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预防行政权力腐败的思考毕业论文 余国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135567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预防行政权力腐败的思考毕业论文  余国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预防行政权力腐败的思考毕业论文  余国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预防行政权力腐败的思考毕业论文  余国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预防行政权力腐败的思考毕业论文  余国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预防行政权力腐败的思考毕业论文  余国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09 届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 专业(本科)毕 业 论 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对预防行政权力腐败的思考学生姓名: 余国先 学号: 071010541 电大分校: 兰州市电大 工作站(教学点):永登党校 学生所在单位: 永登县经贸委 申请学位(是、否): 论文指导教师: 王绪绪 1甘肃电大 2009 届法学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模拟实验)成绩评定表分校:兰州市电大 工作站:永登党校 班级代号:071010704 学生姓名:余国先 学号:071010541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本文在分析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严重危害及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遏制行

2、政权力腐败的对策建议。文章观点明确,结构完整、层次较为清楚,文字流畅。分析较为深刻、格式较为规范。拟评成绩:65 分王绪绪签 字(盖章) 2009 年 6 月 2 日答辩小组评价意见及评分答题思路较为清晰,答题要点基本齐全,答辩通过。成绩:65 分陈国凤 李志国 王绪绪签 字(盖章 2009 年 6 月 6 日分校集中实践环节指导小组意见签 字(盖章) 年 月 日省电大集中实践环节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签 字(盖章) 年 月 日说明:1.答辩小组应填写评价意见,小组成员均应签名(盖章) 。答辩小组不应少于 3人。22.此表附于封面之后。3.此表由分校、工作站自行复制。目 录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3、一、 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 1(一)行政权力的滥用 2(二)行政权力的个人化 2(三)行政权力的不作为 2 二、行政权力腐败的严重危害 2(一)行政权力腐败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 2(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使改革措施走样变形,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难以出台。 3(三)行政权力腐败使经济关系全面紧张,新的良好经济秩序难以形成。 3(四)行政权力腐败使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难以建立。 3 三、行政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要根源 3(一) 政治根源 3(二) 经济根源 5(三) 历史文化根源 6(四)主观意识根源 6 四、防止和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的对策 7 (一)加强行政权力的监督,在制度上完善行政权力制

4、约体制 7(二)建立有效行使法律的机制,是遏制权力腐败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 7 参考文献 831对预防行政权力腐败的思考摘要:行政权力腐败是行政领导者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其形成的原因及现状。产生行政腐败主要根源。警惕和防止行政权力腐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遏制行政权力腐败坚持依法行政。从转变政府职能开始,在权力制约上形成完善监督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机制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以德治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加强依法行政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本文从分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一些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入手,进而探讨行政权力

5、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对策。关键词:依法行政 权力腐败 思考行政权力腐败是行政领导者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是行政权力的异化,是人民授予的为社会服务的行政权力在腐败分子手中异化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其形成的原因是因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等而产生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可行有效的法律机制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以德治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那么如何防止行政权力腐败,笔者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一、 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 行政权力,同其他类型的权力(立法权、司法权等)相比,具有最强大、最广泛、最直接的特点。行政权力可以表

6、现为行政审批许可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行政监督权等多种形式。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腐败堕落,莫不与他们利用手中的审批权有关。他们或利用土地经营审批权,或利用房产经营审批权等,向开发商、申请审批人索贿受贿。认真探索这些人腐败的原因,不难发现,除了其主观意志薄弱等因素外,客观上,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漏洞。行政许可设置过多过滥,行政审批权力过于集中,少数人以至个别人手中的审批权过大,可以“一言九鼎”,可以搞出许多“条子工程”、“首长工程”,再加上对权力包括许可审批权力长期以来缺少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以致腐败现象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蔓延开来。权力需要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

7、必然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在我国传统体制下,行政权力过度集中,缺乏对权力之间的制衡、对权力之间的监督,导致权大于法、权权交易、暗箱操作,导致了腐败。腐败其实就是对权力的滥用。这些年来,陆陆续续地查处了一大批大案要案,在打击腐败、制约权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出现重大贪污腐败的原因就是缺乏制约,日常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中还缺乏一种权力制衡和制约。对高级领导干部没有监督,不2敢监督,不想监督,不能监督,也不会监督。在被查处的重大案件中受牵连被查出的占80.6%,占绝大部分,我们在查处这些违法乱纪行为过程中,主动出击、主动进攻还远远不够,成果还远不够大。概况起来行政权力腐败的

8、表现形式主要有:(一)行政权力的滥用行政权力的滥用是指行政权力在运作过程中,必须以其相应的责任为基本保证,责任为行政权力设定了一种合同的界限,使行政权力的运作成为主体所实施的一种负责精神的行为过程。拥有行政权力的人在没有制约的情况下必然形成行政权力的腐败。法国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可见,权力的滥用形成腐败是从古到今不变的规律。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可以把国家分为人治国家和法治国家两种。在人治国家中,“国王就是法律”,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掌握在一人手中,国王可以随意

9、制定、修改法律,人民群众丝毫无人权可言。在我国古代也是如此,所以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腐败盛行。在现今的社会中,行政权的滥用也依然是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一个重要形式。(二)行政权力的个人化在行政权力的诸要素中,行政主体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它是抽象权力的实际载体,决定着权力的具体掌握和运用,而权力实际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虽然国家有着合理、恰当的机构设置、权力配置,规定了严格的权力使用程序和方法,但在行政机关公务人员个人实际运用权力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不知法不懂法或自身受某种利益驱使,因而滥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导致行政权力腐败。(三)行政权力的不作为行政权力的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某

10、种法定的义务,在应当履行或必须履行的情况下,却拒绝履行的一种行为方式。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依照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合法申请,应当履行相应的法定职责,却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的一种行为方式。因行政权力的不作为,导致行贿受贿现的象发生。二、行政权力腐败的严重危害 腐败的危害不仅仅表现为社会的经济损失,腐败的最大危害在于,它会使国家政权逐步丧失合法性根基,使人们丧失对国家制度的忠诚,从而出现国家和政权体制的“合法性危机“。从经济学角度看,它对国家的政治损害远远大于腐败者的个人收益和相关人取得的经济利益。行政权力腐败是长在党和国家肌体上的毒瘤,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3这些危害主要有:(一)行政

11、权力腐败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在权力机构中,存在着“官商” 、 “官倒”及各种腐败现象, “官商” 、 “官倒”等腐败现象最能唤起人们高度愤慨的激情,降低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破坏了党群关系和官民关系。现实告诉人们:不坚决制止腐败就会导致亡党亡国,如果政府一旦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它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依据。(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使改革措施走样变形,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难以出台。许多改革措施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从实际操作上看也是可行的,然而由于行政权力腐败作怪,一实施就走样变形。例如,在实行承包制上,一些腐败者利用权力压低承包标的,搞“权力承包” ;对于股份制,一些掌权者分文不出,而

12、以“权力入股”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国家倡导引进竞争机制,但是腐败分子却利用特权,破坏公平竞争的原则。(三)行政权力腐败使经济关系全面紧张,新的良好经济秩序难以形成。我国市场资源短缺是主要矛盾,腐败分子恰恰在此大作文章,中饱私囊,使本来短缺的资源愈加短缺。由于市场刚刚启动,许多关系不顺,办事不规范,一些人则把送礼行贿当作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实际上,这虽带来了短期的、局部的假象繁荣,却为长久的、全面的经济运行埋下了无秩序、无规则的祸根。(四)行政权力腐败使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难以建立。在“背景” 、 “权力” 、 “靠山”等因素的干扰下,分享社会资源只是少数人,破坏了社会公正,扩大了社

13、会不平等,影响了社会稳定。同时,由于行政权力腐败本身就是违法乱纪的产物,它的泛滥会进一步瓦解社会规范体系,不仅加强社会的“权力饥渴” ,强化“官本位”意识,而且严重腐蚀人们的思想灵魂。三、行政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要根源 就我国现阶段情况而言, 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行政权力腐败根源,有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以及主观意识等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一) 政治根源现行政治体制的某些弊端是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政治原因。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并不等于具体制度即政治体制完美无缺,实际上,在某些方面和环节存在着严重缺陷,这就给行政权力腐败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条件。1、权力高度集中,对权力缺乏制约机制或制约不

14、力,造成权力失控。长期以来,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使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直接地涉及公民权益。另外,由于一些行政人4员身居要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下级及其他部门有较大的制约性,因而易于出现越权行为,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权力高度集中。然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它对每一个掌权人既有锻炼与陶冶的作用,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权无制约、官无监督,则不仅不可能使其超越自身利益而天然地为社会服务,而且还可能滥用权力以获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侵犯、损害公民的权益。这不正说明了无形的权力高度集中便会造成权力的失控吗?诚如19 世纪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1目前,我国对

15、权力缺乏制约或制约不力,主要表现在:约束机制偏软,监督体系乏力。长期以来,我国对干部权力的限制措施主要是“软约束” ,即通过思想教育工作,启发人们内心的信念,提高思想觉悟,促使人们的道德自律和自省,从而对人们的行为形成某些制约。不可否认,这种“软约束”机制对促进干部为政清廉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当前短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软约束”的作用有限,人们很容易挣脱软约束去捞取货真价实的财富。而目前的“硬约束” ,即通过一定机构和制度等因素起作用的、不因某些人的变动而变动的约束形式,还不够强大有力。虽然我国现在的监督机构已不算少,但由于这些机构大都处于附属地位而缺乏相对独立性,制约职权和手段不够强大,传统

16、观念的作用,尤其是权力大于法的干预、关系网的阻挠,这些监督机构程度不等地难以发挥应有的制约力量,未能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从以往的情况看,它们虽查办了许多案件,清除了不少腐败分子,但还没真正做到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与蔓延。加之,群众监督乏力,许多丑恶腐败现象未能及时检举揭发,对腐败分子未形成有威慑力的社会舆论压力,这就给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现象增加了难度。另外,在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旧体制中,随着大量权力的下放和分散,原有的一套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及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被废止、放弃或削弱了,而政府行为、市场行为的某些方面又尚未通过法规形成严密的规范,这就为某些掌权的行政人员留下了以权谋私的大量漏洞。2

17、、某些现行政策不完善、不配套,也是诱发行政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例如,在社会分配政策上,虽然几年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收入分配存在的“大锅饭”现象,但由于新的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及手段尚未建立和健全,原有分配中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少数从事“第二职业者” 、非工薪业者等与广大干部职工相比,收入差距过大,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党政干部的心理容易失衡,呈现出一种谋求工资收入以外的物质利益趋势。有的从事第二职业,有的利用机关权力多、门道熟、信息灵的优势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搭鹊桥” ,从中接受、索要“咨询费” 、 “

18、回扣” ,有的党政机关为提高干部的收入5甚至利用职权经商办企业。这些做法,其结果是干扰了机关的正常工作,诱发了以权谋私、索贿受贿等不廉洁行为和腐败现象,严重破坏了机关的风气。再如在就业政策上,我们在现实中还存在着“铁饭碗”的弊端。本来,对不称职的行政人员最有效的处罚手段就是辞退,可是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原因,我们现在还无法这样做,对行政人员的任用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终身制。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只要不出现重大差错,尚未严重到堕落犯罪,就可以继续捧着“铁饭碗”而无任何后顾之忧。这样就助长了行政人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歪风,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3、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政治透明度低是行政权力腐败

19、的又一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在干部人事制度方面还很大程度上沿袭着传统的“伯乐相马”式的选拔方式,其结果造成干部队伍严重的用人唯亲、官僚主义、宗派主义、裙带风等腐败现象,年轻有为的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而平庸无能之辈、甚至腐败险恶分子反而得以提拔,干部队伍长期不能优化。本来,公开性是扼制行政权力腐败的有效手段,但我们在实际的行政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的弊端:办事不公开,透明度低。这样,群众和检查机关难以监督,自然存在着严重的“人治”问题,腐败现象便易于滋生、蔓延,难以制止。4、多级“金字塔”式权力结构也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我国的政权结构是多级 “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虽然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20、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人的觉悟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种结构更多体现的是“人治”而非“法治”的精神,极易演变为塔尖的个人监督。这种结构对塔尖上的权力约束能力极差,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权力失控,纵容了腐败。但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政府难以放权,按新体制要求,该管的未能管好,不该管的管起来不放,这实质上是政府职能错位。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权责关系暂不规范,以致在一些领域政府权力无限大,责任可以无限小,加之受利益驱动导致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出现。2(二)经济根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漏洞,是行政权力腐败的经济根源。我们的改革是一个旧体制和新体制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

21、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两种体制并存、两种体制都在发生作用又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特殊阶段。新旧体制共生共存的局面,既会产生一定的磨擦,又会在管理上造成新的空隙,使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呈现暂时的无序状态,成为某些有权的人利用权力追逐金钱的肥沃土壤,大量行政权力腐败便由此而产生。前一时期,旧体制下形成的物资匮乏、供应短缺的状况比较严重,为了使有限的物资6发挥更大的效益,国家不得不指定一些部门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行垄断性经营,实行价格双轨制,这就出现了“设租活动” ,使我国不发达的商品经济沿着旧体制的轨道运转,特别是沿着权力的流向走。当原料物资在国家调拨和市场交换中不能满足时,

22、就用贿赂手段来获取,为行政权力腐败现象提供了诱因和条件。那些能够依靠行政权力取得低价买进或高价卖出的特权人们,便能获取“租金” ,大发横财。因此,一段时间倒卖“批文”和“额度”成风, “官倒”腐败成为群众议论热点,也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后来,由于商品市场逐渐开放,也由于“双轨价格”差价有所缩小,通过审批权力赚取差价牟利的基础被削弱,倒卖“批文”等作法才有所收敛。但最近“官倒”又以不同形式出现,房地产倒卖就属这样一种情况。本来,土地由过去无偿划拨到现在通过批租有偿使用,应当说是一个进步。但现在有些地方,土地批与不批,租给谁使用以及价格多高等问题,悉由当地官员决定,而不是通过市场程序拍卖。这样

23、就给某些掌握行政权力或能够接近行政权力的人留下了以权谋私、以权换钱的营私舞弊的机会。(三)历史文化根源封建传统文化和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是行政权力腐败的历史文化根源。 私有制是腐败现象的总根源,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制度所产生的所有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讲是剥削制度在新社会的遗留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泛起的历史沉渣。我国的封建社会特别长,因而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极深,具体表现为: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上的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的终身制,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在经济管理体制上的政企不分,如某些“官工” 、 “官商” 、 “官农”式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思想意

24、识方面的宗法观念、特权思想、官本位意识、人治观念等等。受这些封建残余的影响,不但在管理上留下以权谋私的漏洞,而且在传统的政治文化支配下,某些公务人员热衷于“当官发财” ,一手抓权、一手抓钱,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趁机捞一把,大发横财。这些封建流毒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消极影响,也是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特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四)主观意识根源党性不强、私欲膨胀,是腐败产生直接根源,从主观意识方面来看,由于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既获得了更好为人民谋利益的条件,也存在一种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一些世界观没有很好改造、本来就不够党员条件的人,他们或投机钻营,或骗取信任,混进执政党内捞取好处,把各种腐败风气带进党内,使党内消极腐败现象得以滋生、蔓延。即使在本质上比较好的党员,如果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失去了强有力的约束,经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