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旅游产业均衡发展机制的博弈论模型分析兼论政府的职能定位与作用发挥陆远权 赵大鹏(重庆大学 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 400030)摘要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均衡,从战略的高度审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均衡。本文通过构建博弈论模型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两种均衡机制进行了分析,证明完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的利益分配机制无法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在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模式下,保障市场主导型的区域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关键词 区域旅游产业;博弈论模型;均衡机制;政府职能The analysis of equilibrium mechan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by game theory -Concurrently discuss government function lo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ole.LU Yuan quan, ZHAO Da - peng(College of Trad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
3、ngqing,400044)abstrac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s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is keep tourism industry growing healthily and sustainedly. Realizing this objective, we must survey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overall interests and the local interests from the macroscopical view as well as t
4、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long-term interests and the short-term interests from the srtategic view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Through formatting the game theory models this paper analysises the two equilibrium mechanis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5、 results show that interest distribution system under perfect competitive market can not keep tourism industry growing healthily and sustainedly.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functions as the service government to make sure market-based regional tourism in
6、dustry development healthily and sustainedly.keywords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game theory model; equilibrium mechanism; government function.区域旅游产业均衡发展机制的博弈论模型分析兼论政府的职能定位与作用发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方面的支出在居民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2007 年为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旅游总花费就达 7770.5亿元,而旅游产业的收入更是高达 10956.5 亿元,同比增长22.6%1。作为
7、旅游市场中的两个方面,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旅游需求由于受客源地经济、自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明显,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旅游供给则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旅游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不变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旅游市场中的供需不平衡,将触发区域旅游业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博弈。当旅游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时,区域旅游产品之间的竞争加剧,局部之间利益的争夺将会降低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利益 2。当旅游需求大于旅游供给时,又势必对旅游地环境和旅游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区域旅游产业乃至旅游目的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中,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利益相关方
8、的策略和相互关系进行模拟运算分析,判断区域旅游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均衡点,有助于预测未来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可在此基础上寻求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优策略。一、 基于博弈论模型研究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均衡机制的预测博弈论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侧重于决策主体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均衡状态的研究。在特定的规则与环境下,决策主体依靠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行为的选择与实施,并在各自取得相应结果和收益的过程中达到均衡 3。将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引入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中,可以将区域中各个旅游产品的提供方视为博弈论模型的参与方,将自然等一切非人为的客观因素
9、作为参照系,然后从这一视角出发,分析各旅游产品提供方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需要、动机、决策和行为策略,并得出最后的均衡状态。在宏观层次上,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理想均衡状态是在区域旅游资源和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可承受的情况下,把旅游产业的经济收益最大化。在战略层次上,所希望达到的均衡是在旅游产业充分发展的同时,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存和保护,以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均衡点的“囚徒困境” 分析旅游区域中的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虽然吸纳了大部分的城市人口,但这意味着旅游城市中从业人员的收入对旅游产业依赖过度,其就业机会
10、和工作收入随旅游市场供求矛盾的变化波动明显。在区域旅游.市场内,旅游产品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同质的旅游产品难以具有吸引游客的绝对竞争优势,当旅游市场供大于求时,降价就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4。价格战一旦拉开,往往陷入非合作博弈中的“囚徒困境”,从而影响区域旅游产业整体收益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实现。博弈中参与人的目的就是谋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参与方都具有充分的理性并且有选择策略的自由。假设 A、B 为区域内同质同价的旅游产品,原来均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但到了旅游淡季旅游市场萎缩后,旅游产品的提供方均不能获得以往的收益。如果维持原价,双方都只能获得 1000 的效用水平;如果单方降价,就能吸引到更
11、多的游客,则降价方可获得 1500 的效用水平,而维持原价的一方只能获得 400 的效用水平;倘若双方都降价,则各获得 700 的效用;其效用矩阵如图:产品 B产品 A维持原价 降 价维持原价 ( 1000,1000) (400,1500)降 价 (1500,400) (700,700)在这个完全信息博弈中,无论对方采取何种策略,A 和.B 的最优策略都是唯一的,降价是博弈双方的占优策略。这样在博弈中构成的唯一纳什均衡为(700,700) ,显然不能实现区域旅游产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虽然对博弈双方来说,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帕累托改进都达不到(1000,1000)的效用水平。即使在博
12、弈关系形成之前,双方建立了“价格同盟”,但是没有一方会积极地遵守协定,这一均衡结果仍然不会改变。一种制度(体制)安排要发生效力,必须是一种纳什均衡。否则这种制度安排便不能成立 5。博弈论模型对均衡点的分析说明,从局部利益出发而采取的行为策略不仅不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旅游产品提供方基于个体理性采取的不合作行为策略,其结果只能是牺牲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利益,使博弈陷入“ 囚徒困境” 之中。价格竞争本来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而价格机制也是促使旅游产品提供方提供质优价廉旅游产品的压力机制。但是在完全竞争的旅游市场上,多种原因造成了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加之区域旅游市场发育的不成熟
13、,为了在有限的区域旅游市场上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旅游产品提供方单一的降价竞争策略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并影响区域旅游业整体的接待质量 6。(二)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均衡点的纳什均衡分析旅游业不是纯粹的“无烟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会给当地的交通、市容、供水等基础设施造成一定的压力。在我国有些地方,.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城市接待能力不足,旅游目的地人满为患,旅游配套设施的利用率高达 100,旅游资源的超负荷运作,致使区域旅游的质量下降,威胁区域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7。为了避免对本旅游产品的过度使用,旅游产品的提供方会根据本旅游产品的成本
14、限制游客的人数,以在最优解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旅游地的道路、市容卫生、天然水资源、自然环境等公共物品在使用上没有排他性的产权设置,在由各个旅游产品提供方单方面控制游客人数而缺乏政府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往往会对公共物品过度使用,从而造成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恶化、交通拥挤、河流湖泊污染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等系列问题 8。在这个分析框架之下,产生了新的博弈关系,即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博弈。假如在某个旅游区域内有 n 个旅游产品提供方权且假定为旅游景区,每个旅游产品提供方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决定一个时期内本旅游产品的使用人数。用 qi 0, )代表第
15、 i 个旅游景区接纳的游客数量,i=1,2,3,-,n;则旅游区域所接纳的游客总量可表示为 Q= qi;用 V 来表示每个游客所创造的1ni=平均价值,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可知 V 是 Q 的函数,即V=V(Q)。当 QQmax 时,V(q i)=0;当 QQ max 时,V(q i)0 ,故尽管每位游客的平均价值呈下降趋势,但在 QQ max 的范围内,游客的数量会一直增加,旅游景区对此不会加以限制。假设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的生产成本为 C,那么旅游景区的利.润函数为:P*= qi V(qi)q i C i=1,2,3,-,n;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V(q i)+ qi V (qi) C i=1,
16、2,3,-,niP即从单个旅游景区出发,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最优解的条件为:V(q i)+QV (qi)=C i=1,2,3,-,n 以此类推,当所有旅游景区均在此条件下实行游客定额时,即把 n 个一阶条件相加,可得 V(Q*)+ V (Q*)=C *Qn(1 )Q*就是单个旅游景区最优条件下,旅游区域内游客的总人数。同时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博弈中,Q*所代表的游客总数也是唯一的纳什均衡。另一方面,在整个旅游区域最优条件下的利润函数为:P*=MaxQV(Q) QC 同样在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前提下,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V(Q* )+Q* V (Q*)C *PQ即 V(Q*)+Q*
17、 V (Q*)=C (2 )Q*就是整个旅游区域最优条件下的游客数量。显然Q*Q* ,在单个旅游景区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尽管会采取限制游客数量的管制措施以避免影响区域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但是根据自身效用水平最优判断得到旅游区域内“合理”的游客.数量仍会超出旅游区域的最大旅游环境承载人数,而这一处于纳什均衡状态下的游客总量,就是破坏区域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最后一根稻草”,致使利益的天平向短期利益的方向倾斜。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桂林漓江为例,由于缺乏区域内统一的规划,沿江各县市盲目开辟漓江旅游线路,为了眼前的利益组织大量游客到漓江游玩,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旅游资源 9。二、 基于博弈论模型预测
18、的区域旅游产业均衡机制的支付改进合作博弈追求的是效率、公平、公正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化,故而在合作博弈中,博弈双方的利益都会有所增加,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到损害,这样在帕累托改进中使整体的利益最优化。而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带有盲目性,有时有效率,有时则不然。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非合作博弈没有任何赢家,完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的均衡状态会引致区域旅游业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下,破解“囚徒困境”状态下的纳什均衡,有助于探明和优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一) 非重复博弈模型框架下的改进策略在非重复博弈中,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化的关键在于博弈过程
19、中参与人之间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并在协议的约束下实施合作的行为策略。一般而言,理性的参与人不会把集体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选择行为策略时的原则,.但是参与人选择何种策略,不仅取决于博弈中均衡状态下带给参与人的效用水平,还取决于参与人在博弈中的支付函数。在区域旅游产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博弈中,参与方的效用水平取决于区域旅游市场的大小及其旅游产品在区域旅游市场中的占有率。在区域旅游市场规模确定的情况下,若要改变均衡的结果,只能通过改变参与方的支付成本来实现。在博弈中附加强制性的处罚措施,当参与方采取有悖于约束性协议的策略时,会增加该参与方的支付成本,使支付成本大于其效用水平,这样就能迫使参
20、与方选择服从集体收益最大化的策略。虽然改进本身只属于博弈论模型的性质,但这种约束性协议的制定与实施在政治层次上可表现为科学的政府行政。从现实的意义上讲,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运用公共权力为旅游市场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一个框架,一方面作为旅游市场中“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营造公平竞争的区域旅游市场。另一方面作为区域旅游市场的裁判员,解决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矛盾纠纷,惩罚越轨的经济行为。以区域旅游市场中的酒店行业为例,政府应该根据区域旅游市场具体的情况颁发酒店的经营许可证并制定相关的行业实施细则,同时做好监督审计工作,对于违规经营的酒店处以罚金或加以取缔 10,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21、。(二) 重复博弈模型框架下的改进策略以上述博弈论模型为例,能构成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策略因不是纳什均衡而不能发生效力。在重复博弈中当这样的一次非合作博弈只是整个博弈过程的一个阶段博弈时,参.与人有机会在下个阶段博弈中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在上一回合中的非合作行为,这样会促使参与者重新权衡自身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大小,双赢的合作解从而就有可能作为博弈的均衡而出现。参与者不合作的动机被遭受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会导向一个合作的博弈结果,而且博弈的次数越多,博弈的均衡状态会越接近帕累托最优。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规则就是人们在重复博弈中积累经验的外化。但是市场机制在对旅游产业中的资源进行配置时仍无法克服自身的
22、缺陷如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尤其在区域旅游市场中的公共物品供给方面, “市场失灵”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 11,桂林漓江遭到过度开发就表明了市场机制在旅游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同时这就为政府的介入提供了前提。因此无论市场能否自行达到完全竞争状态,区域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都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三、 政府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政府的职能经历了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过渡。在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模式下,过去大行其道的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成为了口诛笔伐的对象。从世界范围内的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市场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23、12。但是相关的博弈论模型分析表明,完全的市场导向无法确保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更何况我国旅游市场发展晚、起点低,这样就更离不开政府加以管理。鉴于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政府需要在下述四个维度发挥作用,以引.导区域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首先,政府要发挥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职能。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层次不同,政府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职能范围和干预程度各不相同。在区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景点及基础接待设施的建设、旅游品牌的打造、旅游市场的开拓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13。政府必须在这一环节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规定财政预算中旅游专项资金的支出比例,明确旅游产业在社会经济
24、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在动用旅游专项经费直接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制定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以促进区域旅游产业优先发展、跳跃式发展。区域旅游产业规模经济和品牌经济的特点,使得资金投入规模大而且资金回笼周期长,这样生产要素短期内难以从旅游产业中退出 14。在旅游淡季市场萎缩时,容易恶化区域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内耗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利益。这种情况下政府对区域旅游业的促进职能主要体现为开拓旅游市场,通过提高区域旅游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并加大宣传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争取把“蛋糕”做大。在此基础上引导区域内各旅游产品提供方找准各自的市场定位,打造差异化的区域旅游产品,切好区域旅游市场这块“蛋糕” 1
25、5。其次,政府要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规划职能。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政府不仅要对旅游景区、旅游设施及道路交通进行规划,同时还要对旅游区域内的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工程、城镇与农村的布局、土地的功能分区进行科学规划,以统筹区域.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旅游发展规划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的规划职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市场调节机制不能替代的16。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是服务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主要表现手段为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型的旅游发展规划是政府以政策措施或制度安排的形式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统筹配置,作为体现政府权威性与公正性的政策框架,不仅有利于规避市场
26、调节盲目性,也是克服旅游开发中重复建设和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重要武器。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是服务型政府行政能力的体现,这要求政府在发挥规划职能的过程中构建多利益主体的参与体制,引入多元化的指示体系,在旅游地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旅游地经济增长为手段,实现当地社会文化、旅游产业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再次,政府要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协调职能。由于旅游活动主体与客体的多样性、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不确定性、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的不可控性等,市场机制对旅游产业的有效调控离不开政府的协调参与。尽管存在诸多争议,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协调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部门其他行业的
27、关系,调解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地区之间的矛盾仍不失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由于区域旅游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市场调节的弊端,旅游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直处于急剧扩张之中,这种状况在高档旅行社、星级酒店以及城市主题公园方面最为突出,出现总量相对过剩的局面 17。市场资金的盲目进入导致了旅游产业结构的失调,为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埋下了隐患。政府要通过对税种、税率和征收税金的规定,调节区域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亟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水治理等项目中,政府应该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以鼓励这些行业的发展。此外在区域旅游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为了缓解旅游压力,适当开发建设新的景区景
28、点,也属于政府协调职能的范畴。最后,政府要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监督与控制职能。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与规划目标的偏差不可避免,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把偏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使旅游产业在预先规划的轨道上运行。政府的监督与控制职能相辅相成并相互补充,这在区域旅游环境的保护方面尤为重要。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化和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18。倘若没有政府在其中的监督和控制,区域旅游产业的任何发展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旅游消费的非整体性,不可能将所有的旅游资源都进行排他性的产权设置,因此公共旅游资源过度使用的现象难以避免。而从旅游环境保护的角度来
29、看,市场调节下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只能使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即旅游产业部门不会致力于公共环境的保护事业甚至因环境资源的外部经济性而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要对旅游环境的保护加以监督和控制,如严格把游客人数控制在区域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实行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等措施。只有在环境保护基础上实现旅游市场的供需平衡,才能创造公平的代际发展机会,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许康昂 ,关阳. 旅游行业投资报告J. 新经济杂志. 2008,(05);2 李淼焱. 我国旅游市场过度价格竞争的问题及对策J. 理论界. 2005,(1);3 肖条军. 博弈论及其应用M. 上海
30、: 上海三联书店. 2004: 5-7;4 陈志永. 我国旅游市场过度竞争研究现状述评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5);5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15-16;6 陈志永. 我国旅游市场过度竞争研究现状述评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5);7 章小平 ,朱忠福. 九寨沟景区环境容量研究J. 旅游学刊. 2007,(09);8 许峰 ,李臣刚. 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研究J. 旅游科学. 2005,(3);9 谢雨萍. 对桂林漓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2,(4);10 乌兰
31、. 在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实现地方政府合作的思考 J. 商业研究. 2006,(24);11 曹国新. 解析中国旅游商品的市场失灵 J. 经济经纬. .2005,(02);12 朱茜. 对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看法 J. 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2008,(05);13 许峰. 城市产品理论与旅游市场营销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135-142;14 赵恒伯 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04,(12);15 美菲利普科特勒著. 谢彦财译. 旅游市场营销 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2: 210-216;16 邓燕萍. 论旅游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J. 求实. 2005,(6);17 樊黎明. 关于推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J.理论导刊. 2008,(05);18 陈国生. 旅游环境保护与政府干预J. 旅游科学.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