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与研究以福建省为例摘要:本文以福建省为例,深入讨论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策,自从我国 2001 年加入 WTO 后,我国的农业就开始了面对国际间的竞争,我国福建农业的发展也深受其影响,文章提出福建农业的产业规模化和正规化的对策,从而能够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对策 福建一绪论1.1 选题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了推动农村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任务,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的而且有效的实践方法,这种方
2、法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种实践方法,对传统农业进行了深入的科学化改革,这是我国现代农业以后发展的指向标,还将农村经济整合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使农村经济不再孤立,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为构建经济繁荣、全国人民富足的小康社会打下基础。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可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节省农业成本投资,进而提高了农村产品的竞争力 1。自从我国 2001 年加入 WTO 后,我国的农业就开始了面对国际间的竞争,中国农业的发展深受其影响,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现在,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济发展落后于国外大概五十年,这对于我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农业产业化经济的
3、经验,这样会少走很多的弯路。比如,在农业节水方面,我们就因该去学习以色列的做法。在以色列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全国可用的水资源大约有 17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 340 立方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是以色列人均的三十三倍,中国人均水资源量是以色列人均的七倍。所以以色列非常重视农业水资源的利用,在农业上实行的节水方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以色列的农业灌溉中,沟渠灌溉已经完全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节水技术。滴灌系统就是将水通过管道和滴1 浙江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0 年 1 月.水,将植物所需的水分直接运送到
4、根部,这样农民就可以用最少的水达到最好的效果。以色列还根据植物的不同专门设计灌溉的方法和设备。以色列的节水不光体现在农业的灌溉设备,还注重全民的节水意识,而且通过政府部门的宣传和科技设备的支持,将以色列的节水型农业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同时,农村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多种选择,具体选择哪种,对于一个地方以后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有很多的农村都在大力推广“企业+农户”模式,其中由于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和人民意识的差异,所以这种模式以及其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农村的推广有很多的障碍。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怎样消除在农村推广农业产业化经
5、营产生的障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广,可以使我国农业由原来的散户式改为集中式,这就使得农村的产业变得规模化和正规化,这样就能够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2。1.2 选题意义及目的1.2.1 选题意义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从本地的特有资源下手开发,用点破面的方式来打开经营道路,在农村的商品生产过程中,体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人大常委的布赫副委员长曾经强调过,要大力扶持农业的产业化建设。所以,在战略意义上看发展农村产业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福建省的农民经过改革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并且根据本地优势实事求出发,建立了自己的特色核心产业。在核心产业的带动下,以点破面的方法打开了产
6、业的经营道路,使得原本分散的农业产业全面整合,展现出了区域化的趋势。(1)与原本平均土地承包所形成的一个个小的土地经营模式相比,全面的整合向规模化转变的土地经营模式来说,规模化的经营更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和专业化操作,可以提高农民的工作效率,减小农民的劳作负担。从农村生产要素分配来看,规模化的生产可以使的农村有更多的人可以投入到非农业的产业中,为农村的经济下一步发展打好了基础。还是以福建为例子,福建省农村将土地一租赁的方式整合,形成了规模化的茶园,这些茶园在进行生产和交易时,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向前发展,给农民带来可更多的2 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改革与发展,2002.收
7、入。(2)可以帮助原本独自为战的生产经营,转换为同一的市场化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没有什么可说的,可这毕竟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到了现在其中的缺点也明显的暴露出来。因为要种地,所以农民都在远离都市的偏远地区,这使得农民们无法及时了解到,农产品的需求状况,再加上农产品有比较长的生长周期,对市场变化做不出灵活的反应,只能被动的接受,尤其是在现在社会的很多服务制度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独自为战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经济。专业化经营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给农村的经济打入一剂强心针,通过专业的营销策略,使得农村的产品可以有组织计划的进入市场,让市场需求来引导农村的产品生产。这也体现出了社会主义
8、社会的经济特征。(3)可以帮助农村农业的生产由原来的经验型经营转变为科学型经营,每个层面之间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在生产经营中,一定要想办法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这样在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下来。综上所属,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和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现在各个地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积极性很高,现在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为了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质量和健康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对其扶持和引导,这才是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关键所在。1.2.2 选题目的本文是通过对福建农业的产业化模式的分析和探索,并且在结合外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福建以后农
9、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主旨是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建议。主要是分析政府在推广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上,应该与政府的文件相结合,认真阅读和落实其中的政策精神,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做出贡献 3。在政府和企业的双重作用下,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根据地区的不同分别推广,将农业的竞争力提高一个档次,增加农民的收入,将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思路:本文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内涵和发展的基础理论出发,深度解析了我国福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状态,对我国福建农业的产业化3 顾益康.求索三农.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经营模式进行深入地研究,同时,结
10、合我国现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条件、因素,再结合外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福建以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思路,来将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研究方法:我们想要用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相结合,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相结合,从这三个大的宏观方面解析。在进行研究写作的过程中,力图吸收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等的一些理论成果。1.4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1)指出了福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所受的制约因素与有利条件,并且结合了实际案例,用于为选择合理的、科学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在结合外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11、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与我国现状相结合,提出引导企业资本进入农村产业化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为解决我国福建农业的产业化经济的资本投入太少提供了解决途径。(3)提出培育农村的龙头企业、注重宏观的调控、加强科技的创新、合理的规划,与此同时应平衡好个区域间的差别共同发展,这是推动福建农业的产业化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二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理论2.1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内涵农业产业化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科技的进步,对农村的经济和农业实行区域分布、一体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的服务和企业化的管理,最终变为贸易工商和农业的一体化、产能和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与产业
12、的组织形式 4。他的定义,可从分为四个方面去理解其中的内涵:(1)强调跟着市场走,以经济为利益为主。这就使得,我们要摆脱原有计划经济的束缚,形成新的市场机制,不能被动的去被迎合,而是需要什么我们产4 2006 年 1 月 10 日温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工作报告.范小建.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及发展对策.中国牧业通讯,2002(10).什么。(2)强调企业和科技的重要性。因为,企业的一体化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实现区域化的布局、专业化的生产、一体化的经营和社会化的服务,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科技的推广(3)采用企业化的管理。一个企业都有其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最终演变为自己核心
13、的竞争力,因此,对于现阶段我国农业处于的分散状态经营的现状考虑,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水平 5。(4)经营方式的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是农民自己全部包了,自己种自己卖,很难形成规模化的经济,也无法预测到市场现在的需求状况。农业的产业化经济运用的是工业农业和贸易三位一体、产品加销售的一条龙的农村经营方式,使得农民在农业经营的过程中的风险大大减小,有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2.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2.1.1 规模效益理论规模效益理论指的是在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专业化、采用先进技术,来产生获得规模效益。一般产生规模效益的原因有三个 6。第一个,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的不可
14、分割的性质。有时候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停产,企业都要进行一个最低限额数量的投入,被人们称作固定的成本,因为他们并不会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在运行中的企业管理者、会计和市场调查都不可缺少。产出增加和减少不会改变成本。因为是规模经济,产出的越多,单位产出所得到的成本也就越低。农业的产业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将原本分散的农户和农资等统一集中在一起,使的原来分割的一些生产环节被纳入到了一体化的生产过程中,所以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而且易于形成规模效益。第二个,就是专业化。企业扩大生产并且增加用工人数,每个工人只干一个任务,他们的工作效率随时间不断提高.在农业的产业化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的地区用的是
15、“公司十农户”的模式,这样使得原来分散经营的农业开始向公司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农民由原来一人多职,变为一人一职,这有利于农业的专业化经济5 6 刘东明.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流通.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科技发展,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第三个,就是规模大的企业大多可以用更好的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复杂昂贵的机器设备也是生产中不可分割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农业情况来说,长期实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经营就是一些小打小闹,对于单个的农户来说,使用高科技的机器,一是太贵,二是没有相对应的操作面积。所以,采用农业的产业化模式,首先要有大型企业公司的支持加入,有了基本的启动资金才可以购买
16、先进的农业设备,由原来土地的过于分散到集中,这就便于大面积的作业。有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原因来看,我们知道了规模效益的理论是我们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对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2 产业关联理论产业经济学在经济的条件下一门对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其运动规律的经济学学科。在这里,我们将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简单的称为产业关系,它指的是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之间的关系实质就是产业间投入产出的关系,表现具体可分为直接与间接关系两类。直接的关联指的是生产产品与技术上所出现的直接投入产出的关系,像是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产业;间接
17、关联指的是产业间通过其它的产业存在间接投入与产出两者的关系,像是钢铁行业与农机行业业和农村农业。产业之间全部的总体关联就表现出了产业之间存在的资源的分配,还有产业产出上所体现出的比例。显而易见,如果产业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技术生产方面没有间接和直接两者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这种特殊比例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依据。产业之间的结构理论和产业之间的关联理论,还有产业之间的组织理论形成了产业之间的经济学的主体。以产业之间的比例关联作为为研究的对象,形成了特有的对产业结构内在的理论研究。产业之间的结构和理论用经济的眼光,寻找一些产业之间的结构演变特有的规律,为我国或地方的经济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可靠的依据和方向。
18、它主要做的研究就是对产业之间结构演变的规律、产业之间的结构优化与宏观上的控制机制、还有做为产业之间选择的主导、产业之间的区域分化和空间之间的结构演变依据,总结就是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这一个理论在方法论述上的特色。产业结构的理论是产业之间的经济学宏观的部分。这对产业之间早就存在的生产技术和直接、间接的投.入产出的关系研究,形成了产业关联的理论。产业关联的理论与基说是同一种理论,产业关联就是产业经济分析的定量化工具。利用投入产出的表来揭示出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和特征,最终为制定经济计划和进行经济的预测服务 7。投入产出的表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反映产业的中间的投入和中间的需求,也就是中间产品的运动,
19、这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所做不到的。产业关联理论就是其中见的“观看者” 。以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关系做为研究的对象,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了。产业企业内间的关系对产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第一,一些产业的组织状况,能否保持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提高技术水平、改善经营、降低成本的社会竞争压力;第二,能否充分放利用规模经济,促使产业的产品单位的成本处于最低的水平。产业组织理论为产业的组织趋向提供了合理的方向和途径。运用价格理论来研究组织的合理产业,所以说,这是属于产业经济学的准微观部分。在农业的产业化方面,传统农业的特征就是是、自给自足,农业上所使用的简陋工具和其他的生产资料大多都是靠农业自己来解决,
20、农产品除了很少一部分进入市场同其它产品交换外,主要就是供给农民自己。自从产业之间发生革命以来,伴随着技术的步和社会的分工发展,农业之间的产业分化迅速加快,和别的经济部门相互之间的分工也变得详细,经济交易日趋繁荣。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世界上各个国家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加快,使农业与农业相关联的产业,还有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质上的转变。第一,农业生产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从准宏观产业的结构层次来说,在农业产业分化的时候,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相互越来越依赖。第三,农业已经从独立的生产部门变为一个离开了现代工业、服务业就不能单独存在的经济部门;第四,
21、农业关联的产业部门对农业的依赖性加强;第五,在农业与其关联的产业之间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时候,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准微观的组织形式也就伴随发生变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伴随着现代的农业科技发展加快和农业机械和高科技的广泛应用,最近几年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的工业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7 彭星同,肖春阳.市场与农业产业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迅猛发展,使人们变得更加了解生物自己的生长规律,对生物的生长过程控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在农业的领域,工业的特殊工艺和特殊管理方法被广泛的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实行工厂化的生产。这不光说明了农业产业有广阔的远景,而且从现实的意义上来说,
22、农业工厂化生产使的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被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流程和工艺,为农业和农业相关联的产业的一体化,在产业之间的属性相互融合还有微观的组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8。农村产业的产业化研究实质是显示出农业和其相互关联的产业之间关系,还有产业化的农业内部之间的企业关系。农村产业和其相互关联的产业在生产技术上,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投入产出的相互关系,在总体上就表现为产业化之间的农村产业的内部每个部门在资源分配上和产出上的各种比例关系,也就是产业化的农业内部结构关系 9。因此,产业结构的理论为研究产业化农业的内部结构演变规律、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主导产业的各种选择、产业区域分布和空间的结构等提供了理论上的依
23、据。农业和其他关联产业间关系实质是投入产出的关系。根据上文,从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农业的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来说,农业的产业化本身就应该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农业不管是作为国民经济的母亲产业部门,还是一个具体产业部门,都有产业的一般共同属性,农业的发展也十分符合产业的发展一般规律。所以说,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可以的。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农业是产业化问题,并且充分考虑到农业的产业化的特殊性,推动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发展。2.2.3 增长极理论在经济学理论上增长极的理论,是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这对于我国农村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4、 10。上世纪的 50 年代产生了增长极的理论,是法国的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增长极的理论可以理解为,增长极的特点是在空间聚集性的增长,是推动性的工业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向外扩散,8 张台柱,徐庆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途径探讨.作物研究,2002(1).9 胡继连,西爱琴.产业组织制度与中国农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 崔和瑞,王伟等.实施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农机化,2004(2).并且对整个经济的产生不同影响。实质就是强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尽做大努力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放入到发展潜力很大、投资
25、效益和规模经济相对少的地区,让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变的强化,与周围地区形成一种势差,通过市场机制的各种传导,引导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依赖于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和所谓的带动农户的公司,都是利用其优势获得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资源,容易形成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增长极,这是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加。所以说,增长极的理论在某种层面上,对农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特征与趋势3.1 国外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纵观世界上农业的发展历史,早在五十年代的美国出现了,然后被迅速的传人了加拿大、西欧等发达的西方国家,这充分显示出了农村产业的产业化带给了农业甚至是整个
26、世界的经济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国农业的产业化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通过不断变革旧的经济的组织方式,去追求在的更大的经济利益,最终实现了生产、经营、服务和利益机制等方面的转变。而且由于各种不同的资源和条件、生产要素结构和政治的经济社会环境,所以外国的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也都有其特点。经过分析对比,外国农业的产业化内容有四个方面:(1)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这是发达国家农业的产业化最主要的特征。农村产业的专业化包括种植技术的专业化、农业地区化专业、将农业转化为企业的专业化这三个方面。农业企业的专业化就是指农村产业和社会企业之间实行的非常明显的社会功能分工,各个企业慢慢摆脱小而全的产业结构,生产的项目精
27、简化,专门跟随社会的需求来产销商品,其他的产业项目对退而其次,或成为生产部门的附属,有的甚至没有了。农村种植过程技术的专业化还叫做农艺过程的专业化,就是说在农业产品的生产中,将其分为很多不同种类,分别由不同专业化的企业完成这个任务。比如美国的畜牧业,从育雏、饲养等工作,都会有专门的企业来分别完成。农业地区的专业化又背称为农业生产的区域化,是指的是农村产业的生产在广大的地区之间使用分工合作的方法,各个地区有单一全包式农业转变为综.合的农业的产业化。比如美国根据地理条件进行农作物的产销,通过长期的演进,已形成玉米带、棉花带和畜牧带等等进十个农业带 11。生产的集中化大都就是指伴随着农场的减少,使得
28、农场的经营规模出现了不断的扩大。比如美国农场的总数由一九七四年的242.5万下降到一九九二年的191多万,小型规模的家庭农场慢慢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经营农场。虽然大型农场在一九九二年只占美国所有农场的19%左右,可他们拥有美国所有农用土地的55%,产量大概占农业总产量的79%。(2)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这是农业的产业化中所突出的形式。指的是农村产业的企业集团的自身、农村产业的企业之间和农村产业企业与非农村产业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一种经济的约束合约或者协议,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过程统一纳入同种经营经济体中,最后形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同步发展的经济共同体。比如芬兰的瓦利
29、奥公司,它的公司生产规模很大而且非常专业和综合。公司从奶牛还是牛犊时就开始管理进行了一体化的经营,效率很高、时间短、而且生产的成本低,还可以自己根据市场的需求要求自主的调整奶产品的品种与数量多少。这个公司在荷兰拥有 35 个乳制品的加工厂,这些加工厂的加工牛奶的能力占荷兰牛奶加工总量的 78%左右,乳制品的种类多达 1500 多种,一年的营业额可以达到 79 亿芬兰马克.(3)服务社会化这是农业的产业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客观方面的要求。其中基本的内容包含产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每个环节上服务体系的社会化。像是墨西哥的锡那罗亚生产协会,就为生产西红柿的农民设立了专门的系列化的服务机构,还会对西红
30、柿的现阶段的产量和政府政策、市场动向、销售形势等问题,迅速准确的向农户提出相应的建议 12。(4)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11 宋青梅.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山东财政学院学校,2004(1).12 范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6).农村产业的产业化的本质就是利益的分配制度。由于农户现在处于一种出卖原料的地位,是价格的消极的接受者,一般不能得到应有的利润,而农业的产业化就可以打破这种不合理的利益的分配机制,通过农工商三位一体化经营,让农户使也享到农产品在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增值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非常重视对利益分配的调控,除了给农民提供
31、了长期低息贷款以外,还表现在农产品的价格方面。比如欧共体通过的制定干预价格(最低价格)和门槛价格(最低进口价格)等等措施,保护农民的利益,防止谷贱伤民。从外国农业的产业化成功的经验来看,企业和农民互惠互利就是产业联结的基础,合理的调节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关系是农业的产业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看出,农业的产业化的发展,能可以推动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发展思路 13。3.2 国内农业产业发展现状3.2.1 农业产业发展阶段结合我国的特有国情和现状,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在东西部和中部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探索起
32、步阶段。以西部的地区市、县为主,其标志就是:建成一个规模较小的农产品商品的生产基地,开始形成若干的专业村;初步培养一到两个龙头企业,或者是组织农民自发的形成一个统一的群体;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是由市场自由交易决定;商品基地的范围内社会化的服务组织建立出一个框架,社会化的服务正式开始 14。(2)成长启动阶段。将中部地区作为主要地方,标志就是:农业产品基的规模变大,初步出现一个或多个专业化乡镇;有几个有一定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销售型的产业和一些小的产业集合体,可以很好的解决农民产品难卖的问题:龙头企业和商品基地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是变得以合同制为主;商品基地所在范围内的服务
33、体系的社会化变得完善,形成了企业的垂直服务和相关农业部门横向的服务体系相互并存的局面;商品基地内的农户开始建立起互助组织,发挥13 范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6).14 王献宝.陕西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陕西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5).了组织带动的作用。(3)提高实施阶段。以东部地区作为主要的地方,标志就是:主打的农业产品基地开始向全县扩展,商品基地的一体化程度很高,形成了专业产品的乡镇;形成三到五个实力很强的龙头企业集团;产值或者销售收入能达到几个亿元以上,商品基地的 85%以上的产品可以通过龙头集团的收购、加工或经销,成为商品基地商品的销售主渠道;农业
34、科技可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到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紧密的合同制利益为主的共同体、市场交易作为辅助:基地范围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功能比较完善;基地农民们大多建立加入了互助的合作组织,能够更好的发挥组织合作的优势,维护农户自己的利益。3.2.2 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现阶段我国农村的产业化经济发展,总的来说,形势不错,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有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现在的农村的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的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将培养农村企业和产业化组织的壮大作为重点,这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的
35、产业化发展。据两千零二年底对农业的产业化统计,全国有各类产业化的组织总数是 95000 个,比两千年增长了 43.4%。同时,中西部地区也不甘落后,在发展的水平上整体跟进。比如,中西部涌现了一批九山游子、双汇、银桥、蒙牛等龙头企业,这体现出了中西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2)产业化领域的进一步拓宽,龙头组织结构更趋于合理。近几年农业两位一体的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显现出来,展现了农业两位一体的发展大趋势。产业化的组织按产业的分类,畜牧产业占 24.7%,种植类产业占 46.8%,果木产业占 10.3%,水产化产业占 8.6%,还有其他类型的产业占 10.4%(3)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还要进一步的
36、修改完善。这是因为对于农业的产业化经济的经营核心与农业的内在的动力,企业和个体农民的利益相互之间的连接方法,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的磨合,使之变得科学又合理。当前我国的各类产业化经济的组织和个体农民的连接方式,合同制的方式占了一大半,大概有52.9%,其他的连接方式合作的方式只占占 1.36%,股份合作的方式占其余的.11.3%,还有一些特殊的方式占了 23.2%。合同制、合作制和股份制合作方式这三种,是现今连接方式的主流,比例达到总数的 76.8%。这就大大的保护了个体农民的利益,降低了个体农民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的风险,使得农业的产业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4)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引进,使得龙头企业
37、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了。在我国农村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他们经过资本结构优化,采用兼并、股份制改造等等多种的方式对农村进行改革,不间断的提高市场竞争力,面对社会主义自由经济的挑战,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企业先进管理机制的引进农村改革中,对于科技的引进与推广有很大的好处,农户的思想意识提高、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增强,也加速了农业的产业化推广和发展。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的产业化正处于一直进步、发展的阶段,同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能还有许多的不足,这就要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鲜的思想,有利于我们为农业的产业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5。3.2.3 农业产业发展的效益分
38、析我国农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最近的几年内,收益较好,并且持续增长,企业的发展势头很好。两千零二年乡镇龙头企业的营业额是 1143 亿元人民币,利润 265 亿元人民币,增长 19.9%,我国 373 家重点乡镇企业中,股份有限制的公司有 135 家,有限责任制的公司有 153 家。占全国乡镇龙头企业的 35%和46%。股份有限制公司在最近三年内净利润一直保持在 76%左右,平均资产的报酬率是在 64%左右,平均资产是负债率为 47%。两千零二年,我国各种产业化的组织固定资产,总额达到了 6057 亿元人民币,比两千年时增长了 45.6%;其中乡镇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达到了 4797 亿元人民币
39、,比两千年增长了 60.8%,销售的收入达到 9464 亿元人民币,每个企业达到了 2256 万元人民币,比两千年增长了 45%。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有 1764 个,增长了 62.5%。而到两千零四年底,我国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达 14265 亿元人民币,比两千零二年增长 50.4%。当前备类产业化的经营组织带动农户数达到了 730 多万户,占据了全国农户总数的 30.8%,比两千年增长了 6 个百分点。平均每一个农户就15 张国保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工作实务.北京电子出版物出版中心,2003.增收了 1000 元人民币,比两千年增加了 150 元左右 16。所以,以 5%的增长
40、率来算,两千零五年我国的平均每一个农户增收可达到 1200 元人民币,比两千年增加了 200 元左右。所以,从农业的产业化所取得的效益来说,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就是保证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3.3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目前,我国的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组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利益的联系更加密切,而且经营的形式越来越多,规模不断的扩大,区域中的产业化布局有着不断地优化,以此,对于整个农村经济的增长也有了新的贡献。总结而言,其特点有:(1)数量快速增长。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业部对通过对近两千个乡县统计得出,我
41、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约三万个,而这个数字,在二十一世纪被改写,数量达到了六万多个,虽然,不能否认,统计调查的对象由原来的两千字到了三个个,也就是增加了近一千个的调查范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数量的增加可以显而易见,并且,从 2004 年的调查看出来,我国的组织数量的增长速度也达到了年平均增长百分之三个六点七。(2)利益关系复杂,更加紧密。在各种农业的产业化的组织中,合同的方式来进行的有近一半,这反而比二十世纪年底的数据下降了 7%,而其他类型的方式,比如说合作,股份合作的方式,而有近三成,同比 98 年的数据,增长了7%,也就是说名,利益双方选择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加多样的。这有利于建立
42、一个长期的,有着稳定关系的利益联结的整体,而更加适合于龙头企业的需要,同时,农业产业的结构化的调整,满足了农民增加收入的冤枉,这种合作的,股份合作的形式,无疑是非常有前景的,并且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和趋势,这也体现了农业正在想着利益关系连接紧密的农业生产组织化方向出发 17。(3)多样化的经营形式。我国目前的龙头企业带动的组织,有两万多,将近三万个,而通过中介的方式带动的,而是两万多,交付给市场的带动的方式的组织,只有 7500 个左右,可以看出来,在带动方式上,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16 谢小荣.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温州农村探索,2003(3)17 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43、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的作用,居于主导的地位,而不可忽视的,中介方式也在起着明显的发展优势,很可能会成为发展的主导旋律。(4)企业的经营规模进一步地扩大。从数据中可以看住来,在 2000 年前后,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拥有的固定资产,达到了 4200 多个亿,而按照同样的统计口径,这个产值,比两年前要增长了两层,平均每年的增长量达到了 14%,而其中,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是三千多个亿,是农业产业化组织总产值的七成。同时,组织的销售收入实现了 6 千多亿紧赶 7 千亿元,这也比两年前增加了两成,年平均的增长也达到了两成,在市场上的交易额达到了四千多亿元。(5)对于农村的经
44、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大。第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贡献增加,和 98 年相比,在蔬菜,肉制品等生活必需品之中,龙头企业的比例要增加,而水果和蔬菜更加是在龙头企业中的种植业方面,增加了近十成,肉制品在龙头企业之中也同样的有很大的增长,增长的幅度达到了八成,值得一提的,是乳制品,两年之内,增长幅度惊人,翻了一番。这些增长,有利的,推动了农业的产业化的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带来的收益不仅仅是产业本身,更加是惠及到了很多的农民,在农民收入上有了很好的体现 18。在 2000年的时候,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选择公司和农户共同发展为模式的农户们,一共有 5900 多户,而经过两个的发展,每个农户的收入
45、都达到了增长,平均的增长是约一千元一户,这比两年前多了一百多元,而接下来的四年时间之中,也就是在 04 年的时候,共有八千多户的农户陆续受惠,其中每户都保持着增收千元,那么也就是在四年之中,每户都能够增收 300 多元。3.4 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顺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流,农业产业也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趋势,并且也顺应了全国发展的形式,其趋势的大致方向变现在一下几点:(1)组织形式上,实体化为主。在经济或终止中,实体性的经营组织形式,也就是说有偿的服务,并且有自身的有效的补偿的方式,也就可以额让经营组18 姚今观.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理论与实务.中国物价出
46、版社,1999.织者可以,有能力做到对于经意设施的改进,并且增强组织的自身的经营的能力,实体性的经营组织形式,能够确保经营的不断的壮大,能够使得组织不断的完善,也体现了农业产业化的一种发展的趋势,未来的发展方向 19。(2)经营范围上多元化的发展。经营范围上的多元化,主要变现在了生产的过程,经营的范围和经营活动过程本身,这几个方面。首先,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只是在生产环节上进行联合经营,还向着某一个生产的项目的全面的经营化,其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而是在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上全面开花,综合的进行经营,最后变现在经营活动中,无论是在分配,还是在流通,消费等领域上,都在不断地实现着经营,体现了
47、全面化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3)加深了组织深度,向专业化经营发展。我国以前的经营方式,是保守的,不科学的,现在正在向着,有着科研保障,有着专业化标准,有着服务和产品推广配套齐全的方向发展。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方向:不但是层次面上要高,专业化的水平也在提高。(4)向着机密性组织模式转化。我国传统的组织模式是松散的,内部缺乏大家共同认可的规整制度,也缺少健全的,严格的各种制度,这样很难保证组织经营的正常和有序。所以,在不断发展的农业产业经营化过程之中,我国的组织模式也在向着紧密化发展。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国家成立了有关的政府部门,为了更好的推进农业产业化,而开展活动,其中,由农业部和国家级
48、为等部门共同建立的,农业的产业化联席会议的制度,从制度上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给了保障,不断的从制度上制定合理的制度。而从体制上来说,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我国也制定了体制上的改革,这种体制上的改革是比较长久和深远的,它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关系和利益,为此,我国相关部分也很好的指定了监督机制,保障机制,切实的指导和服务好制度上的变化。(5)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着上亿的农民,可以说,农业产产业化涉及的利益关系重大,而其中,农业龙头企业更加非常重要 20。为了更好的发展农业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扶19 陈孟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依据及京郊实践特点.北京农
49、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l).持好龙头企业,才能更好地解决农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尤其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在比较的短的时间内,能够有效的加大企业的竞争力,能够拉长我国的农业的产业链条,并且提高我国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这种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必须的,是双向的需要,不仅仅是我国的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在进入世贸组织之后,必须的一个选择。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比较强劲,尤其是在新疆,湖南,重庆等农业大省之中,国家级的重点龙头企业达到了四十多家,并且有近三百家的省级的企业。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也就是要发展好农业的产业化。并且政府,各个部门都在积极的配合,相互合作,探索,为农业产业化扫清了制度上,政治上的压力,政府的扶持,也很好的促进了农业政策的落实,这都是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的发展,多国家有着越(6)新的支柱产业形成。目前,我国已经有着越来越多的新的支柱产业,主要是通过结合有着地域优势的农业产业和有着带头作用的农业企业,通过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不断合作,最后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形成,而原有的支柱产业也同样在发展。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给地域的农业经济,农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并且带动一系列的基础设施的和标准化的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反过来也可以更加促进地区的农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目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