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典哲学--兼评释伽牟尼、孔子和杜威二元论哲学思想.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222875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哲学--兼评释伽牟尼、孔子和杜威二元论哲学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典哲学--兼评释伽牟尼、孔子和杜威二元论哲学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典哲学--兼评释伽牟尼、孔子和杜威二元论哲学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典哲学兼评释伽牟尼、孔子和杜威二元论哲学思想.txt52 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康德哲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哲学兼评释伽牟尼、孔子和杜威的二元论哲学思想(周泉缨) 缘起 1997 年春节,我凭借文革和文革三十年来艰苦的政治实践和研究的积累,在佛祖释伽牟尼“缘起说”的启发下突然顿悟,从而推倒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一元论的唯物或唯心的哲学,划时代地创生了当代最先进最正确的二元论哲学,即物质与信息原则上平等对立统一的“统一论哲学” 。“统一论哲学”揭示,人类发现的任何新的真理知识,不是人类

2、从旧知识中推演或证明出来的,而是人类依靠在实践中对旧知识的挑战的积累,通过自发式地顿悟突然发现的。所以真理的重要特征是:它能够证伪它所在的领域里的所有的其它知识,而它所在领域里的其它知识不能够证伪它。依据这个道理,我在近期又全面地复习了一遍人类的哲学史,再度试图在哲学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可能证伪我创生的“统一论哲学”的对手,以防“统一论哲学”因为“妄自尊大”而误国害民。本文就是我近期再度复习人类的哲学史的主要成果。 正文 打开世界的东西方哲学史,人们不难发现,迄今为止主导人类社会的哲学思想潮流,是唯物或唯心的一元论哲学思想。比如,中国的老子哲学,一上场就企图用自己的特色产品一元化的“道” ,去推

3、演阴阳对立统一的二元化的实在世界,因此老子哲学的第一招,等于一开始就在理论上使自己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悖论。因为在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中,一元化“道”只能用二元化的对立统一的世界来表现,.那么人们必然会问:到底是一元化的“道”生二元化的世界,还是二元化的世界生一元化的“道”呢?显然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关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哲学悖论。比如,黑格尔的辩证法,则鼓吹将在人类实际经验中,根本就不可能最终“合二为一”的二元化世界,人为地“合二为一”为一元化的“绝对精神” 。难怪后人给黑格尔他老人家戴上了一顶唯心主义的高帽子。又比如,马克思的实践论,硬是人为地将实际上是主客观统一的二元化的实践,说成是一元化的唯物

4、的“实践” ,这就注定了马克思主义创生和指导的一元化的无产阶级专政,在人类历史上只能是昙花一现的颠倒梦想。还比如,托马斯的“上帝” ,叔本华的“意志” ,马赫的“要素” ,詹姆士的“等于实在的经验”柏格森的“生命冲动” ,萨特的“自为的存在” ,弗罗伊德的“性本能”等等,无一不是他们头脑中的一元论哲学思想的标志。最后甚至连科学泰斗牛顿的科学理论,也打着一元化的“以太”的印记。然而,就在人类历史上铺天盖地的一元论哲学的思潮中,唯独天才的康德哲学,自觉地以伟大的二元论哲学的雄姿,巍然耸立、傲视群雄。(一)关于康德的哲学,一直是哲学界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光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康德的哲学就有不少

5、的评说,足见康德的哲学的魅力之大。康德哲学,是哲学史上最晦涩难懂的哲学之一,我认为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与科学崛起后西方盛行的实证学风很有关系,.对此我们且不说康德,就说马克思这位直接面向劳苦大众的导师吧,他那部企图将无限复杂的多元化的商品价值,装进最简单的一元化的“劳动时间”中去的资本论 ,就把“造反有理”这个简单道理,表述得够晦涩难懂的了。另一方面,无疑是主要的方面,那就是康德所在的时代,还不允许康德这位天才的哲学家,吃透他自己所发现的二元论哲学的浑厚的真理性。这首先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人类的科学实践,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认识信息相对于物质是独立的存在的水平,同时也因为在那个时代,人类的

6、政治实践和经济实践,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认识阶级只能相互制衡和共同发展的水平。所以康德也就只能用那种似乎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懂的晦涩语言,去表述他高超的智慧率先悟到的若明若暗的二元论哲学真理。针对这种现象,“统一论哲学”尖锐地指出,真理是人类在大量的实践积累基础上的顿悟的产物,因此真理必然是比相关的旧知识更简明更易懂的知识,所以一旦有关的真理的表述还高深莫测或晦涩难懂时,那么不是说明有关的真理还远未成熟,就是说明有关的“真理”原本就不是真理。(二)由于我的哲学研究之路,不是一般学者所走的成名成家的学术之路,而是刘邦、项羽自立为王式的血腥拚杀之路,所以我在顿悟和创建了“统一论哲学”之前,主要研究的哲学

7、是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的哲学,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佛学哲学等,直到近几年我才认真地关注康德哲学。不过,当我一搞清楚康德哲学的基本观点时,我马上就意识到康德的二元论哲学,事实上是“统一论哲学”近亲的祖宗之一。康德的哲学体系虽然庞大,但是其基本观点不外乎三个:(1)康德认为,.人的思想或认识,即人的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 ,对人的感觉“材料” ,进行整理的结果。(2)康德还认为,人的感觉“材料”是客观的,而“人的认识能力”则是先天性的,两者对人的认识缺一不可,所以人的认识或人的知识,既非纯经验的也非纯理性的。(3)所以康德认定,世界上有两种存在:一种存在是人感觉中的“现象世界” ,这是人

8、能够认识的世界;另一种存在,则是由纯客观的“自在物”组成的世界,这是人的认识无法抵达的彼岸世界。(三)在人们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中,有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康德哲学,是调和唯物论哲学和唯心论哲学的二元论哲学。我认为,人们批判康德哲学的上述观点,非常合理,也非常正确和贴切!但是这并不说明真理掌握在批判康德哲学的人们手里,相反说明真理原则上是在康德哲学手里。只不过在康德所在的时代,还不允许康德真正说清楚,他先知先觉的二元论哲学的真理性罢了。首先,正如“统一论哲学”反复指出的那样,唯物论哲学和唯心论哲学都是片面的哲学,因为世界原本就不是一元化的唯物的或唯心的,世界是物质与信息平等的对立统一的

9、二元化世界;其次,唯物论哲学和唯心论哲学,作为同一个人类的两种哲学思想,原本就是对立统一和同生共死的,.它们天然地应该调和而且也能够调和。康德哲学只不过率先发现它们是应该和能够调和的罢了;最后,“统一论哲学”依托现代科学能够说清楚,康德哲学的基本观点,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时代性的缺陷或失误,但是总体上仍然是人类哲学史上正确和天才的首创。(1)“统一论哲学” ,依据现代物理学的普里高津“耗散结构论理” 、现代心理学的皮亚杰“思维图式理论”等等,证明人脑存在普遍的思维机制,因此人的认识模式是三位一体的。人的认识结果是人的新的“思维图式” ,它是人的认识客体所发送来的“外缘信息” ,与人脑子里的

10、有关认识客体的旧的“思维图式” ,在人当时既定的“逻辑”控制下的复合。比如,某人一见老板的钱拿得比员工多,就断言“老板剥削员工” 。此人的这个断言在此人大脑里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是当时他见到了“老板的钱拿得比员工多” ,其次是过去他就知道很多老板拿的钱比员工都多,于是此人将上述当时之“所见”与过去之“所知” ,在自己既定的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控制下进行复合,就得出了“老板剥削员工”的结论。很明显,“统一论哲学”依据现代科学所得出的人的认识模式,与康德哲学表述的人的认识模式原则上是相同的,只不过“统一论哲学”揭示的人的认识模式,对康德哲学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概念,进行具体化和科学化了而已。“统一论

11、哲学”揭示,康德说的“人的认识能力”有两个组成部分:其一是人过去在实践中积累的关于认识客体的知识,其二是人当时既定的思维逻辑,即人当时既定的思维方式,它决定于人当时所拥有的全部知识的综合。(2)康德关于“人的认识能力”是先天性的观点,原则上也是正确的。因为现代科学的儿童思维实验能够证明,人的思维能力,包括人用思维控制实践的能力,.确实是一种先天性的本能,不仅如此,正如本文的缘起中所述,“统一论哲学”还揭示,人的思维发展的关键人的顿悟能力,也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能。所以康德哲学率先指出人的认识或知识,既非一元化的纯经验或纯感觉的,也非一元化的纯理性的,的确是绝顶智慧的天才之说。当然,由于

12、时代的局限性,康德哲学在“人的认识能力”问题上,也不可避免地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康德哲学没有指出,“人的认识能力”在人一生的实践过程中,是先天性的“种子”和后天实践“培育”的对立统一体,这就是“人的认识能力” ,在人类的进化中不断有序地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康德哲学也还不可能站在人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实践高度,全面系统地揭示和把握人的认识的二元化的属性,所以康德哲学,只能停留在“经验和理性对人的认识缺一不可”的水平上,因此它在真理的产生和发展等重大问题上,也就无法作出更多的贡献了。至此,顺便说一下,我们过去一见到“先天性”或“先验”之类的概念,就情不自禁地企图把它们打成“唯心主义” ,这完全是因为

13、我们没有摆脱唯物论哲学的束搏的缘故。实际上由于人类是用思维控制实践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动物,所以人大脑中“先天性”或“先验”的东西,也不是纯主观的单方面产生的东西,而是人类在自己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积累的结果(包括人类在自己诞生后的实践积累的结果) 。所以人的“先天性”或“先验”的东西,本质上也是主客观统一的或二元化的。(3)最后,康德关于“现象世界”和“自在物世界”的看法,虽然存在时代性的失误,.但原则上还是正确大于失误。实际上,康德说的“自在物” ,就是我们现代人习惯中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统一论哲学”科学指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 ,都是物质与信息对立统一的“

14、系统” ,由于任何“事物”与整个宇宙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所以任何“事物”都是信息量无限的“信息源” ,任何“事物”在自己的生命周期中,都在不断地向全宇宙发送着永不重复的信息。我们人原则上是依靠社会群体的实践能力,从各种可能角度捕捉“事物”的信息,才判定“事物”的客观存在。然而我们人捕捉到的“事物”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是很有限的,而“事物”所拥有的信息则是无限的,这就是康德哲学认为“自在物”不可知的原因。不过应该指出,康德哲学关于“自在物”不可知的说法,的确是一种时代性的失误。这种时代性的失误,充分暴露了康德哲学的本体论,在二元化问题上还很不成熟和彻底。正如上面所说的,“统一论哲学”依据现代科学

15、明确指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物质与信息的对立统一体。这个科学结论意味着:第一,物质与信息对立统一的世界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即康德说的“现象世界”和“自在物世界” ,不是两个世界而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世界;第二,信息是这个统一世界唯一的表现方式,而物质是这个统一世界唯一的存在依据; 通俗地说,离开了信息,就谈不上物质,也谈不上世界,反之抓住了信息,就抓住了物质,也就抓住了世界。所以,虽然由于“事物”拥有的信息无限,因此我们人的确不可能圆满地全知“事物” ,但是由于“事物”的本质(物质) ,只能通过它的信息来表现,因此只要人能够捕捉到“事物”的信息,那怕是很少很少的信息,.人就能依靠在长期进化

16、和实践中磨炼出来的“认识能力” ,或多或少地理解或把握“事物”的本质(物质) 。这样“统一论哲学” ,在人的认识问题上,将二元论思想贯彻到了底,既从左面堵塞了不可知论的退路,又从右面封杀了全知全能的“上帝”存在之可能,从而科学地强化了人类文明有序发展的正确信仰。显然在二元化问题上,“统一论哲学”那种现代化的完全彻底的境界,是康德时代的任何哲学不可能达到的。(四)虽然,康德哲学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自觉的二元论哲学,直到 1780 年才在西方的德国应运而生,然而二元论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或“哲学幽灵” ,一直在世界上徘徊。(1)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印度,现代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诞生了。佛教的理论基础,是佛

17、祖释伽牟尼创生的“缘起说” 。佛祖的“缘起说” ,严格地说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大千世界缘生缘灭” ,意思是说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生灭变化的结果。由于佛教所指的因缘实质上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 ,所以佛祖的“缘起说” ,显然不是我们现代人司空见惯的一元论哲学思想,而是不折不扣的二元论哲学思想。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佛祖虽然悟出了“缘起说”的二元论思想,不等于佛祖吃透了二元论的“缘起说”的真理性。正因为如此,佛祖实际上并没有全力以赴地实践“缘起说” ,反而他用他毕生的主要精力,去追逐一元化的离苦得乐的空幻境界。所以在佛祖离世后,彻底唯心的“三界唯心”思想大举入侵佛教,没有多久“三界唯心”思想实际上喧

18、宾夺主取代了佛祖“缘起说”的地位,成为佛教实际的主导思想。然而,.虽然在佛教内部,“缘起说”的开山立教的主导地位可以替代,但“缘起说”的影响则无法消灭,同时后来者更无法将“缘起说”驱逐出佛教,所以事实上佛祖的二元论的“缘起说”思想,依托其内在的浑厚的真理性,仍然强有力地“保佑”着佛教:首先,“缘起说”思想确保了佛教的多元化性质,佛教实际上始终是任何众生都能成佛的平等宗教,显然这迎合了多元化的世俗社会的共同理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佛教教徒来源的广泛性,也保证了佛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其次,“缘起说”思想在宗教实践上,还保证了佛教不自发地沦落为邪教,从而少佛教始终不与尘世社会发生质的冲突。

19、众所周知邪教和佛教都炼禅定,但是佛教的禅定与邪教的禅定有质的差别:佛教的禅定是受“缘起说”制约的,因此佛教认定人在禅定中所见均为虚妄,炼禅定只能让人更有效地修身养性,至于人是否成正果最终决定于人的缘份;而邪教的禅定则无“缘起说”制约,并认定禅定中所见为实,这就为大批信徒走火入魔甚至杀生成神打开了绿灯。从上述两个方面的事实中,人们不难体会佛祖二元论的“缘起说”思想威力之巨大。(2)在我们中国,几乎在佛教诞生的同一个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也诞生了。应该说孔子儒家思想主要是一种政治思想。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克己复礼”以礼治国。具体地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守天命、各得其所、相互制衡、共同

20、发展。显然孔子以礼治国的儒家思想的实质,是典型的二元论哲学思想或多元化的制衡思想,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或两方合二为一的一元论的哲学思想。正因为如此,孔子以礼治国的儒家政治思想,几乎成了中国封建时代历朝历代的太阳,.每当一个朝代兴起的时候,孔子的儒家思想如早晨的太阳一样升起,每当一个朝代衰落的时候,孔子的儒家思想如傍晚的太阳一样落下去,然而无论封建朝代怎么更替,各个朝代治国的儒家思想,则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足见儒家的二元论哲学思想或多元化制衡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威力之巨大。(3)在现代世界的第一强国美国,学术界公认美国最负声望的哲学家杜威的思想,对形成正确的“美国精神”起了重要的作用。我经过深入

21、研究发现,杜威的哲学思想,与康德的哲学思想和“统一论哲学”思想,原则上是一致的,三者都是二元论哲学思想,只不过由于三者所依托时代文明水平不同,所以它们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自觉性,按照它们诞生的时间顺序,在不断有序地提高罢了。可是,至少在我国的哲学界,很多人都在用马克思主义批判杜威哲学,并将杜威说成是错误的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从表面上看问题,杜威与实用主义创世人詹姆士似乎一样,都主张用经验或实践的效果去检验真理。其实杜威和詹姆士关于“经验效果检验真理”的论断,在理论上的内涵是有本质差别的。应该说,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关于用实践效果检验真理问题,并不象哲学家们争论的那样复杂

22、,甚至用实践效果去检验真理的道理,连幼童们也能自发地掌握。所以至少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实践效果检验真理”的道理,与平面几何中的“两点一线原理” 、经济学中的“用最小代价牟最大利益原理” 、工程学中的“三角形刚固性原理”等一样,都是人类在自己长期的进化和实践中,.磨炼出来的不证自明的公理。“统一论哲学”依托现代科学能够证明,任何人,包括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在内,对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磨炼出来的不证自明的公理,原则上只有解释权没有否定权。换言之,证明人类的不证自明的公理的真理性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百分之百的实践问题。所以,在对待“实践效果检验真理”问题上,哲学无权批判它,而只能够因势利导

23、解释它,其中对两个关键问题哲学有解释的余地:第一,实践的科学定义到底是什么?第二, “实践效果检验真理”的科学程序又是什么?关于“实践效果检验真理”的科学程序问题,实际上我在我过去的很多文章里已经讲清楚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2003 年国庆我在“辣椒城”网站发表的文章划时代地顿悟和创建“三位一体的统一论哲学” 。关于实践的定义,詹姆士唯心地定义实践或经验“等于实在世界” ,马克思定义实践或经验是“唯物”的,显然无论是唯心的詹姆士还是唯物的马克思,都将实践或经验定义成为一元化的东西;相反杜威认为实践或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而康德哲学关于实践或经验的定义,只能是决定于“人的认识能

24、力对感觉材料的整理”的东西,最后“统一论哲学”则明确指出,实践是主客观统一的或物质与信息对立统一的,显然无论是杜威、康德还是“统一论哲学” ,它们对实践的定义原则上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实践是心物对立统一的或二元化的。而历史已经证明,如果坚持詹姆士或马克思关于实践的一元化定义,那么实践的效果当然不能检验真理,因为这种检验对全人类共同发展而言是不公正的,这种检验不是偏向于财产阶级就是偏向于劳动阶级,而不可能达到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三个代表”的境界。相反如果象杜威、康德和“统一论哲学”那样,对实践进行主客观统一的二元化定义,那么实践的效果当然能够检验真理,而且原则上必然能达到“三个代表”的境界,因为

25、主客观统一的实践的效果,.必然也是主客观统一的,而主客观统一的实践效果必然遍及全宇宙全人类,所以如果说如此全面的效果不能检验真理,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能检验真理呢?!比如,吸毒思想是不是真理?站在渴望吸毒的人的立场上说,由于吸毒能获得成神成仙般的快感,所以吸毒思想是真理,这就是按照詹姆士定义的实践的效果去检验真理的例子;同样站在返毒的人的立场上说,因为吸毒能推销毒品使其牟得暴利(唯物的物质利益) ,所以吸毒思想也是真理,这就是用马克思定义的实践的效果去检验真理的例子;相反,如果用人的主客观统一的实践的效果去检验吸毒思想,即用遍及全人类全世界的实践效果去检验吸毒思想,吸毒思想无论对任何人而言当

26、然是犯罪思想了,这就是用杜威定义的实践的效果去检验真理的例子。正因为如此,杜威哲学思想支持下的“美国精神” ,才能推动和维持美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序的发展。读者若不信可以去美国实地考察,“美国精神”中内含的实践效果检验真理的思想,肯定不是一元化的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而是二元化的杜威哲学思想。(4)众所周知,指导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思想是“三个代表”的思想,而“三个代表”的思想,当然不是一个阶级消灭和改造其它阶级的一元化政治思想,而是社会诸阶级正确制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政治思想。综上所述,从佛祖的“缘起说” ,到孔子的“以礼治国” ;从康德的“人的认识是人的能力对感觉材料的整理” ,到杜威的“人的

27、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从“统一论哲学”新颖、庞大而又科学的理论体系,到震惊全世界指导全中国的“三个代表”思想,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在雄辩地证明:二元论哲学思想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变中,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威力宏大。.(五)最后,让我们单刀直入地关注一下康德哲学的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正如很多研究康德哲学的学者们所指出的那样,康德哲学反映了在资产阶级崛起的时代,西方相对落后的德国的广大知识阶级分子,那种既欢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变革希望,又反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方式的复杂情绪。换言之,在康德所在时代的德国,知识阶级分子的主流倾向是主张进化而不主张革命的,用我们现在话讲就是,当时的德国知识阶

28、级分子主张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来让资产阶级替代封建地主阶级主政,而不主张用革命的暴力铲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于是在哲学上就出现了调和两种一元论哲学唯心论哲学和唯物论哲学的二元论的康德哲学。我赞成上述关于康德哲学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的分析,因为我作为清华大学文革中的 414 派的红卫兵理论家,曾经在大革命中新事物非常真切地感受过,康德哲学所表现的那种知识分子的天然折中的阶级情绪,因此我认定,知识阶级分子从总体上说,的确天然地赞同进化,但又天然地反对暴力革命。而历史已经证明并且将继续更强有力地证明,在人类社会的历次大革命中,知识阶级分子主张进化而不主张革命的思想和情绪,是符合人类社会相互制衡、共同发

29、展的规律的,因而也是天然合理的和“三个代表”的。所以,“统一论哲学”指出:一元论的唯心主义的哲学,原则上是指导财产阶级主政的哲学;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的哲学,原则上是指导劳动阶级反对财产阶级的腐败和强权的哲学;而二元论的哲学是指导知识阶级领导“三个代表”国家的哲学。换言之从释伽牟尼、孔子、康德和杜威直到“统一论哲学” ,它们所代表和体现的人类社会的二元论哲学思想,将是指导人类彻底结束,自 1688 年英国“光荣革命”以来的资产阶级主政历史的哲学思想,也将是指导人类,自觉地建设阶级之间正确制衡、共同发展的美好社会的哲学思想。.所以,“统一论哲学”认为有必要向世人公开宣告:康德哲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哲学,康德哲学的真理性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元论哲学所不能比拟的。-附信作者拜托和烦劳有条件的网友,代作者将本文发给:全国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和全国所有大学的哲学教研单位。为此作者向有关网友表示预谢!周泉缨 2004.06.04 于广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