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新立城水库藻类的分类及优势藻的生物学特性关键词:藻类 淡水湖泊 铜绿微囊藻 细胞密度 水源地管理摘要: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日趋严重。中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严重影响了其水质和功能,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明确不同湖泊、水库水体藻类的种群组成及优势种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氮磷比等生物学特性,对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及其潜在危害(有毒藻类)和有针对性地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控措施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对新立城
2、水库藻类种群组成进行了分类研究。此外,还分别研究了新立城水库藻类的现存量;季节性变化及在纯培养体系中,温度、光照、氮磷比对夏季水库优势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制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预防、治理措施提供数据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1)新立城水库的藻类分别隶属于 5 门,15 目,28 科,57 属。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包括色球藻目(Chroococales) 、颤藻目(Osillatoriales) 、念珠藻目(Nostocales)等 3目,聚球藻科(Synechococcaceae) 、平裂藻科(Merismopediaceae)等 8 科,棒胶藻属(Rhab
3、dogloea) 、隐球藻属(Aphanocapsa)等 11 属,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等 14 个种。绿藻门(Chorophyta)包括团藻目(Volvocales) 、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等5 目,衣藻科(Chlamydomondaceae) 、团藻科(Volvocaceae)等 10 科,小球藻属(Chlorella)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等 29 属,四棘藻(Treabaria triappendiculata) 、微小四角藻(Tetraedron minimu
4、m)等 48个种及变种和变型。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包括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无壳缝目(Araphidiales)等 5 目,圆筛藻科(Coscinodiscaceae) 、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等 8 科,直链藻属(Melosira) 、脆杆藻属(Frag)等 15 属,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 、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等 26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裸藻门(Euglenophyta)包括裸藻目(Euglenales)1 目,袋鞭藻科(Peranemaceae)1 科,袋鞭藻属
5、(Peranema)1 属,弯曲袋鞭藻(Peranema deflexum)1 个种。黄藻门(Xanthophyta)包括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1 目,胶葡萄藻科(Gloeobotrydaceae)1 科,胶葡萄藻属(Gloeobotrys)1属,湖生胶葡萄藻(Gloeobotrys limneticus)1 个种。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的种类分别占群落种类的16、53、29、1、1,总计 90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 (2)从新立城水库春季、夏季、秋季藻类的群落细胞密度情况来看,以夏季最高,平均为9.33103 个/mL;秋季其次,平均为 4.76103 个/m
6、L;春季最少,平均为1.05103 个/mL。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不同季节,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营养盐水平等均有差异,而且不同的种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情况也有差别,因而就造成了藻类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3)新立城水库藻类的优势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季为栅藻(Scenedesmus) 、针杆藻(Synedra) 、直链藻(Melosira) ,数量分别占藻类总数的 19、23、18;夏季主要为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占藻类总数65;秋季为栅藻(Scenedesmus) 、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分别占藻类总数的 24、30。微
7、囊藻(Microcystis)中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夏季优势藻。 (4)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产毒有害藻类,在水华中繁殖速度快,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20,24,28,32)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密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但过高的温度(32)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在 28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在不同的光强(20001x,25001x,30001x,35001x,40001x)培养条件下,随着光照度的增强,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增大,但是过强的光照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其在30001x 时生长最好
8、,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铜绿微囊藻生长较为理想的氮磷比值为 15:1。当 TN/TP 为 20:1 时,藻类的前期(前 6 天)繁殖速度最快。当 TN/TP 为 15:1 时,藻细胞达到峰值的时间最短,且藻细胞密度也是最大的。当 TN/TP 为 5:1 时,藻类的生长最为缓慢,变化不明显,藻浓度也很低,在观察期内也没有出现峰值。正文内容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日趋严重。中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严重影响了其水质和功能,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明确
9、不同湖泊、水库水体藻类的种群组成及优势种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氮磷比等生物学特性,对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及其潜在危害(有毒藻类)和有针对性地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控措施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对新立城水库藻类种群组成进行了分类研究。此外,还分别研究了新立城水库藻类的现存量;季节性变化及在纯培养体系中,温度、光照、氮磷比对夏季水库优势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制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预防、治理措施提供数据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1)新立城水库的藻类分别隶属于 5 门,15 目,28 科,57 属。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包括色球藻目(Chroococales) 、
10、颤藻目(Osillatoriales) 、念珠藻目(Nostocales)等 3目,聚球藻科(Synechococcaceae) 、平裂藻科(Merismopediaceae)等 8 科,棒胶藻属(Rhabdogloea) 、隐球藻属(Aphanocapsa)等 11 属,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等 14 个种。绿藻门(Chorophyta)包括团藻目(Volvocales) 、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等5 目,衣藻科(Chlamydomondaceae) 、团藻科(Volvocaceae)等 10
11、 科,小球藻属(Chlorella)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等 29 属,四棘藻(Treabaria triappendiculata) 、微小四角藻(Tetraedron minimum)等 48个种及变种和变型。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包括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无壳缝目(Araphidiales)等 5 目,圆筛藻科(Coscinodiscaceae) 、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等 8 科,直链藻属(Melosira) 、脆杆藻属(Frag)等 15 属,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 、短线脆杆藻
12、(Fragilaria brevistriata)等 26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裸藻门(Euglenophyta)包括裸藻目(Euglenales)1 目,袋鞭藻科(Peranemaceae)1 科,袋鞭藻属(Peranema)1 属,弯曲袋鞭藻(Peranema deflexum)1 个种。黄藻门(Xanthophyta)包括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1 目,胶葡萄藻科(Gloeobotrydaceae)1 科,胶葡萄藻属(Gloeobotrys)1属,湖生胶葡萄藻(Gloeobotrys limneticus)1 个种。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的种类分别占群落种类
13、的16、53、29、1、1,总计 90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 (2)从新立城水库春季、夏季、秋季藻类的群落细胞密度情况来看,以夏季最高,平均为9.33103 个/mL;秋季其次,平均为 4.76103 个/mL;春季最少,平均为1.05103 个/mL。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不同季节,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营养盐水平等均有差异,而且不同的种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情况也有差别,因而就造成了藻类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3)新立城水库藻类的优势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季为栅藻(Scenedesmus) 、针杆藻(Synedra) 、直链藻(Melosira) ,数量分别占藻
14、类总数的 19、23、18;夏季主要为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占藻类总数65;秋季为栅藻(Scenedesmus) 、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分别占藻类总数的 24、30。微囊藻(Microcystis)中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夏季优势藻。 (4)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产毒有害藻类,在水华中繁殖速度快,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20,24,28,32)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密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但过高的温度(32)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在 28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
15、大值。 在不同的光强(20001x,25001x,30001x,35001x,40001x)培养条件下,随着光照度的增强,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增大,但是过强的光照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其在30001x 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铜绿微囊藻生长较为理想的氮磷比值为 15:1。当 TN/TP 为 20:1 时,藻类的前期(前 6 天)繁殖速度最快。当 TN/TP 为 15:1 时,藻细胞达到峰值的时间最短,且藻细胞密度也是最大的。当 TN/TP 为 5:1 时,藻类的生长最为缓慢,变化不明显,藻浓度也很低,在观察期内也没有出现峰值。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
16、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日趋严重。中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严重影响了其水质和功能,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明确不同湖泊、水库水体藻类的种群组成及优势种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氮磷比等生物学特性,对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及其潜在危害(有毒藻类)和有针对性地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控措施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对新立城水库藻类种群组成进行了分类研究。此外,还分别研究了新立城水库藻类的现存量;季节性变化及在纯培养体系中,温度、光照、氮磷比对夏季水库优势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制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17、的预防、治理措施提供数据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1)新立城水库的藻类分别隶属于 5 门,15 目,28 科,57 属。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包括色球藻目(Chroococales) 、颤藻目(Osillatoriales) 、念珠藻目(Nostocales)等 3 目,聚球藻科(Synechococcaceae) 、平裂藻科(Merismopediaceae)等 8 科,棒胶藻属(Rhabdogloea) 、隐球藻属(Aphanocapsa)等 11 属,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等 14 个种。绿藻门
18、(Chorophyta)包括团藻目(Volvocales) 、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等5 目,衣藻科(Chlamydomondaceae) 、团藻科(Volvocaceae)等 10 科,小球藻属(Chlorella)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等 29 属,四棘藻(Treabaria triappendiculata) 、微小四角藻(Tetraedron minimum)等 48个种及变种和变型。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包括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无壳缝目(Araphidiales)等 5 目,圆筛藻科(Coscinod
19、iscaceae) 、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等 8 科,直链藻属(Melosira) 、脆杆藻属(Frag)等 15 属,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 、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等 26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裸藻门(Euglenophyta)包括裸藻目(Euglenales)1 目,袋鞭藻科(Peranemaceae)1 科,袋鞭藻属(Peranema)1 属,弯曲袋鞭藻(Peranema deflexum)1 个种。黄藻门(Xanthophyta)包括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1 目,胶葡萄藻科(Gloeob
20、otrydaceae)1 科,胶葡萄藻属(Gloeobotrys)1属,湖生胶葡萄藻(Gloeobotrys limneticus)1 个种。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的种类分别占群落种类的16、53、29、1、1,总计 90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 (2)从新立城水库春季、夏季、秋季藻类的群落细胞密度情况来看,以夏季最高,平均为9.33103 个/mL;秋季其次,平均为 4.76103 个/mL;春季最少,平均为1.05103 个/mL。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不同季节,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营养盐水平等均有差异,而且不同的种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情况也有差别,
21、因而就造成了藻类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3)新立城水库藻类的优势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季为栅藻(Scenedesmus) 、针杆藻(Synedra) 、直链藻(Melosira) ,数量分别占藻类总数的 19、23、18;夏季主要为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占藻类总数65;秋季为栅藻(Scenedesmus) 、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分别占藻类总数的 24、30。微囊藻(Microcystis)中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夏季优势藻。 (4)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产毒有害藻类,
22、在水华中繁殖速度快,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20,24,28,32)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密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但过高的温度(32)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在 28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在不同的光强(20001x,25001x,30001x,35001x,40001x)培养条件下,随着光照度的增强,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增大,但是过强的光照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其在30001x 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铜绿微囊藻生长较为理想的氮磷比值为 15:1。当 TN/TP 为 20:1 时,藻类的前期(前 6 天)繁殖速度最快。当 TN/TP 为 15:1 时,藻细胞达到峰值的
23、时间最短,且藻细胞密度也是最大的。当 TN/TP 为 5:1 时,藻类的生长最为缓慢,变化不明显,藻浓度也很低,在观察期内也没有出现峰值。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日趋严重。中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严重影响了其水质和功能,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明确不同湖泊、水库水体藻类的种群组成及优势种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氮磷比等生物学特性,对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及其潜在危害(有毒藻类)和有针对性地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控措施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对新
24、立城水库藻类种群组成进行了分类研究。此外,还分别研究了新立城水库藻类的现存量;季节性变化及在纯培养体系中,温度、光照、氮磷比对夏季水库优势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制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预防、治理措施提供数据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1)新立城水库的藻类分别隶属于 5 门,15 目,28 科,57 属。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包括色球藻目(Chroococales) 、颤藻目(Osillatoriales) 、念珠藻目(Nostocales)等 3 目,聚球藻科(Synechococcaceae) 、平裂藻科(Merismopediaceae)等 8 科,棒胶藻属(R
25、habdogloea) 、隐球藻属(Aphanocapsa)等 11 属,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等 14 个种。绿藻门(Chorophyta)包括团藻目(Volvocales) 、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等5 目,衣藻科(Chlamydomondaceae) 、团藻科(Volvocaceae)等 10 科,小球藻属(Chlorella)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等 29 属,四棘藻(Treabaria triappendiculata) 、微小四角藻(Tetraedron min
26、imum)等 48个种及变种和变型。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包括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无壳缝目(Araphidiales)等 5 目,圆筛藻科(Coscinodiscaceae) 、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等 8 科,直链藻属(Melosira) 、脆杆藻属(Frag)等 15 属,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 、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等 26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裸藻门(Euglenophyta)包括裸藻目(Euglenales)1 目,袋鞭藻科(Peranemaceae)1 科,袋
27、鞭藻属(Peranema)1 属,弯曲袋鞭藻(Peranema deflexum)1 个种。黄藻门(Xanthophyta)包括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1 目,胶葡萄藻科(Gloeobotrydaceae)1 科,胶葡萄藻属(Gloeobotrys)1属,湖生胶葡萄藻(Gloeobotrys limneticus)1 个种。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的种类分别占群落种类的16、53、29、1、1,总计 90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 (2)从新立城水库春季、夏季、秋季藻类的群落细胞密度情况来看,以夏季最高,平均为9.33103 个/mL;秋季其次,平均为 4.76103
28、个/mL;春季最少,平均为1.05103 个/mL。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不同季节,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营养盐水平等均有差异,而且不同的种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情况也有差别,因而就造成了藻类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3)新立城水库藻类的优势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季为栅藻(Scenedesmus) 、针杆藻(Synedra) 、直链藻(Melosira) ,数量分别占藻类总数的 19、23、18;夏季主要为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占藻类总数65;秋季为栅藻(Scenedesmus) 、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分别占藻类总数的 24、3
29、0。微囊藻(Microcystis)中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夏季优势藻。 (4)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产毒有害藻类,在水华中繁殖速度快,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20,24,28,32)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密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但过高的温度(32)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在 28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在不同的光强(20001x,25001x,30001x,35001x,40001x)培养条件下,随着光照度的增强,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增大,但是过强的光照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其在30001x 时生
30、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铜绿微囊藻生长较为理想的氮磷比值为 15:1。当 TN/TP 为 20:1 时,藻类的前期(前 6 天)繁殖速度最快。当 TN/TP 为 15:1 时,藻细胞达到峰值的时间最短,且藻细胞密度也是最大的。当 TN/TP 为 5:1 时,藻类的生长最为缓慢,变化不明显,藻浓度也很低,在观察期内也没有出现峰值。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日趋严重。中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严重影响了其水质和功能,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明确不
31、同湖泊、水库水体藻类的种群组成及优势种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氮磷比等生物学特性,对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及其潜在危害(有毒藻类)和有针对性地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控措施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对新立城水库藻类种群组成进行了分类研究。此外,还分别研究了新立城水库藻类的现存量;季节性变化及在纯培养体系中,温度、光照、氮磷比对夏季水库优势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制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预防、治理措施提供数据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1)新立城水库的藻类分别隶属于 5 门,15 目,28 科,57 属。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包括色球藻目(Chroococales) 、颤
32、藻目(Osillatoriales) 、念珠藻目(Nostocales)等 3 目,聚球藻科(Synechococcaceae) 、平裂藻科(Merismopediaceae)等 8 科,棒胶藻属(Rhabdogloea) 、隐球藻属(Aphanocapsa)等 11 属,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等 14 个种。绿藻门(Chorophyta)包括团藻目(Volvocales) 、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等5 目,衣藻科(Chlamydomondaceae) 、团藻科(Volvocaceae)等 10
33、 科,小球藻属(Chlorella)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等 29 属,四棘藻(Treabaria triappendiculata) 、微小四角藻(Tetraedron minimum)等 48个种及变种和变型。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包括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无壳缝目(Araphidiales)等 5 目,圆筛藻科(Coscinodiscaceae) 、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等 8 科,直链藻属(Melosira) 、脆杆藻属(Frag)等 15 属,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 、短线脆杆藻
34、(Fragilaria brevistriata)等 26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裸藻门(Euglenophyta)包括裸藻目(Euglenales)1 目,袋鞭藻科(Peranemaceae)1 科,袋鞭藻属(Peranema)1 属,弯曲袋鞭藻(Peranema deflexum)1 个种。黄藻门(Xanthophyta)包括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1 目,胶葡萄藻科(Gloeobotrydaceae)1 科,胶葡萄藻属(Gloeobotrys)1属,湖生胶葡萄藻(Gloeobotrys limneticus)1 个种。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的种类分别占群落种类
35、的16、53、29、1、1,总计 90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 (2)从新立城水库春季、夏季、秋季藻类的群落细胞密度情况来看,以夏季最高,平均为9.33103 个/mL;秋季其次,平均为 4.76103 个/mL;春季最少,平均为1.05103 个/mL。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不同季节,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营养盐水平等均有差异,而且不同的种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情况也有差别,因而就造成了藻类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3)新立城水库藻类的优势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季为栅藻(Scenedesmus) 、针杆藻(Synedra) 、直链藻(Melosira) ,数量分别占藻
36、类总数的 19、23、18;夏季主要为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占藻类总数65;秋季为栅藻(Scenedesmus) 、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分别占藻类总数的 24、30。微囊藻(Microcystis)中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夏季优势藻。 (4)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产毒有害藻类,在水华中繁殖速度快,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20,24,28,32)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密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但过高的温度(32)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在 28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
37、大值。 在不同的光强(20001x,25001x,30001x,35001x,40001x)培养条件下,随着光照度的增强,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增大,但是过强的光照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其在30001x 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铜绿微囊藻生长较为理想的氮磷比值为 15:1。当 TN/TP 为 20:1 时,藻类的前期(前 6 天)繁殖速度最快。当 TN/TP 为 15:1 时,藻细胞达到峰值的时间最短,且藻细胞密度也是最大的。当 TN/TP 为 5:1 时,藻类的生长最为缓慢,变化不明显,藻浓度也很低,在观察期内也没有出现峰值。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
38、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日趋严重。中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严重影响了其水质和功能,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明确不同湖泊、水库水体藻类的种群组成及优势种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氮磷比等生物学特性,对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及其潜在危害(有毒藻类)和有针对性地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控措施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对新立城水库藻类种群组成进行了分类研究。此外,还分别研究了新立城水库藻类的现存量;季节性变化及在纯培养体系中,温度、光照、氮磷比对夏季水库优势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制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39、的预防、治理措施提供数据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1)新立城水库的藻类分别隶属于 5 门,15 目,28 科,57 属。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包括色球藻目(Chroococales) 、颤藻目(Osillatoriales) 、念珠藻目(Nostocales)等 3 目,聚球藻科(Synechococcaceae) 、平裂藻科(Merismopediaceae)等 8 科,棒胶藻属(Rhabdogloea) 、隐球藻属(Aphanocapsa)等 11 属,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等 14 个种。绿藻门
40、(Chorophyta)包括团藻目(Volvocales) 、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等5 目,衣藻科(Chlamydomondaceae) 、团藻科(Volvocaceae)等 10 科,小球藻属(Chlorella)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等 29 属,四棘藻(Treabaria triappendiculata) 、微小四角藻(Tetraedron minimum)等 48个种及变种和变型。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包括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无壳缝目(Araphidiales)等 5 目,圆筛藻科(Coscinod
41、iscaceae) 、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等 8 科,直链藻属(Melosira) 、脆杆藻属(Frag)等 15 属,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 、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等 26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裸藻门(Euglenophyta)包括裸藻目(Euglenales)1 目,袋鞭藻科(Peranemaceae)1 科,袋鞭藻属(Peranema)1 属,弯曲袋鞭藻(Peranema deflexum)1 个种。黄藻门(Xanthophyta)包括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1 目,胶葡萄藻科(Gloeob
42、otrydaceae)1 科,胶葡萄藻属(Gloeobotrys)1属,湖生胶葡萄藻(Gloeobotrys limneticus)1 个种。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的种类分别占群落种类的16、53、29、1、1,总计 90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 (2)从新立城水库春季、夏季、秋季藻类的群落细胞密度情况来看,以夏季最高,平均为9.33103 个/mL;秋季其次,平均为 4.76103 个/mL;春季最少,平均为1.05103 个/mL。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不同季节,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营养盐水平等均有差异,而且不同的种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情况也有差别,
43、因而就造成了藻类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3)新立城水库藻类的优势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季为栅藻(Scenedesmus) 、针杆藻(Synedra) 、直链藻(Melosira) ,数量分别占藻类总数的 19、23、18;夏季主要为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占藻类总数65;秋季为栅藻(Scenedesmus) 、微囊藻(Microcystis) ,数量分别占藻类总数的 24、30。微囊藻(Microcystis)中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夏季优势藻。 (4)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常见的产毒有害藻类,
44、在水华中繁殖速度快,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20,24,28,32)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密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但过高的温度(32)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在 28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在不同的光强(20001x,25001x,30001x,35001x,40001x)培养条件下,随着光照度的增强,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增大,但是过强的光照条件又抑制其生长。其在30001x 时生长最好,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铜绿微囊藻生长较为理想的氮磷比值为 15:1。当 TN/TP 为 20:1 时,藻类的前期(前 6 天)繁殖速度最快。当 TN/TP 为 15:1 时,藻细胞达到峰值的
45、时间最短,且藻细胞密度也是最大的。当 TN/TP 为 5:1 时,藻类的生长最为缓慢,变化不明显,藻浓度也很低,在观察期内也没有出现峰值。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日趋严重。中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严重影响了其水质和功能,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明确不同湖泊、水库水体藻类的种群组成及优势种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氮磷比等生物学特性,对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及其潜在危害(有毒藻类)和有针对性地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控措施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对新
46、立城水库藻类种群组成进行了分类研究。此外,还分别研究了新立城水库藻类的现存量;季节性变化及在纯培养体系中,温度、光照、氮磷比对夏季水库优势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制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预防、治理措施提供数据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1)新立城水库的藻类分别隶属于 5 门,15 目,28 科,57 属。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包括色球藻目(Chroococales) 、颤藻目(Osillatoriales) 、念珠藻目(Nostocales)等 3 目,聚球藻科(Synechococcaceae) 、平裂藻科(Merismopediaceae)等 8 科,棒胶藻属(R
47、habdogloea) 、隐球藻属(Aphanocapsa)等 11 属,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等 14 个种。绿藻门(Chorophyta)包括团藻目(Volvocales) 、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等5 目,衣藻科(Chlamydomondaceae) 、团藻科(Volvocaceae)等 10 科,小球藻属(Chlorella)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等 29 属,四棘藻(Treabaria triappendiculata) 、微小四角藻(Tetraedron min
48、imum)等 48个种及变种和变型。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包括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无壳缝目(Araphidiales)等 5 目,圆筛藻科(Coscinodiscaceae) 、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等 8 科,直链藻属(Melosira) 、脆杆藻属(Frag)等 15 属,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 、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等 26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裸藻门(Euglenophyta)包括裸藻目(Euglenales)1 目,袋鞭藻科(Peranemaceae)1 科,袋
49、鞭藻属(Peranema)1 属,弯曲袋鞭藻(Peranema deflexum)1 个种。黄藻门(Xanthophyta)包括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1 目,胶葡萄藻科(Gloeobotrydaceae)1 科,胶葡萄藻属(Gloeobotrys)1属,湖生胶葡萄藻(Gloeobotrys limneticus)1 个种。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黄藻门的种类分别占群落种类的16、53、29、1、1,总计 90 个种及变种和变型。 (2)从新立城水库春季、夏季、秋季藻类的群落细胞密度情况来看,以夏季最高,平均为9.33103 个/mL;秋季其次,平均为 4.76103 个/mL;春季最少,平均为1.05103 个/mL。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不同季节,水体的温度、光照、溶解氧、营养盐水平等均有差异,而且不同的种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情况也有差别,因而就造成了藻类分布的季节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