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访问日本高校 思考我国研究生教育.ppt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725257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访问日本高校 思考我国研究生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访问日本高校 思考我国研究生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访问日本高校 思考我国研究生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访问日本高校 思考我国研究生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访问日本高校 思考我国研究生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访问日本高校 思考我国研究生教育,熊博晖 2005年2月4日,主要内容,出访基本情况 日本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 日本大学的主要特点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 日本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研究生培养和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一、出访基本情况(1),中科院高访项目资助,所领导支持 2004年5月17日8月15日到日本从事高访研究 日本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发展史一定对我们有借鉴作用 九州大学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物质创成科学研究所,日本全国电有机化学年会; 阅读导师对研究生论文工作的指导笔记; 文献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 做了3次报告; 我国

2、驻东京大使馆; 研究生夏令营。,一、出访基本情况(2),二、日本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1),教育体制的“自由化” “自由化”放宽控制,淡化计划性,适应社会的多样化要求。 独立行政法人化;实行第三者评价。 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强化国际竞争力。,二、日本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2),研究生教育改革 改革不仅仅停留于研究本身,还涉及到专业教育、专职人员的培养等。 充实了研究生教育的力量,促进了与学士课程设置的分化、分离。 定员充足、博士课程增加,设置了专业研究生院。,二、日本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3),教师任期制度 大学教师在任期届满后,必须流动。 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增强大学的活力;使师资在大学、企

3、业、社会间的流动。,二、日本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4),高等教育国际化 大学的国际通用性,学分、学历与学位的互认;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科研和人员); 充分利用信息网,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和全球意识的新型人才。,三、日本大学的主要特点(1),内涵重于形式 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九州大学等老牌名校,其建筑很陈旧和普通。 科研投入高,仪器精良,材料昂贵。 科研成果是世界著名的,3所大学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排在世界前15位。连续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三、日本大学的主要特点(2),开放的图书馆和学习型社会 随便出入图书馆; 多个图书馆,书籍数目和种类繁多; 全部是开架,随便查找、复印; 大学之间馆

4、际互借; 数字化图书馆; 多种语言的音像设施,良好的休闲空间; 强调大学的社会性,免费开课。,三、日本大学的主要特点(3),教授难当,名誉至上 日本教授“博士学位”、“国外留学经历”、“大量的科研成果”。 资历:从助手开始,约20年时间。 必须流动,离开家乡“单身赴任”。 看重名誉,勤勉治学,处事公道,为人谦和。,三、日本大学的主要特点(4),导师对研究生精心指导 教授:经费、管理、指导学生 经费申请无关生存 管理制度、规矩 指导学生文字交流、存档,四、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1),为什么日本高等教育会有上述的特点: 教育兴国之路: 封建幕府闭关锁国贫困落后; 致力于教育改革和科技进步,吸收欧美先

5、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在战争废墟上迅速崛起,创造了世界奇迹。 高等教育的改革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四、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2),日本高等教育的美国化过程: “民主化”理念,平等受教育的机会,高等教育的“一元化”; 宽容的私学政策,确保私立高等学校的自主性。 决定了日本高等教育的走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四、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3),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日本化过程: “一元化”与日本传统存在矛盾,脱离日本的国情,无法满足日本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50年代后期,多种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大众化”局面,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多种学制的发展方向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6、,五、日本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制度改革推行迟缓,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难以推行。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主要受导师指导,自己的创新思想少。 传统的选拔机制,抑制了年轻人脱颖而出的机会和信心,日本高校毕业生缺乏国际竞争力。,六、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1),研究生招生数量连续几年创历史新高,全国学位授权单位与授权点数量增多 学位授权单位与授权点数量对比,六、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2),出台多项举措,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999年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建设研究生创新基地; 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六、

7、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3),六、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4),加强质量监督,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机构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与咨询; 省市级评估机构学位授予质量的有效监控。,六、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5),招生规模增长速度大于资源增长速度 基础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 “生均教师精力”和“生均可支配资源”减少; “抓大放小”的政策,教育投资失衡,影响了一些院校生存和发展空间。,六、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6),同质化教育现象严重 准工业化的流水线教育模式 导致许多学生缺乏个性,竞争的加剧 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六、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7),教育方式 扩招后,没有改变教学模式和教育思

8、想,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规模放大;教学质量整体下降。 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不扎实。,七、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思考(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明确培养目标 有名的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都与他们正确的世界观有密切关系。 牛顿后半生一事无成,也是因为他想用物理的方法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七、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思考(2),精选基础课程 培养目标; 课题研究; 研究生的知识背景; 学科发展; 多学科交叉; 研究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七、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思考(3),鼓励研究生撰写调研报告 了解研究领域; 熟悉研究课题; 了解研究方法; 提升利用外文资料的能力; 训练论文写作的能力。,七、对我国研

9、究生教育的思考(4),提供良好科研条件 课题研究良好的科研基础和条件; 利用课题组的各种资源已经取得的成果高的起点;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重视团队精神; 组织课题组内的讨论,提倡学术争鸣。,七、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思考(5),研究生素质培养 优良品德发掘内在动力;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合作精神。,七、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思考(6),激发研究生创新潜能 组织交叉型的研究; 学位课程体现交叉; 学术报告体现交叉。,七、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思考(7),鼓励创新思维 允许失败,总结经验教训,不重犯类似的错误; 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学术交流机会,培养学术交流能力。 风险基金,七、对我国

10、研究生教育的思考(8),处理好“严”和“松”的关系 严选题、做实验、写文章; 松生活管理,自我管理能力。,八、研究生培养和优秀人才队伍 建设的关系(1),研究生教育是优秀人才产生的基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优秀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究生阶段是人才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 许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成果就开始于研究生时期。,八、研究生培养和优秀人才队伍 建设的关系(2),研究生是优秀人才队伍的后备军 从我所的情况看,52个题目组长,研究生毕业的有47人,占90%以上。,八、研究生培养和优秀人才队伍 建设的关系(3),研究生是知识创新的生力军 白春礼副院长研究生是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11、工作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所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1999-2003年间,研究生参与发表SCI收录论文占论文总数的74 %;申请专利占总数的58%;,八、研究生培养和优秀人才队伍 建设的关系(4),研究生教育是成为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能“唯学历论”,但学历教育的确是成为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日本教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中科院招聘百人计划也有博士学位要求。,八、研究生培养和优秀人才队伍 建设的关系(5),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科技人才自身发展的重要阶段 研究生培养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业务、思想、观念、学风等得到训练和提高。,八、研究生培养和优秀人才队伍 建设的关系(6)

12、,研究生教育是优秀人才培养体制的构成要素,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 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点增加,招生数量增大我国拥有研究生的比例很低。 要实现“科教兴国”,发展研究生教育是优秀人才培养体制的构成要素,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结束语,日本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以及高教改革,为我国高教发展提供了借鉴。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为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振兴贡献力量。,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的资助; 感谢所领导的支持; 感谢久枝良雄教授和菊池纯一教授的邀请和接待;菊池纯一教授受聘为我所客座研究员并首次访问我所,为合作研究和培养研究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感谢人教处同仁的工作支持。,祝愿 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 腾飞猛进,磅礴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