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三节.,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2、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3、了解人类活动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降水,回 顾,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三.海陆分布与气候,四.地形地势与气候,五.人类活动与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和平面上时,观察太阳照射的角度有何不同?,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太阳高度角:
2、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思考:在等量的太阳辐射下,A、B两处太阳高度角哪个大?哪处获得热量多?,A处,小结: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_。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_,各地获得的_不同。,减弱,太阳辐射,球体,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黑夜,白昼,1、地球的自转,活动一:转动地球仪,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方向;4、地球自转产生 现象。,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逆时针,顺时针,昼夜交替,面对赤道看地球自转方向,赤道00,探究1:地球的自转方向
3、,面对北极看地球自转方向,面对南极看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填充,转动地球仪,用箭头分别在下列各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填空:,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的地球照片,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昼夜现象?,a.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1)、昼夜交替,探究2: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b.昼夜的分界线:晨昏线(圈),晨线: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昏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晨线,判断下图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晨线还是昏线?,昏线,晨线,昏线,夜弧,昼弧,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是什么关系?,地球上的昼夜为什么不断交替?,c.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昼夜交替,昼夜现象,d.昼夜交替的周期:一天24小时,晚上好,
4、畅畅,早上好,姨妈,同一时刻,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2)、时差的产生,地球的自转,同一纬线上东边总是先看到日出,先到达正午,地方时,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地方时的变化规律:,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早(来到)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自西向东,24小时(一天),地 轴,产生昼夜更替、,时差,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自转,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一天中, 最高气温出现在_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前后。,14,日出,气温的日较差?,=T日最高 T日最低,结论: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产生_现象,影响
5、一个地方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变化,从而导致一天中天气的变化。,昼夜交替,2、地球的公转,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运动模拟图,看一看,想一想:地球公转时有什么特征?,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转?,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地球的公转的特征:1.地轴永远指向北极星;2.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交角。,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使得太阳有时直射南半球,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地球的公转,观看动画并讨论: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3.填
6、写下表。,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极夜,赤道昼夜相等,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昼,赤道昼夜相等,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6634N,232
7、6N,2326S,6634S,太 阳 光,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6634N,2326N,2326S,6634S,太 阳 光,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极夜,赤道昼夜相等,太阳直射点是在什么范围之间移动?,(23.5N23.5S:南北回归线之间),探究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 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
8、,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赤道,A春分: 月 日,太阳直射在 ;,3 21,赤道(00),B夏至: 月 日,太阳直射在 ;,6 22,北回归线(23.50N),C秋分: 月 日,太阳直射在 ;,9 23,赤道(00),D. 冬至: 月 日,太阳直射在 。,12 22,南回归线(23.50S),探究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关系,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填空,全球昼夜平分,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北半球昼渐长
9、夜渐短,B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50N) ,北半球昼 夜 ;,D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0S) ,北半球昼 夜 。,C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昼夜 ;,等长或平分,长 短,等长或平分,短 长,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这一天是_月_日。,我们居住的汉川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分别是_、_。,6 22,昼长夜短,昼短夜长, _地区全年昼夜平分。,赤 道,二分二至日与昼夜长短变化,A.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昼夜 ;,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日期,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9月23日,3月21日
10、,6月22日,12月22日,北回归线23.5N,赤道 0 ,南回归线23.5 S,赤道0 ,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平分,二分二至日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归纳,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 变 化,四季变化,太阳高度的 变 化,2、公转,二、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想一想:,北半球的春、夏、秋、冬分别是哪几个月?南半球呢?,地球上的五带,你知道吗?,五带划分的根据是什么?,人们根据地面的受热状况的差别来划 分五带。,识记五带的名称:,识记五带分界线:,请你记住:,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请说出五带的范围:,你知道吗?,北纬23.5度
11、,南纬23.5度,热带,南纬66.5度,北纬66.5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北纬90度,南纬90度,五带的范围,北寒带:66.5N90北温带:23.5N66.5N热 带:23.5N23.5南温带:23.566.5南寒带:66.590,说出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在五带中的哪一带?,你知道吗?,中国,你知道吗?,一起来了解五带的特征.,北纬23.5度,南纬23.5度,太阳直射的范围,获得太阳光最热多,热带,南纬66.5度,北纬66.5度,太阳斜射最厉害的范围,获得太阳光热最少,太阳斜射最厉害的范围,获得太阳光热最少,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五带的特
12、征,1、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3、温带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地球表面的五带的气温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终年炎热,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寒冷,终年寒冷,热带,春,夏,秋,冬,寒带,极昼和极夜 在极地地区有一种神奇的极昼和极夜现象。. 6月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23.5N(北回归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已经是深夜12点了,旷野还是一片明亮,抬头望去,那轮苍白的太阳依然斜挂天上,这就是北极地区著名的“午夜太阳”。从北极圈往北,白昼会越来越长,在北极,太阳从3月21日早晨6点左右升起,一直到9月23日下午6点多才会落下,整整194天都有太阳。 12月22日
13、,太阳直射点移动到23.5S(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长达24小时的黑夜,漫漫长夜里,太阳始终不肯露脸,但外界并非漆黑一片,会有一大群一大群好奇的游客,如醉如痴地争相观赏那不时划过夜空的七彩极光,那热情仿佛要把这无边的冰雪融化,好迷人的极光,好迷人的北极的夜!,极光,五带范围和分界线,小结练习,1、热带范围内有太阳的射现象,得到太阳光的热最,终年气温。,直,多,高,小结练习,2、寒带范围是太阳射最厉害的区域,得到太阳光的热最,终年气温。,斜,少,低,小结练习,3、温带范围获得太阳的热量比带多、比带少,所以分明。,寒带,热带,四季,小结练习,4、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寒带,小结练习,直,高温,最多
14、,极圈,极昼极夜,直,寒带,热带,大,极昼极夜,少,寒冷,A,B,C,D,E,分界线1,分界线2,分界线3,分界线4,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3、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的交角。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现象;,自西向东,一年,季节变化,66.50,小结,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B,A,C,D,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季节变化、,五带,地球的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比较,结论: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地区除外);使中纬度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各地获得的太
15、阳热量不同,形成五带。,构建知识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球体: 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高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造成不同地方的气温有差异。,昼夜交替影响一天的气温变化 2、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五带的划分,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1、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变化,总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造成了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地气候有规律地变化。,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练习1、在地球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_带,欧洲大部分 位于_带,七大洲中主要位于南寒带的是_洲。,热,北温,南极,2、在地球上的五带中,联系你居住的地方汉川市所在地的纬度位置(31N ),判断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具有哪种现象?哪个季节昼长夜短?,我们居住的地方位于亚热带,气候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春夏季节昼长夜短。,B,220,200,1800,1750,A,66.50,700,00,150,220,0,低纬,北半球,西半球,热带,有,无,.0,150 E,高纬,南半球,东半球,南寒带,无,有,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