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 22 卷第 100 期 2006 年 4 月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una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 lf22 D100 Apr2006 【摘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与货币 政策的有效性 向 莉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长沙 410005) 要】货币市场基金是投资于低风险证券的一种共同基金,以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为投资组合对象。 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改变了货币供应量的结构,由此对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产生了影 响。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具有积极效应和负面效应,加强货币政策的
2、有效调 控,形成混合权衡的货币政策和合理的利率水平,有利于促进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 【关 键 词】货币市场基金;货币政策;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48(2006)02007402 货币市场基金最先出现在金融市场比较成熟的美国。 美国创建货币市场基金的最初动因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 Q 条例废除后产生的利率歧视,由于该条例关于商业银行 的存款利率不得超过 525-55的规定,使得公众对 存款越来越没有兴趣。197o 年美国国会取消了条例中关 于 10 万美元以上存款利率最高限额的规定,就造成了对 存款小户的利率歧观,货币市场基金将小户的
3、资金集中起 来以大户的姿态出现在金融市场上,这样货币市场基金应 允而生?。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起步较晚,2003 年 12 月 l0 日由华安、博时和招商三家基金公司分别发起管理的首批 三只货币市场型基金获准设立。其中华安现金富利投资基 金于 2003 年 12 月 14 13 最先开始发行,也是最早设立的 货币市场型基金。2003 年底,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 仅为 4255 亿份;2004 年新增加了 8 只,这 8 只基金的首 发募集规模是 4629 亿份,2004 年底的存量规模已经在 此基础上增加了 1709 亿份,增幅为 3696【2J。 一、 货币市场基金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积极效应
4、1、从操作手段来看,有利于实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 策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实现政策意图。发达的货币 市场必须拥有丰富的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合理的定价机 制、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结构优化等条件,这些条件也 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来有效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必要保 证。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可以推动金融工具的创新、吸引 大量的社会资金与公众进入货币市场,提高市场资金的流 动性,促使市场资金供需力量的形成。并且使得中央银行 通过货币市场所传递的货币政策信号具有足够广泛的影 响,扩大了货币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辐射面,有利于货币政 策传导机制的正常运转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长远 看,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可为中央银行的货
5、币政策通过货 币市场问接操作,提高政策的市场化传导效果提供保障。 当央行决定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在货币市场上卖出 国债,债券价格下跌,货币市场利率上升,导致货币市场 基金利率与短期内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增大,于是货 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提高,使居民将银行存款转向购买货币 市场基金。显然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将大大提高中央银 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率 。 2、从操作工具来看,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市场参与者的 投资行为,充分发挥利率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有效促进利 率的市场化。我国目前货币市场的各个子市场之间存在不 同程度的分割现象。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或管 制利率)的差额是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内
6、在动力,这一差 额越大,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扩张也越快。货币市场中的 各个子市场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一致,也会存在管制利率 与市场利率的差额,这些差额就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的投 资机会,广大中小投资者若想获得这种利差,就可通过投资 于货币市场基金的形式来实现。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投 资者会对利率的波动更加敏感,因而提高了利率信号的调 节能力。货币市场基金作为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问的一 种套利工具,与利率市场化密不可分,1972 年在美国出现 的货币市场基金就是为了规避利率管制的金融创新,货币 市场基金的发展本身也会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3、从传导途径来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商 收稿 13
7、 期:20060222 作者简介:向 莉 (1972 一 ),女,土家族,湖南桑植人,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职员,经济学硕士 74 业银行和金融市场双重渠道传导,拓宽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途径,提高了政策传导效果。货币市场基金一方面拓宽了 中小资金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却成为商业银行存款的竞 争者。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 是,证券市场基金受股票市场低迷的影响,收益不稳定, 而货币市场基金正是看准了资本市场的这一弱点,货币市 场基金有个俗称,叫 “准储蓄” 。这样,货币市场基金的 发展从两方面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一方面,货币 市场基金丰富了货币市场的投资工具,扩大了货币市场
8、的 规模,增加了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弹 性;另一方面,货币市场基金是撬动商业银行 “奶酪” (存款)的创新者,因此构成了商业银行存款的有力竞争 者,可以推动商业银行不断进行金融投资业务的创新,创 造出更具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理财工具,为居高 不下的储蓄存款寻找出路,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对中央 银行货币政策反应的主动性和灵敏性。 二、货币市场基金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负面效应 1、从操作手段看,货币市场基金在货币市场与中央 银行形成竞争,可能会影响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货币市 场基金会削弱公开市场操作与再贴现政策的效果,因为货 币市场基金与中央银行是货币市场上国债、票据的竞争购 买
9、者,商业银行可以选择是将国债、贴现票据出售给中央 银行还是货币市场基金。例如,如果在中央银行的 “逆 经济风向”货币政策操作中,中央银行要投放货币,回 购国债,或者贴现票据,而此时商业银行仍持有这些资产 的话,中央银行向社会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可能就会不足, 难以起到刺激经济扩张的作用。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再贴 现的依赖程度将随着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而降低,再贴现 政策的效果被削弱 J。 2、从操作工具来看,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可能会改 变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与计量,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 的政策是不利的。目外一般将货币市场基金归人 M2,如 果这样的话,我国货币供应量结构中 M1 的数量将会减 少,M2
10、 的数量增大,M1M2 是货币的流动性比率,该比 率的下降,说明表示货币的即期购买力下降,货币对物价 的调控能力减弱,通过货币供应量旨在影响人们购买力的 政策就会失效。同时,货币供应新的统计指标将与实际出 现偏差向,由于新的指标与历史数据可比性的降低,增加 了央行金融宏观分析和货币清算的难度,也会影响中央银 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连贯性与实效性。 3、从传导途径看,货币市场基金会降低中央银行对 商业银行的货币控制能力。货币市场基金将会吸引部分的 银行存款,银行活期存款减少,从而削弱了人们对货币的 需求,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在负债中的比例也会下降,即 存款准备金的缴存款数下降,降低了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
11、能力。而且货币市场基金还可以发挥充分利用闲置资金、 节约头寸、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改变货币供应相对量等作 用。这些作用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和 控制程度,影响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 三、加强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促进货币市场基 金发展的政策建议 1、改变固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单一规则货币政策 操作,形成权衡的混合操作。单一规则性货币政策认为货 币政策的操作与运行中,应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货币供应 量增长率,使人们对政府的政策预期不改变,提高政策的 实效性。并且,它是以充分的市场条件为基础的,也就是 说完善的市场机制能使得货币的供应与需求自动实现平 衡。我国的市场化水平并不高,地区之间
12、与部门之间还存 在一定的分割,尤其是金融各个子市场之问还并不完全统 一, 市场化的利率水平和基准利率并未形成,货币的总供 给与总需求并不会自动平衡,所以仅靠单一规则性的货币 政策难以真正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面对货币 市场基金的冲击,中央银行应采取混合性的货币政策:一 方面中央银行要采取规则性的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 稳定货币的供应量;另一方面应积极采取权衡性的货币政 策,在稳定货币的总规则指导下,货币政策的日常操作必 须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而进行选择,以实现对经济运行的 积极性微调使货币在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稳定 J。 2、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应扩大到全部金融机构和全 部资产。中央
13、银行只控制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而忽略非银 行金融机构在信用供给和创造方面的作用,会导致大量的 信用失控,商业银行的存款会大量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 使得货币政策创造货币的能力陷入失效和失控的状态。因 此中央银行必须扩大货币政策的调节范围,逐步发展到商 业银行体系以外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政策的作用 对象也应扩大到多样化的金融资产,通过利率的杠杆作 用,使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达到中央银 行的调控目的。 3、发展与完善货币市场,形成合理的利率水平。 (1)丰富货币市场的投资工具,加强市场交易主体的建 设。允许商业银行对大公司或机构投资者发行一部分大额 可转让存单,使其可以转让交易;允
14、许资产质量较高、信 誉良好的集团公司通过商业银行或财务公司定期批量发行 短期的商业本票;加强货币市场的主体建设和基础设施建 设,建立和完善货币市场中介经纪商与做市商制度,建立 货币市场交易主体的资产和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统 一 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办法,防范信用风险和金融风险。 (2)完善货币市场利率结构,促进合理利率水平生成。 当前货币市场利率越来越市场化,未来耍增强市场主体的 利率风险意识,促进其理性投融资,由此促进合理利率水 平的生成。(3)建设全国性的、专业化的清算机构,改革 货币市场清算体系。 (编辑:胡舜;校对:朱恒)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中国货币市场基 金发展前景研究 J上海金融,2004,(7) 2薛承勇,林丽霞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 J现代商业银 行。2004,(2) 3肖彦明货币市场基金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5) 4刘志友。杨 红货币市场基金发展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功 效分析 J财贸经济2004,(4) 5吴敏慧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J 济南金融,2005(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