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文-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社会责任.doc.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2787371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社会责任.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文-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社会责任.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文-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社会责任.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述利润最大化目标 学院:文理学院班级:10 级物流管理学生:孙宁学号:102122010202指 导 老 师 : 韩 雯2013 年 11 月 7 号 .摘要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还是应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争论的问题。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的逐利动机空前高涨,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之间既存在冲突,又能达到二者的协调一致,企业要从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出发,化解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过程中,主动维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不能忽视其社会责任。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

2、利润最大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背景。第二部分论述了本文的主要观点, “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的唯一目的,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其社会责任不可忽视。关键词利润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 .目录摘要 I一、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1(一).利润最大化的含义 1(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2(三)企业财务管理 目标的含义 .3二、利润最大化下企业社会责任不可忽视 4结论 6.一、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一)利润最大化的含义 利润是总收益减去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收益是企业出卖产品得到的收入,既包括成本也包括利润。它等于产品的价格乘以出卖产品量的积。总收益是出卖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

3、部收入。平均收益是出卖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每单位产品是 1,所以,平均收益就等于价格。边际收益是每多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当我们说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时,是用实物单位来衡量产品数量的。当我们说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时,是用货币单位来衡量产品数量的。这两种说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衡量的东西相同,所根据的衡量单位不同。所以,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变化规律与以前讲过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一样 1。经济学家给出的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当企业生产的产品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这种产量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这是根据企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同时也可以

4、用数学方法证明。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个规律。假设一个企业生产一单位产品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为 8 元。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赚了 2 元。这时,企业一定要增加生产。它增加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没有把该赚的钱赚到。反之,如果边际收益为 8 元,边际成本为 10 元。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赔了 2 元。这时,企业一定要减少生产。它减少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也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赔了。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比如都为 9 元)时,企业既不增加产量,也不减少产量,说明它对这种产量,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2。在现实中,也许许多企业家并不了解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也并没有刻意

5、追求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相等。但如果分析那些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资料,你一定会发现这些企业遵循了这一规律。无论你是否知道规律,它总是在起作用,但了解这些规律更有利于我们自觉地按规律办事,避免盲目性和在摸索这一规律中的弯路和浪费。(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总要使自己的产量保持在平均成本最低。平均成本最低时,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并不影响价格,平均收益也等于边际收益。由此可以得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这时企业不就是没有利润了吗?的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就是如此。竞争的结果利润最大化时的利润为零。但要记

6、住,我们这时说的利润是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为零,会计利润不为零。在完全竞争时,企业所赚到的是补偿机会成本的会计利润。但是,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如果有的企业规模相当大,它的产量变动足以引起价格变动;或者有的企业利用政府赋予的权利(专利权、特许经营权式进入权)而具有了垄断地位;或者有的企业创造出了某种有特色的产品或敢于承担风险,价格就会高于完全竞争时。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就可以获得经济利润。在现实中,完全竞争是少的,普遍的情况是竞争与垄断的不同程度结合,但在这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企业总具有不同的垄断势力,即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因此,这就可以引起企业通过产量控制或创新来使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从而获得利

7、济利润 3。当然,利润最大化只是一个原则。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在运用这个原理时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企业会追求利润率最大化,有的企业会追求利润量最大化,有的企业更偏重短期利润最大化,有的企业会为了长期利润最大化而改变短期的好处。这些不同的目标既取决于企业自己的目的,尤其是企业决策者的偏好,也取决于它所处的市场环境。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目标仍以“利润最大化”为宜,它最符合我国目前的现实经济情况。对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讲,利润目标最能反映企业的本性,追求利润是避免淘汰、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行为的“原动力”。我们不能以利润目标的某些负面影响或其他理由而否定企业正常的利

8、润追求。当然,“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要涵盖所有企业,涵盖所有时期的目标追求。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财务目标,保持财务目标的多元化、层次化,也同样是种客观必然。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在传统的集权管理模式下,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高度集中,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值指标。企业领导人职位的升迁、职工利益的多少,均由产值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来决定,这就决定了企业必然把产值最大化当做财务管理目标 4。在非市场化的指令经济状态下,“产值最.大化”目标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它对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市场经济模

9、式逐渐确立,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开放经济深深地唤醒了竞争者的趋利动机。同时,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得到了正常确认。国家把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经营情况的首要指标,把职工的经济利益同企业利润的多少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不得不关心市场、关心利润,这使得“利润最大化”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以及近几年我国产权制度的尝试性改革,为财务目标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提供了现实基础。为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股东财富最大化”逐渐取代“利润最大化”而成为财务目标。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选择不同的财务目标,是社会经济

10、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财务目标的选择遵循着本身的规律性,每个经济主体都要根据变化着的经济形势,根据自身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适当地制订、修正或更新自己的财务目标,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5。 (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业一切理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工作才有明确的方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现在,主要观点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这财务管理目标是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

11、变化。利润最大化,即假定在企业的预期投资收益确定后,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但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必须协调与企业有各方的利益。而且,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造成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忽视人才培养、产品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进步及社会责任等,忽视远期投资,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现今,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符合当代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保证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应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

12、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上,由于评估的标准和方式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股价能否做到客观和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确定 7。二、利润最大化下企业社会责任不可忽视 在经济活动中,人们把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一定符合伦理要求。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的理想典型是“经济人” , “经济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它的准确含义是:在它的理想情形下,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的充分

13、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其他行为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的行作。亚当斯密认为,无数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在一只无形的手的指挥下,从事着对整个社会有益的经济活动,每个人越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就越会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问题的关键是,社会责任的履行属于企业的社会义务,由于企业有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权利,当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其追求的经济利益相冲突时,企业很可能拒绝或不完全履行这一社会责任 15。例如一个纸制造的产品,有大量的污水需要要排放,企业面对这一难题常常会为了降低其的投资成本,选择偷偷摸摸排放。所以,能否将社会责任付诸实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控制

14、力量即国家和政府的态度与行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认为,在垄断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市场来调节经济主体间的关系是不够的,政府要进行适当的干预。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是造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改变现状,我国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应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内容体现在立法条文中,同时应使执法程序明确具体,监督工作规范严格。法律是现代文明国度里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最有力的手段。一个让民间环保组织感到有希望的事实是,将要在明年 5 月 1 日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已经规定,环保部门必须向社会公布当地污染超标的企业名单,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以及拒不执行环境行政处罚决

15、定的企业名单,而且不得以“商业秘密”为借口拒绝公布。而社会责任目标是企业把道德规范作为衡量指标,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保护劳工基本权益。它强调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真诚关注,对环境等方面的必须承担义务。福特汽车公司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福特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曾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我相信一个好企业与一个伟大的企业是有区别的:一个好的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能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还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企业仅仅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利益最大化是其关注的首要目标,它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去

16、完成本应由政府或社会完成的工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盈利最大化的目标越来越受到挑战。从社会角度来讲,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是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单元。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任何一个企业,对于推进社会的有序发展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企业的眼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本身眼前的利益,还应该考虑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这样才能获得自身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进程中,经济学家从原来的只注重生产观念到消费者导向观念再到社会导向观念的过程中,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它是对传统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补充和修正。社会责任目标是以社会为着眼点,认为企业的目标是二元的,即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

17、还应尽可能地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根据这一观点,经济利润和社会利益两方面都是企业的重要目标。一方面,企业不能因为片面强调社会责任而忽视经济责任,这样会使企业难以维持基本生产运作;但另一方面,企业也不能因为片面强调经济责任而忽视、逃避社会责任,这是导致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主要的不和谐因素。在一些情况下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可能会发生冲突,这就涉及到二者的协调问题。二者协调的途径是:以企业实现生存和再生产为社会责任的约束条件;以法律和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为经济责任目标的约束条件;二者互为约束。 企业的生存是实现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的基础,然而再生产过程是一个经济许学概念。如果从价值角度看,就是“

18、投入货币,购买原来与劳动力,生产产品,再销售产品,得到货币”的资本循环过程。因为,生产活动是按照上述程序,在价值上表现为一个又一个不间断的周转过程。因此,叫再生产。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福建省南平市国税、地税系统曾在税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依据有关政策,对各类企业办理减、免、抵、退税超过 2 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再生产投入。法律是强制性的,可是道德的行为却是企业建立和保持与相关群体的信任和良好关系的基础,这种互相信任.和良好关系支持公平公正的商业交换,从而使购买者从创造信任的伦理性行为中获益,也使销售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商业交换关系成为可能;不道德的行为则会破坏信任,导致企业消费群体流失及企业形象和经

19、营成果下降。同时,符合伦理的行为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在企业经营中,商业战略和战术固然重要,但商业伦理必须也得到足够的重视,它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经营实践已经证明:遵守商业伦理规范与获取较高经济效益不仅不相互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结论总的来说,仅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惟一目的是不可取的,企业还应该对社会其他相关利益者负责。二者不仅不相互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在完成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不可忽视。近些年,国际社会已经越来越看重企业社会责任,并在着手制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规范。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根本上说受益者是广大的社会公众。公众的积极参

20、与,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全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的最重要的标志。公众的广泛监督,可以降低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收益,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长期看来,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1 卢湛伟浅析企业利润最大化J 价值工程.2010,29(11)2 李传东,王新,王吉文企业财务管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8(1):376-3793 戴德明.财务会计学M.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4 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杜,2000 年. 5 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6 吴倩倩 .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的冲突与协调J .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 年第 2 期8-107 王春香,张志强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J大连大学学报,2006,(1)8 宁永志.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协调的探讨 J.会计之友.2010(1 下):25.9 胡萍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上( 总第 340 期):79-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