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周盛楠.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135835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周盛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周盛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周盛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周盛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周盛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院:管理学院班级:2013 级二本工商管理(1)班教师:陈宗富姓名:周盛楠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影响教育和经济两个重要国民领域的社会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章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 原因 建议与措施引言:大学是社会找到全方位知识的进路,是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予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因而,大学生这一称谓,一直都是天之骄子,国之栋梁的代名词。的确,在国家即将崛起之时,大学生的确是天之骄子,因为大学生是知

2、识的集合者,智慧的传播者,思想的指导者,是时代的脊梁和进步的源泉。然而发展至今,大学生却成了蚁族,啃老族的代名词。成了令人堪忧的特殊社会群体。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何来的报效祖国?又如何成为天之骄子呢? 1大学生就业现状(1)背景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着大学生的择业观,而如今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全国各高校毕业人数不断攀升,2004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280 万,2005 年增加到 338 万,2006 年到 413 万,20

3、07 年到 495 万,2008 年到 559万,2009 年到 610 万,2010 年到 631 万,2011 年 660 万,2012 年已高达 680 万。近三年将有 2000 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其中还不包括数以千万计的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以及海外留学生。但社会就业岗位相对增长远远低于此数。更别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往届毕业生、熟练工人、新增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冲击。因此,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整个就业市场竞争将非常惨烈。此外,就业岗位分布的不均衡性也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同时,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

4、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双方要求不一致,出现毕业生无法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没办法录取的情况。(2)现状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在上海、北京、深圳、武汉、厦门等多个城市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已就业者总体满意度近 38%,有 35%认为工作一般,仅有 27%认为工作满意。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资待遇、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的专业设置于社会需求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度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约七成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还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放弃继续求职,而是选择职业技能再培

5、训,或是继续深造。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那么究其根本,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1.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 ,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

6、“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 。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

7、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3.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

8、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4.高校就业指导滞后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5.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

9、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 “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6.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

10、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3解决措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培养机制,同时学生本身也要不断更新就业理念,突破就业误区。做到市场调节就业、大学生自主择业、创业、政府通过政策促进就业。 (一)完善就业政策。政府要有多种措施以应对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积极培育规范、健康和法制化的各级劳动力就业市场;深化人事劳动、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引导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就业。另外

11、,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二)高校改革完善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首先,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并对市场进行有效引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

12、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其次,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再次,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三)用人单位树立科学的录用观念。用人单位应主动消除就业歧视

13、,应该减少过分注重工作经验等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不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影响,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应树立有计划的人才储备观,同时杜绝学历高消费,避免造成人才浪费。并从企业长期效益出发,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职能培训,树立长远规划,和人才储备观念,既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又促进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转变就业观念,强化自身素质。 毕业生自身内在因素,是解决就业难题的关键条件。因此,大学生应当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找工作和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素质高、

14、能力强的大学生最有可能被录用。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大学生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再次,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干事业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4结语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它包含了太多的原因,需要社会、学校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但是究其根本,大学生自身是最重要的原因。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及能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参考文献:1王利超:科学发展观领域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