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不同棉花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学士论文 海 艳 .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13669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棉花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学士论文    海  艳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不同棉花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学士论文    海  艳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不同棉花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学士论文    海  艳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不同棉花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学士论文    海  艳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不同棉花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学士论文    海  艳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石河子大学学 士 学 位 论 文不同棉花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学生姓名 海 艳 学号 2009123574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年级、班级 2009 级 02 班指 导 教 师 李俊华教授所在学院 农 学 院中国 新疆石河子2013 年 4 月摘要:【目的】阐明棉花不同抗性品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为棉花抗黄萎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 5 种不同抗性棉花品种在根盒中进行培养,对根际和距根际不同距离土壤中真菌,放线菌,和细菌进行平板计数。 【结果】健康土壤培养抗性棉花品种根系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聚集作用,对真菌有一定的排斥作用,耐病和感病品种则相反,接入拮抗菌和施微生物有

2、机肥能够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真菌的比例。【结论】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比例与棉花抗性存在密切相关性。关键字:棉花;黄萎病;抗病性;微生物数量中图分类号:S562;S1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30(2012)03-0502-06The Effect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Resistance Cotton Varieties on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theoetical basis fo

3、r anti-verticillium cotton research through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Verticillium dahliae resistance cotton varieties and soil microbial flora.【Method】Five different resistant cotton varieties were cultivated in rhizobox and the number of fungi,bacterial and actinomycete in rhizos

4、phere soil and different distance from rhizosphere soil were counted.【Result】Resistant varieties root in healthy soil gathered soil bacteria and actinomyces ,but rejected bacteria ;the tolerant and susceptible varieties were in the opposite situation ,Antagonistic bacteria and bio-organic fertilizer

5、 incrensed the number of bacteria and actinomyce ,but reduced the proportion of fungi.【Conclusion】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microbes in the soil had a close relative with cotton resistance.Key words:cotton cultivars ;verticillium dahliae ;resistance ;microbe ;population 本项目通过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即选择

6、五种抗黄萎病性不同的棉花品种,三个处理:1.健康土壤(CK);2.黄萎病土(V);3.黄萎病土+拮抗菌(V+A),拮抗菌数量达到 107cfu/g 土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规律,揭示出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子.本研究选择几种黄萎病不同抗性棉花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阐明土壤微生物差异与不同抗性棉花品种的关系和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及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供试土壤采自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选取健康土和黄萎病土两种,棉花连年种植没有病害感染的为健康土壤和连年种植有黄萎病感染的土壤为黄萎病土壤。1.2 实验内容:a.不同棉花棉花品种对健康土壤真菌、细菌、

7、放线菌数量影响的研究;b.不同棉花棉花品种对棉花黄萎病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影响的研究;c.不同棉花棉花品种对棉花黄萎病土壤接种拮抗菌后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影响的研究。1.3 研究方法:a.根际土壤取样 选择五种抗黄萎病性不同的棉花品种,四个处理:1.健康土壤(CK);2.黄萎病土(V);3.黄萎病土+拮抗菌(V+A),拮抗菌数量达到 107cfu/g 土每个品种每个处理两个重复。将处理好的土壤装入土壤室,每个土壤室装 1kg,根室用蛭石装至于土壤室中土壤等高。装完土后用水浇透,在根室中播种棉花,每盆定苗 3 棵,80 天后取样。采集土样时采用破坏性取土,用刀小心拆除根箱周围的亚克力

8、板,将左右两土壤室紧贴尼龙网 2mm 范围的土壤混合均匀后作为根际土b.根际土壤微生物分离与计数分离培养方法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所用培养基:细菌:采用牛肉膏蛋白陈琼脂培养基(牛肉膏 3g,蛋白陈 5g,琼脂 18g,水 1000ml,NaCl5g PH(7.0-7.2))培养。真菌:采用马丁氏培养基(葡萄糖 10g,蛋白陈 5g,K 2HPO4 1g,MgS0 4 7H20 0.5g,琼脂 18g,水 1000ml,孟加拉红每 1000ml 加 1%溶液0.33ml,链霉素临用时每 100ml 加 1%链霉素液 0.3ml,pH 自然)。放线菌:采用改良高氏 1 号培养基 (KNo31.09,

9、FeSO 4 7H20 0.01g,K 2HPO4;0.5g,淀粉20.0g,MgS0 47H20 0.5g, NaCl0.5g,琼脂 18g,水 1000ml,重铬酸钾临用时每 300ml 培养基中加 3%中重铬酸钾 1ml)。3. 结果与分析:2.1.不同棉花品种对同种微生物的影响2.1.1 细菌数量图 1 不同棉花品种对细菌数量的影响总体来看,黄萎病土与拮抗菌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高,其次为健康土处理的土壤中的数量,黄萎病土处理的土壤细菌数量最少。说明病害干扰的情况下抗病品种根系对土壤中细菌有聚集作用。2.1.2 真菌数量图 2 不同棉花品种对真菌数量的影响总体来看,健康土处理土壤真菌数量最

10、高,其次为黄萎病土处理的土壤中的真菌数量,黄萎病土与拮抗菌处理的土壤细菌数量最少。说明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真菌有一定的聚集作用2.1.3 放线菌数量图 3 不同棉花品种对放线菌数量的影响总体来看,健康土处理的土壤放线菌数量最高,其次为黄萎病土处理的土壤,黄萎病土加拮抗菌处理的土壤放线菌数量最少。说明拮抗菌对放线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2.2 同种土壤对不同微生物的影响2.2.1 健康(CK)土壤健康土处理的土壤中细菌数量是抗病品种的数量高于感病品种和耐病品种,而真菌数量是抗病品种中的真菌的数量少于感病和耐病品种中的数量,放线菌的数量是抗病品种的数量高于耐病品种又高于感病品种。由此可以看出在健康土壤

11、中抗病品种棉花根系分泌物对细菌有一定的聚集作用,对真菌有一定的排斥作用。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真菌有一定的聚集作用,对细菌有一定的排斥作用,抗病品种对放线菌有聚集作用,感病品种对放线菌有排斥作用。图 4 健康(CK)土壤中不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2.2.2 拮抗土+黄萎病(V+A)土壤黄萎病土加拮抗菌处理的土壤,抗病品种的土壤中细菌数量高于耐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土壤中真菌数量高于耐病和抗病品种。抗病品种土壤中放线菌数量多于感病品种,高于耐病品种说明抗病品种对细菌有聚集作用,对真菌有排斥在作用。抗病品种对放线菌有聚集作用而对感病品种又排斥作用。020406080100120新 陆 早 36

12、新 陆 早 8 新 陆 早 33 813 新 陆 早 12细菌数量(*105cfu/g)020406080100120140新 陆 早 36 新 陆 早 8 新 陆 早 33 813 新 陆 早 12真菌数量(*102cfu/g)050100150200250300新 陆 早 36 新 陆 早 8 新 陆 早 33 813 新 陆 早 12放线菌数量(*104cfu/g)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新 陆 早 36 新 陆 早 8 新 陆 早 33 813 新 陆 早 12细菌数量(*105cfu/g)0102030405060新 陆 早 36 新 陆 早

13、8 新 陆 早 33 813 新 陆 早 12真菌数量(*102cfu/g土)图 5 拮抗土+黄萎病(V+A)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2.2.3 黄萎病(V)土壤黄萎病土中各棉花品种根际土中微生物规律不明显可能与土壤中黄萎病菌对棉花生长影响过大有关。图 5 黄萎病(V+A)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各种处理不同棉花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均为细菌的数量高于0102030405060708090100新 陆 早 36 新 陆 早 8 新 陆 早 33 813 新 陆 早 12放线菌数量(*104cfu/g土)01020304050607080新 陆 早 36 新 陆 早 8 新 陆 早 33 8

14、13 新 陆 早 12细菌数量(*105cfu/g土)01020304050607080新 陆 早 36 新 陆 早 8 新 陆 早 33 813 新 陆 早 12真菌数量(*102cfu/g土)020406080100120新 陆 早 36 新 陆 早 8 新 陆 早 33 813 新 陆 早 12放线菌数量(*104cfu/g土)放线菌的数量同时高于真菌的数量。总体来看,黄萎病土加拮抗菌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最高,其次分别为健康土,黄萎病土。真菌数量则表现为健康土中的数量高于黄萎病土,黄萎病土加拮抗菌中真菌数量最低。放线菌数量表现为健康土中的数量高于黄萎病土中的数量又高于黄萎病土加拮抗菌土中的数

15、量。健康土和黄萎病土加拮抗菌处理,不同抗性棉花土壤有相似的规律,抗病品种根际土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感病和耐病品种,而真菌数量则相反。健康土处理抗病品种根际土中细菌和放线菌与真菌的比值高于感病品种,高于耐黄萎病品种新陆早 33 号;黄萎病土加拮抗菌处理中抗和耐病品种两种比值都高于感病品种。而黄萎病土处理中规律不明显。3小结与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比例与棉花抗黄萎病性及土壤环境都存在密切相关性。健康土壤环境下,抗病品种根际土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它们与真菌比例明显多于耐病和感病品种,真菌数量则明显少于感病品种,说明没有病害干扰的情况下抗病品种根系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聚集作用,

16、对真菌有一定的排斥作用,耐病和感病品种则相反。根际土微生物数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抗病品种根系对细菌、放线菌的聚集作用和对真菌的排斥作用。王秋菊对土壤温度、水分和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微生物菌群影响的研究发现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本试验黄萎病土处理各棉花品种土壤微生物规律不明显;加入拮抗菌后,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表明拮抗菌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真菌生长,且对抗病品种棉花的影响更大,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我们可以推测: 土壤中的有益放线菌、细菌数量的增多,必将给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有益的途径,因此利用根际有益微生物或采取某些措施调节根际微生物区系组成可以有效地控制棉花黄萎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