是在功成名就得意之时, 4想起了那激流勇退的范蠡。做为一个敏感的诗人,他一定是预感到了将要袭来的打击,体验到了光华之下的恐惧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少游有一种“渔翁”情结。少游在他另一首诗艇斋中亦有“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 5;“钓古不钓今,所得孔与颜” 6的诗句。而少游在其送陈太初道录亦有:“带云眠酒市,和月醉渔家” 7的诗句。纵观秦观诗作,他一次又一次诉说着要垂钓江上的飘零志向,一遍又一遍的咏叹着散发五湖的归隐情愫。如果说“画我作渔翁”是一种向往,那么“散发五湖狂醉中”便是一
41、种追慕遣兴,犹“遣意” ,即以写诗来消磨时光、排遣性情。 “遣兴”一词出于杜甫的“遣兴诗” ,因其有众多“遣兴诗” ,杜甫的这类诗歌被后世称为“遣兴体” 。清代袁枚亦有遣兴二首。秦观的“遣兴”诗作,虽不以“遣兴”为诗题,但题材上多属于“遣兴”类。这一类作品多为抒发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或者得闲之乐。看赴杭倅至汴上作: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平生孤负僧床睡,准拟如今处处还。 8在官场上沉浮十年之久,真想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捞得一个清闲。有生以来违背了自己归一佛门的人生理想,打算从今天开始处处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还原于本真。这是1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2、 2000.11,第 1489 页2 彭定求. 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7,第 1674 页3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 庄子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 2012.2,第 1062 页4 此诗年代不详,徐培均和周义敢两位先生的注本中都没有对其编年。本文以为:从诗歌的感情基调看,发范蠡泛舟五湖之叹,与官场得意期所作春日寓直有怀参寥 、 寄题赵侯澄碧轩 、 晚出左掖 、 次韵王仲至侍郎等诗寻求超脱之思想基调相合,所以此诗庶几作于元祐五年(1090 年)任秘书省正字至元祐七年(1092 年)授左宣德郎,左迁国院编修官期间,即遭受贬谪之前。5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
43、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92 页6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92 页7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417 页8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402 页秦观赴杭州赴任路上所做。可以说,此时秦观在政治上走到了他的低谷。 “俯仰觚棱十载间”是诗人感叹在朝为官宦海沉浮多年, “扁舟江海得身闲”又写出了类似于他在盆池钓翁诗中所抒的归隐志向,虽然说“得身闲”却未得闲, “平生孤
44、负僧床睡”笔锋一转,又道出了诗人的无限遗憾之情。3、斋居病处之韵少游创作的反映其斋居病处生活的闲适诗,可以说是其闲适诗中最为精彩的部分。这类题材的主要作品有早春题僧舍 、 三月晦日偶题 、 秋日三首 、 幽眠 、 睡起 、 病中 、 睡足寮寄震鼎二弟 、 睡足轩二首 、 四绝 、 东城被盗得世字 、题务中壁 、 处州闲题等。秦观的斋居生活如何?看四绝 (其二)夜深楼上拨书眠,天在栏干四角边。风拂乱云毫发尽,独留璧月向人圆。 1这首七绝道尽了秦观的斋居生活。 “夜深楼上拨书眠”化用了杜甫“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 2的诗句,从这句诗中仿佛让读者透过文字看
45、见一个夜读懒倦的诗人拥书而眠的情境。 “天在栏干四角边”盖云天之高远貌。斋居之外,秦观亦有反应其生病题材的作品,看其唯一一首反映生病题材的诗,病中疏帘薄幔对青灯,鸜鹆喧喧自转更。风雨渺漫人卧病,地炉汤鼎更悲鸣。 3这首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 年) , “是岁二月,苏轼贬往黄州” 4。三十二岁的少游刚刚经历了元丰二年的师友欢洽,次年,苏轼被贬,对少游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看李煜诗病中感怀:“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5再看白居易的病中书事:“三载卧山城,闲知节物情。莺多过春语,蝉不待秋鸣。气嗽因寒发,风痰欲雨生。病身
46、无所用,唯解卜阴晴。 6后主李煜诗中“憔悴” 、 “萧条” 、 “侵病骨” 、 “咽愁肠”一系列沉重的词语。白居易诗“三载卧山城,闲知节物情” 、 “病身无所用,唯解卜阴晴”则更多的是闲居情怀。相比后主李煜的诗,少游多出几分旷达的情怀。而相比白居易的诗,少游的诗却又少了几分超脱。而从少游的诗看“风雨渺漫人卧病,地炉汤鼎更悲鸣”其实并不甚悲伤。正如辛弃疾在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中写到的“少1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466 页2 彭定求. 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7,第 2543 页3 秦观(撰).徐培均(笺注).
47、 淮海集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11,第 1463 页4 徐培均. 秦少游年谱长编M. 北京:中华书局. 2012.12,第 153 页5 彭定求. 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7,第 73-74 页6 彭定求. 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7,第 5005 页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可见难以言表的深愁都是用轻描淡写的看似轻松的表述来述说。秦观诗用煎药汤沸之声来衬映悲情。前两句“疏帘薄幔对青灯,鸜鹆喧喧自转更”是通过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景物描写,暗写夜已“转更” ,而人
48、尚未眠的愁境,后两句“风雨渺漫人卧病,地炉汤鼎更悲鸣”是写情,这句诗直言“悲”字,可见秦观的愁,并不是愁到极点,如果真的愁到了极点,就该是“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的情境了。可以说诗人面对恩师的贬谪,并没有悲伤到极点,庶几有几分对未来的希望在诗中。4、唱和释道之味“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都儒、释、道三家思想杂糅并存。但随着各自人生轨迹的不同,三家思想在世界观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摇摆,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秦观也是这样一个传统文人,他一生交游广泛,朋友颇多。这些朋友中有朝廷官员;有佛门弟子;亦有道家仙友。他与佛道交往甚多,在他的思想中一直贯穿着浓重的释道思想。 ”1纵观少游的闲适诗,从他的唱和,到他的释道思想,题材上可谓杂糅交错。总体上分为三类,一类是反映闲适情致的纯粹唱和诗,第二类是唱和诗中夹杂释道思想的闲适诗,第三类是纯粹释道题材的闲适诗。少游反映闲适情致的纯粹唱和诗,以次韵酬周开祖宣义为例:并州令尹古人风,淮海相忘十载中。丽句晓披花绰约,清谈初扣玉丁东。追攀昔共猗玗子,嗜好今同桑苎翁。所惜华船轻解繂,未窥笠泽故书丛。 2这是一首次韵诗。周开祖名邠,钱塘人,嘉祐八年(公元 1163 年)进士,与东坡友善。诗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